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旱上声 [sǎn sàn,散布][动词][音旱。《集韵》性急也。][音管。悹悹,无依也。][dǎn][详注1][详注2]


注1:酇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注2:棵 音緩。《廣韻》斷木也。《類篇》一曰新蒸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韵 去声

拼音:huàn 繁体或异体字:旱韵,另见

澣 huàn
〈动〉
  • (形声。从水,完声。本义:洗衣服)
  • 同本义
  • 浣,濯衣垢也。——《说文》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 又如:浣衣(洗衣);浣拭(洗涤擦拭);浣染(洗染)
  • 洗涤,涤除
  • 湔浣肠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又如:浣雪(洗刷罪名)
浣 huàn
〈名〉
  • 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𠀤胡玩切,音換。 (翰韵)
  • 濯衣垢也。一曰滌也。《史記·萬石君傳》身自浣滌。
  • 又《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𠀤音緩。 (旱韵)
  • 又古緩切,音管。 (旱韵)
  • 義𠀤同。
  • 又戸版切,音睆。 (潸韵)
  • 水名,在江夏。《水經注》辱水,出于鳥山,俗謂之秀延水,東流得浣水口。
  • 又江口。《廣輿記》雲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
  • 本作𤃬亦作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