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liù 宥韵

溜 liù
〈名〉
  • (形声。从水,留声。本义:水名)
  • 古水名。又名“潭水”
  • 溜水郁林郡。——《说文》
  • 即今纵贯广西中北部的融江、柳江及黔江
  • 通“霤”。屋檐滴水处
  •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 房顶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 。如:水溜
  •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
  • 这不是咱们这溜儿都装上自来水了吗?——老舍《龙须沟》
  • 又如:这溜儿果树很多
〈动〉
  • 液体向下流
  • 生犹悬水溜,死若波澜停。——南朝·孔欣《置酒高堂上》
  • 斜视,瞥,迅速而短暂地看
  • 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小红一溜。——《红楼梦》
  • 又如:溜瞅(斜着眼睛窥视);溜溜(瞟,斜视)
  • 操练 。如: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 通“遛”。漫步;游逛
  • 在那海棠树边,悄悄溜了三回。——田间《赶车传》
  • 传唤
  • 到十六日,叫小厮拿了一个“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戏子来谢神。——《儒林外史》
  • 又如:溜子(溜单。注明官衔的帖子)
  • [方]:涂抹、糊缝隙 。如:溜缝
〈形〉
  • 水势迅猛
  • 黄河水溜,不是当耍的。——·孔尚任《桃花扇》
  • 又如:溜道(湍急的河道)
  • 行动迅速 。如:溜烟(形容跑得迅速);溜撒(行动迅速、敏捷)
〈量〉
  • 连串,条。用以表示成排、成条、成串的事物 。如:一溜鬃毛;一长溜红飘带;一溜房屋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救切,音霤。 (宥韵)
  • 水名。《說文》水在鬱林郡。《後漢·郡國志》鬱林郡有中溜縣。
  • 又《水經注》漢水於槃頭郡南與溜水合。
  • 又水溜下也。《孫綽·遊天台山賦》醴泉涌溜于隂渠。又《馬觀瀛涯勝覽》弱水三千,舟行遇風,一失入溜,則水弱而沒溺。
  • 又發也。《管子·宙合篇》減溜大成。《註》減,盡也。溜,發也。言徧環畢莫不備得,故曰減溜大成。
  • 又與霤同。《左傳·宣三年》三進及溜。《正義》溜,謂簷下水滴之處。
  •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尤韵)
  • 義同。
  • 又與留同。《戰國策》成皋石溜之地。《註》古作石留。
  • 又與流通。《靈樞經》所溜爲滎。《註》溜,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