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渴雨 拼音:kě yǔ
无雨。《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於天” 汉 郑玄 笺:“时旱渴雨,故 宣王 夜仰视天河,望其候焉。” 宋 戴复古 《晚春》诗:“池塘渴雨蛙声少,庭院无人燕语长。” 宋 赵汝鐩 《耕织叹》诗之一:“种蒔已徧復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词语解释:渴乌 拼音:kě wū
(1).古代吸水用的曲筒。《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作翻车渴乌,施於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李贤 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珠。”《通典·兵十》:“渴乌隔山取水,以大竹筩去节,雄雌相接,勿令漏洩,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於筩尾取松樺乾草,当筩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
(2).犹金乌。太阳。 谭作民 《噩梦》诗:“ 飞亷 驰,渴乌驶,六合惛瞢万山紫。”词语解释:渴想 拼音:kě xiǎng
(1).非常想念。 元 舒頔 《赋诗》:“一日不作诗,此心成渴想。”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甘蔗》:“甘蔗儿是奴心所好,猛然间渴想你,其实难熬。”《玉娇梨》第十回:“久不见兄,时时渴想。”
(2).指非常想望。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原来他也是本刊的一位热心读者,说久就渴想见见我的。”词语解释:渴骥 拼音:kě jì
见“ 渴驥奔泉 ”。
词语解释:渴骥奔泉 拼音:kě jì bēn quán
口渴的骏马奔向水泉。形容劲急貌。常指书法矫健的笔势。《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亦省作“ 渴驥 ”。 清 陈维崧 《倒犯·秋日云臣斋头同大士展故友蒋瞻武遗墨感赋》词:“渴驥势,掀腾极。” 清 曹寅 《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崩崖落縋石,渴驥破闲皁。”词语解释:渴望 拼音:kě wàng
(1).迫切地盼望。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将陟 井陘 ,薄扫 白登 。北朔渴望,飞旌衡輣。” 明 何景明 《送夏少参之蜀》诗:“父老 三巴 应渴望,丈夫万里是奇游。”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保卫 中国 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实现全国人民所渴望的真正的统一。”
(2).殷切的希望。 巴金 《家》十二:“他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渴望:他想做一个跟他的长辈完全不同的人。”词语解释:渴病 拼音:kě bìng
即消渴病。 唐 罗隐 《听琴》诗:“不知一盏 临邛 酒,救得 相如 渴病无?”词语解释:渴爱 拼音:kě ài
(1).佛教语。谓爱着于五欲,犹如渴而爱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渴爱与生死共门,无朋与结网同路。”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要求者,由於渴爱;此渴爱者,生於独头无明。”
(2).泛指对某一事物非常喜爱。 宋 陆游 《东偏小室》诗:“渴爱飱浆美,慵便葛屨轻。”词语解释:渴睡 拼音:kě shuì
瞌睡。想睡觉或困倦而进入睡眠、半睡眠状态。 宋 苏轼 《王巩清虚堂》诗:“ 吴兴 太守老且病,堆案满前长渴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王生 酒意已醒,看看渴睡上来,伸伸腰,打个呵欠。” 鲁迅 《呐喊·社戏》:“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词语解释:渴羌 拼音:kě qiāng
亦作“ 渴羗 ”。
(1).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有一 羌 人,姓 姚 名 馥 ……好啜浊糟,常言渴於醇酒。羣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后因以称嗜酒的人。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 清 钱谦益 《戊戌中秋日天酒告成戏作采花酿酒歌》:“老夫捧持逾拱璧,快如渴羗得酒泉。”
(2).用以称嗜茶的人。 宋 黄庭坚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衝热来。”词语解释:渴吻 拼音:kě wěn
亦作“ 渴脗 ”。 谓唇干思饮。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定》:“中泠泠溅齿牙香,消吾渴吻,涤我枯肠。” 明 张景 《飞丸记·誓盟牛女》:“渴脗求泉,反招呕气。”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呼婢瀹茗,以解渴吻。”词语解释:渴见 拼音:kě jiàn
急望见到。 宋 苏轼 《叶嘉传》:“吾渴见卿久矣。”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王荆公 ﹞戒閽者有戴花道人来,不问早暮即通。一日,道人果来。 荆公 见之,述父所记渴见之意。”词语解释:渴贤 拼音:kě xián
迫切地慕求贤才。语本《孔丛子·公仪》:“君若飢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 伋 亦愿在下风。”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入幕诸彦集,渴贤高选宜。”词语解释:渴望梅 拼音:kě wàng méi
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载, 魏 军口喝而艰于行走, 曹操 诡称前有梅林,士卒闻之,口齿生津,得以前行。后因以“渴望梅”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躕,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参见“ 望梅止渴 ”。
词语解释: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这廝他不知死飞蛾投火,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却那里得这银子来!只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茅盾 《路》七:“骗谁呀?你是在那里望梅止渴!”词语解释:渴仰
非常仰慕词语解释:渴尘 拼音:kě chén
见“ 渴心生尘 ”。
词语解释:渴心生尘 拼音:kě xīn shēng chén
唐 卢仝 《访含曦上人》诗:“三入寺, 曦 未来。轆轤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喻访友不遇,思念殷切。后用为想望旧友之典。 宋 黄庭坚 《苏李画枯木道士赋》:“去国期年,见似之者而喜矣,况余尘土之渴心。”亦省称“ 渴尘 ”。 明 李东阳 《赐藕》诗:“郭北芳菲怀故里, 江 南风味忆 西湖 。渴尘此夜消应尽,未羡金茎与玉壶。”词语解释:渴日 拼音:kě rì
(1).尽日,终日。《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孔 传:“吉人渴日以为善,凶人亦渴日以行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受经听法,渴日忘疲。” 唐 钱起 《广德初銮驾出关后登高愁望》诗之一:“渴日候 河 清,沉忧催暮齿。”参阅 清 陆云锦 《芝庵读书记·书》。
(2).时间不足。语本《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苦渴无日。”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渴日竞辰》:“ 魏 董遇 字 季真 ,从学者苦渴日。 遇 言当以三餘:夜者日之餘,冬者岁之餘,风雨者时之餘。渴日可对竞辰。”
(3).旱日。 唐 杜甫 《望岳》诗:“渴日絶壁出,漾舟清光旁。” 仇兆鳌 注:“渴日谓旱日。”词语解释:渴乏 拼音:kě fá
谓口干困乏。《百喻经·饮木筩水喻》:“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筩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驰骋渴乏,輙下马解取腰边蠡器,酌而饮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海咸不可以饮,渴乏者久之。”词语解释:渴慕 拼音:kě mù
非常想望。 明 屠隆 《綵毫记·夫妻翫赏》:“各无心於香奩,耻怀繾綣;并栖情於石室,渴慕清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小生 河南 侯朝宗 ,一向渴慕,今才遂愿。”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词语解释:渴赏 拼音:kě shǎng
急求功赏。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烟尘俱起,震天骇地。渴赏之士,锋鏑争先。”词语解释:渴睡汉 拼音:kě shuì hàn
据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载, 宋 吕蒙正 未第时, 胡旦 遇之甚薄。“客有誉 吕 曰:‘ 吕君 工于诗,宜少加礼。’ 胡 问诗之警句。客举一篇,其卒章云:‘挑尽寒灯梦不成。’ 胡 笑曰:‘乃是一渴睡汉耳。’”后 吕蒙正 中状元,使人告知 胡 曰:“渴睡汉状元及第矣。”后以“渴睡汉”借指 吕蒙正 。 宋 文天祥 《上权郡陈通判禼谢解启》:“天开双眼,地放一头, 渴睡汉 平白解嘲,揶揄鬼分明束首。”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卷首 何义门 云:‘…… 江 左周星推首冠,意气肯输 渴睡汉 ?’”词语解释:渴笔 拼音:kě bǐ
(1).谓笔枯少墨。 明 杨慎 《丹铅总录·书学·渴笔》:“ 唐 徐浩书 张九龄 司徒告身,多渴笔。渴笔,枯无墨也,在书家为难。”
(2).指绘画中的渴笔法。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王宸 号 蓬心 ……画宗家法,多用渴笔,苍劲中有气韵。”词语解释:渴念 拼音:kě niàn
急切想望或思念。 贺敬之 《放歌集·西去列车的窗口》:“那些年轻人火热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个战斗?”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十章:“同 小牛 的谈话,没有带来一丝宽慰,反而更引起她对 郭祥 的渴念。”词语解释:渴怀 拼音:kě huái
渴念的心怀。《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君侯英风震於华夏,使敌人闻之不胜嘆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 明 李贽 《又与从吾书》:“闻 霍邱 有高中门生,便一往贺,顺道至此,慰我渴怀,然后赴京,不亦可歟?”词语解释:渴懑
非常抑郁词语解释:渴心生尘 拼音:kě xīn shēng chén
唐 卢仝 《访含曦上人》诗:“三入寺, 曦 未来。轆轤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喻访友不遇,思念殷切。后用为想望旧友之典。 宋 黄庭坚 《苏李画枯木道士赋》:“去国期年,见似之者而喜矣,况余尘土之渴心。”亦省称“ 渴尘 ”。 明 李东阳 《赐藕》诗:“郭北芳菲怀故里, 江 南风味忆 西湖 。渴尘此夜消应尽,未羡金茎与玉壶。”词语解释:渴待 拼音:kě dài
急切地等待。例如:人们都瞪大了眼睛,渴待着他开口讲话。词语解释:渴切 拼音:kě qiē
犹急切。 何其芳 《画梦录·炉边夜话》:“但这里的人从没有一个见过海的,辽远使我更加渴切了。”词语解释:渴葬 拼音:kě zàng
古礼称死者未及葬期而提前埋葬。《公羊传·隐公三年》:“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 何休 注:“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大夫三月而葬,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渴,喻急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汝父渴葬乱塚中。”词语解释:渴而穿井 拼音:kě ér chuān jǐng
比喻事前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鬭而铸锥,不亦晚乎?” 汉 刘向 《说苑·奉使》:“寡人所谓飢而求黍稷,渴而穿井者,未尝能以欢喜见子。”词语解释:渴盘陁国 拼音:kě pán tuó guó
西域古国。 汉 代为 蒲犁国 。即今之 塔什库尔干 。《南史·夷貊传下·渴盘陁国》:“ 渴槃陁国 , 于闐 西小国也。西邻 滑国 ,南接 罽宾国 ,北连 沙勒 。” 词语解释:渴泽 拼音:kě zé
干涸的水泽。《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緹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 孙诒让 正义:“渴泽,犹竭泽也。泽故有水,今涸渴,则无水而可耕种。”词语解释:渴盼 拼音:kě pàn
急切盼望。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他渴盼校长会忽然的进来,像一股阳光似的进来,把屋中的潮气与大家心中的闷气都赶了走。”《诗刊》1976年第1期:“盛夏的酷暑铄石流金,干裂的嘴唇多么渴盼一线流溪。”词语解释:渴槃陁国
西域古国。 汉 代为 蒲犁国 。即今之 塔什库尔干 。《南史·夷貊传下·渴盘陁国》:“ 渴槃陁国 , 于闐 西小国也。西邻 滑国 ,南接 罽宾国 ,北连 沙勒 。”词语解释:渴暍 拼音:kě yē
口渴,暑热。 唐 元结 《寒泉铭》:“於戏寒泉,瀛瀛江渚,堪救渴暍,人不之知。”词语解释:渴涸 拼音:kě hé
干燥。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一表》:“加之肺腑渴涸,眼目眊昏,去秋以来,所苦益增。”词语解释:渴求 拼音:kě qiú
急切地要求。 郭沫若 《落叶·第九信》:“我在这样喝酒,我并不是渴求着快感。” 艾青 《北方》诗:“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一章:“母亲心里充满了热爱生命渴求生存的激情!”词语解释:渴骥奔泉 拼音:kě jì bēn quán
口渴的骏马奔向水泉。形容劲急貌。常指书法矫健的笔势。《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亦省作“ 渴驥 ”。 清 陈维崧 《倒犯·秋日云臣斋头同大士展故友蒋瞻武遗墨感赋》词:“渴驥势,掀腾极。” 清 曹寅 《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崩崖落縋石,渴驥破闲皁。”词语解释:渴马 拼音:kě mǎ
谓驯马时控制其饮水,使之习惯忍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造父 为 齐王 駙驾,渴马服成,效驾圃中,渴马见圃池,去车走池,驾败。” 王先慎 集解引旧注:“令马忍渴百日,服习之,故成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简公 以 齐 民为渴马,不以恩加民,而 田成恆 以仁厚为圃池也。”词语解释:渴鴠 拼音:kě dàn
寒号虫。属蝙蝠类。词语解释:渴闷 拼音:kě mèn
口干气闷。《北史·魏咸阳王禧传》:“时热甚, 禧 渴闷垂死,敕断水浆。”词语解释:渴酒 拼音:kě jiǔ
非常想喝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他虽然定了仿单,然而到了他穷极渴酒的时候,只要请他到酒店里吃两壶酒,他就什么都肯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