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蹄涔 拼音:tí cén
亦作“蹏涔”。 语本《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蹏之涔,不能生鱣鮪。” 高诱 注:“涔,雨水也,满牛蹏迹中,言其小也。”后以“蹄涔”指容量、体积等微小。 晋 郭璞 《注〈山海经〉叙》:“蹏涔之游,无以知絳虯之腾。” 唐 蒋贻恭 《咏虾蟆》:“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清 焦袁熹 《经生歌》:“蹄涔之水,不生沦涟;覆簣之山,那有云烟?” 清 曾国藩 《书〈归震川文集〉后》:“浮芥舟於蹏涔之水,不復忆天下有四海涛者也。”词语解释:涔涔 拼音:cén cén
(1).雨不止貌。《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瞻中塘之浩汗,听长霤之涔涔。”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云气接 崑崙 ,涔涔塞雨繁。” 宋 司马光 《夜坐》诗:“涔涔积雨闋,惨惨餘寒增。” 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诗:“槛外寒江百丈深,一龕侧塞雨涔涔。”
(2).形容泪、血、汗等液体不断流出或渗出貌。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 江生 魂黯黯,泉客泪涔涔。” 清 袁枚 《新齐谐·水定庵牡丹》:“取所佩刀截之,花未断而拇指伤,血涔涔下。” 李半农 《敲冰》诗:“头上的汗,涔涔的向冰冷的冰上滴。”
(3).天色阴沉貌。 宋 黄庭坚 《送杜子卿归西淮》诗:“雪意涔涔满面风, 杜郎 马上若征鸿。”
(4).形容胀痛烦闷。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惠吉异术》:“县丞 江定国 母 吕氏 有眩疾,每发,头涔涔不可忍。” 茅盾 《虹》七:“这种感想便闯到 梅女士 心里,使她好久不能成眠;每次是在头涔涔然发胀以后,被一个咬嘴唇的狞笑赶走。”词语解释:牛涔 拼音:niú cén
牛足印中的水。比喻狭小的境地。语本《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蹏之涔,不能生鱣鮪。” 高诱 注:“涔,雨水也。满牛蹏中,言其小也,故不能生鱣鮪也。” 唐 杨炯 《为刘少傅等谢敕书慰劳表》:“希少阳之末光,自韜萤火;洽重海之餘润,色息牛涔。” 唐 黄滔 《启卢员外》:“而 滔 牛涔浅狭,燕戏微茫,岂合攀投,徒为激切。” 明 徐渭 《画鱼》诗:“尺梢詎许牛涔活,远木何劳象队移!”词语解释:水涔涔 拼音:shuǐ cén cén
水灵,发亮。例如:水涔涔的双眼。
指物体湿透了的样子。例如:水涔涔的内衣。词语解释:汗涔涔 拼音:hàn cén cén
汗流貌。 巴金 《春》十五:“四五只彩蝶在她们的头上飞来飞去,总不给她们捉到。她们跑得汗涔涔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霆 ﹞汗涔涔地由通大客厅的门兴奋地急步走来。”词语解释:洪涔 拼音:hóng cén
大雨。 晋 郭璞 《盐池赋》:“隆阳映而不焦,洪涔沃而不长。”词语解释:淋涔 拼音:lín cén
水流滴貌。 唐 顾况 《游子吟》:“蒲荷影参差,鳧鹤雏淋涔。” 清 爱新觉罗·敦诚 《佩刀质酒歌》序:“秋晓,遇 雪芹 于 槐园 ,风雨淋涔,朝寒袭袂。”词语解释:黄涔 拼音:huáng cén
低洼沼泽。 汉 应瑒 《校猎赋》:“北弥大陆,南厉黄涔。”词语解释:洼涔 拼音:wā cén
水坑。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水兆之长者为 江 海 河 淮 ,短者为洼涔阴浅。”词语解释:渟涔 拼音:tíng cén
水池。 汉 马融 《长笛赋》:“於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