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jū][yú,我也][动词][yú,同欤][jū][详注1][jū][jū][jū,拮据][详注2][yú][详注3][qú][详注4][xū][shū][xū,又以诸切,音余。芞藇,香草。][详注5][音如。水名,在南郡。]


注1:涂 《广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水名。与滁同。《晋书·宣帝纪》王淩诈言吴人塞涂水。涂水即滁水。
注2:沮 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余切,音苴。水名。《说文》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江。《水经》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 又《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沮县沮水,出东狼谷。《水经注》沔水一名沮水。 又漆沮,二水名。《书·禹贡》漆沮既从。《诗·大雅》自土沮漆。《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十三州志》漆沮,即洛水也。《诗·地理考》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东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别。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书漆沮入于渭之下流。 又《水经注》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 又沮中,地名。亦作柤。《吴志》赤乌四年,诸葛瑾取柤中。 又《广韵》侧鱼切《集韵》臻鱼切,音菹。姓也。黄帝史官沮诵,三国沮授。
注3:屠 《广韵》直鱼切《集韵》《韵会》音除。休屠,匈奴王号。休音朽。
注4:衙 音鱼。衙衙,行貌。《宋玉·九辨》导飞廉之衙衙。
注5:鐻 音渠。《集韵》金银器名。《山海经》青要之山,䰠武罗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银器名。《后汉·张奂传》遗金鐻八枚。《注》鐻,音渠。食器名。未详形制。《左思·魏都赋》鐻耳之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qú 鱼韵

渠 qú
〈名〉
  • (形声。从水,榘(qú)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 同本义
  • 渠,水所居。——《说文》
  • 渠,坑也。——《广雅·释水》
  • 门闾沟渠必步。——《礼记·曲礼》。疏:“沟也。”
  • 又如:干渠(从水源引水的渠道);支渠;毛渠;渠堑(沟渠);灌溉渠;渠田(水田);渠长(古官名。掌管河川的官;盗贼的首领);渠水(引水的沟;沟渠中的水)
  • 濠沟
  • 景霍以为城,而以为渠。——《国语》
  • 古代指车轮的外圈 。如:渠冲(古代攻城的大车);渠碗(用车渠壳作的碗)
  • 盾 。如:渠幨(古时用来御矢的甲名)
  • 水名
  • 渠江,在四川省境内
  • 渠水,在湖南省靖县境内。一名渠河
  • 古州名 。治所在今四川省渠县
〈形〉
  • 大。通“钜” 。如:渠凶(大恶人,元凶);渠首(渠魁);渠酋(渠魁,首领);渠帅(渠率。魁首。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
  • 深广的样子 。如:渠渠(深广的样子)
  • 通“遽”。疾速
  • 夫水激而流渠。——《管子·地数》
〈代〉
  • 渠会永无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又如:渠人(他人;其他人);渠伊(方言。他,他们);渠辈(他们);渠侬(方言。他,她)
〈动〉
  • 开凿沟渠
  • 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耕。——《吕氏春秋》
  • 又如:渠堰(拦水或巩固堤防的建筑物)
康熙字典

  • 《唐韻》彊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求於切,𠀤音蕖。 (鱼韵)
  • 《說文》水所居也。《禮·曲禮》溝渠必步。
  •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
  • 又渠渠,勤也。《詩·秦風》夏屋渠渠。《箋》渠渠,猶勤勤也。《註》深廣貌。
  • 又大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誅其渠帥。
  • 又樂章名。《魯語》金奏肆夏樊遏渠。《註》納夏一名渠。
  • 又漸也。《淮南子·汜論訓》渠幨以守。《註》渠,漸也。
  • 又軒渠,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
  • 又俗謂他人爲渠儂。
  • 又水名。《水經注》水出鄭縣南巴嶺,流逕宕渠縣。謂之宕渠水。
  •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謂車輞爲渠。《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註》渠,車輞,言跰腳也。
  • 又犀渠,甲名。又楯也。《吳語》文犀之渠十行。
  • 又芋渠。《馬融·廣成頌》蘘荷芋渠。
  • 又夫渠,荷名。別作蕖。
  • 又姓。《史記·年表》漢渠復縈。
  • 又《集韻》其據切,音遽。 (御韵)
  • 與詎同。《字林》未知詞也。《史記·張儀傳》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
  • 又與遽通。《史記·陸賈傳》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
  • 又《正韻》臼許切,音巨。 (语韵)
  • 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