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清涟 拼音:qīng lián
谓水清澈而有细波纹。语本《诗·魏风·伐檀》:“ 河 水清且涟猗。”后多连文。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白云抱幽石,緑篠媚清涟。” 唐 杜甫 《重题郑氏东亭》诗:“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游迹》诗:“ 孤山 好林舘,丹碧映清涟。”词语解释:漪涟 拼音:yī lián
微波。 南朝 宋 谢灵运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宋 欧阳修 《奉寄知郡陆经通判杨褒》诗:“十里秋风红菡萏,一溪春水碧漪涟。”词语解释:涟涟 拼音:lián lián
(1).泪流不止貌。《诗·卫风·氓》:“不见復关,泣涕涟涟。”《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晨兴因报问龟儿〉》:“因兹涟涟际,一吐心中悲。”《水浒传》第十一回:“闷似蛟龙离海岛,愁如虎困荒田,悲秋 宋玉 泪涟涟。”《秧歌剧选·宝山参军》:“为什么提起二老泪涟涟?二老那爹娘死得惨。”
(2).引申为连绵不断貌。 柳杞 《好年胜景》:“果然, 五道湾 据点的黑马队的黑汉子逃不出他的计算,就在小雨涟涟的一个夜晚,他一下子收拾了两个。”词语解释:涕涟 拼音:tì lián
泪流不断貌。 唐 黄滔 《祭宋员外》:“芝焚桂爇,璧碎珠捐,至於路行,孰不涕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惟老母腊高,妻嫁后,缺於奉养;念之,不觉涕涟。” 清 陆嵩 《鬻儿行》:“客问鬻儿几何钱?老夫老妇俱涕涟。”词语解释:泪涟 拼音:lèi lián
泪流不断。 明 沉受先 《三元记·遣妾》:“不须泪涟,把你送归庭院。”词语解释:沦涟 拼音:lún lián
(1).水波;微波。《易纬乾坤凿度》卷上:“浰涉沦涟,上下无息。” 唐 朱休 《春水绿波》诗:“滉漾滋兰杜,沦涟长芰荷。” 清 黄宗羲 《〈郑禹梅刻稿〉序》:“如水之舒为沦涟,折为波涛。”
(2).谓水波起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大风吹海,海波沦涟。” 宋 苏洵 《仲兄字文甫说》:“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紆餘委虵,蜿蜒沦涟。”词语解释:碧涟 拼音:bì lián
绿水;清澈的水波。 唐 杜牧 《奉和仆射相公即事书成四韵》:“飘来鸡树凤池边,渐压琼枝冻碧涟。”词语解释:泪涟涟 拼音:lèi lián lián
形容不断流泪的样子。词语解释:风涟 拼音:fēng lián
风吹起的水的波纹。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任渊 注:“ 宋玉 《风赋》曰:有风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诗》曰:河水清且涟漪。注云:风行水上成文曰涟。” 清 厉鹗 《晓望》诗:“遥山著秋瘦,小沼得风涟。” 词语解释:青涟 拼音:qīng lián
见“ 青连 ”。
词语解释:青连 拼音:qīng lián
碧绿的河水漾着浅浅的波纹。语出《诗·魏风·伐檀》:“ 河 水清且涟猗。” 宋 刘过 《行香子·山水扇面》词:“峯峦空翠,溪水青连。”一本作“ 青涟 ”。词语解释:波涟 拼音:bō lián
水波,波纹。《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汉 郑玄 笺:“白蹄其尤躁疾者,今离其繒牧之处,与众豕涉入水之波涟矣。” 陆德明 释文:“涟……一本作‘澜’。” 梁斌 《播火记》四五:“河水中波涟颤动,似曲曲的万道金蛇。”词语解释:洪涟 拼音:hóng lián
巨浪。 晋 木华 《海赋》:“噏波则洪涟踧蹜,吹涝则百川倒流。” 唐 元稹 《天坛上境》诗:“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词语解释:流涟 拼音:liú lián
见“ 流连 ”。
词语解释:流连 拼音:liú lián
(1).耽于游乐而忘归。《孟子·梁惠王下》:“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北史·隋纪下·炀帝》:“所至,唯与后宫流连耽湎,惟日不足。”
(2).留恋不止;依恋不舍。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过 大梁 者,或佇想於 夷门 ;游九京者,亦流连於 随会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李白 遍歷 赵 、 魏 、 燕 、 晋 、 齐 、 梁 、 吴 、 楚 ,无不流连山水,极诗酒之趣。” 王蒙 《深的湖》:“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在笑什么,他在欣赏流连什么,寻求等待什么。”
(3).盘桓;滞留。《三国志·魏志·刘靖传》:“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 宋 丘崈 《沁园春》词:“便流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却説那 安公子 此时已是魂飞魄散,背了过去,昏不知人,只剩得悠悠的一丝气儿在喉间流连。” 吴组缃 《山洪》十六:“这时他其实说不上有什么感触。主要不过是不想马上走出邮局的门,想藉此多流连一会儿。”
(4).流离转徙。《汉书·师丹传》:“山崩地震,河决泉涌,流杀人民,百姓流连,无所归心。”《北齐书·颜之推传》:“经 长干 以掩抑,展 白下 以流连。”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遮莫杀颠沛流连,休迷失水木根源。”
(5).连续;反复。 清 邢昉 《与见末别宿舟中作》诗:“夜露湿莎鷄,流连语初罢。” 清 戴名世 《〈四逸园集〉序》:“故即片言半辞,亦为之咨嗟传诵,流连反覆於不已。” 黄中黄 《孙逸仙》第二章:“﹝ 康有为 ﹞引 津田三臧 ,举 李鸿章 负伤及 朝鲜 王妃事件,激赏其意气之壮烈,流连不置。”
(6).亦作“ 流涟 ”。哭泣流泪貌。《西京杂记》卷一:“帝常拥夫人倚瑟而絃歌,毕,每泣下流涟。” 唐 元稹 《莺莺传》:“ 崔 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 郑 所,遂不復至。” 清 钮琇 《觚賸·筠湄幽婚》:“﹝ 刘氏 ﹞将离之辰,掩泣流连。”
(7).果实名。产于 南洋群岛 。 清 黄遵宪 《番客篇》:“流连与波罗,争以果为粮。” 钱仲联 笺注引 古直 曰:“流连果綦臭, 南洋群岛 产之,土人嗜者,不惜典质以求市也,故有‘流连出,纱囊脱’之謡。”词语解释:浏涟 拼音:liú lián
谓伤心流泪。 清 王夫之 《〈种竹亭稿〉序》:“ 蔚子 交游半天下,而存者几也。余幸而存,不禁为 蔚子 瀏涟,亦何能不为 蔚子 劝勉与。”词语解释:淃涟 拼音:juàn lián
波澜回曲貌。《南齐书·张融传》:“既裂 太山 与 崑崙 相压而共溃,又盛雷车震汉破天以折轂,淃涟涴瀨,辗转纵横。”词语解释:涓涟 拼音:juān lián
水流微波貌。 唐 徐彦伯 《淮亭吟》:“山碕礒兮隈曲,水涓涟兮洞汩。”词语解释:滴涟涟 拼音:dī lián lián
泪流不止貌。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一壁厢黄鸝声恰恰,一壁厢血泪滴涟涟。”词语解释:洏涟 拼音:ér lián
涟洏。流泪貌。 陈三立 《题顾石公松花江踏雪寻诗图卷子》诗:“蚊鱼喷沫豺虎连,胸茹万古泣洏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