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浩拼音:hào 属 皓韵
 
 
浩 hào〈形〉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同本义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浩,遶也,水大也。——《字林》浩,浩流也。——《广雅》浩浩沅湘。——《楚辞·怀沙》浩浩瀚瀚。——《淮南子·俶真》曰浩泽。——《淮南子·地形》又如:浩波(大波,洪波);浩汗(浩浩,浩然,浩瀚。水盛大的样子);浩洋(水流广阔洪大的样子)广远;盛大浩浩,滔天。——《书·尧典》。传:“盛大。”陈竽瑟兮浩倡。——《楚辞·东皇太一》。注:“大也。”又如:浩壤(广阔的土地);浩渺(广阔无边);浩然(盛大纯一的样子;不可堵塞的样子;浩然之气的省称);浩烦(浩大繁多);浩滂(盛大)丰富,众多丧祭有余曰浩。——《礼记·王制》。注:“犹饶也。”又如:浩博(广大众多);浩漫(众多的样子;广阔的样子);浩穰(盛大众多的样子);浩侈(繁多)远;无边无际心飞扬兮浩荡。——《楚辞·河伯》。注:“志放貌也。”又如:浩乎无际(广大无际);浩浩漫漫(大雾无边无际)通“傲”。傲慢浩倨者则不亲。——《孔子家语·三怨》又如:浩居(浩裾,浩倨。傲倨,怠慢不恭貌) 康熙字典浩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𠀤音晧。 大水貌。《書·堯典》浩浩滔天。又饒也。《禮·王制》用有餘曰浩。又《集韻》古老切,音杲。 以水泲酒曰浩。又姓。漢靑州刺史浩賞。又居號切,音誥。 水名。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𠀤音閤。 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註》浩亹,音合門。考證:〔《書·舜典》浩浩滔天。〕謹照原書舜典改堯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