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岳渎 拼音:yuè dú
亦作“岳瀆”。 五岳和四渎的并称。《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徵士 陈君 禀岳瀆之精,苞灵曜之纯。” 李善 注引《孝经援神契》:“五岳之精雄圣,四瀆之精仁明。”《后汉书·顺帝纪》:“京师旱。庚辛,勑郡国二千石各祷名山岳瀆。”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气激雷霆怒,神驱岳瀆忙。” 明 张居正 《宫殿纪》:“二大都在寰宇间,皆据百二之雄胜,萃岳瀆之灵秀,鸿图华构,鼎峙於南北。” 清 曹溶 《堕驴行简叶星期》诗:“奇书岳瀆鲜能载,况此风雷桥边驴。”词语解释:沟渎 拼音:gōu dú
(1).犹沟洫。《易·说卦》:“坎为水,为沟瀆。”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子路 为 蒲 令,备水灾,与民春脩沟瀆。” 章炳麟 《吊伊藤博文赋》:“信寻常之沟瀆兮,固鯢鰌为之长。”
(2).比喻困厄之境。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及夫为计不良,困於沟瀆者十年矣。”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瀆。”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圣德实弘,尚许偷生沟瀆。”词语解释:四渎 拼音:sì dú
(1). 长江 、 黄河 、 淮河 、 济水 的合称。《尔雅·释水》:“ 江 、 河 、 淮 、 济 为四瀆。四瀆者,发原注海者也。”《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瀆视诸侯。”《史记·殷本纪》:“东为 江 ,北为 济 ,西为 河 ,南为 淮 ,四瀆已修,万民乃有居。”
(2).星名。属井宿,共四星,在麒麟座内。《晋书·天文志上》:“东井南垣之东四星曰四瀆, 江 河 淮 济 之精也。”词语解释:川渎 拼音:chuān dú
泛指河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考功名》:“其为天下除害也,若川瀆之泻於海也,各顺其势,倾侧而制於南北。” 晋 左思 《吴都赋》:“谿壑为之一罄,川瀆为之中贫。”《魏书·郭祚传》:“ 萧衍 狂悖,擅断川瀆,役苦民劳,危亡已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祕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玄体,川瀆之韞珠玉也。”词语解释:不渎 拼音:bù dú
不傲慢。《易·繫辞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乐天知命,澹然自逸,交不諂上,爱不瀆下。”词语解释:河渎 拼音:hé dú
河川。《艺文类聚》卷十五引 晋 左芬 《武帝纳皇后颂》:“峨峨 华山 ,峻极太清, 巨灵 导流, 河 瀆是经。”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夫人遂诣兴工之所,见王为大猪,驱役阴兵,开凿河瀆。” 明 袁宏道 《广庄·逍遥游》:“凡有足者即有地,是彼未尝无山岳河瀆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盖前侯封禪立庙,祭上帝所造之山川河瀆。”参见“ 河川 ”。
词语解释:河川 拼音:hé chuān
大小河流的统称。亦指河神。《汉武帝内传》:“ 上元夫人 谓帝曰:‘女好道乎?闻数招方士祭山岳,祠灵神,祷河川,亦为勤矣。’” 郭小川 《昆仑行》诗之二:“窄窄的河川,巨石乱跑。”词语解释:沪渎 拼音:hù dú
(1).古水名。指 吴淞江 下游近海处一段(今 黄浦江 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袁府君 即日便征, 遗 已聚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於 沪瀆 ,败。”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崑山县 ﹞东南一百九十里,有 晋 将军 袁山松 城, 隆安 二年筑,时为 吴郡 太守,以御 孙恩 军,在 沪瀆 江滨,半毁江中。”
(2).见“ 沪瀆垒 ”。
词语解释:沪渎垒 拼音:hù dú lěi
古垒名。为 东晋 虞潭 、 袁山松 先后所筑。故址在今 上海市 旧 青浦镇 西, 宋 代已沦入江中。《晋书·虞潭传》:“又修 沪瀆垒 ,以防海抄,百姓赖之。”《晋书·孙恩传》:“ 吴国 内史 袁山松 筑 沪瀆垒 ,缘海备 恩 。” 清 吴伟业 《江上》诗:“江过 濡须 谁筑垒?潮通 沪瀆 总安流。”词语解释:海渎 拼音:hǎi dú
泛称江海。 南朝 梁 沉约 《梁雅乐歌·諴雅》:“出尊祗,展诚信,招海瀆,罢岳镇。”《北史·隋纪上·文帝》:“车驾至自东巡,望祭五岳海瀆。” 唐 萧倣 《享太庙乐章》:“海瀆常宴,波涛不扬。” 宋 苏舜钦 《粹隐堂记》:“海瀆之广,山壑之邃,不能以自藏。”词语解释:污渎
亦作“污瀆”。亦作“汚瀆”。
1.死水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瀆兮,岂容吞舟之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我寧游戏汚瀆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羈,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清 刘大櫆 《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瀆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
2.犹亵渎。 前蜀 杜光庭 《汉州王宗夔尚书安宅醮词》:“或汚瀆吉神,或镇压凶位。”词语解释:淮渎 拼音:huái dú
指 淮河 。 唐 元稹 《祭淮渎文》:“昭祷於 淮瀆 长源公 之灵。”词语解释:决渎 拼音:jué dú
亦作“ 决竇 ”。亦作“决瀆”。 疏浚水道。《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竇。”《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禹 浚川,九州攸寧;爰及 宣防 ,决瀆通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通道桥之壅塞,不行者决瀆之。”《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三焦经文》:“三焦者,决瀆之官,水道出焉。”词语解释:禹渎 拼音:yǔ dú
夏禹 开凿的水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河 之入海,旧在 碣石 ,今川流所导,非 禹 瀆也。”词语解释:经渎 拼音:jīng dú
主干河流。《汉书·沟洫志》:“ 河 ,中国之经瀆。”《宋史·河渠志一》:“每閲前书,详究经瀆。至若 夏后 所载,但言导 河 至海,随山濬川,未闻力制湍流,广营高岸。”词语解释:木渎 拼音:mù dú
镇名。在今 江苏 吴县 西南。地近 太湖 口,渡 太湖 者皆取道于此。 明 嘉靖 三十四年 明 军民追击 倭 寇,歼于此处。旧设 木渎 司,管 木渎 、 横塘 、 新郭 三镇。 清 设县丞驻此。 明 冯梦龙 《山歌·烧香娘娘》:“船一摇摇到 木瀆 。”词语解释:浼渎 拼音:měi dú
玷污、亵渎。多用作谦词。 宋 苏舜钦 《杜公求退表》之五:“四拜封章,乞罢密职,荐颁明詔,未赐俞旨,诚切意专,不避浼瀆。” 宋 司马光 《答陈监簿书》:“是敢輒自陈叙,浼瀆聪明,庶几识祭而已。” 宋 苏辙 《待罪札子》:“前后累致烦言,浼瀆天听。”词语解释:灌渎 拼音:guàn dú
供灌溉用的沟渠。《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鱼难矣。”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溉灌之瀆。” 宋 秦观 《寄陈季常》诗:“揭竿趣灌瀆,与尔不同调。”词语解释:轻渎 拼音:qīng dú
亦作“ 轻黷 ”。 轻慢亵渎。 唐 刘禹锡 《为京兆韦尹降诞日进衣状》:“轻瀆宸扆,无任兢惶。”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谨奉启起居,轻黷威严,倍增战越。”《云笈七籤》卷二五:“谨奉此章,冒犯北极,轻黷明神,倍深战慄之至。” 明 方孝孺 《与邵真斋书》之三:“某适有痔疮之苦,不能躬诣,专令人上请,幸翻然一来,以慰悬仰。轻瀆之罪,尚容面谢不宣。”词语解释:港渎 拼音:gǎng dú
河渠。 宋 陆游 《幽居》诗:“每为游鱼疏港瀆,更缘啼鸟植楸梧。”词语解释:秽渎 拼音:huì dú
污辱;轻慢。 前蜀 杜光庭 《杨神湍谢土醮词》:“其有薰腥秽瀆,穿凿侵伤,承此懺祈,咸蒙销解。”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诸臺益忿,重以秽瀆之语上闻,列章墙进,取必於君。”词语解释:亵渎 拼音:xiè dú
轻慢,不恭敬。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门之外,外门之内何?尊而亲之,与先祖同也。不置中门内何?敬之,示不褻瀆也。” 宋 欧阳修 《论水入太社札子》:“窃以宗庙社稷,礼贵尊严,今四面并无遮映,使巷陌人马往来,褻瀆如此。”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佛牙》:“夫牙骨之多至此,使尽出佛身,佛亦不足贵矣。诬妄褻瀆,莫甚於此。”《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玉 听了,忙説:‘不该!我怎么睡着了?就褻瀆了他!’”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随感录》:“经不住这种考验,就会出卖灵魂,亵渎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词语解释:贯渎 拼音:guàn dú
谓惯于亵渎鬼神。贯,通“ 惯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贯瀆鬼神,慢弃刑法。” 杜预 注:“贯,习也。瀆,易也。” 杨伯峻 注:“ 杨树达 先生《读左传》云:‘瀆当为嬻,《説文》:嬻,媟嬻也。’意为习惯于侮慢鬼神。”词语解释:自渎 拼音:zì dú
指手淫词语解释:谄渎 拼音:chǎn dú
阿谀在上的人和轻侮在下的人。语本《易·繫辞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高亨 注:“諂,甘言媚人曰諂。瀆借为嬻,轻侮人曰嬻。”《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裴子野 论曰:‘……干进务得,兼加諂瀆,无復廉耻之风,谨厚之操。’” 明 李东阳 《白公墓志铭》:“上下交际不为諂瀆,有长厚之风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儒者言无鬼神,大要虑人諂瀆耳。虑諂瀆则可,谓无鬼神则不可。”词语解释:别渎 拼音:bié dú
江河的支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又东北 滹沱 别瀆注焉,谓之合口也。”词语解释:輶渎 拼音:yóu dú
轻慢亵渎。 明 张居正 《奉旨迎母就养谢遣官效劳疏》:“母氏幸存,亦逼桑榆之景。每欲就帝都而侍养,庶几窃天禄以延龄。抱此缕情,惮于輶瀆,詎意区区之悃,上軫宸衷。”词语解释:赘渎 拼音:zhuì dú
亦作“ 赘凟 ”。 烦扰;啰唆。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 如真 已到家,其乐可知,兹亦不復赘凟,但道别后相忆最苦耳。” 清 尹会一 《议禁酒麴疏》:“他如查禁之难,滋扰之弊,以及枣杮等类之均可烧酒,诸臣业经陈奏,不敢赘瀆。”词语解释:陈渎 拼音:chén dú
陈腐而轻慢。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进诗献谀得罪》:“下部议,以猥鄙陈瀆,僭踰狂悖,希图进用,詔下法司逮繫讯问。”词语解释:冗渎 拼音:rǒng dú
1.亦作"冗渎"。
2.烦扰不敬。词语解释:冒渎 拼音:mào dú
见“ 冒黷 ”。
词语解释:冒黩 拼音:mào dú
亦作“ 冒瀆 ”。 冒犯;亵渎。多用作谦词。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词旨琐劣,冒黷尊严,俯伏刑书,不敢逃让,死罪死罪。”《水浒传》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瀆兄长,望乞恕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前夕冒瀆,今来加斧鑕耶?” 鲁迅 《彷徨·孤独者》:“于是觉得我对于孩子的冒渎的话,倒也情有可原。”词语解释:刓渎 拼音:wán dú
玩忽轻慢。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政令刓瀆,上下懈怠,风俗彫弊,人民伪巧,百姓嚣然。”词语解释:匹夫沟渎 拼音:pǐ fū gōu dú
《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瀆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沟瀆”谓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张司封庙》:“江之所恃者隄,安有 伯起 不知以石代薪之便,功未及成,效匹夫沟瀆之为?”词语解释:蠡渎 拼音:lí dú
即 蠡湖 。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四·常州》:“ 蠡瀆 西北去县五十里, 范蠡 伐 吴 开造。”参见“ 蠡湖 ”。
词语解释:蠡湖 拼音:lí hú
湖名。在 江苏省 无锡市 东南。相传 春秋 越 范蠡 伐 吴 时开造。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蠡湖 ,县东南五十里,与 长洲县 分界,相传 范蠡 所开,一名 蠡瀆 ,一名 漕湖 ,东西长十三里,南北六里。”词语解释:通渎 拼音:tōng dú
犹四渎。泛指河流。《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崇岳渟海通瀆之神,咸设坛场。” 张铣 注:“高山深海四瀆之海。”词语解释:豁渎
开通江河词语解释:豁渎
开通江河词语解释:干渎 拼音:gàn dú
见“ 干黷 ”。
词语解释:干黩 拼音:gàn dú
亦作“ 干瀆 ”。 犹冒犯。《宋书·颜延之传》:“但时制行及,归慕无赊,是以腆冒愆非,简息干黷。” 唐 韩愈 《上兵部束侍郎书》:“干黷严尊,伏增惶恐。” 宋 苏辙 《四论熙河边事札子》:“今日之命,臣虽不言,於臣职事,非有害也,而臣再三干瀆圣听,诚有説也。”《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别的东西不来干瀆,只这件,是宅上有餘的,故此敢来开口。”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议者欲举 晋 衰以来夷 汉 之种姓,一切疏通分化之,使无干瀆。”词语解释:侵渎 拼音:qīn dú
亦作“ 侵黷 ”。 侵犯侮慢。《国语·楚语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属民,使復旧常,无相侵瀆。” 汉 徐干 《中论·历数》:“使復旧常,毋相侵黷。”词语解释:戏渎 拼音:xì dú
戏侮亵渎。 宋 张师正 《括异志·许偏头》:“ 许 大惊,谢曰:‘不知神仙降临,前言戏瀆,诚负媿惕。’”词语解释:尘渎 拼音:chén dú
尘黩。用作谦词。 宋 岳飞 《奏审己条具曲折未准指挥札子》:“臣自去冬闻 金 人废 刘豫 ,有可乘之机,是以屡貰管见,尘瀆天听。”《明史·广司土司传三·泗城》:“今 九仙 妄援 汉 岑彭 世次,尘瀆圣听,请治其罪。”词语解释:泄渎 拼音:xiè dú
轻慢,亵渎。泄,通“ 媟 ”。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所以示承祖孝祖明,明不敢泄瀆之义。”词语解释:漫渎 拼音:màn dú
漫涧水 与 渎谷水 的并称。《文选·潘岳〈西征赋〉》:“行乎 漫 瀆 之口,憩乎 曹阳 之墟。” 李善 注:“《水经注》曰:‘ 槖水 出 槖山 ,北流出谷,谓之 漫涧 ,与 安阳溪 水合,又西经 陕县 故城南,又合一水,谓之 瀆谷水 。 漫涧水 北有 逆旅亭 ,谓之 漫谷客舍 。’” 吕延济 注:“ 漫 瀆 ,涧水名。”词语解释:央渎 拼音:yāng dú
出水沟。《荀子·正论》:“今人或入其央瀆,窃其猪彘,则援剑戟而逐之。” 杨倞 注:“央瀆,中瀆也;如今人家出水沟也。”词语解释:畎渎 拼音:quǎn dú
田间沟渠。《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畎瀆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词语解释:混渎 拼音:hùn dú
侵扰;渎犯。词语解释:溷渎 拼音:hùn dú
侵扰;渎犯。 宋 李纲 《辞免知潭州第三奏状》:“动致烦言,溷瀆宸听,卒不能有以少称知遇之意。” 明 唐顺之 《救荒渰记》:“自是百年沮洳,鬱为沃壤。水降土升,不相溷瀆。各効其职,以宜地产。萑藋既去,生我稻粱。”词语解释:开渎 拼音:kāi dú
开通水道;开凿河渠。 晋 左思 《吴都赋》:“或涌川而开瀆,或吞 江 而纳 汉 。”《宋书·少帝纪》:“又开瀆聚土,以象 破冈埭 ,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词语解释:激渎 拼音:jī dú
冲撞冒犯。 明 高攀龙 《自请罢斥疏》:“臣之事君如子事父母,父母有怒,为子者当夔夔斋慄,待亲心之自明,亲怒之自霽,何可更为激瀆。” 明 高攀龙 《自请罢斥疏》:“亦由当时大臣过激以速成其祸,今日何可别为激瀆。”词语解释:淫渎 拼音:yín dú
见“ 淫黷 ”。
词语解释:淫黩 拼音:yín dú
亦作“ 淫瀆 ”。
(1).超越分际而亵渎轻慢。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传》:“又於 平阳 修復 尧 祠,祠左右祀 玉皇 霸王 ,淫瀆不经,因令撤去,易以 舜 禹 二祠。”
(2).指淫乱放荡。《明史·张昇传》:“﹝ 刘吉 ﹞盛纳艳姬,恣为淫黷。”词语解释:枝渎 拼音:zhī dú
支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盖 沛水 枝瀆条分,所在布称,亦兼 丹水 之目矣。”词语解释:挠渎 拼音:náo dú
叨扰;纷扰。《太平广记》卷九五引 唐 莫休符 《桂林风土记·道道林林》:“贫道在此挠瀆多年,更无所酬。”《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若能自干本局,则百职不严而肃,又何患乎政事之挠瀆哉!”词语解释:惛渎 拼音:hūn dú
惑乱亵渎。《旧唐书·萧复传》:“陛下临御之初,圣德光被,自用 杨炎 、 卢杞 秉政,惛瀆皇猷,以致今日。”词语解释:岷渎 拼音:mín dú
即 岷山 。《魏书·张衮传》:“陛下方欲礼神 岷瀆 ,致礼 衡山 ,登 稽岭 ,窥 苍梧 。”按,《史记·封禅书》:“ 瀆山 , 蜀 之 汶山 。” 汶山 即 岷山 。词语解释:洿渎 拼音:wū dú
小水沟。《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菀蘼芜与菌若兮,渐藳本於洿瀆。” 王逸 注:“污瀆,小沟也。‘洿’一作‘污’。”词语解释:惯渎 拼音:guàn dú
犹轻慢。《书·吕刑》“民兴胥渐” 唐 孔颖达 疏:“ 三苗 之民,惯瀆乱政,起相渐染,皆化为恶。”词语解释:烦渎 拼音:fán dú
(1).频繁轻慢。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官职屡改则位轻,迁转烦瀆则位轻。”
(2).繁杂琐细。《宋书·礼志二》:“於是至陵变服单衣袂,烦瀆无準,非礼意也。”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余谓此书迂阔烦瀆,不可施之于世。”
(3).冒昧干扰。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三状》:“此臣所以夙夜遑遑,起则思之,卧则梦之,感嘆涕泗不能自已,不避烦瀆之诛,再三进言者也。” 明 张居正 《再辞恩命疏》:“﹝臣﹞於心实不能安,用敢不避烦瀆,再申前悃。”《续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安大人 也不敢再行烦瀆,只得辞出。”词语解释:罪渎 拼音:zuì dú
犹诬赖。 沙汀 《呼嚎》:“我没有说你是猪--你罪渎不了我!”词语解释:罔渎 拼音:wǎng dú
欺枉轻慢。《明史·鞑靼传》:“明年夏, 万达 復言:‘敌自冬涉春屡求贡,词恭,似宜许。’不听,责 万达 罔瀆。”词语解释:瓜渎 拼音:guā dú
指能通航运瓜船的河。《南史·孝义传上·郭原平》:“ 大明 七年大旱,瓜瀆不復通船。”词语解释:环渎 拼音:huán dú
四面环绕的渠水。 汉 马融 《广成颂》:“於是周阹环瀆,右矕 三涂 ,左概 嵩岳 。”词语解释:狂渎 拼音:kuáng dú
谓无休止地烦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世室》:“上怒甚,謫为 湖广 永州 卫经歷。盖嘵嘵狂瀆者凡八年而始逐,天下快之。”词语解释:琐渎 拼音:suǒ dú
谓琐琐絮聒而渎犯对方,常作书信套语。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奇遇》:“再请问尊翁令堂在否?乞恕琐瀆,幸明见諭。”词语解释:玷渎 拼音:diàn dú
犹玷污,玷辱。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其子曰:‘大人九伯乱道,玷瀆高明。’盖俗谓神气不足者为九伯。”词语解释:渫渎 拼音:xiè dú
亵慢,轻慢不严肃。 汉 班固 《白虎通·辟雍》:“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渫瀆也。”词语解释:媟渎 拼音:xiè dú
见“ 媟黷 ”。
词语解释:媟黩 拼音:xiè dú
亦作“ 媟瀆 ”。亦作“ 媟嬻 ”。
(1).亵狎;轻慢。《汉书·枚皋传》:“﹝ 枚皋 ﹞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媟黷贵幸。” 颜师古 注:“媟,狎也。黷,垢浊也。”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愿陛下正君臣之义,黜群小媟瀆之臣。” 唐 徐洪 《比干墓》诗:“媟黷皆佞諛,虔刘尽英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二》:“ 王观 学士尝应制撰《清平乐》词…… 高太后 以为媟瀆 神宗 ,翌日罢职。”
(2).淫秽。《旧唐书·文苑传中·贾曾》:“臣闻作乐崇德,以感人神,《韶》、《夏》有容,《咸》、《英》有节,妇人媟黷,无豫其间。”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黑风大王》:“一夕,乘醉欲入寝阁,观后真容,且有媟瀆之意。”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格言·闹房》:“今则置酒高会,而浇弛无行之徒,沉湎喧呶,甚且以媟嬻之词相轧,以为笑乐。” 鲁迅 《坟·寡妇主义》:“即以今年的士大夫的文言而论, 章士钊 呈文中的‘荒学逾闲恣为无忌’,‘两性衔接之机缄缔构’……可谓臻媟黩之极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