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一泓  拼音:yī hóng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 齐州 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 徐迟 《火中的凤凰》:“就在万顷良田之间,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桥,通往私人藏书最大的一家--铁琴铜剑楼。”
(2).犹言一汪。 宋  陆游 《龟堂避暑》诗:“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词语解释:陶泓  拼音:táo hóng
陶制之砚。砚中有蓄水处,故称。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陶泓寡务,紬素多闲。” 唐  韩愈 《毛颖传》:“ 颖 与 絳 人 陈玄 、 弘农  陶泓 及 会稽  褚先生 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 毛颖 指笔, 陈玄 指墨, 陶泓 指砚, 褚先生 指纸,皆为拟托人名。 金  庞铸 《冬夜直宿省中》诗:“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词语解释:澄泓  拼音:chéng hóng
水清而深。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下瀦为潭,澄泓湛碧,水萤镜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故藩址》:“宫中泉眼以数十计,皆澄泓见底,石子如摴蒱然。”词语解释:泓泓  拼音:hóng hóng
(1).水深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瀰瀰平湖,泓泓澄渊。”
(2).水清澈貌。 唐  韦应物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诗:“泓泓野泉洁,熠熠林光初。” 宋  范成大 《潮州石林记》:“清泉泓泓,丛桂覆其上。”
(3).泪水满眶貌。词语解释:寒泓  拼音:hán hóng
指砚台。 苏易简 《文房四谱》卷三引 唐  庄南杰 《寄郑碏迭石砚歌》:“半掬春泉澄浅清,洞天彻底寒泓泓。” 宋  文同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诗:“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词语解释:石泓  拼音:shí hóng
(1).凹石积水而成的小潭。 唐  柳宗元 《石渠记》:“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宋  欧阳修 《幽谷晚饮》诗:“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
(2).砚的别称。 宋  黄庭坚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词语解释:坳泓  拼音:ào hóng
谓凹地所积水。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掘云破嵽嵲,采月漉坳泓。” 祝充 注:“坳,地不平。” 宋  梅尧臣 《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倦禽依卧柳,聚蚓殢坳泓。”词语解释:深泓  拼音:shēn hóng
指深潭。 明  高启 《白云泉》诗:“潜龙未起出深泓,渴鸟时来下高树。”词语解释:宝泓  拼音:bǎo hóng
砚台的别名。 宋  黄庭坚 《再和公择舅氏杂言》:“抚摩宝泓置道山,鬱鬱秀气似舅眉宇间。” 史容 注:“宝泓谓陶泓也。”按, 黄庭坚 《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携提寒泉泓” 史容 注:“ 退之 《毛颖传》谓砚为陶泓。”词语解释:渟泓  拼音:tíng hóng
(1).积水深貌。 明  申时行 《瑞莲赋》:“渟泓玄泽,醖酿醇和。”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序:“而 陈湖 诸水,渟泓演迤,居人狎而安焉。”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水利》:“水之利在渟泓,此旱年之所资灌溉而为田利也。”
(2).喻含义深邃。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才人伎俩,腾踔六合之内,纵其所如,无不可者;然含蓄渟泓之意,亦少衰矣。”词语解释:金泓  拼音:jīn hóng
指深而清澈的水池。 明  谢谠 《四喜记·衣锦团圆》:“芳树光浮玉障。晴云影落金泓。”词语解释:淹泓
渊深广大词语解释:潆泓  拼音:yíng hóng
水回旋深广貌。 王闿运 《珍珠泉铭》序:“兹泉瀠泓,冲瀜清澜,百步傍流,带垣通舟。”词语解释:嶒泓  拼音:céng hóng
空洞寥落。 清  陈维崧 《行香子·同岵云上人鲁望弟过徐氏园亭》词:“距村背郭,嶒泓萧瑟,似蜗庐又似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