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浆水 拼音:jiāng shuǐ
(1).水或其他食物汤汁。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郑洁》:“百味之物,深所反侧。然不如赐茶浆水粥耳,茶酒不如赐浆水,又贫居之易辨。”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又生葱韭蒜醋各一堞。三五人共列浆水一桶,立杓数枚。”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容我与侍郎瀽一椀浆水,烧一陌纸钱咱。”
(2).一种饮料。类似米酒而味酸。又名酸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浆水》﹝释名﹞引 陈嘉谟 曰:“浆,酢也。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浆水》﹝发明﹞引 朱震亨 曰:“浆水,性凉善走,故解烦渴而化滞物。”
浆糊。 明 阮大鋮 《燕子笺·误画》:“自嘆红鸞不利,招了箇浆水寃家。”词语解释:浆家 拼音:jiāng jiā
卖酒食的店铺。 宋 范成大 《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诗:“浆家馈食槿为藩,酒市停驂竹廡门。”词语解释:浆壶 拼音:jiāng hú
水壶。《北史·游明根传》:“ 明根 幼年遭乱,为 櫟阳 王氏 奴。主使牧羊, 明根 以浆壶倩人书字路边,书地学之。”词语解释:浆糊 拼音:jiāng hú
用面粉调成的用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 老舍 《月牙集·我这一辈子》:“应下这种活儿,我差不多老在下边裁纸递纸抹浆糊。”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 管秀芬 把一钵子热呼呼的浆糊往 汤阿英 面前方桌上一放。”词语解释:浆糗 拼音:jiāng qiǔ
饮料与干粮。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入林屋洞》:“何人能挹嚼,饵以代浆糗?”词语解释:浆粉 拼音:jiāng fěn
由麸面、面粉淘洗沉淀而成的淀粉。可制食品,亦可作浆衣材料。 宋 陆游 《清暑》诗:“厨人具浆粉,童子鬻山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小麦》:“麦粉乃是麩麵、麵洗筋澄出浆粉。今人浆衣多用之。”词语解释:浆粥 拼音:jiāng zhōu
粥。 唐 张楚 《与达奚侍郎书》:“巷虽如穷,坐客常满;还復嘲謔,颇展欢娱,公咏僕以衣袖障尘,僕咏公以浆粥和酒。”词语解释:浆洗 拼音:jiāng xǐ
洗净并浆挺衣物。《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杜少卿 进去和娘子説,替 郭孝子 浆洗衣服。”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七:“ 丁约翰 走出来,穿着浆洗得有棱有角的白衫。”词语解释:浆果 拼音:jiāng guǒ
液果的一种。外果皮薄,中果皮与内果皮多肉多汁,如柿子、葡萄、番茄等的果实。词语解释:浆汁 拼音:jiāng zhī
浆果的汁液。 臧克家 《我用小声念着你的名字》诗:“它们像熟透了的葡萄,充满着热情灵感的浆汁。”词语解释:浆酒藿肉 拼音:jiāng jiǔ huò ròu
见“ 浆酒霍肉 ”。
词语解释:浆酒霍肉 拼音:jiāng jiǔ huò ròu
视酒肉如浆霍。形容饮食豪侈。《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颜师古 注:“ 刘德 曰:‘视酒如浆,视肉如霍。’霍,豆叶也,贫人茹之也。”亦作“ 浆酒藿肉 ”。《宋书·周朗传》:“瓦金皮绣,浆酒藿肉者,故不可称纪。”词语解释:浆荇 拼音:jiāng xìng
泛指粗茶淡饭。词语解释:浆饭 拼音:jiāng fàn
粥。《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子路 以其私秩粟为浆饭,要作沟者於 五父 之衢而飡之。” 王先慎 集解:“浆饭,粥也。”词语解释:浆胎 拼音:jiāng tāi
瓷器名。因以澄浆成形,故名。胎薄体轻,精致美观。出现于 明 清 两代,而以 康熙 、 雍正 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印盒等为多。词语解释:浆包 拼音:jiāng bāo
即胎膜。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老太婆终于用剪子把‘浆包’剪破,用瘦骨棱棱的手指把带血的婴儿拖了出来。”词语解释:浆子 拼音:jiāng zǐ
即浆糊。《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便叫他跟在一旁,不是给烧烧烙铁,便是给刮刮浆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四:“ 白玉山 打了点浆子,把年画贴到炕头的墙上。”参见“ 浆糊 ”。
词语解释:浆糊 拼音:jiāng hú
用面粉调成的用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 老舍 《月牙集·我这一辈子》:“应下这种活儿,我差不多老在下边裁纸递纸抹浆糊。”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 管秀芬 把一钵子热呼呼的浆糊往 汤阿英 面前方桌上一放。”词语解释:浆酒霍肉 拼音:jiāng jiǔ huò ròu
视酒肉如浆霍。形容饮食豪侈。《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颜师古 注:“ 刘德 曰:‘视酒如浆,视肉如霍。’霍,豆叶也,贫人茹之也。”亦作“ 浆酒藿肉 ”。《宋书·周朗传》:“瓦金皮绣,浆酒藿肉者,故不可称纪。”词语解释:浆水石 拼音:jiāng shuǐ shí
玛瑙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珍宝·玛瑙》:“《云烟过眼録》:琼浆石、浆水石,玛瑙也。”词语解释:浆水不交 拼音:jiāng shuǐ bù jiāo
浆水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后汉 谅辅 ,字 汉儒 , 广汉 新都 人。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词语解释:浆米酒 拼音:jiāng mǐ jiǔ
即江米酒。 郭沫若 《游西安》:“浆米酒即 杜甫 所谓‘浊醪’, 四川 人谓之‘醪醩’,酒精成分甚少。”参见“ 江米酒 ”。
词语解释:江米酒 拼音:jiāng mǐ jiǔ
糯米加酒曲酿造的食品,甘甜,酒味淡。也叫酒酿、醪糟。 沉从文 《萧萧》:“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词语解释:浆人 拼音:jiāng rén
(1).《周礼》官名。《周礼·天官·浆人》:“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
(2).卖浆的人。《列子·黄帝》:“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无多餘之赢。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词语解释:浆液 拼音:jiāng yè
(1).浆果的汁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荔枝》:“瓤肉洁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2).指植物茎叶的汁液。《花城》1981年第3期:“饱含浆液的嫩芽异彩纷呈,形态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