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泚笔  拼音:cǐ bǐ
以笔蘸墨。《新唐书·岑文本传》:“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清 王晫 《今世说·企羡》:“且读且嘆,遂泚笔为序。” 郁达夫 《志亡儿耀春之殇》诗之一:“虚堂月落星繁夜,泚笔为文记 耀春 。”词语解释:泚泚  拼音:cǐ cǐ
(1).汗出貌。《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 汉  赵岐 注:“泚,汗出泚泚然也。”
(2).清澈貌。 宋  梅尧臣 《清池》诗:“泚泚曷足道,任彼鼃黽为。”词语解释:泚颡  拼音:cǐ sǎng
泚额。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今人观之,宜泚顙矣。” 明  高启 《咏隐逸·卢鸿》:“爵禄不可加,贪士应泚顙。”词语解释:泚额  拼音:cǐ é
额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瞻 因立於前,举伐折罗叱之,女恐怖泚额。”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彼循默而苟容兮,寧获免乎泚额。”词语解释:泚颜  拼音:cǐ yán
犹汗颜。 清  唐甄 《潜书·明悌》:“其处昆弟则何如?予之尺縠,则有矜色;乞其斗粟,则有泚颜。”词语解释:泚颊  拼音:cǐ jiá
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庆府前后遭变》:“盖前王先赏后罚,后王先贬后褒,虽所被国典不同,总之变起意外,屈节两番,抑扬互见,言之均堪泚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