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沐浴凫浴火浴乾沐浴三衅三浴淴浴浃浴盆浴
出浴汤浴颒浴乾浴浸浴湢浴日光浴盥浴
水浴沙浴衅浴靧浴淋浴漕浴空气浴 
澡浴洗浴入浴辨浴打浴淬浴坐浴 

词语解释:沐浴  拼音:mù yù
(1).濯发洗身。泛指洗澡。《周礼·天官·宫人》:“宫人掌王之六寝之脩,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共王之沐浴。” 唐 白居易 《沐浴》诗:“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清 戴名世 《杨刘二王合传》:“乃沐浴焚香,撰上烈皇帝表。” 梁启超 《读日本书目志书后》:“积池水而不易,则臭腐兴;身面不沐浴,则垢秽盈。”
(2).旧时婚丧礼俗之一。《仪礼·士昏礼》:“夙兴,妇沐浴纚笄,宵衣以俟见。”《荀子·礼论》:“始卒,沐浴鬠体饭唅,象生执也。”《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连沐浴带更衣,连装扮带开脸,这些零碎事儿,索兴都交给我,不用姑太太管了。” 巴金 《家》三五:“人们把老太爷的尸体沐浴过了,穿上了殓衣,于是举行小殓,使死者舒舒服服躺在棺材里。”
(3).蒙受;受润泽。《史记·乐书》:“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 唐 柳宗元 《为京兆府请复尊号表》:“沐浴鸿泽者,敢怀晷刻之安;捧戴皇恩者,不知寝食之适。” 清 方文 《送陈旻昭御史征兵广西》诗:“雕题黑齿虽蛮族,沐浴皇恩三百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新广东》:“且夫 满洲 今日,沐浴 汉 人之文化者,盖已久矣。”
(4).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汉 王充 《论衡·累害》:“夫小人性患耻者也,含邪而生,怀伪而游,沐浴累害之中,何招召之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使 荆公 得从 濂溪 ,沐浴於光风霽月之中,以消释其偏蔽。” 叶圣陶 《倪焕之》十:“在这一片锣鼓声中,全镇的人把所有的一切完全忘掉了,他们只觉得好像沐浴在快乐的海里。”
词语解释:出浴  拼音:chū yù
洗浴完毕。 宋 陆游 《晚兴》诗:“小蹇追凉处,轻衫出浴初。”《水浒传》第二二回:“﹝ 柴进 ﹞随即将出两套衣服、巾幘、丝鞋、净袜,教 宋江 兄弟两个换了出浴的旧衣裳。” 清 杨恩寿 《同治甲子年六月望日》:“圆月清辉,朗然出浴,于于独步,意感秋先。” 朱自清 《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词语解释:水浴  拼音:shuǐ yù
用水沉浸或沐浴
词语解释:澡浴  拼音:zǎo yù
洗澡。《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剪灯新话·联芳楼记》:“夏月於船首澡浴,二女於窗隙窥见之。”
词语解释:凫浴  拼音:fú yù
(1).道家导引术的一种。《淮南子·精神训》:“熊经鸟伸,鳧浴蝯躩,鴟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
(2).浮游。 梁启超 《呵旁观者文》:“如立於此船,观彼船之沉溺,而睹其鳧浴以为欢。”
词语解释:汤浴  拼音:tāng yù
洗热水澡。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把婴儿剪结好脐带,洗过汤浴之后,就把婴儿交还给 阿艾 。”
词语解释:沙浴  拼音:shā yù
以沙洗澡。谓某些禽类斜卧在松土或沙上,放松羽毛,扑动两翅,使沙土渗入羽间,及于皮肤,借以清洁皮肤及除去体外寄生虫的活动。
词语解释:洗浴  拼音:xǐ yù
洗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丹阳 宣騫 母,年八十矣,亦因洗浴,化为黿。”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汤在这里,盆在这里,请爬下去洗浴。” 鲁迅 《花边文学·水性》:“天气接连的大热了近二十天,看 上海 报,几乎每天都有下河洗浴,淹死了人的记载。”参见“ 洗澡 ”。
词语解释:洗澡  拼音:xǐ zǎo
(1).用水洗除身上污垢。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鍊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打发人来请他兄弟两个到糟房里去洗澡。”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身上要洁净,要常洗澡。”
(2).指游泳。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他不只教他们摆阵,甚至于还教他们洗澡赌博。”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我们洗澡可常常到上游一点去,那里人既很少,水又极深,对我们才算合式。”
(3).旧时指娼妓从良后又卖淫。
词语解释:火浴  拼音:huǒ yù
火化。 清 黄宗羲 《清化唯岑嶾禅师塔铭》:“且从容约誓,火浴之后,扬灰湖水。”参见“ 火化 ”。
词语解释:火化  拼音:huǒ huà
(1).以火熟物。《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故 燧人 火化,变腥为熟。” 唐 陆龟蒙 《祀灶解》:“饮食之事,先自火化以来,生民赖之,祀之可也。”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当太古未知火化以前,吾人类之先殆皆毛人耳。”
(2).冶炼。 唐 柳宗元 《晋问》:“ 太卤 之金, 棠谿 之工,火化水淬,器备以充。”
(3).火葬。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説起,於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红楼梦》第一○四回:“﹝ 贾雨村 ﹞回到房中,并没提起 士隐 火化之言,恐怕妇女不知,反生悲感。”
(4).焚烧。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牧羊哀话》:“密书阅后,请火化之!” 王老九 《除了肚里大疙瘩》诗:“ 秦颂丞 ,真恶霸……他把 南巷 来火化,许多同志被残杀。”
词语解释:颒浴
洗脸和沐浴。 明 杨慎 《伊兰赋》序:“意古者纫佩之用,頮浴之具,必此物也。”
词语解释:衅浴  拼音:xìn yù
用芳香的草药涂身(或熏身)并以和汤沐浴洁身。《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郑玄 注:“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孙诒让 正义:“《国语·齐语》云: 管仲 至,三衅三浴之。 韦 注云:‘以香涂身曰衅。’……涂、浴事本相因,此经‘衅浴’,亦专取香薰以示絜。”
词语解释:入浴  拼音:rù yù
入水沐浴。《山海经·海外西经》“一曰居一门中” 晋 郭璞 注:“ 西海 有 黄池 ,妇人入浴,出即怀姙矣。” 李广田 《入浴》诗:“我们大家一齐入浴,我们笑哈哈无所牵挂·泉水的温暖使我们心里开花,我们仿佛在一个母胎里重新长大。”
词语解释:乾沐浴
我国古代导引方法之一。其法,每于夜卧时,自以手摩四肢、胸腹等十数遍,以调和肢体,疏通气血。参阅 蒲处贯 《保生要录》
词语解释:乾浴
即干沐浴。《云笈七籤》卷三二:“摩手令热,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乾浴。”《云笈七籤》卷三二:“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名曰乾浴。”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浴罢》:“理髮千梳浄,风晞胜汤沐。闭息万窍通,雾散名乾浴。”
词语解释:靧浴  拼音:huì yù
洗澡。 清 顾禄 《清嘉录·六月·狗靧浴》:“谚云:‘六月六,狗靧浴。’谓六月六日牵猫犬浴于河,可避虱蛀。”
词语解释:辨浴  拼音:biàn yù
谓准备沐浴之具。《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 采 因勑令左右辨浴。既入室而掩户,权令侍人避之……遂以衣带自縊。”
词语解释:三衅三浴  拼音:sān xìn sān yù
(1).再三薰香、沐浴。表示待以优礼,对人尊重。浴,或作“沐”。《国语·齐语》:“﹝ 管仲 ﹞比至,三衅三浴之。 桓公 亲迎之于郊。” 韦昭 注:“以香涂身曰衅,亦或为‘薰’。”
(2).表示郑重其事。 宋 黄庭坚 《元勋字序》:“有居成功之心则不达,自智而敖不能则不达,故三衅三沐之,而字之曰:‘不伐。’”
词语解释:浸浴  拼音:jìn yù
(1).浸泡着沐浴。《人民日报》1969.6.12:“一种是浸浴,促使焦痂软化脱落,另一种是让焦痂自然脱落。”
(2).映照。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将满的月亮,用它的迷人的光波浸浴着大地。”
(3).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之中。《花城》1981年第5期:“他顿时浸浴在一个声波荡漾的音海之中。”
词语解释:淋浴  拼音:lín yù
一种洗澡的方式。让水从上面喷洒下来冲洗。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瓢泼似的大雨,像天然的淋浴,正好洗刷工人们身上的汗泥。”
词语解释:打浴  拼音:dǎ yù
方言。洗澡。 阿英 《盐乡杂信》十:“是不是有一部分人家有‘暖锅’供给一家人在秋冬打浴,答复是无论有钱无钱,‘暖锅’是没有的。” 周立波 《阿金的病》:“‘打浴了!’一个做工的囚人一路叫着走过来。”
词语解释:淴浴  拼音:hū yù
方言。洗澡。 田汉 《丽人行》第十九场:“那么我伺候你去淴浴吧。”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六:“两天没淴浴,身上有点发痒。”
词语解释:湢浴  拼音:bì yù
浴室。 宋 陆游 《灵秘院营造记》:“閎堂杰阁,房奥廊序,栖鐘之楼,櫝经之堂,馆客之次,下至庖厨湢浴,无一不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二女挽生入左室。一切甚精洁,中有池,香汤芬馥,知为湢浴之所。”
词语解释:漕浴  拼音:cáo yù
谓漕河之水忽上忽下。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漕浴波腾,瀺灂竟日,是 霞 归之候也。”
词语解释:淬浴  拼音:cuì yù
洗浴。《周礼·春官·鬯人》“凡王之齐事,共其秬鬯” 汉 郑玄 注:“给淬浴。” 贾公彦 疏:“以鬯为洗浴……使之香美也。”
词语解释:浃浴  拼音:jiā yù
犹沐浴。 李大钊 《青春》:“俾以青年纯洁之躬,飫尝青春之甘美,浹浴青春之恩泽,永续青春之生涯。”
词语解释:日光浴  拼音:rì guāng yù
让日光照射皮肤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一三二〉》:“ 漱园 还不准起坐,因日光浴,晒得很黑,也很瘦,但精神却好。”《花城》1981年第4期:“我来到 松花江 畔的时候,正是微带凉意的秋天,看到河滩上在作日光浴的男男女女相当的多。”
词语解释:空气浴  拼音:kōng qì yù
身体在露天空气中的促进健康的曝露
空气的浴槽;亦指安有这种浴槽的容器(如由下面加热的小的烤炉或烘箱)
词语解释:坐浴  拼音:zuò yù
医疗用浴盆,尤指供手术后的病人用的坐浴盆,病人坐入盆中时其臀部和大腿浸入热水中,从而对会阴和肛门区起热疗作用
词语解释:盆浴  拼音:pén yù
一种洗澡方式,在澡盆中放入水,人泡在水里擦洗
词语解释:盥浴  拼音:guàn yù
盥洗沐浴。《后汉书·刘宽传》:“ 宽 简略嗜酒,不好盥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风俗,儿生一期,为製新衣,盥浴装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菩萨生已,支属宗亲莫不奔驰,求水盥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