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泡子 拼音:pāo zǐ
(1).指鸦片烟泡。《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他抽烟一天是三顿:早上吃过点心,中饭,晚饭,都在饭后。泡子都是跟班打好的,一口气,一抽就是三十来口。”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二回:“ 康家败 把烟烧好,装在葫芦上送过去, 邱队长 眼都不睁一下,衔住便抽起来,一气吸完,嘴里却不冒一口烟。这样一连抽了四五个泡子。” 沙汀 《代理县长》:“他当过小学教员,后来又在招安军队里混过很长时间。本是有烟癖的,但早已只吞服一两颗泡子‘吊瘾’了。”
(2).指质薄形圆中空的东西。如:灯泡子。
(1).方言。小湖泊,池塘。亦用作地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屯落东边的泡子里,菱角开着小小的金黄的花朵。”如: 沙泡子 (在 辽宁省 ); 干泡子 (在 内蒙古自治区 )。
(2).方言。虚而松软。 沙汀 《淘金记》十八:“‘你莫说我,’他随即忍住笑说,‘再发点体,你跟我一个样!’‘我要那么多泡子肉做甚么哇?’”词语解释:泡子河 拼音:pāo zǐ hé
元 代开凿的 通惠河 的一段,两岸多高槐垂柳,位于 北京市 崇文门 内东城角。久已湮没。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泡子河》:“ 崇文门 东城角,洼然一水, 泡子河 也。积潦耳,盖不可河而河名。” 清 励宗万 《京城古迹考·泡子河》:“今查 崇文门 之东,贡院之南,近观象臺西侧,惟存河沟一道,南北通渠,相传是 泡子河 故蹟,而槐柳今亡矣。”词语解释:泡货 拼音:pāo huò
运输部门称体积大而重量轻的货物。如:空铁桶、泡沫塑料等。词语解释:泡桐 拼音:pāo tóng
木名。木质轻软,生长很快。分布于我国 黄河 流域等地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桐》:“《本经》桐叶,即白桐也。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色白而有綺文,故俗谓之白桐、泡桐,古谓之椅桐也。”《广群芳谱·木谱六·桐》:“白桐,一名华桐,一名泡桐。叶三杈,大径尺,最易生长,皮色麤白,木轻虚,不生虫蛀,作器物、屋柱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