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倾泻 拼音:qīng xiè
亦作“ 倾写 ”。
(1).指液体从高处倾倒或流泻下来。 宋 苏辙 《寒食》诗之一:“寒食今年客 汝南 ,餘樽倾泻亦醺酣。”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仰望瀑布作三级,倾泻於两山之閒。”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张文潜 论文诗曰:……气如决江河,势顺乃倾写。” 徐迟 《长江桥头》:“狂风大作,一瞬间,暴雨已经倾泻下来。”
(2).指把东西完全倒出。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昔 四明 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于稠人中时倾写於地。” 许地山 《海角底孤星》:“他乐意把平生的蓄积尽量地倾泻出来,为他妻子定了一间头等舱。”
(3).倾吐;倾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司州 与 殷中军 语,嘆云:‘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 殷 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西向引领,思一侍几闥,倾写寃愤。” 明 常伦 《望山有怀故人》诗:“高高见西山,乡愁冀倾写。”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不图足下一旦倾泻肝肺,相爱之甚,至於斯极也。”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为是倾写肝鬲,以貽吾党。”
(4).犹坍塌流失。 清 袁枚 《新齐谐·周将军墓二事》:“ 山西 寧武 有 周将军 遇吉 之墓,百餘年来河水啮其旁,坟渐倾泻。”词语解释:倒泻 拼音:dǎo xiè
谓从上向下倾泻。 郭沫若 《羽书集·写在菜油灯下》:“这呼声象在千岩万壑中冲迸着的流泉……有时在深处潜行,有时忽然暴怒成银河倒泻的瀑布。”词语解释:水泻 拼音:shuǐ xiè
(1).即腹泻。便泻如水状。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梁太祖优待文士》:“ 杜 既归,惊惧成疾,水泻数十度,气貌羸絶,几不能起。”《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诀·泻证门》:“脾胃湿盛成水泻。”《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不怎么着,想是喝多了水了,有些水泻。’説着一连就是十来次。”参见“ 腹泻 ”。
(2).中药泽泻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泽泻》。
词语解释:腹泻 拼音:fù xiè
由于肠道感染,消化机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大便稀薄或呈水状,有的粪便带脓血,次数增多,常兼有腹痛。也称水泻。通称拉稀、泻肚或闹肚子。词语解释:泽泻 拼音:zé xiè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椭圆形,开白色小花。块茎可入药,为利尿剂。 汉 刘向 《九叹·怨思》:“筐泽泻以豹鞹兮,破 荆和 以继筑。”词语解释:输泻 拼音:shū xiè
谓水流泻。 宋 苏轼 《画水记》:“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 明 文徵明 《太仓州重浚七浦塘碑》:“於是输泻有委,飞流迅疾,淤沙涤不復留。”词语解释:迸泻 拼音:bèng xiè
犹奔泻。 唐 王毂 《吹笙引》:“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词语解释:潨泻 拼音:cōng xiè
水疾流而下。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潨泻殊未终,飞浮亦云泰。” 宋 王安石 《和农具·水车》:“与天常斡旋,如雨自潨泻。”词语解释:下泻 拼音:xià xiè
水往下排。例如:要整治河道以利水流下泻。
比喻价格急剧下跌。例如:彩电价格下泻速度惊人。
指腹泻。例如:上吐下泻。词语解释:奔泻 拼音:bēn xiè
水往下急速地流。 明 袁宗道 《江上游记》:“ 蜀江 数千里奔泻至吾邑,汹涌澎湃。”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水湍悍奔泻,骤雨则怒涛千尺,霽则溘然而尽。” 峻青 《夜宿灵山》:“今天清早,那混浊的大水,就沿着 小沽河 的窄狭的河床,浩浩荡荡地奔泻下来了。”词语解释:流泻 拼音:liú xiè
(1).水或其他液体迅速地流淌。 郭沫若 《女神·湘累》:“我知道你的心中本有无量的涌泉,想同江河一样自由流泻。”
(2).形容光线等像水一样迅速地移动。 杨朔 《风暴》:“灯影流泻到门外,一块长方形的薄光映照到院落里。”
(3).表露,发泄。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他( 祥子 )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镇静了半天,他想要把那片血变成的简单的字,流泻出来。”词语解释:崩泻 拼音:bēng xiè
犹倾泻。 峻青 《黎明的河边》四:“冲在堤上的浪涛被堤岸挡住了……掀到半天空,然后又象瀑布似的崩泻下来。”词语解释:舒泻 拼音:shū xiè
亦作“ 舒写 ”。 抒发,发泄。 汉 王逸 《楚辞·天问章句序》:“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懣,舒泻愁思。” 汉 蔡邕 《青衣赋》:“虽得嬿婉,舒写情怀。”词语解释:补泻 拼音:bǔ xiè
见“ 补写 ”。
词语解释:补写 拼音:bǔ xiě
亦作“ 补泻 ”。 补益与疏泻。中医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症;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素问·脉要精微论》:“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 王冰 注:“有餘者写之,不足者补之,是应天地之常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流行荣衞,有补泻之法。”词语解释:卤泻 拼音:lǔ xiè
指含盐碱的土壤。 明 李东阳 《深泽县重建庙学记》:“ 成化 己亥 梁侯驥 来知县事,顾其地势卤泻,叹曰:‘兹不再徙,卒无以崇祀兴教,实惟我责。’”词语解释:腹泻 拼音:fù xiè
由于肠道感染,消化机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大便稀薄或呈水状,有的粪便带脓血,次数增多,常兼有腹痛。也称水泻。通称拉稀、泻肚或闹肚子。词语解释:飧泻 拼音:sūn xiè
即飧泄。《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诸泄总括》:“湿泻:……完穀不化名飧泻,土衰木盛不升清。”参见“ 飧泄 ”。
词语解释:飧泄 拼音:sūn xiè
亦作“飱泄”。 中医病名。指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多因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词语解释:通泻 拼音:tōng xiè
不停地腹泻。《红楼梦》第四一回:“且喫了许多油腻饮食,发渴多喝了几碗茶,不免通泻起来,蹲了半日方完。”词语解释:鹄泻 拼音:hú xiè
泽泻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泽泻》。词语解释:鼓泻 拼音:gǔ xiè
鼓风冶炼和浇铸。 清 唐甄 《潜书·富民》:“ 潞 之西山之中有 苗 氏者,富於铁冶,业之数世矣。多致四方之贾,椎凿、鼓泻、担輓,所藉而食之者,常百餘人。”词语解释:注泻 拼音:zhù xiè
犹排泄。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口齿以噍食,孔窍以注泻。”词语解释:淘泻 拼音:táo xiè
见“ 淘写 ”。
词语解释:淘写 拼音:táo xiě
亦作“ 淘泻 ”。 倾吐;发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对景伤怀,微吟步月,淘写深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俺淘写相思,叙问寒温,诉説真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一肚皮的不高兴,一肚皮的不满足,想借酒来淘泻。”词语解释:泄泻 拼音:xiè xiè
腹泻。《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回归寓中多喫了几杯生酒,坏了脾胃,破腹起来。勉强进场,一头想文字,一头泄泻,泻得一丝两气,草草完篇。”《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帝久不豫,前二日,因药饵泄泻,前后殿罢奏事。”《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膀胱经文》:“其出入皆由气化,入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词语解释:溢泻 拼音:yì xiè
满而外泄。《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 高士宗 直解:“天癸至,则精气满溢而外泻。”泻,一本作“ 写 ”。词语解释:溏泻 拼音:táng xiè
见“ 溏泄 ”。
词语解释:溏泄 拼音:táng xiè
亦作“ 溏洩 ”。亦作“ 溏泻 ”。 轻度腹泻。《素问·气变交大论》:“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门絶者不治。”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予按《神农本经》‘枳实’条内称:‘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臟,益气轻身,安胃气,止溏泄,明目。’尽是枳壳之功,皆当摘入‘枳壳’条。”《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十二经表里原络总歌》:“肺经原络应刺病,胸胀溏泻小便频。”词语解释:斟泻 拼音:zhēn xiè
倾注。使液体从高处流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茶具》:“茶则有体之物,星星之叶,入水即成大片,斟泻之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流。”词语解释:沸泻 拼音:fèi xiè
水流翻滚奔腾。《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南朝 梁 萧子晖 《冬草赋》:“火山灭焰,汤泉沸泻。”词语解释:浚泻 拼音:jùn xiè
疏浚使排泄。《宋史·河渠志一》:“夫如是,则北载之高地, 大伾 二山脽股之间分酌其势,浚泻两渠,匯注东北,不远三十里,復合于 澶渊 旧道,而 滑州 不治自涸矣。”词语解释:洞泻 拼音:dòng xiè
腹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诸泄总括》:“寒湿洞泻即寒泻,鸭溏清彻痛雷鸣。”《镜花缘》第六一回:“餘如成洞泻,成呕逆,以及腹痛、黄瘦种种内伤,皆茶之为害,而人不知。”词语解释:悬泻 拼音:xuán xiè
悬空泻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其山复涧重岭,敧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词语解释:缓泻 拼音:huǎn xiè
用性质缓和的泻药或减少泻药用量的方法泻下通便词语解释:吐泻 拼音:tù xiè
呕吐与腹泻。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王孔多寿》:“御史 金灿 尝暑天与之饮食,见其食之无节,遂至吐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霍乱》:“桑白皮,止霍乱吐泻。”《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霍乱〉》“呕吐而利,此名霍乱”集注:“轻者只曰吐泻,重者挥霍撩乱,故曰霍乱。”词语解释:喷泻 拼音:pēn xiè
喷射倾泻。 宋 李格 《洛阳名园记·董氏东园》:“水四面喷泻池中而阴出之,故朝夕如飞瀑而池不溢。” 胡炳云 《腊子口上的红六连》:“我们的全部机枪轮番扫射,子弹象喷泉似的喷泻在敌人的阵地上。”词语解释:劈泻 拼音:pī xiè
犹直泻。 明 高攀龙 《三时记》:“此山峯峦奇絶,中间飞泉劈泻,绕於诸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