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共254,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河汉河朔河曲河鱼河落河干河阴河隍
河水河上河汾河津河岸河浒河公河魁
河流河东河车河内河口河塞河梁别河右
河阳河北河湟河滨河满河柳河宫河济
河桥河伯河图河洲河渭河神河市河汉女
河洛河清河堤河外河势河鲀河宗河满子
河山河源河豚河润河壖河湾河侯河池
河梁河沙河西河道河朔饮河陇河濆河渎
河南河畔河鼓河路河底河雒河塘河漘
河边河岳河间河关河渠河星河滩河心

词语解释:河汉  拼音:hé hàn
(1). 黄河 与 汉水 的并称。《庄子·齐物论》:“ 王倪 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 汉 沍而不能寒。’”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 河 汉 之流,曝以秋阳之景。”
(2).指银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復几许。” 南朝 梁 沉约 《夜夜曲》之一:“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復直。”《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只见星沉河汉,日出扶桑。” 清 陈梦雷 《明月何皎皎》诗:“河汉已西逝,北斗忽低昂。”
(3).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 汉 王充 《论衡·案书》:“ 汉 作书者多, 司马子长 、 扬子云 , 河 汉 也,其餘 涇 渭 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夫圣人之言,显而晦,微而婉,幽远而难闻, 河 汉 而不测。”
(4).《庄子·逍遥游》:“ 肩吾 问於 连叔 曰:‘吾闻言於 接舆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成玄英 疏:“犹如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后因以“河汉”比喻言论夸诞迂阔、不切实际。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公 云:‘贤圣去人,其间亦邇。’子姪未之许。公叹曰:‘若 郗超 闻此语,必不至河汉。’”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当 秦 汉 之世,《左氏》未行,遂使五经、杂史、百家诸子,其言河汉,无所遵凭。”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诗》:“试平心以两家诗比较,当不河汉其言矣。” 清 王韬 《中国自有常尊》:“势无陂而不平,道无往而不復,观诸上古之迹,验诸近今之事,当不河汉乎斯言。” 陈以益 《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然今 日本 固儼然世界一等国也,读者能勿河汉余言乎?”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 胡先生 夙擅改削,当不以鄙言为河汉也。”
词语解释:河水  拼音:hé shuǐ
(1).指 黄河 之水。《诗·卫风·硕人》:“ 河 水洋洋,北流活活。”《宋史·河渠志一》:“大都 河 水从 西大河故瀆 东北,合 赤河 而达于海。”《清史稿·河渠志一》:“明年四月,塞未竣, 河 水陡涨,衝塌东岸坝臺。”
(2).专指 黄河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六川?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河水 自 枝津 东北流逕 甲下邑 北,又东北流入于海。”
(3).指河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六章第一节:“ 帖木真 在湖边向天发誓说:‘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共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
词语解释:河流  拼音:hé liú
(1).指 黄河 水流。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河 流遄疾,道阻且长。”《清史稿·河渠志一》:“自 河 流改道, 直隶 隄工应并归河督管辖。”
(2).今泛指地球表面天然水流。 碧野 《天山景物记》:“然后沿途再汇入涧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腾出 天山 。” 柯岩 《快活的小诗·做客来》:“红旗红灯大高楼,绿树绿草小河流。”
词语解释:河阳  拼音:hé yáng
(1). 黄河 北岸。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君居 淄 右,妾家 河 阳。” 元 袁桷 《清明》诗:“ 河 南禁酒 河 阳饮,醉醒相看总有情。”
(2). 晋 潘岳 曾任 河阳 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 潘岳 。 唐 王维 《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 江夏 之童,貌夺 河阳 之美。” 宋 苏辙 《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诗:“ 河阳 罢后成南圃, 彭泽 归来卧北窗。”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二:“容易 河阳 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
词语解释:河桥  拼音:hé qiáo
(1).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东 大庆关 与 山西省 永济县 西 蒲州镇 之间 黄河 上。 战国 秦昭襄王 建。 黄河 上建桥始于此。 唐 通称 蒲津桥 。《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桥 。” 张守节 正义:“此桥在 同州 临晋县 东,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桥 也。”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 昭襄王 始作 河桥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贵德县 南 黄河 上。《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贯友 ﹞遂夹 逢留大河 筑城坞,作大航,造 河桥 ,欲度兵击 迷唐 。”后 吐谷浑 、 吐蕃 皆建桥于此。
(3).古代桥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县 西南、 孟津县 东北 黄河 上。 晋 泰始 中 杜预 以 孟津 渡险,始建浮桥于 富平津 ,世称 河桥 。 唐 通称 河阳桥 。《晋书·杜预传》:“ 预 又以 孟津 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 河桥 于 富平津 。”《周书·晋荡公护传》:“从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农 ,破 沙苑 、战 河桥 ,并有功。”
(4).桥梁。 北周 庾信 《李陵苏武别赞》:“河桥两岸,临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远》诗之一:“河桥酒斾风软,候舘梅花雪娇。”《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路出山塘景渐佳,河桥杨柳暗藏鸦。”
词语解释:河洛  拼音:hé luò
亦作“ 河雒 ”。
(1). 黄河 与 洛水 的并称。《史记·郑世家》:“和集 周 民, 周 民皆説, 河 雒 之閒,人便思之。” 汉 班昭 《东征赋》:“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门。” 明 方孝孺 《御赐训辞记》:“虽 河 洛 之所出,龙龟之所负,何以过于此哉?”
(2).指 黄河 与 洛水 两水之间的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 河 洛 。”《南史·宋纪上·武帝》:“时帝将镇 下邳 ,进兵 河 洛 ,及徵使至,即日班师。”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谁谓弗彰? 河洛 是仪。”
(3).指 洛阳 。《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 汉 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 河洛 矣。” 李善 注:“东都有 河 南 洛阳 ,故曰 河洛 也。” 唐 张说 《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天下之大都有五,而 河洛 总其中。”
(4).指 洛水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臣闻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湘君》:“ 江湘 之有夫人,犹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
(5).河图洛书的简称。 三国 魏 曹丕 《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洛写天意,符讖述圣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 杨侃 称‘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讖之类,谓之内学,河洛之书,谓之灵篇。’”
(6).亦作“ 河落 ”。即饸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热洛河》:“今 齐 鲁 间以蕎麦作麪食,名河洛。”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生客细客吃挂面,熟客粗客吃河落。”参见“ 河漏 ”。
词语解释:河漏  拼音:hé lòu
即饸饹。北方一种杂粮面食。用荞麦面或高粱面轧成的长条,煮着吃。 元 王祯 《农书》卷七:“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殻,磨而为麪……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於麦麪,风俗所尚,供为常食。”
词语解释:河山  拼音:hé shān
(1).河流与山岳。《战国策·魏策一》:“ 魏武侯 与诸大夫浮於 西河 ,称曰:‘ 河 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
(2).疆域,国土。《史记·赵世家》:“ 燕 秦 谋王之河山,閒三百里而通矣。” 毛泽东 《团结到底》:“克服投降,战胜困难,驱除 日 寇,还我河山的目的,是能够达到的。”
(3). 黄河 与 华山 的并称。《史记·天官书论》:“及 秦 并吞 三晋 、 燕 、 代 ,自 河 山以南者中国。” 张守节 正义:“ 河 、 黄河 也。山, 华山 也。”
词语解释:河梁  拼音:hé liáng
(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
(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词语解释:河南  拼音:hé nán
(1).指 黄河 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南曰 豫州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 成周 以来, 河 南之都,惟 长安 、 洛阳 。”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其十五国中, 周南 、 召南 、 王 、 檜 、 陈 、 郑 在 河 南。”
(2). 秦 汉 时代称今 河套 以南地区。《史记·蒙恬列传》:“ 秦 已并天下,乃使 蒙恬 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 河 南。” 张守节 正义:“谓 灵 胜 等州。” 唐 张说 《将赴朔方军应制》诗:“ 汉 保 河 南地,胡清塞北尘。”
(3).省名,别称 豫 。省会 郑州市 。
词语解释:河边  拼音:hé biān
靠近河流的地方
河畔,位于河岸上。例如:河边的村庄。
词语解释:河朔  拼音:hé shuò
(1).古代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 河 朔。” 孔 传:“戊午渡 河 而誓,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袁绍 ﹞振一郡之卒,撮 冀州 之众,威震 河 朔,名重天下。” 清 李寅 《书邺侯传》诗:“但清 河 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四》:“ 河 朔 淮 西一宵尽,满池鹅鸭可成兵。”
(2).见“ 河朔饮 ”。
词语解释:河朔饮  拼音:hé shuò yǐn
《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大驾都 许 ,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实无 河 朔饮,空有 临淄 汗。”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 河 朔饮,对此 洛阳 才。” 清 曹寅 《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 河 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 河朔 ”。 唐 王勃 《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 河 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 高阳 之意气。” 清 孙枝蔚 《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 河 朔,凉风满北窻。”
词语解释:河上  拼音:hé shàng
(1). 黄河 边。《诗·郑风·清人》:“二矛重英, 河 上乎翱翔。”《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 攻 韩 汾陘 ,拔之,因城 河 上 广武 。” 司马贞 索隐引 刘氏 云:“此 河 上盖近 河 之地,本属 韩 ,今 秦 得而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端》:“﹝ 陈凤翔 ﹞后以妄放潴水故,为 张制府 百龄 所劾,上命立枷 河 上,闻者快之。”
(2).即 河上公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物色 关 下,委裘 河上 。” 李善 注引《神仙传》“ 河上公 ,莫知其姓名也,尝读 老子 《道德经》, 汉 孝文帝 驾从而诣之。”参见“ 河上公 ”。
词语解释:河上公  拼音:hé shàng gōng
相传为 西汉 时道家。姓名不详。所传《老子注》,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伪托。 晋 葛洪 《神仙传·河上公》:“ 河上公 者,莫知其姓字。 汉文帝 时,公结草为庵于 河 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 河上公 解《老子经》义旨,乃使齎所不决之事以问。” 唐 赵彦昭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 蒙 庄子 , 汉 主徒言 河上公 。” 清 姚鼐 《〈老子章义〉序》:“独有所谓 河上公 章句者,盖本流俗人所为,託於神仙之説,其分章尤不当理,而 唐 宋 以来莫敢易,独 刘知几 识其非耳。”
词语解释:河东  拼音:hé dōng
黄河 流经 山西省 境,自北而南,故称 山西省 境内 黄河 以东的地区为“河东”。《左传·僖公十五年》:“于是 秦 始征 晋 河东 ,置官司焉。”《孟子·梁惠王上》:“ 河内 凶,则移其民於 河东 ,移其粟於 河内 。 河东 凶亦然。” 赵岐 注:“ 魏 旧在 河东 ,后为强国兼得 河内 也。”
词语解释:河北  拼音:hé běi
(1).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温 , 河 北地。”《淮南子·齐俗训》:“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 江 南、 河 北不能易其指,驰騖千里不能易其处。”《南史·谢灵运传》:“﹝ 谢灵运 ﹞将行,上书劝伐 河 北。”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 河 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2).省名。别称 冀 。省会 石家庄市 。
词语解释:河伯  拼音:hé bó
传说中的 河 神。《庄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陆德明 释文:“ 河伯 姓 冯 ,名 夷 ,一名 冰夷 ,一名 冯迟 ……一云姓 吕 ,名 公子 ; 冯夷 是 公子 之妻。” 南朝 宋 鲍照 《望水》诗:“ 河伯 自矜大, 海若 沉渺莽。” 明 胡侍 《真珠船·冯夷》:“ 张衡 《思玄赋》:‘号 冯夷 俾清津兮,櫂龙舟以济予。’ 李善 注引《清泠传》曰:‘ 河伯 姓 冯 氏,名 夷 ,浴於河中而溺死,是为 河伯 。’ 太公 《金匱》曰:‘ 河伯 姓 冯 名 修 。’……《后汉·张衡传》注引《圣贤冢墓记》曰:‘ 冯夷 者, 弘农 华阴 潼乡 隄首里 人,服八石,得水仙为 河伯 。’又《龙鱼河图》曰:‘ 河伯 姓 吕 ,名 公子 ,夫人姓 冯 名 夷 。’ 唐 碑有《河侯新祠颂》, 秦宗 撰文曰:‘ 河伯 姓 冯 名 夷 ,字 公子 。’数説不同。”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之十:“居民供柳科, 河伯 喜倡优。”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八人为 河伯 ,男像,面色黄,手执鱼。”参阅《楚辞·九歌·河伯》《楚辞·天问》。一说,因国居 河 上而命爵为伯,如 文王 之为 西伯 。《竹书纪年》卷上:“ 帝芬 十六年, 洛伯 用 与 河伯 冯夷 鬭。”《竹书纪年》卷上:“ 帝泄 十六年, 殷侯微 以 河伯 之师伐 有易 ,杀其君 绵臣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河伯》:“ 河伯 者,国居 河 上而命之为伯,如 文王 之为 西伯 。”
词语解释:河清  拼音:hé qīng
(1).河水变清。多指 黄河 水清。《后汉书·襄楷传》:“案 春秋 以来及古帝王,未有 河 清及学门自坏者也。”《宋史·河渠志四》:“近因野水衝荡沿 汴 堤岸,及河道淤浅,若止役河清,功力不胜,望俟农隙顾夫开修。”《清史稿·河渠志一》:“是月 河 清,起 陕西 府谷 讫 江 南 桃源 。”
(2). 黄河 水浊,少有清时,古人以“河清”为升平祥瑞的象征。《文选·张衡〈归田赋〉》:“徒临川以羡鱼,俟 河 清乎未期。” 吕延济 注:“ 河 清喻明时。”《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若客有 泰山 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 河 清。” 清 顾炎武 《五十初度时在昌平》诗:“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 河 清。”参见“ 河清三日 ”、“ 河清海晏 ”。
(3).古称 黄河 千年一清,因以“河清”比喻时机难遇。 汉 王粲 《登楼赋》:“惟日月之逾迈兮,俟 河 清其未极。”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河 清难得,人代几何。” 孙中山 《建国方略·不知亦能行》:“若必俟我教育之普及,知识之完备而后始行,则 河 清无日,坐失良机,殊可惜也。”
(4).极言历时之久。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凭着我心志诚、身端正,便化作望夫石也,坚等到 河 清。”参见“ 河清难俟 ”。
词语解释:河清难俟  拼音:hé qīng nán sì
《左传·襄公八年》:“ 子駟 曰:《周诗》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寿几何?’” 杜预 注:“逸诗也。言人寿促而 河 清迟。喻 晋 之不可待。”后以“河清难俟”比喻时久难待。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然则人寿几何? 河 清难俟。问道则路无朱烛,寄书则江无赤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朝殿三试,以书不入格,屡落人后,得旨归进士本班用。銓选一官, 河 清难俟,遂改授教职归矣。”
词语解释:河源  拼音:hé yuán
亦作“ 河原 ”。 河流的源头。古代特指 黄河 的源头。《山海经·北山经》:“ 敦薨之山 …… 敦薨之水 出焉,而西流注于 泑泽 。出于 昆仑 之东北隅,实惟 河 原。”《汉书·西域传上·于阗国》:“ 于闐 之西,水皆西流,注 西海 ;其东,水东流,注 盐泽 , 河 原出焉。”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一举而清海外,再战而涤 河 源。”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三:“日表土中通极北, 河 源天上接 安西 。” 师陀 《山川·历史·人物》:“ 郦道元 毕竟是值得尊敬的古代地理学者,在他那个时代的交通困难条件下,没有上溯 露水河 的河源,可是确实到过这里。”
词语解释:河沙  拼音:hé shā
恒河 沙数。佛教以为佛世界如 恒河 沙数,多至不可胜数。见《金刚经·一体同观分》。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谓之为有,则河沙、芥子之説,虚诞难测;谓之为无,则应现感通之事,寻常立验。”后用以形容数量多得无法计算。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戊戌寿张守》词:“福寿比、河沙难算。”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社会》:“你身登九峯,河沙寿永,指示禪机,檀那跃踊。”
词语解释:河畔
河滨
词语解释:河岳  拼音:hé yuè
亦作“ 河岳 ”。 黄河 和五岳的并称。语本《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 毛 传:“乔,高也。高岳, 岱宗 也。” 孔颖达 疏:“言高岳 岱宗 者,以巡守之礼必始於东方,故以 岱宗 言之,其实理兼四岳。”后泛指山川。 南朝 齐 谢朓 《为宣成公拜章》:“惟天为大,日星度其象;谓地盖厚,河岳宣其气。”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词语解释:河曲  拼音:hé qū
(1).河流迂曲的地方。《列子·黄帝》:“因復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 汉 张衡 《西京赋》:“缀以二 华 ,巨灵贔屓,高掌远蹠,以流 河 曲。” 唐玄宗 《潼关口号》:“ 河 曲回千里,关门限二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邵进士三世姻》:“再世当生 馆陶 董 家。所居滨河,河曲第三家。”
(2). 春秋 晋 地。指今 山西省 永济县 西 蒲州 到 芮城县 西 风陵渡 一带。 黄河 自北向南流,至此折向东流成一曲,故名。《春秋·文公十二年》:“ 晋 人, 秦 人战于 河曲 。” 杜预 注:“ 河曲 在 河东 蒲坂县 南。”
词语解释:河汾  拼音:hé fén
(1). 黄河 与 汾水 的并称。亦指 山西省 西南部地区。《史记·晋世家》:“ 唐 在 河 汾 之东,方百里,故曰 唐 叔虞 。”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 元 周伯琦 《过太行山》诗:“ 战国 东西分 晋 赵 ,中原南北带 河 汾 。” 清 钱谦益 《山西布政司提学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文翔凤授朝议大夫》:“以尔有六经七制之学,故命尔以 河 汾 。”
(2). 隋 代 王通 设教 河 汾 之间,受业者达千馀人。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以“河汾”指称 王通 及其学术流派。 明 高启 《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一:“ 关 洛 遗风在, 河 汾 旧业传。” 清 钱谦益 《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其名汰学者於 涑水 、 新安 ,奉为丹书,独反唇於 河 汾 之《元经》,则目睫之论也。”
词语解释:河车  拼音:hé chē
(1).指铅。道士炼丹的原料。 唐 李白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尝採姹女於 江华 ,收河车於 清溪 ,与 天水 权昭夷 服勤炉火之业久矣。” 王琦 注:“姹女,汞也。河车,铅也。皆炼丹药物。”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黄芽鍊,白雪调,运河车,全凭斗杓。”
(2).即紫河车。中药“人胞”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人胞》﹝释名﹞引《丹书》:“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橐籥,铅汞之匡廓,胚胎将兆,九九数足,我则乘而载之,故谓之河车。”
词语解释:河湟  拼音:hé huáng
亦作“ 河隍 ”。 黄河 与 湟水 的并称。亦指 河 湟 两水之间的地区。《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乃度 河 湟 ,筑 令居塞 。” 唐 司空图 《河湟有感》诗:“一自 萧关 起战尘, 河 隍 隔断异乡春。”《新唐书·吐蕃传下》:“ 湟水 出 蒙谷 ,抵 龙泉 与 河 合……故世举谓西戎地曰 河湟 。”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宣宗 收 燕 赵 ,復 河隍 ,力强於 宪武 矣。”隍,一本作“ 湟 ”。
词语解释:河图  拼音:hé tú
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 传:“ 伏牺 王天下,龙马出 河 ,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昔 康王 河图,陈于东序。” 宋 陆游 《读书》诗:“天球及河图,千古所共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且术士喜言怪诞,不曰予宗河图,则曰予宗洛书。” 闻一多 《书信·给梁实秋先生》:“河图则取义于 河 马负图, 伏羲 得之演为八卦,作为文字,更进而为绘画等等,所以代表中华文化之所由始也。”参见“ 河图洛书 ”。
词语解释:河图洛书  拼音:hé tú luò shū
亦作“ 河图雒书 ”。 古代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及《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易·繫辞上》:“ 河 出图, 洛 出书,圣人则之。” 河 , 黄河 。 洛 , 洛水 。据 汉 儒 孔安国 、 刘歆 等解说: 伏羲 时有龙马出于 黄河 ,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 伏羲 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 夏禹 治水时有神龟出于 洛水 ,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 禹 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见《书·顾命》《洪范》之 孔 传、《汉书·五行志上》。古代认为出现“河图洛书”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祥瑞。《汉书·翟义传》:“河图雒书远自 昆仑 ,出於 重壄 ……此乃皇天上帝所以安我帝室,俾我成就洪烈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 清 代有的学者认为是图经、地志。 清 黄宗羲 《万公择墓志铭》:“河图洛书,先儒多有辨其非者;余以为即今之图经、地理志也。”按,今人 韩永贤 以为河图洛书是上古游牧时期的气象图和方位图。见《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
词语解释:河堤  拼音:hé dī
亦作“ 河隄 ”。沿河的挡水建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古多指 黄河 河堤。《汉书·沟洫志》:“ 河 隄使者 王延世 使塞,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 河 隄成。”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 河 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老残 ﹞也出来步到 河 堤上,看见那 黄河 从西南上下来。” 孙中山 《建国方略·第二计划》:“河堤之内应划分为新式街道,以备种种目的建筑所需。”
词语解释:河豚  拼音:hé tún
亦作“ 河魨 ”。 鱼名。体圆筒形,口小,牙愈合成牙板。背部黑绿色,腹部白色,鳍紫红色。肉味鲜美,肝脏、生殖腺及血液有剧毒,经处理后可食用。我国沿海和某些内河有出产。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之一:“蔞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元 王逢 《江边竹枝词》:“如刀江鱭白盈尺,不独河魨天下稀。”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食品有名》:“水之咸淡相交处产河豚。河豚,鱼类也,无鳞颊,常怒气满腹,形殊弗雅,然味极佳,煮治不精,则能杀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一》:“岁暮何堪再惆悵,且持卮酒食河豚。”
词语解释:河西  拼音:hé xī
春秋 、 战国 时指今 山西 、 陕西 两省间 黄河 南段之西。《左传·文公十三年》:“ 秦伯 师于 河西 。” 汉 唐 时指今 甘肃 、 青海 两省 黄河 以西,即 河西走廊 与 湟水 流域。《汉书·霍去病传》:“ 浑邪王 以众降数万,开 河西 酒泉 之地。”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 两河 之地,太半未收; 陇右 、 河西 ,皆没戎狄。”
词语解释:河鼓  拼音:hé gǔ
亦作“ 河皷 ”。 星名。属牛宿,在牵牛之北。一说即牵牛。《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司马贞 索隐引 孙炎 曰:“河鼓之旗十二星,在牵牛北。或名河鼓为牵牛也。”《文选·张衡〈思玄赋〉》:“观壁垒於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 李善 注:“《尔雅》曰:‘河鼓谓之牵牛。’今 荆 人呼牵牛星为檐鼓,檐者荷也。” 宋 陈师道 《题桂》诗之一:“桃李摧残风雨春,天孙河鼓隔天津。” 明 张纶 《林泉随笔》:“‘河皷临星纪兮。’今按两《雅》、 柳氏 《乞巧文》,河皷盖牵牛之异名。 俞 註以为其位在斗牛之间,不知的指何星也。” 郭沫若 《星空》诗:“目光炯炯的大犬、小犬,监视在天河两边,无怪那牧牛的河鼓,他也不敢出现。”
词语解释:河间  拼音:hé jiān
(1).古代神话传说人物 玄俗 的别称。 南朝 宋 鲍照 《谢赐药启》:“惠非 河间 ,谬仙使之屈。” 钱仲联 集注引《魏都赋》 李善 注:“ 元俗 者,自言 河间 人也。饵巴豆云英,卖药於市,七丸一钱,治百病。王病痴,服药用下蛇百餘头。”
(2).指 汉 河间献王 刘德 。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陈农 所未究, 河间 所未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河间 荐雅而罕御,故 汲黯 致讥於《天马》也。” 唐 杜甫 《别李义》诗:“ 子建 文章壮, 河间 经术存。”
(3).指 金 代名医 刘完素 。 刘 系 河间 人,故称。 清 钱谦益 《〈本草拔萃〉序》:“医经经方之书,至 河间 、 东垣 而大备。”
(4).指 清 代学者、文学家 纪昀 。 纪 系 河间 人,故称。 清 盛时彦 《〈阅微草堂笔记〉序》:“ 河间先生 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
(5).见“ 河间妇 ”。
词语解释:河间妇  拼音:hé jiān fù
指淫荡的女人。典出 唐 柳宗元 《河间传》:“ 河间 ,淫妇人也,不欲言其姓,故以邑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金瓶梅》:“ 中郎 又云:‘尚有名《玉娇李》者…… 潘金莲 亦作 河间 妇,终以极刑。’”
词语解释:河鱼  拼音:hé yú
(1).河中鱼类的统称。《淮南子·俶真训》:“故河鱼不得明目,穉稼不得育时,其所生者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八年﹞ 河 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2).见“ 河鱼腹疾 ”。
词语解释:河鱼腹疾  拼音:hé yú fù jí
指腹泻。鱼烂先自腹内始,故有腹疾者,以河鱼为喻。《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亦作“ 河鱼之疾 ”。 宋 苏轼 《与冯祖仁书》之三:“又苦河鱼之疾,少留调理乃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雪水易腐,雨水藏久即生孑孓,饮之有河鱼之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余年踰八十,偶病河鱼之疾,医者连用大黄,人人摇手,余斗胆服之,公然无恙。”亦省作“ 河鱼 ”。 南朝 梁简文帝 《卧疾》诗:“沉疴类弩影,积弊似河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文》:“ 韦澳 、 孙宏 , 大中 时同在翰林。盛暑,上在 太液池 中,宣二学士。既赴召……但觉寒气逼人,熟视有龙皮在侧;寻宣赐银饼,馅食之甚美;既而醉以醇酎。二公因兹苦河鱼者数夕。”
词语解释:河津  拼音:hé jīn
(1).河边的渡口。 北周 庾信 《春赋》:“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 唐 高适 《秋胡行》:“誓将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清 陈梦雷 《黄叔威以古诗八首见赠拟古〈妾薄命〉以答之》:“回首暗风尘,霜雪阻河津。”
(2).天河的津渡。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王琦 注:“河津,谓天河之津。”参见“ 汉津 ”。
词语解释:汉津  拼音:hàn jīn
(1).银汉。亦特指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之津”,在尾与南斗之间。《尔雅·释天》:“析木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 郝懿行 义疏:“《左传》《周语》并云‘析木之津’。 韦昭 注:‘津,天汉也。析木,次名,从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其间为汉津。’”
(2). 汉水 。 宋 曾巩 《闻喜亭》诗:“ 闻喜 名自昔,广亭临 汉津 。”
词语解释:河内  拼音:hé nèi
(1).古代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内曰 冀州 。”
(2).专指 河南省 黄河 以北的地区。《左传·定公十三年》:“鋭师伐 河 内,传必数日而后及 絳 。”《孟子·梁惠王上》:“ 河 内凶,则移其民於 河东 ,移其粟於 河内 。” 宋 梅尧臣 《卫州通判赵中舍》诗:“我久在 河内 ,颇知 卫 风俗。”
词语解释:河滨  拼音:hé bīn
小河
词语解释:河洲  拼音:hé zhōu
(1).河中可居的陆地。《淮南子·墬形训》:“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2).《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传:“后妃説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后因以“河洲”为称美后妃之德的典实。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中宫》:“河洲在咏,风化攸归。”亦用为男女爱恋之典。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姻缘凑,似双星此夜,相对河洲。”
词语解释:河外  拼音:hé wài
(1). 春秋 晋 人称 河 西与 河 南为 河 外。《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 杨伯峻 注:“ 河 外,指 河 西与 河 南, 黄河 自 龙门 至 华阴 ,自北而南, 晋 都于 絳 ,故以 河 西与 河 南为外, 包慎言 《河外考》以 河 西为外, 杜 注以 河 外为 河 南,皆仅得其一偏。” 战国 魏 人仍袭用此称。《史记·秦本纪》:“ 魏 将 无忌 率五国兵击 秦 , 秦 却於 河 外。”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 陕 华 二州也。”《史记·苏秦列传》:“ 魏 弱则割 河 外…… 河 外割则道不通。”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 同 华 等地也。”
(2). 赵 人指 河 南。《史记·张仪列传》:“驱 韩 梁 军於 河 外。”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谓 郑 滑 州,北临 河 。”( 唐 郑州 治即今 河南省 郑州市 , 滑州 治在今 滑县 东)。 秦 人指 河 东, 梁 人指 河 西。《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 梁 效 河 外。” 胡三省 注:“ 河 外, 秦 盖以 河 东为 河 外, 梁 则以 河 西为 河 外。”
词语解释:河润  拼音:hé rùn
(1).谓恩泽及人,如河水之滋润土地。《庄子·列御寇》:“河润九里,泽及三族。”《后汉书·郭伋传》:“贤能太守,去帝城不远,河润九里,冀京师并蒙福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生及 荆卿 常河润之,而终不足供其博赌。”
(2).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流沿岸。 唐 王维 《初出济州》诗:“閭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词语解释:河道  拼音:hé dào
指 黄河 水道。后多泛指能通航的河流的水道。 唐 沉佺期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颇闻 首阳 去,开坼此 河 道。”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臣伏见 大河 北流,经今十年,已成 河 道。”《红楼梦》第一○八回:“ 贾政 扶了 贾母 灵柩一路南行,因遇着班师的兵将船隻过境,河道拥挤,不能速行,在道实在心焦。” 茅盾 《当铺前》一:“河道是很狭的,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豁剌剌地冲击着那些沿河的‘田横梗’。”
词语解释:河路  拼音:hé lù
河道,水路。《宋史·食货志上三》:“自是 江 汴 之舟,混转无辨,挽舟卒有终身不还其家、老死河路者。”《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 张稍 ,不是个善良之辈,惯在河路内做些淘摸生意的。”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闻至夏,河路暴涨,西泛东泝。”
词语解释:河关  拼音:hé guān
河流和关隘。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离居殊年载,一别阻河关。” 唐 王维 《赠祖三咏》诗:“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
词语解释:河落  拼音:hé luò
见“ 河洛 ”。
词语解释:河洛  拼音:hé luò
亦作“ 河雒 ”。
(1). 黄河 与 洛水 的并称。《史记·郑世家》:“和集 周 民, 周 民皆説, 河 雒 之閒,人便思之。” 汉 班昭 《东征赋》:“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门。” 明 方孝孺 《御赐训辞记》:“虽 河 洛 之所出,龙龟之所负,何以过于此哉?”
(2).指 黄河 与 洛水 两水之间的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 河 洛 。”《南史·宋纪上·武帝》:“时帝将镇 下邳 ,进兵 河 洛 ,及徵使至,即日班师。”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谁谓弗彰? 河洛 是仪。”
(3).指 洛阳 。《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 汉 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 河洛 矣。” 李善 注:“东都有 河 南 洛阳 ,故曰 河洛 也。” 唐 张说 《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天下之大都有五,而 河洛 总其中。”
(4).指 洛水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臣闻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湘君》:“ 江湘 之有夫人,犹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
(5).河图洛书的简称。 三国 魏 曹丕 《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洛写天意,符讖述圣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 杨侃 称‘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讖之类,谓之内学,河洛之书,谓之灵篇。’”
(6).亦作“ 河落 ”。即饸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热洛河》:“今 齐 鲁 间以蕎麦作麪食,名河洛。”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生客细客吃挂面,熟客粗客吃河落。”参见“ 河漏 ”。
词语解释:河漏  拼音:hé lòu
即饸饹。北方一种杂粮面食。用荞麦面或高粱面轧成的长条,煮着吃。 元 王祯 《农书》卷七:“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殻,磨而为麪……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於麦麪,风俗所尚,供为常食。”
词语解释:河岸  拼音:hé àn
河流的边。例如:在河岸上水仅部分地被排掉。
词语解释:河口  拼音:hé kǒu
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 唐 孟郊 《赠转运陆中丞》诗:“帆影咽河口,车声聋 关中 。”《明史·河渠志一》:“河口各建石堰,以时启闭。” 孙中山 《建国方略·第二计划》:“凡河口所以被沙泥填塞者,以河水将入海匯流,河口宽阔,湍流减其速力,而沙泥因之沉淀也。”
词语解释:河满  拼音:hé mǎn
见“ 河满子 ”。
词语解释:河满子  拼音:hé mǎn zǐ
(1).即《何满子》。舞曲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荆州 贞元 初,有狂僧, 些僧 其名者,善歌《河满子》。”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 白乐天 云:‘《河满子》, 开元 中, 沧州 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亦省称“ 河满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一声《河满》,人何以堪。”参见“ 何满子 ”。
(2).词牌名。详“ 何满子 ”。
词语解释:河渭  拼音:hé wèi
黄河 与 渭水 的并称。亦指 河 渭 两水之间的地区。《史记·留侯世家》:“诸侯安定, 河 渭 漕輓天下,西给京师。”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阻二 华 ,据 河 渭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 河 渭 冰未开, 关 陇 雪正深。”
词语解释:河势  拼音:hé shì
河水的流势,包括流量和流向。《宋史·河渠志二》:“ 河 势未可全夺,故为二股之策。” 清 梅曾亮 《栗恭勤公传》:“ 河 势变迁不常,衝非所防,遂成决口。”
词语解释:河壖  拼音:hé ruán
亦作“ 河堧 ”。 河边地。《史记·河渠书》:“五千顷故尽 河 壖弃地,民茭牧其中耳。”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谓缘 河 边地也。”《汉书·沟洫志》作“河堧”。 颜师古 注:“谓 河 岸以下,缘 河 边地素不耕垦者也。”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八:“古堰对 河 壖,长林出 淇 口。”《清史稿·食货志一》:“凡隙地及水衝沙杂,与田不及亩者,及边省山麓河壖旷土,均永远免科。”
词语解释:河朔饮  拼音:hé shuò yǐn
《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大驾都 许 ,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实无 河 朔饮,空有 临淄 汗。”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 河 朔饮,对此 洛阳 才。” 清 曹寅 《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 河 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 河朔 ”。 唐 王勃 《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 河 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 高阳 之意气。” 清 孙枝蔚 《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 河 朔,凉风满北窻。”
词语解释:河底  拼音:hé dǐ
河床的底部
词语解释:河渠  拼音:hé qú
(1).河流与渠道。泛指水道。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鸣禽跃鱼,涤秽河渠,至祥也。” 唐 刘禹锡 《令狐相公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若广浚河渠,漕輓天下,可使大集,此建都之极选也。”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某宫保》:“又开水田,通河渠,设桥梁。” 韦君宜 《牺牲者的自白》:“那一带河渠密布如网。”
(2).指记载河道和水利设施等事的书篇。《史记》《河渠书》, 宋 、 金 、 元 、 明 、 清 诸史书有《河渠志》《宋史·河渠志一》:“素习河渠之书,深知疏导之策。”
词语解释:河干  拼音:hé gān
河边;河岸。《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明 徐祯卿 《留别边子》诗:“孤杨生河干,嫋嫋何参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某官舟泊河干,闻汝善弹词,邀往一试。”
词语解释:河浒  拼音:hé hǔ
河边。语本《诗·王风·葛藟》:“緜緜葛藟,在 河 之滸。” 汉 崔瑗 《河堤谒者箴》:“导 河 积石 ,凿于 龙门 。疏为 砥柱 ,率彼 河 滸。” 南朝 宋 鲍照 《代棹歌行》:“昔秋寓 江 介,兹春客河滸。”
词语解释:河塞  拼音:hé sāi
黄河 流域和北方边境之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爰及 河 塞,庶几无患。” 张守节 正义:“言 匈奴 右地 浑邪王 降,而塞外并 河 诸郡之民无忧患也。” 唐 屈同仙 《燕歌行》:“ 河 塞东西万餘里,地与京华不相似。”
河道闭塞、堵塞。《宋史·包拯传》:“中官势族筑园榭,侵 惠民河 ,以故河塞不通。”
词语解释:河柳  拼音:hé liǔ
即柽柳。《文选·枚乘〈七发〉》:“女桑河柳,素叶紫茎。” 李善 注:“《尔雅》曰:‘檉,河柳。’ 郭璞 曰:‘今河旁赤茎小杨也。’”参见“ 檉柳 ”。
词语解释:柽柳  拼音:chēng liǔ
木名。也称观音柳、西河柳、三春柳、红柳等。落叶小乔木,赤皮,枝细长,多下垂。分布于我国 黄河 、 长江 流域以及 广东 、 广西 、 云南 等地平原、沙地及盐碱地。枝干可编制箩筐,嫩枝和叶可入药,性平味甘咸,能透发痧疹。《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国出玉,多葭苇,檉柳、胡桐、白草。”《新唐书·吐蕃传下》:“河之西南,地如砥,原野秀沃,夹河多檉柳。”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柽柳》
词语解释:河神  拼音:hé shén
传说中掌管河流的水神。《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 孟诸 之麋。’” 宋 苏轼 《河复》诗:“吾君仁圣如 帝尧 ,百神受职河神骄。” 梁斌 《红旗谱》一:“堤上有座河神庙,庙台上有两棵古柏树。”
词语解释:河鲀  拼音:hé tún
见“ 河豚 ”。
词语解释:河豚  拼音:hé tún
亦作“ 河魨 ”。 鱼名。体圆筒形,口小,牙愈合成牙板。背部黑绿色,腹部白色,鳍紫红色。肉味鲜美,肝脏、生殖腺及血液有剧毒,经处理后可食用。我国沿海和某些内河有出产。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之一:“蔞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元 王逢 《江边竹枝词》:“如刀江鱭白盈尺,不独河魨天下稀。”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食品有名》:“水之咸淡相交处产河豚。河豚,鱼类也,无鳞颊,常怒气满腹,形殊弗雅,然味极佳,煮治不精,则能杀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一》:“岁暮何堪再惆悵,且持卮酒食河豚。”
词语解释:河湾  拼音:hé wān
河流迂曲处。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两都分地险,一曲渡河湾。”
词语解释:河陇  拼音:hé lǒng
古代指 河 西与 陇 右。相当今 甘肃省 西部地区。《后汉书·隗嚣传》:“数年之閒,冀圣 汉 復存,当挈 河 陇 奉旧都以归本朝。”《宋书·夷蛮传论》:“ 晋 氏南移, 河 陇 夐隔,戎夷梗路,外域天断。”《新唐书·吐蕃传下》:“ 赞磨 代之,为东面节度使,专 河 陇 。” 宋 曾巩 《唐安乡开元寺卧禅师净土堂碑铭》:“自 河 陇 没於 羌 夷,州县城郭、官寺民庐,莫不毁废。”
词语解释:河雒  拼音:hé luò
见“ 河洛 ”。
词语解释:河洛  拼音:hé luò
亦作“ 河雒 ”。
(1). 黄河 与 洛水 的并称。《史记·郑世家》:“和集 周 民, 周 民皆説, 河 雒 之閒,人便思之。” 汉 班昭 《东征赋》:“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门。” 明 方孝孺 《御赐训辞记》:“虽 河 洛 之所出,龙龟之所负,何以过于此哉?”
(2).指 黄河 与 洛水 两水之间的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 河 洛 。”《南史·宋纪上·武帝》:“时帝将镇 下邳 ,进兵 河 洛 ,及徵使至,即日班师。”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谁谓弗彰? 河洛 是仪。”
(3).指 洛阳 。《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 汉 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 河洛 矣。” 李善 注:“东都有 河 南 洛阳 ,故曰 河洛 也。” 唐 张说 《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天下之大都有五,而 河洛 总其中。”
(4).指 洛水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臣闻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湘君》:“ 江湘 之有夫人,犹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
(5).河图洛书的简称。 三国 魏 曹丕 《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洛写天意,符讖述圣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 杨侃 称‘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讖之类,谓之内学,河洛之书,谓之灵篇。’”
(6).亦作“ 河落 ”。即饸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热洛河》:“今 齐 鲁 间以蕎麦作麪食,名河洛。”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生客细客吃挂面,熟客粗客吃河落。”参见“ 河漏 ”。
词语解释:河漏  拼音:hé lòu
即饸饹。北方一种杂粮面食。用荞麦面或高粱面轧成的长条,煮着吃。 元 王祯 《农书》卷七:“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殻,磨而为麪……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於麦麪,风俗所尚,供为常食。”
词语解释:河星  拼音:hé xīng
银河中的星星。 唐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词语解释:河阴  拼音:hé yīn
黄河 南岸之地。《国语·晋语九》:“与 鼓子 田於 河 阴,使 夙沙釐 相之。” 韦昭 注:“ 河 阴, 晋 河 南之田。”《文选·陆机〈赠冯文罴〉诗》:“发軫清 洛 汭,驱马 大河 阴。” 李善 注引《穀梁传》:“水南曰阴。”
词语解释:河公  拼音:hé gōng
即 河伯 。《汉书·沟洫志》:“皇谓 河公 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河公 , 河伯 也。” 宋 苏轼 《河复》诗:“ 河公 未许人力穷,薪芻万计随流下。”
词语解释:河梁别  拼音:hé liáng bié
谓送别。 唐 李白 《苏武》诗:“东还沙塞远,北愴河梁别。泣把 李陵 衣,相看泪成血。” 唐 孙逖 《送苏郎中绾出佐荆州》诗:“不见河梁别,空销 郢 路魂。”参见“ 河梁 ”。
词语解释:河梁  拼音:hé liáng
(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
(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词语解释:河宫  拼音:hé gōng
神话传说中河神居住的宫殿。 南朝 梁 庾肩吾 《乱后经夏禹庙》诗:“侵云似天闕,照水类河宫。”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河宫清奉賮,海岳晏来朝。”
词语解释:河市  拼音:hé shì
(1).指 宋 代 开封 城南到 汴河 之间的沿河市区,为乐舞谐戏艺人聚集的地方。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南京 去 汴河 五里河次,谓之河市。”
(2).指河市乐。 唐 已有之。
词语解释:河宗  拼音:hé zōng
(1).古代以 黄河 为四渎之宗,因称 黄河 为“河宗”。亦借指 黄河 中流一带。《史记·赵世家》:“奄有 河宗 ,至于 休溷 诸 貉 。” 张守节 正义:“盖在 龙门河 之上流, 嵐 胜 二州之地也。”《史记·赵世家》:“自 河宗 、 休溷 诸 貉 ,乃戎狄之地也。”
(2).指 黄河 的水神。即 河伯 。《穆天子传》卷一:“ 河宗 伯夭 逆天子 燕然 之山……天子授 河宗 璧, 河宗 伯夭 受璧西向沉璧于 河 。” 郭璞 注:“ 伯夭 ,字也。” 南朝 宋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八:“ 河宗 跃踢,海介夔跜。” 唐 沉佺期 《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 河宗 来献宝,天子命焚裘。”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至 周穆王 ,始从 河宗 柏夭 ,礼致 河 典,以极西土。”
词语解释:河侯  拼音:hé hòu
亦作“ 河矦 ”。 传说中的河神。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选奇於 河矦 之府,出宝於驪龙之川。”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稽神枢上》:“昔有一人,数旦旦诣河边拜河水,如此十年, 河侯 、 河伯 遂与相见,与其白璧十双,教授水行不溺法。”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本命醮词》:“图五岳、九江之像,貌 河侯 、溪女之真。”
词语解释:河濆  拼音:hé pēn
河边,沿河的高地。《初学记》卷六引 北魏 孝文帝 《祭河文》:“腾鸞 淮 方,旋鷁 河 濆。” 清 唐孙华 《端阳后二日邀诸友草堂小集》诗:“连朝簫鼓息河濆,好客相携且论文。”
词语解释:河塘  拼音:hé táng
河堤。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不踰年而 才仲 得疾,所乘画水舆艤泊河塘。” 应修人 《看花去》诗:“对河的桃林沿河塘:脚边苜蓿;拦腰有菜花黄。”
词语解释:河滩  拼音:hé tān
河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 杨朔 《鸭绿江南北》:“他正走在河滩上,一颗炸弹把他震倒,浑身被盖上一层浮土。”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河水在猛涨,已涨到河滩边一排柳树的半腰了。”
词语解释:河隍  拼音:hé huáng
见“ 河湟 ”。
词语解释:河湟  拼音:hé huáng
亦作“ 河隍 ”。 黄河 与 湟水 的并称。亦指 河 湟 两水之间的地区。《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乃度 河 湟 ,筑 令居塞 。” 唐 司空图 《河湟有感》诗:“一自 萧关 起战尘, 河 隍 隔断异乡春。”《新唐书·吐蕃传下》:“ 湟水 出 蒙谷 ,抵 龙泉 与 河 合……故世举谓西戎地曰 河湟 。”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宣宗 收 燕 赵 ,復 河隍 ,力强於 宪武 矣。”隍,一本作“ 湟 ”。
词语解释:河魁  拼音:hé kuí
(1).古代主将设置军帐的方位。 唐 杨炯 《出塞》诗:“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宋 张淏 《云谷杂记·玉帐》:“戌为河魁,谓主将之帐宜在戌也。”
(2).丛辰名,月中的凶神。据星命术士的说法,阳建之月,前三辰为天罡,后三辰为河魁;阴建之月则相反,这一天诸事宜避。《新唐书·吕才传》:“ 歷阳 成湖,不共河魁; 蜀郡 炎火,不尽灾厄。”《剪灯新话·渭塘奇遇记》:“孤眠怜 月姊 ,多忌笑河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翻检得之,先自涉览,而后进之,笑曰:‘今日河魁不曾在房。’”
词语解释:河右  拼音:hé yòu
河 西的别称。古代泛指 黄河 以西的地区,相当今 宁夏回族自治区 和 甘肃省 一带。《三国志·魏志·阎温传》:“ 河 右扰乱,隔絶不通, 燉煌 太守 马艾 卒官,府又无丞。”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三表》:“自非 西京 上绩, 东都 名勋, 河 右羣贤, 江 左诸彦,寧有诬叨天爵,以为己功者也。”《晋书·良吏传·窦允》:“謁者 竇允 前为 浩亹 长,以修勤清白见称 河 右。”
词语解释:河济  拼音:hé jì
亦作“ 河泲 ”。 黄河 与 济水 的并称。与 长江 、 淮河 合称四渎。《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东曰 兖州 ……其川 河 泲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夏桀 之居,左 河 济 ,右 泰 华 。” 王闿运 《珍珠泉铭》序:“昔在 周公 ,论列 河 泲 ,以成四瀆。”
词语解释:河汉女  拼音:hé hàn nǚ
指织女星。在银河北。与牵牛星隔河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参见“ 织女星 ”。
词语解释:织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官名。又称“天孙”。共三星,即天琴座三星,形如等边三角形,在银河以西,与河东牵牛星相对。其中织女一,白色,星等0.04,离地球距离为26.4光年,表面温度约9000℃。通常所称织女星,多单指此星。参见“ 织女 ”。
词语解释:河满子  拼音:hé mǎn zǐ
(1).即《何满子》。舞曲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荆州 贞元 初,有狂僧, 些僧 其名者,善歌《河满子》。”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 白乐天 云:‘《河满子》, 开元 中, 沧州 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亦省称“ 河满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一声《河满》,人何以堪。”参见“ 何满子 ”。
(2).词牌名。详“ 何满子 ”。
词语解释:何满子  拼音:hé mǎn zǐ
(1). 唐玄宗 时著名歌者。又名 何满 。 唐 白居易 《何满子》诗序:“ 开元 中, 沧州 有歌者 何满子 ,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 唐 元稹 《何满子歌》所叙与 白 说稍有不同。参见“ 何满 ”。
(2).舞曲名。何,也写作“河”。以歌者 何满子 而得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文宗 时﹞宫人 沉阿翘 为上舞《何满子》,调声风态,率皆宛畅。”
(3).词牌名。单调六言六句,共三十六字,或第三句多一字;又双调七十四字。均平韵。见 清 万树 《词律》卷二。
词语解释:何满子  拼音:hé mǎn zǐ
(1). 唐玄宗 时著名歌者。又名 何满 。 唐 白居易 《何满子》诗序:“ 开元 中, 沧州 有歌者 何满子 ,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 唐 元稹 《何满子歌》所叙与 白 说稍有不同。参见“ 何满 ”。
(2).舞曲名。何,也写作“河”。以歌者 何满子 而得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文宗 时﹞宫人 沉阿翘 为上舞《何满子》,调声风态,率皆宛畅。”
(3).词牌名。单调六言六句,共三十六字,或第三句多一字;又双调七十四字。均平韵。见 清 万树 《词律》卷二。
词语解释:河池  拼音:hé chí
水池;池塘。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赏莲》:“一路河池赏莲,簫鼓絃歌,喧呼竟日。”《天雨花》第七回:“水星乱冒波旋转,果是池中落了人……手忙脚乱脱衣衿,一齐跳下河池内。”
词语解释:河渎  拼音:hé dú
河川。《艺文类聚》卷十五引 晋 左芬 《武帝纳皇后颂》:“峨峨 华山 ,峻极太清, 巨灵 导流, 河 瀆是经。”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夫人遂诣兴工之所,见王为大猪,驱役阴兵,开凿河瀆。” 明 袁宏道 《广庄·逍遥游》:“凡有足者即有地,是彼未尝无山岳河瀆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盖前侯封禪立庙,祭上帝所造之山川河瀆。”参见“ 河川 ”。
词语解释:河川  拼音:hé chuān
大小河流的统称。亦指河神。《汉武帝内传》:“ 上元夫人 谓帝曰:‘女好道乎?闻数招方士祭山岳,祠灵神,祷河川,亦为勤矣。’” 郭小川 《昆仑行》诗之二:“窄窄的河川,巨石乱跑。”
词语解释:河漘  拼音:hé chún
亦作“ 河脣 ”。亦作“ 河唇 ”。 河边。语本《诗·王风·葛藟》:“緜緜葛藟,在 河 之漘。”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琳琅销柱础,葛藟茂 河 漘。” 清 刘大櫆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清史稿·河渠志一》:“ 河 脣淤高,埝外地如釜底,各村断不能久安室家。”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阿姆,那是一只跑到河唇喝水的牛。”
词语解释:河心  拼音:hé xīn
河中央。 唐 裴说 《春早寄华下同人》诗:“岳面悬青雨, 河 心走浊冰。” 师陀 《红旗渠》:“下午我们离开那条横亘河心的滚水坝。”
共254,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