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请选择
平声 一东二冬 通用
上声 一董二肿 去声 一送二宋 通用
三江七阳 通用
上声 三讲二十二养 去声 三绛二十三漾 通用
平声 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 通用
上声 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 去声 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 通用
平声 六鱼七虞 通用
上声 六语七麌 去声 六御七遇 通用
平声 九佳(半)十灰(半) 通用
上声 九蟹十贿(半) 去声 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 通用
平声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通用
上声 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 去声 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 通用
平声 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通用
上声 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 去声 十四愿(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 通用
平声 二萧三肴四豪 通用
上声 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 去声 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 通用
平声 五歌 独用
上声 二十哿 去声 二十一个 通用
平声 九佳(半)六麻 通用
上声 二十一马 去声 十卦(半)二十二祃 通用
平声 八庚九青十蒸 通用
上声 二十三梗二十四迥 去声 二十四敬二十五径 通用
平声 十一尤 独用
上声 二十五有 去声 二十六宥 通用
十二侵 独用
上声 二十六寝 去声 二十七沁 通用
平声 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通用
上声 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 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通用
入声 一屋二沃 通用
入声 三觉十药 通用
入声 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 通用
入声 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叶 通用
入声 十五合十七洽 通用
总目
下载词林正韵韵表
(2011-11-5)
真
人
春
尘
身
新
神
真
亲
贫
邻
臣
津
民
巾
频
滨
陈
轮
辰
宾
珍
鳞
秦
仁
辛
伦
因
晨
嗔
伸
旬
麟
钧
纶
匀
巡
绅
薪
沦
均
宸
茵
银
颦
醇
蘋
驯
淳
申
唇
榛
循
闉
旻
峋
筠
椿
囷
闽
垠
珉
屯
[zhūn]
纯
缗
莼
磷
嚬
粼
呻
振
[详注1]
臻
姻
皴
岷
寅
谆
询
遵
瞋
濒
湮
堙
裀
漘
踆
泯
嫔
恂
鹑
纫
禋
辚
殷
[yīn]
迍
彬
诜
莘
嚚
抡
[lún]
狺
驎
璘
荀
蓁
信
[详注2]
贞
豳
麇
絪
珣
蠙
甄
畛
潾
鄞
肫
逡
竣
邠
玢
[bīn]
紃
溱
[qín zhēn]
螓
兟
骃
矉
茞
瞤
犉
嶙
斌
奫
洵
侁
镔
諲
歅
菌
[jūn]
傧
盹
訚
輴
氤
夤
缤
駪
畇
錞
栒
蜦
轃
橁
珢
僎
[详注3]
眴
[xún]
壣
罠
抻
捘
矜
[jīn]
抿
[撫也。]
瞵
槟
郇
箘
袀
窀
娠
玭
汃
[bīn]
甡
忞
[mín]
訔
囵
碅
旼
嗪
豩
礥
[xín]
盿
鞇
棆
笢
鷐
霦
驞
桭
[chén]
緸
蓴
蔯
鷷
厸
輑
殥
峾
鶞
峮
衠
侲
[zhēn]
螴
砏
猵
獜
胂
痻
駨
囩
咰
鴖
錀
踚
頵
屒
燊
鵢
夋
鯩
鯙
帪
鰆
泿
鷏
洇
訰
蛝
姰
壿
怋
荺
莙
憌
蜠
甐
碖
眒
膞
耣
馻
陯
鳼
駗
阠
鏔
迿
阌
閺
盷
槙
暋
欭
敃
敒
圳
揗
疄
攽
搷
瑸
魜
狋
猌
檈
浾
曟
瀙
湣
朲
搸
杊
妽
斴
螾
[详注4]
珒
暽
暙
籈
椕
珅
璌
㾕
禛
媋
檭
樄
凐
姄
瑧
宒
偱
扟
囜
麎
圁
捪
嫃
屾
堻
汮
忳
嫀
昀
峷
訷
柛
赟
姺
[shēn]
蚐
裑
覠
份
鈱
顮
鏻
敐
薽
鍲
鋆
陙
馪
秂
秵
繗
筃
縜
玟
磌
礗
翷
蒖
苠
薼
竴
芢
腀
莀
蔩
毥
注1:
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
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
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
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文
云
君
闻
分
[fēn,分离]
文
群
军
纷
勤
勋
曛
坟
薰
裙
氛
焚
纹
欣
醺
芬
氲
熏
耘
濆
斤
纭
芹
蚊
筋
忻
汾
芸
荤
沄
棼
蕡
垠
枌
龈
雰
缊
昕
纁
麇
雯
狺
焄
饙
龂
鼖
员
[yún]
皲
帉
筠
煴
獯
蒀
羵
鄞
幩
汶
[【廣韻】【集韻】音文。黏唾也。]
矄
筼
觔
廑
蝹
鼢
彣
豮
瘽
慬
翂
嚑
贲
[详注1]
郧
誾
懃
菫
黂
炘
濦
轒
衯
棻
妢
鴍
橨
餴
涢
岎
蒶
馚
芠
溵
妘
鍕
魰
秎
桾
鴖
妏
愪
歏
砏
熉
眃
鲪
錀
鼤
梤
鐼
魵
葐
鳻
耺
堇
[详注2]
揾
敃
肦
弅
馼
拚
羒
蕲
[详注3]
閺
炆
妡
囩
蒑
瘟
[音煴。瘟瘟,小痛貌。]
鳼
宭
臐
煇
[xūn]
斦
阌
鈖
訜
蚚
馩
隫
畃
玟
昐
蒷
橒
盺
注1:
贲
《集韵》符分切,音焚。《书·盘庚》用宏兹贲。《传》宏、贲,皆大也。《诗·大雅》贲鼓维镛。《传》贲,大鼓也。 又《尔雅·释鱼》龟三足,贲。《疏》龟之三足者名贲。
注2:
堇
音勤。《说文》黏土也。《徐曰》黄土乃黏。《五代史》刘守光围沧州,城中杂食堇块。 又时也。《管子·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亦作墐。
注3:
蕲
《韵会》渠斤切,音芹。《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广雅》云:山蕲,当归。
元(半)
门
昏
村
存
魂
孙
根
尊
痕
恩
论
[lún lùn,动词]
温
樽
坤
奔
浑
吞
盆
昆
阍
仑
暾
屯
豚
荪
敦
扪
蹲
飧
鲲
婚
裈
琨
髡
墩
喷
跟
埙
鹍
惛
惇
贲
们
臀
沄
拫
抡
[lūn]
饨
璊
囤
[tún,囤积]
狲
辒
焞
湓
啍
[zhūn tūn]
鼲
芚
[tún chūn]
黁
瘟
焜
汶
[详注1]
蜫
鲀
蜳
亹
[mén]
崙
缊
[wēn]
炖
吨
混
[hún]
忳
渀
[同奔]
吩
馄
嶟
锛
繜
[zūn]
墫
豱
騉
驐
旽
緷
[gǔn yùn]
瓫
虋
睯
蒽
搎
瘒
菛
猑
薞
倴
槂
撴
軘
瑥
穈
蕴
[详注2]
韫
痻
暋
喰
殟
忶
泍
锟
蟦
拵
涽
陯
葐
玧
菎
鶤
顐
瀳
踚
黗
鐼
怋
湣
囩
橔
訰
棞
泿
珲
棔
庉
[tún]
婨
犜
溷
[详注3]
炖
纯
[详注4]
鷷
[详注5]
朜
睧
轋
殙
芲
噋
霕
弴
婫
惃
鞎
貇
憞
煾
闦
澊
坉
注1:
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2:
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3:
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4:
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5:
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辩音释义
首字词组
末字词组
末字诗句
现代汉语字典
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文
韵 平声 【廣韻】【集韻】音文。黏唾也。
问
韵 去声
元
韵 平声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汶
拼音:
mén
属
元韵,另见
文
问
韵
汶 mén
〔~~〕心中昏暗不明,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者乎?”
康熙字典
汶
古文:
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文運切,音問。
(问韵)
水名。《書·禹貢》浮于汶,達于濟。又濟東北會于汶。《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萊蕪縣原山汶水出,西南入泲。《水經》汶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過壽張縣,至安民亭入于濟。《註》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俗謂之胡盧堆。牟縣,古牟國,故俗謂是水爲牟汶。汶水又右合北汶水,水出太山天門下谷東流,西南逕汶陽縣,又西南逕桃鄕縣,自桃鄕四分,當其派別之處,謂之四汶口。左二水雙流至無鹽郈鄕平陸故城,合爲茂都澱。次一汶至壽張故城東,遂爲澤渚。右一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泲。《淮南子·地形訓》汶出弗其。《高誘註》弗其,山名,在朱虛縣東。
按:
誘說乃東汶,非經所謂入濟者也。
又《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朱虛縣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說文》維作濰。《水經》汶水出朱虛縣泰山。《酈道元注》伏琛晏謨𠀤言,水出縣東西峿山,山在小泰山東。地理風俗記曰:朱虛縣東四十里有峿城,亭故縣也。汶水逕峿城北,又北過淳於縣西。濰水過縣東,其城東北則兩川交會也。
又《水經注》㟬崮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汶水,東經蒙隂縣,注桑泉水,又東北流入於沂。
又汶上,縣名。《廣輿記》本漢平陸,今屬兗州府。
又《集韻》武粉切,音吻。
(吻韵)
義同。
又《廣韻》《集韻》𠀤無分切,音文。
(文韵)
黏唾也。
又遼東有汶城。《盛輔之云》卽孤竹國也。音文。
又《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正韻》彌鄰切,𠀤音珉。
(真韵)
與岷通。汶江也。《書·禹貢》岷嶓旣藝。《又》岷山導江。《史記》皆作汶。《山海經》大江出汶山。《輿地廣記》汶山在茂州汶山縣西北,俗謂之鐵豹嶺。禹之導江,發跡於此。
又汶山,郡名。汶川,縣名。《蜀王本紀》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廣柔隋攺曰汶川。《廣輿記》今屬成都府。
又《集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𠀤音門。
(元韵)
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正字通》汶水,今一統志列爲三,曰塹汶,徐汶,靑汶。章本淸曰:入濟之汶,見禹貢,論語。汶上,書傳謂之北汶,卽今大淸河入濰之汶,見漢書。入沂之汶,見水經。齊有三汶,淸河爲大。述征記:泰山郡水皆名汶,有北汶、嬴汶、柴汶、牟汶,皆源別流同,又在三汶之外。
考證:
〔《水經》《註》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浦。〕
謹照原文入浦改入泲。〔《山海經》大江出汶水。〕
謹按此句出山海經註。謹於經下增註字,𠀤照原文汶水改作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