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沥酒 拼音:lì jiǔ
洒酒于地,表祝愿或起誓。 唐 王建 《岁晚自感》诗:“沥酒愿从今日后,更逢三十度花开。”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靖 ( 李靖 )知 虬髯 成功,归告其妻,乃沥酒东南贺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释怨结姻》:“具白前所仇事,沥酒为誓,语酤儿曰:‘子识之,试用此警世间人。’”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田臾传》:“客大笑,掖 臾 起沥酒言曰:‘公休矣。’”词语解释:沥沥 拼音:lì lì
(1).液体不断滴落貌。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或他人命饮,即百斗不醉,夜则垂髮於盆,其酒沥沥而出。”
(2).象声词。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幽涧常沥沥,高松风颼颼。” 金 吴彦高 《春从天上来》诗:“促哀弹,似林鸎沥沥,山溜泠泠。” 徐迟 《牡丹》:“她经常穿蜜黄色的袍子,著淡青色的坎肩,顶上束白绸小围巾,莺语沥沥,粉香四溢。”词语解释:沥血 拼音:lì xuè
(1).刺破皮肤使滴血以发誓。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不灭沥血之仇,不絶怀毒之怨,犹纵毛炉炭之上幸其焦,投卵千钧之下望必全。”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三:“会须沥血书封事,请报天家九世仇。”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一节:“当其沥血淋漓,指天誓日,虽凛凛然若薄云霄而贯金石,一遇挫折,苶然馁然。”
(2).滴血以示竭诚。 唐 韩愈 《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宋 李纲 《谢落职依旧官祠鄂州居住表》:“虽尝身退,尚致人言。顾沥血安能明心,虽擢髮不足数罪。”《好逑传》第十八回:“若不存原体以自明,则今日之良人,即前日之陌路,剖心莫辨,沥血难明。”
(3).流血。 元 郝经 《伏虎图行》:“铁鬚张磔疑有声,赤吻沥血犹带腥。” 瞿秋白 《乱弹·猫样的诗人》:“英雄要为民族而战,要沥血沙场,固然要用牵马的缰绳。”
(4).滴血以作祭祀。《水浒传》第一一一回:“就押生擒到伪统制 卓万里 、 和潼 ,就那里斩首沥血,享祭三位英魂。” 鲁迅 《热风·即小见大》:“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所留给大家的,实在只有‘散胙’这一件事了。”词语解释:沥胆 拼音:lì dǎn
谓竭尽忠诚。 唐 崔融 《代皇太子请起居表》:“沥胆陈祈,焦心覲謁。”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卢忠肃公毁玉双印》:“ 善初 诗云……监军掣肘戎务挠,参军沥胆天听高。”词语解释:沥恳 拼音:lì kěn
犹竭诚。披露诚心。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沥恳固让,拜章累陈。”《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今以明庭百辟,列土诸侯,中外同辞,再三沥恳。”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钱瑞返魂》:“復出沥恳,始得归。”词语解释:沥水 拼音:lì shuǐ
(1).地面上积存的雨水。如:一阵大雨过后,路旁沥水很深。
(2).使水渗漏。如:菜洗好了,要沥水。词语解释:沥泣 拼音:lì qì
流泪。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刎血相视。” 唐 贾岛 《重酬姚少府》诗:“欺暗少此怀,自明曾沥泣。”词语解释:沥青 拼音:lì qīng
(1).松脂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脂。别名: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沥青。”《说岳全传》第五一回:“要水牛三百隻,用松香沥青浇在牛尾上,牛角上缚了利刃。”
(2).蒸馏煤焦油所得的一种副产品。黑色块状,可用以制造涂料、油毡、或用来铺路。俗称臭油、柏油。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二:“曲折的,向上斜的沥青的马路载着她的细长的身子。”词语解释:沥耳 拼音:lì ěr
犹洗耳。《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苍生方涂炭矣,政当沥耳听之。”参见“ 洗耳 ”。
词语解释:洗耳 拼音:xǐ ěr
(1).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汉 赵岐 注:“乐道守志,若 许由 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李建勋 ﹞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 苕水 滨,叩舷歌《採菱》。”
(2).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宋 王迈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 元 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词语解释:沥诚 拼音:lì chéng
竭尽诚心。《“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商工学报各界对外宣言》:“沥诚摛词,惟 欧 美 诸友邦人士共鉴之。”词语解释:沥洒
洒酒于地,表示祝愿或起誓词语解释:沥滴 拼音:lì dī
(1).水下滴。《文选·木华〈海赋〉》:“沥滴渗淫,薈蔚云雾。” 李善 注引《说文》:“沥滴,水下滴沥也。”
(2).象声词。 明 夏完淳 《自浦城入越》诗:“须臾雨离离,缀石声沥滴。”词语解释:沥液 拼音:lì yè
(1).细微的水流。《后汉书·张衡传》:“漱飞泉之沥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李贤 注:“沥液,微流也。”
(2).水滴。《文选·陆机〈文赋〉》:“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李周翰 注:“沥液,涓滴也。”词语解释:沥肠 拼音:lì cháng
披露心肠。词语解释:沥情 拼音:lì qíng
谓点滴不漏地告知实情。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去冬曾据实沥情,入告庙堂。”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所有借夷剿贼有害无利各缘由,理合沥情,由六百里驰陈,伏乞圣鉴训示。”《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情形甚属危险,用敢沥情具禀。”词语解释:沥溜 拼音:lì liū
下滴的水。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计沥霤於小餘,以稽迟为轻己。” 词语解释:沥款 拼音:lì kuǎn
犹竭诚。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史公神道碑》:“吾发使数辈以侦之。其还也,僉曰尔父沥款於宾筵,尔母抗辞於帘下,愿絶姻以立效。” 唐 李德裕 《奏银妆具状》:“臣窃以鵁鶄鏤牙,至为微细, 若水 等尚以劳人损德,沥款效忠,当圣祖之朝,有臣如此,岂明王之代,独无其人?”词语解释:沥涝 拼音:lì lào
涝灾。雨水排除不掉,淹了庄稼。如:沥涝成灾。词语解释:沥胆抽肠 拼音:lì dǎn chōu cháng
沥胆披肝。《梁书·王僧辩传》:“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姦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则不可以禀灵含识,戴天覆地。”词语解释:沥胆堕肝 拼音:lì dǎn duò gān
见“ 沥胆隳肝 ”。
词语解释:沥胆隳肝 拼音:lì dǎn huī gān
沥胆披肝。 唐 李颀 《杂曲歌辞·行路难》:“世人逐世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隳,一本作“ 堕 ”。 唐 罗隐 《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词语解释:沥胆披肝 拼音:lì dǎn pī gān
剖露肝胆。谓竭诚尽忠。 唐 黄滔 《启裴侍郎》:“霑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於死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嵩庆寿》:“附势趋权,不辞吮痈舐痔;市恩固宠,那知沥胆披肝。” 张篁溪 《记自立会》:“入会之人,无宜情意真挚,沥胆披肝,以维时局。”词语解释:沥血披心 拼音:lì xuè pī xīn
见“ 沥血叩心 ”。
词语解释:沥血叩心 拼音:lì xuè kòu xīn
剖露心胸。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梁书·元帝纪》:“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何故哉?政欲扫荡长虵,诛锄封豕。”亦作“ 沥血披心 ”、“ 沥血披肝 ”。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后土醮词》:“诚切祷祈,沥血披心,仰希鉴祐。”《再生缘》第五四回:“实指望尽心竭力,不负天恩,沥血披肝,勤于王事。”词语解释:沥血叩心 拼音:lì xuè kòu xīn
剖露心胸。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梁书·元帝纪》:“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何故哉?政欲扫荡长虵,诛锄封豕。”亦作“ 沥血披心 ”、“ 沥血披肝 ”。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后土醮词》:“诚切祷祈,沥血披心,仰希鉴祐。”《再生缘》第五四回:“实指望尽心竭力,不负天恩,沥血披肝,勤于王事。”词语解释:沥胆濯肝 拼音:lì dǎn zhuó gān
沥胆披肝。 明 唐寅 《与文徵明书》:“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词语解释:沥述 拼音:lì shù
详细陈述。 施英 《七论上海的罢工潮》:“ 日 厂工潮发生后, 上海 纱厂总工会曾发表详细的报告,沥述一切情形。”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临末是叫他们合拟一个公呈,最好还有一种条陈,沥述着善后的方法。”词语解释:沥陈 拼音:lì chén
竭诚陈述。 清 林则徐 《辞两淮盐政呈》:“为恭谢天恩,并沥陈服制未满,及患病未痊实情,仰求转奏,恳请另行简放事。” 孙中山 《致黄兴书》:“前由 英士 沥陈近况,迟迟未得还云,甚悵,甚悵!”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曾于五月十二日具呈大部,将其阴险横暴实情沥陈梗概,请予撤换在案。”词语解释:沥胆隳肝 拼音:lì dǎn huī gān
沥胆披肝。 唐 李颀 《杂曲歌辞·行路难》:“世人逐世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隳,一本作“ 堕 ”。 唐 罗隐 《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词语解释:沥血披肝 拼音:lì xuè pī gān
见“ 沥血叩心 ”。
词语解释:沥血叩心 拼音:lì xuè kòu xīn
剖露心胸。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梁书·元帝纪》:“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何故哉?政欲扫荡长虵,诛锄封豕。”亦作“ 沥血披心 ”、“ 沥血披肝 ”。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后土醮词》:“诚切祷祈,沥血披心,仰希鉴祐。”《再生缘》第五四回:“实指望尽心竭力,不负天恩,沥血披肝,勤于王事。”词语解释:沥觞 拼音:lì shāng
谓倾杯洒酒。 明 宋濂 《龙门子凝道记上·终胥符》:“於是沥觴自誓曰:‘所不能取金印如斗大者,有如是酒。’言已,拂衣径去。”词语解释:沥沥拉拉 拼音:lì lì lā lā
(1).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 张勤 《民兵营长》:“外面的雨沥沥拉拉地一直没有停过。”亦指汁液零落下滴。如:夹一筷子菜,沥沥拉拉滴了一溜汤。
(2).稀疏零乱貌。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九章:“队伍沥沥拉拉走得很不像个样子。”词语解释:沥沥淅淅 拼音:lì lì xī xī
液体不断滴落貌。《红楼梦》第七二回:“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沥沥淅淅的没有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