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拼音:wēn 元韵

温 wēn
〈名〉
  •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 古水名
  •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 即今南盘江上游
  •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 温度 。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 [中医]:热病
  •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 古州名 。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形〉
  • 温暖,暖和
  •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 覆温之躯。——·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 四支犹温。——·袁枚《祭妹文》
  •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 温和,温厚;和气
  •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 富足
  •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动〉
  • 加热;使暖和 。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 复习
  •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 温《缁衣》一章。——·袁枚《祭妹文》
  •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 [中医]:补养
  •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 通“蕴”。蕴藏,蕴积
  •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