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震去声 [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详注1][追逐][详注2][同俊。][详注3][合絲爲繩。][zhèn]迿[邻去声。视不明貌。][详注4]


注1:亲 七刃切。《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
注2:引 《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注3:瑱 《广韵》《集韵》《韵会》陟刃切《正韵》之刃切,音镇。充耳玉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 又玉名。《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释文》瑱,宜作镇音。《楚辞·九歌》瑶席兮玉瑱。《注》瑱,音镇。 又人名。《正韵》唐将来瑱。
注4:谆 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拼音:jùn xùn 繁体或异体字:震韵

濬 jùn
〈动〉
  • (形声。从水,雋(jùn)声。本义:从水中挹取)
  • 同本义
  • 浚,抒也。——《说文》。段玉裁注:“抒者,挹也,取诸水中也。”
  • 疏浚;深挖
  • 封十有二山,浚川。——《书·舜典》
  • 冬,浚洙。——《春秋·庄公九年》
  • 浚之者何?深也。——《公羊传·庄公九年》
  • 浚沟渠。——《汉书·赵充国传》
  • 浚其源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吴淞白茆。——·张廷玉《明史》
  • 又如:浚池(挖掘或疏通护城河);浚治(疏浚);浚流(疏浚河流);浚泻(疏浚使排泄)
  • 压榨,取出汁水或内含物
  • 浚民之膏济以实之。——《国语·晋语》
  • 又如:浚削(榨取;搜刮);浚财(搜刮钱财)
  • 治理 。如:浚明(明治,治理清明)
浚 jùn
〈形〉
  • 浚恒。——《易·恒传》
  • 莫浚匪泉。——《诗·小雅·小弁》
  • 冬,浚洙。——《左传·庄公九年》
  • 又如:浚谷(深谷);浚堑(深沟);浚窥(深入窥察);浚泽(深泽);浚照(水深而明澈);浚流(深流)
  • 急 。如:浚恒(谓求之太过,超出恒常);浚湍(急湍);浚濑(湍流);浚发(迅速开发)
〈名〉
  • 古水名 。今湮。故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
  • 春秋时卫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
濬 xùn
〈名〉
  • 县名 在河南省安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