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清浊 拼音:qīng zhuó
(1).清水与浊水。《诗·邶风·谷风》“ 涇 以 渭 浊” 毛 传:“ 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 唐 高适 《赠别王七十管记》诗:“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妆域》:“蓬卷无根株,涡洄乱清浊。”
(2).喻人事的优劣、善恶、高下等。《史记·吴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行纪》:“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则验。” 宋 苏轼 《钱君倚哀词》:“吾将观子之进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浊。”
(3).音乐的清音与浊音。《国语·周语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礼记·乐记》:“倡和清浊,迭相为经。”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震风过物,清浊效响。”
(4).语音的清声与浊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 陆法言 著《切韵》,时俗不晓其韵之清浊,皆以 法言 为 吴 人,而为 吴 音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至於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清气与浊气。引申以喻天地阴阳二气。《文选·左思〈魏都赋〉》:“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体兼昼夜,理包清浊。” 李善 注:“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之一》:“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词语解释:五浊 拼音:wǔ zhuó
(1).五种恶浊行为。《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五浊之人,耽湎荣利,嗜味淫色。”
(2).见“ 五浊恶世 ”。
词语解释:五浊恶世 拼音:wǔ zhuó è shì
佛教谓尘世中烦恼痛苦炽盛,充满五种浑浊不净,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阿弥陀经》:“ 释迦牟尼佛 ,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省作“ 五浊 ”。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令声续振,五浊暂隆。”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茫茫五浊,客尘覆之。” 张昭汉 《甲寅春西湖小麦岭》诗:“五浊安可居,高遯云之端。”词语解释:秽浊 拼音:huì zhuó
污浊;肮脏。《后汉书·何进传》:“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或有秽浊骄奢而困百姓者矣,或有苛虐酷烈而多怨叛者矣。”《晋书·元帝纪》:“其有政绩可述,刑狱得中,人无怨讼,久而日新,及当官软弱,菇柔吐刚,行身秽浊,修饰时誉者,各以名闻。”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词语解释:烦浊 拼音:fán zhuó
杂乱污浊;苦热。 汉 陆贾 《新语·慎微》:“讨逆乱之君,絶烦浊之原。”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欲者,理之烦浊,气之蒿蒸。” 唐 王维 《苦热》诗:“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宋 范成大 《中岩》诗:“寳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词语解释:溷浊 拼音:hùn zhuó
(1).混乱污浊。《鹖冠子·备知》:“ 申徒狄 以为世溷浊不可居,故负石自投于河。”《楚辞·九章·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宋 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奄一去而莫予遗,岂厌世溷浊,絜身而逝乎。”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下》:“彼见世之溷浊,而慨想於太古荒远之事,以为此愤激之言。” 朱自清 《小舱中的现代》诗:“在溷浊而紧张的空气中,一个个畸异人形憧憧地赶过了。”
(2).指污浊的东西。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餘。” 唐 杜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诗:“嘉蔬没溷浊,时菊碎榛丛。” 仇兆鳌 注:“溷浊,泥水也。”词语解释:昏浊 拼音:hūn zhuó
(1).指空气、水等不洁净。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言未毕,门中有数十人出,云怪有昏浊气,令责守门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譬如奔流浊水,纔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俟……渣滓尽去,復得清来。” 黎锦明 《出阁》:“她嫌屋门边的塘水昏浊,常时提起一桶衣服到这山腰的莲塘边来。”
(2).引申为污秽难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然其人状貌昏浊,垢秽不可近。”
(3).指社会、政治黑暗混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如今朝廷昏浊,正正经经纳钱,就是得官,也只有数,不能勾十分大的。”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 庄子 、 列御寇 之流,其言依倣 老子 ,吾观其书,大抵悯世之昏浊,为洸洋自恣以适己志,此文人学士之雄者耳,不得与 老子 并。”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五》:“要之,能在这昏浊的政局中,居然出为高官,清流大约无这种手段。”词语解释:黄浊 拼音:huáng zhuó
(1).黄而浑浊。《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有黄浊气四塞天下。”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大江 怒涨,水色黄浊。” 周立波 《王震将军记》:“江水正大涨,黄浊的、滔滔的江面有十里路宽。”
(2).黄色浊流,亦借指 黄河 。 宋 王安石 《黄河》诗:“派出 崑崙 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宋 黄庭坚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之一:“黄浊归大壑,涟漪遶重城。”词语解释:混浊 拼音:hún zhuó
1.谓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 汉 班固 《西都赋》:“軼埃堨之混浊,鲜顥气之清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这种混浊不堪的要算第六泉,那天下的清泉,屈他居第几呢?” 茅盾 《子夜》二:“那边小客厅里的空气大概没有这里那么混浊。” 艾青 《北方》诗:“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 黄河 ,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
2.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艺文类聚》卷三七引 三国 魏 桓范 《荐管宁表》:“於混浊之中,履洁清之节。” 郭沫若 《女神·湘累》:“姐姐,你却怪不得我,你只怪得我们所处的这个混浊的世界!”词语解释:氛浊 拼音:fēn zhuó
(1).尘浊之气。《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王逸 注:“言己吸天地清明之气而吐其尘浊,内洁浄也。” 唐 宋之问 《洞庭湖》诗:“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2).喻弊端。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深烛弊源,亟欲大事芟除,用以廓清氛浊。”词语解释:浑浊 拼音:hún zhuó
(1).(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堵利瑟那国》:“ 叶河 出 葱岭 北原,西北而流,浩汗浑浊,汩淴漂急。” 叶圣陶 《火灾·醉后》:“傍晚的阳光让白云遮了,风又转得紧一点,扬起尘沙,满天呈浑浊的黄色。”
(2).喻指尘世,尘途。《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 高祖 曰:‘卿不比在前浑浊之时。’”词语解释:喧浊 拼音:xuān zhuó
指喧闹和混浊的尘世。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誓将徙穷谷,庶可逃諠浊。”词语解释:尘浊 拼音:chén zhuó
(1).犹言尘世。《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是故我发閬宫,暂舍尘浊,既欲坚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也。”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三:“我若有资,买山筑屋,长老此间,不念尘浊。”
(2).谦词。犹言凡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如不以尘浊见弃,在门墙之幼子,年十五矣,愿得坦腹牀下。”词语解释:贪浊 拼音:tān zhuó
(1).犹贪污。《后汉书·孔融传》:“时隐覈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 融 多举中官亲族。”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断决大事,得帝王之体。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谗佞贪浊之徒,屏而去之,此僕之所能。”
(2).佛教语。谓世间凡人之身心有浊乱贪欲之烦恼。《随愿往生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词语解释:暄浊 拼音:xuān zhuó
闷热烦浊之气。 晋 张协 《杂诗》之一:“秋夜起凉风,清气荡暄浊。”词语解释:沈浊 拼音:shěn zhuó
亦作“沉浊”。
(1).污浊。多喻指风俗败坏的时世。《庄子·天下》:“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楚辞·远游》:“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鬱结其谁语。” 郁达夫 《茑萝行》:“我就决定挨着病离开了那空气沉浊的故乡。”
(2).重浊。指声音低沉粗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鈋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 宋 王安石 《梵天画赞》:“鸡知时语,铃戒沉浊。” 茅盾 《三人行》:“半空中此时来了轧轧的沉浊的机声。”
(3).重浊。浓重浑浊。 南朝 梁武帝 《天象论》:“沉浊之气,下凝为地。”词语解释:垢浊 拼音:gòu zhuó
犹污秽。《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汉 郑玄 笺:“激扬之水,波流湍疾,洗去垢浊,使白石凿凿然。”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臣闻叛逆之国既以诛讨,则瀦其宫以为污池纳垢浊焉。”词语解释:纷浊 拼音:fēn zhuó
紊乱混浊。《文选·王粲〈登楼赋〉》:“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 李善 注:“纷浊,喻代乱也。” 晋 傅咸 《仪凤赋》:“秽惟尘之纷浊兮,患俗网之易婴。”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其各国之政府官吏,岂不日言文明、日言和亲以与 埃 廷相往来者哉,而何以孳孳焉、恳恳焉、献甘言、行重赂,务送其巨万货财於纷浊不可知之地?此实在旧法灭国时代百思而不得其解者也。”词语解释:凡浊 拼音:fán zhuó
凡俗重浊。 清 戴名世 《陈士庆传》:“ 士庆 曰:‘吾欲求神仙之术。’老人孰视之曰:‘若徧体皆凡浊,岂神仙中人耶?’”词语解释:泥浊 拼音:ní zhuó
污浊。指风俗败坏。 汉 王逸 《九思·哀岁》:“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词语解释:澄浊 拼音:chéng zhuó
(1).犹清浊。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澄浊剖判,庶物化生。”
(2).澄清污浊。 晋 孙拯 《赠陆士龙》诗之八:“澄浊以清,罔有不暉。”词语解释:滓浊 拼音:zǐ zhuó
(1).污秽;污浊。《艺文类聚》卷九引 晋 孙楚 《井赋》:“苦行潦之滓浊,靡清流以自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地既滓浊,法应沉厚,凿土得泉,乃浮水上,积水之下,復为何物?”《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陛下不加清徵” 元 胡三省 注:“譬之水也,若清澂则尘翳在上,滓浊在下,不可得而混矣。”
(2).喻微贱。《后汉书·酷吏传·阳球》:“亦有笔不点牘,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旹 弟 静 绍封”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清介传》:“吾以才质滓浊,污於清流。昔忝国恩,歷试宰守。” 唐 罗隐 《蝉》诗:“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3).指粪便。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张拱遇仙》:“神仙以辟穀为下,然□粒则无滓浊,无滓浊则不漏,由此亦可以入道。”词语解释:恶浊 拼音:è zhuó
污秽混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吾厌见恶浊,请还待君於此,如过晡不来,予自去。”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吾人生在恶浊世界中,欲打破此旧世界,剷除一切烦恼,以求新世界之出现,则必有高尚思想。” 茅盾 《子夜》七:“空气恶浊到叫人脑昏目赤。”词语解释:迷浊 拼音:mí zhuó
指不明佛道的凡俗之人。 唐 柳宗元 《送濬上人归淮南觐省序》:“其敷演教戒於中国者,离为异门,曰禪曰法曰律,以诱掖迷浊,世用宗奉。”词语解释:重浊 拼音:zhòng zhuó
(1).浓重浑浊。《淮南子·天文训》:“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鲁迅 《准风月谈·喝茶》:“去买了二两好茶叶……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2).谓声音低沉粗重。《世说新语·轻诋》“何至作老婢声”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洛 下书生咏音重浊,故云老婢声。” 茅盾 《子夜》十四:“他的声调很急促,很重浊,显然他把眼前这件事看得很严重。”
(3).谓字体臃肿鄙俗或文字繁冗凝滞。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五:“ 开元 、 天宝 以后,﹝字体﹞变为肥厚,至 苏灵芝 辈,几於重浊。”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七》:“自 园 ( 李园 )用事以下,冗复重浊,殆不可读。”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七节:“同一风气中成长起来的书家, 苏灵芝 字肥而重浊, 颜真卿 字肥而健壮,人品不同,书品也不同。”
(4).犹言不清白,糊涂。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俺生活不重浊,不住的运水提浆,炊盪时烧柴拨火。”词语解释:痴浊 拼音:chī zhuó
呆滞;呆板。《太平广记》卷九七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阿足师》:“形质痴浊,神情不慧。” 元 李衎 《画竹谱》:“神思专一,不杂不乱,然后落笔,须要圆劲快利,仍不可太速,速则失势;亦不可太缓,缓则痴浊。”词语解释:泽浊 拼音:zé zhuó
污浊。《淮南子·要略》“弃其畛絜” 汉 高诱 注:“ 楚 人谓泽浊为畛挈。”词语解释:白浊 拼音:bái zhuó
(1).白茫茫的样子。《后汉书·皇甫规传》:“而地震之后,雾气白浊,日月不光,旱魃为虐。”
(2).中医指淋病。患者尿道发炎,化脓,尿呈乳白色。词语解释:湿浊 拼音:shī zhuó
潮湿混浊。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词语解释:游浊 拼音:yóu zhuó
指重浊的元气。 三国 吴 杨泉 《物理论》:“游浊为土,土气合和,而庶物自生。”词语解释:嚣浊 拼音:xiāo zhuó
喧嚣混浊。 宋 曾巩 《京师观音院新堂》诗:“顿惊俯仰远嚣浊,岂直形骸摆覊束。” 清 龚自珍 《〈钱吏部遗集〉序》:“诗十卷,无嚣浊俚窳俶诡之言。”词语解释:腐浊 拼音:fǔ zhuó
腐臭浑浊。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黑暗的小房里的腐浊的空气,同蒸笼一样,蒸得人头昏欲晕。” 茅盾 《水藻行》二:“可是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那余留下来的羊骚气……而是为了那种阴湿泥地上常有的腐浊的霉气。”词语解释:菀浊 拼音:wǎn zhuó
犹屈辱。《管子·中匡》:“有司宽而不凌,菀浊困滞,皆法度不亡,往行不来。”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菀犹屈也,浊犹辱也。”词语解释:冒浊 拼音:mào zhuó
犹贪污。《汉书·翟方进传》:“冒浊苟容,不顾耻辱,不当蒙方正举,备内朝臣。” 颜师古 注:“冒,贪蔽也。”词语解释:冗浊 拼音:rǒng zhuó
1.亦作"冗浊"。
2.卑下。亦指庸劣卑污的人。词语解释:十清九浊 拼音:shí qīng jiǔ zhuó
谓混乱不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随你有万分不是处,也只得依顺了他。所以那家庭间每每被这等人,炒得十清九浊。”词语解释:全浊 拼音:quán zhuó
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并、定、群、邪、禅、从、床等声母均是全浊声母。词语解释:雰浊 拼音:fēn zhuó
浊气。喻尘俗之气。《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麋鹿同羣,皦皦然絶其雰浊,诚耻之也,诚畏之也。” 李周翰 注:“雰浊,喻秽俗也。”词语解释:革浊 拼音:gé zhuó
谓涤除污浊。《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谁能革浊,清我濯溉?谁能昭闇,启我童昧?” 李贤 注:“《毛诗》曰:‘谁能执热,逝不以濯。’此言谁能革易我之浊,而以清泉洗濯我也?”词语解释:村浊 拼音:cūn zhuó
(1).谓粗野的脏话。 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四折:“绣毬儿往下刚抛,不承望他準备着奸心,暗暗的偷瞧,发会村浊,将别人喜事夺了。”
(2).谓品格粗俗卑污。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受钗》:“只説 王 家是诗礼之家,那 孙 家一味村浊。”词语解释:黑浊 拼音:hēi zhuó
色黑而污浊。《周礼·考工记·栗氏》:“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宋 洪遵 《泉志·正用品下·唐开元钱》:“﹝ 开元 ﹞铜色黑浊,不至精好。”词语解释:龌浊 拼音:wò zhuó
污秽,不纯正。 沙汀 《淘金记》二四:“他的老脸却也情不自禁地热了一股,但这不是为了他的动机龌浊,他一时回忆起了去年交涉失败的情形。”词语解释:粗浊 拼音:cū zhuó
犹秽浊。 明 宋濂 《赠定岩上人入东序》:“弘敷固假於教仪,妙悟须资於禪定,所以销融其麤浊,振拔其精明,降伏其尘劳,躋登其实际,非知力之所强,必顿觉而后成。”词语解释:黜浊 拼音:chù zhuó
斥退贪官。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宋均令虎渡江》:“今 均 思求其政,举清黜浊,神明报应,宜不为灾。”词语解释:黮浊 拼音:dǎn zhuó
混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夫使人元气黮浊,性如沉垽,或灵明已亏,沦溺嗜欲,斯已耳。”词语解释:钝浊 拼音:dùn zhuó
迟钝庸俗。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唐 王及善 才行庸猥,风神钝浊。”词语解释:扬清激浊 拼音:yáng qīng jī zhuó
冲去污水,使清水飘流。《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后以喻扬善斥恶。《晋书·武帝纪》:“扬清激浊,举美弹违,此朕所以垂拱总纲,责成於良二千石也。”《旧唐书·马周传》:“臣又闻致化之道,在於求贤审官;为政之基,在於扬清激浊。” 清 曾国藩 《刘君季霞墓志铭》:“ 季霞 事兄致严以顺,而风韵各异。 孟容 於士类扬清激浊,而 季霞 不置臧否。”词语解释:扬清抑浊 拼音:yáng qīng yì zhuó
犹扬清激浊。《梁书·武帝纪上》:“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词语解释:浓浊 拼音:nóng zhuó
低沉重浊。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在他的苍老的带着浓浊的鼻音的歌声里,是满含着一种人生的苍茫和不可及的欲望的。”词语解释:涸浊 拼音:hé zhuó
水干涸后的淤泥。 陈蜕 《自掾曹不辟而无贤吏》诗之二:“情海千年成涸浊,化城弹指幻腥羶。”词语解释:淟浊 拼音:tiǎn zhuó
污浊。《文选·枚乘〈七发〉》:“揄弃恬怠,输写淟浊。” 李善 注:“ 王逸 《楚词注》曰:‘淟,垢浊也。’” 清 黄宗羲 《过云木冰记》:“雰靄淟浊,蒸满山谷。”词语解释:淤浊 拼音:yū zhuó
污浊。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阿胶﹞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 济水 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水东挨突崖脊,下捣其崖麓,无穴以洩,水沫淤浊。”词语解释:炎浊 拼音:yán zhuó
犹言红尘浊世。 高燮 《题蔡哲夫所绘沉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俯仰炎浊胡为乎?谁绘此图意有餘。”词语解释:放浊 拼音:fàng zhuó
谓放纵邪行。《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 李周翰 注:“时以放情浊行者为通。”《晋书·良吏传序》:“结綬者以放浊为通,弹冠者以苟得为贵,流遁忘反,寖以为常。”词语解释:愚浊 拼音:yú zhuó
愚昧昏浊。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三折:“孩儿,此非汝的罪过也,则是我的愚浊。” 陈三立 《由江入彭蠡次黄鲁直宫亭湖韵》:“吾生有涯知无涯,自分愚浊长终尔。”词语解释:激扬清浊 拼音:jī yáng qīng zhuó
见“ 激浊扬清 ”。
词语解释:激浊扬清 拼音:jī zhuó yáng qīng
语出《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本指冲去污水,浮起清水。后用以喻斥恶奖善。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於数子,亦有一日之长。”《花月痕》第四六回:“今日之事,必先激浊扬清,如医治疾,扶正气,始可御外邪。”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平剧为旧时代产物,不少教忠劝孝,激浊扬清之作。”亦作“ 激扬清浊 ”。 北周 庾信 《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亦省作“ 激扬 ”、“ 激清 ”。《晋书·康帝纪论》:“帝亦克俭于躬,庶能激扬流弊者也。” 唐 李白 《上留田行》:“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范仲淹 《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公之旨也,岂徒正尔之名,盖将成尔之德,激清学校。”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词语解释:湛浊 拼音:zhàn zhuó
(1).沉湎。《墨子·非乐上》:“湛浊于酒,渝食于野。” 孙诒让 间诂:“ 江 云:‘湛浊,沉湎也。言饮酒无度。’……案:湛、沉通, 江 説得之。”
(2).泥滓污浊。《艺文类聚》卷六引《神农书》:“湛浊为地。”《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 杨倞 注:“湛读为沉,泥滓也。”
(3).指舆地,地理。 清 洪亮吉 《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地志之书,輒预校讐之役。”词语解释:淫浊 拼音:yín zhuó
污浊混乱。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四:“世路多淫浊,真诚不可搜。”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 玉斧 家。”词语解释:戴清履浊 拼音:dài qīng lǚ zhuó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前蜀 杜光庭 《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参见“ 戴天履地 ”。
词语解释:戴天履地 拼音:dài tiān lǚ dì
顶天立地。犹言生于天地之间。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子胥 曰:吾闻父母之讐不与戴天履地。”《周书·晋荡公护传》:“今日以后,吾之残命,唯繫於汝,尔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政元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同是戴天履地之人,独笑 龙逢 非俊物。”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呜呼!同是圆颅方趾,戴天履地,而必事事俯首拱手,待命他人,岂不可为长太息矣乎!”亦省作“ 戴履 ”。 明 陈子龙 《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三:“赤墀侍臣惭戴履,偷生苟活同舆儓。”词语解释:晦浊 拼音:huì zhuó
昏暗不清。 唐 谢偃 《影赋》:“在清明而必朗,若晦浊而斯亡。”词语解释:汶浊 拼音:mén zhuó
昏暗不明,被蒙蔽。 汉 王充 《论衡·对作》:“ 孔子 径庭丽级,被棺敛者不省; 刘子政 上薄葬,奉送藏者不约; 光武皇帝 草车茅马,为明器者不姦。何世书俗言不载?信死之语汶浊之也。”词语解释:洿浊 拼音:wū zhuó
污浊,肮脏。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树塞反坫,三归玉食, 穰侯 之富, 安昌 之泰,则有僭上洿浊之累。” 唐 韩愈 《复志赋》:“嫉贪佞之洿浊兮,曰吾其既劳而后食。”词语解释:命浊 拼音:mìng zhuó
佛教语。“五浊”之一。谓末世众生因烦恼丛集,身心交瘁而寿命缩短。《法华经·方便品》:“诸佛出於五浊恶世,所谓刼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楞严经》卷四:“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準,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词语解释:稠浊 拼音:chóu zhuó
混浊,混乱。《战国策·秦策一》:“书策稠浊。” 清 陈维崧 《寄黄梨洲先生求为先人志墓》诗:“ 熹宗 之朝盗窃柄,国事稠浊由诸阉。”词语解释:言清行浊 拼音:yán qīng xíng zhuó
言辞高洁,行为卑污。 唐 李虚中 《命书》中:“言清行浊,执不通变。”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觅真》:“言清行浊心贪汚,违法度。”《水浒传》第十九回:“ 林冲 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 明 李贽 《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是故口是心非,言清行浊,了不见有好高好洁之实。”词语解释:婪浊 拼音:lán zhuó
贪污昏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事甫定而珠为盛还。当是时,商贾走四方,争辐凑,远民赖以安乐。竟坐主者婪浊,则珠寖徙去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