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滚滚 拼音:gǔn gǔn
(1).水涌流貌。 唐 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 长江 滚滚流。”《郁达夫游记·游白岳齐云之记》:“滚滚清溪,东流下去,便成了 浙水 之源之一。”
(2).翻腾貌。 清 唐孙华 《夏旱述忧》诗之一:“乾云滚滚黏青草,落日曈曈散赤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物忽化为浓烟,滚滚四散。” 毛泽东 《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杨朔 《征尘》:“前面是一片滚滚的黄尘,我似乎跌进上古的洪荒时代。”
(3).滔滔不绝貌。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坐听其谈,滚滚无穷,上下数千载间,细大之事如指掌,皆有稽据可验。”《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言谈滚滚,相貌堂堂,满面春风,一团和气。” 明 归有光 《赠医士张云厓序》:“自 轩 岐 以来百七十九家之言,靡不洞彻,谈论滚滚,治人生死立効。”
(4).谓迅速消逝。 明 唐顺之 《天宁寺尘外楼》诗之二:“俛仰百年成滚滚,乾坤隻眼更谁曾?” 明 黄叔度 《梧桐树·携酒访殷子馀》套曲:“对酒划然长啸,叹英雄滚滚,尽付波涛。”
(5).浑圆饱满貌。 叶紫 《丰收》七:“自家的谷子早已黄熟得滚滚的,再不打下来,就会一粒粒地自行掉落。”词语解释:百滚 拼音:bǎi gǔn
长时间沸腾。形容水烫。《天雨花》第二一回:“却将百滚热汤,自口中灌下。”词语解释:飞滚 拼音:fēi gǔn
(1).犹疾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 幕府山 蜡檄星驰, 五马渡 楼船飞滚。”亦指飞快地滚动。 王汶石 《大木匠》:“大篮子飞滚得丈把远。”
(2).犹沸滚。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痒》:“便泼上飞滚的热汤也,只讨得外面皮儿的苦。”词语解释:翻滚 拼音:fān gǔn
滚动;转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跳入江翻滚下。”《孽海花》第三三回:“忽见崖顶上,仿佛天河决了口倒下的洪涛里,翻滚着两个赤条条的孩子。” 陈荒煤 《刘麻木》:“江水被尾轮扰得翻滚,撒开了辽阔的波浪。”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他肚里一片好心肠在翻滚,就是嘴不会说话。”词语解释:镶滚 拼音:xiāng gǔn
镶绲。一种缝纫方法。把布条或带子镶围在衣服等的边缘。《老残游记》第三回:“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词语解释:走滚 拼音:zǒu gǔn
亦作“走袞”。
(1).变计;转机。
(2).变更、更改。《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所以才挑唆他告状,这事再没走滚。”《歧路灯》第四九回:“如今説媒的事,往往成而不成,临时忽有走滚,以致説媒的无脸见人。”
(3).活络;善变。 明 冯梦龙 《挂枝儿·拿人》:“走滚的心肠儿,我也难拘难繫。我识透你是箇点水的蜻蜓,点着水儿就飞。”词语解释:转滚 拼音:zhuǎn gǔn
滚动。 钱锺书 《围城》三:“他最擅长用外国话演说,响亮流利的 美国 话像天心里转滚的雷,擦了油,打上蜡,一滑就是半个上空。”词语解释:翻滚滚 拼音:fān gǔn gǔn
形容滚动。多见于 元 明 戏曲。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二折:“你不跟我去呵,便索向翻滚滚千丈奈河流。”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将 李春郎 的父亲,只向那翻滚滚波心水渰杀。”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俺这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鑊。”词语解释:跌跌滚滚 拼音:diē diē gǔn gǔn
跌交打滚的样子。《西游记》第十六回:“那些和尚一见了,唬得跌跌滚滚,都爬在地上。” 张人远 《毛阳山上打游击》:“一个连的敌人就这样被我们烧死了很多,活着的跌跌滚滚跑回去,又挨了营长一顿臭骂。”词语解释:匀滚 拼音:yún gǔn
方言。平均计算。《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论平价,这木头匀滚着也值五六两一根。”词语解释:驴打滚 拼音:lǘ dǎ gǔn
(1).高利贷的一种。放债时规定,到期不还,利息加倍。利上加利,越滚越多,如驴翻身打滚,故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向 韩老六 借钱贷粮,要给七分利、八分利,还有驴打滚,小户拉他的饥荒,一年就连家带人都拉进去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一章:“这黑了心的老地主,说的是使他三十块钱埋葬我那苦命的儿媳妇,可是他那驴打滚的高利贷,扣来扣去只给了我二十块。”
(2).用黍面、豆粉等制成的一种甜食品。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六:“有香甜可口的‘驴打滚’,也有一个大子儿一碗的豆汁。”词语解释:粗滚滚 拼音:cū gǔn gǔn
亦作“麄滚滚”。 粗而圆的样子。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麄滚滚的黄桑杖腿筋,硬邦邦的竹签着指痕。”词语解释:拾头打滚
撒泼吵闹。拾头:碰头词语解释:黄滚滚 拼音:huáng gǔn gǔn
沙尘飞扬貌。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黄滚滚咫尺人间路不通。”词语解释:棉滚滚 拼音:mián gǔn gǔn
形容衣服穿得松软厚实。 沙汀 《淘金记》八:“‘连那个穿刷把裤子的 李瘟牛 ,都阔起来了!’她不平地接着说,‘穿得棉滚滚的,每顿干饭。’”词语解释:打滚 拼音:dǎ gǔn
(1).躺在地下滚来滚去。《西游记》第五六回:“那长老在地下正了性,口中念起紧箍儿咒来,把那 行者 勒得面红耳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儒林外史》第五回:“﹝ 赵氏 ﹞披头散髮,满地打滚,哭的天昏地暗。”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三:“地板也和家里的一样,洗得黄澄澄地,可以坐,可以打滚。”
(2).比喻长期置身某种范围内。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抱着哀痛的心肠和光明的希望,追惜着过去,憧憬未来:这又是属于明日的‘ 北京 人’的事,和在棺木里打滚的人们不相干的。”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他的一生就在债务里打滚。”
(3).犹翻番。成倍增加。词语解释:滔滔滚滚 拼音:tāo tāo gǔn gǔn
(1).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便把他父亲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个榜下知县……一五一十从头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滚滚的对那女子哭诉了一遍。”
(2).喻声势浩大。 清 挽澜词人 《法国女英雄弹词》第六回:“ 法 王被弑早传闻, 欧 土诸王大喫惊,便再兴兵来讨伐,合了 普国 、 奥国 、 英国 、 瑞典 、 荷兰 、 西班牙 葡萄牙 七国的兵,滔滔滚滚入京城。” 李大钊 《Bolshevism的胜利》:“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词语解释:番滚滚 拼音:fān gǔn gǔn
反复翻滚貌。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三折楔子:“火坑里消息我敢踏,油鑊内钱财我敢拿……望着番滚滚热油叉。”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三折:“为甚么这番滚滚海藏里不沉埋……他本是个虚飘飘世上的浮财。”词语解释:尿流屁滚 拼音:niào liú pì gǔn
形容惊慌狼狈之态。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不消 伍相国 费力,只我 伯嚭 身上,包杀的他尿流屁滚。”词语解释:沸滚 拼音:fèi gǔn
沸腾翻滚。 茅盾 《子夜》四:“他浑身的血被这一击逼成沸滚。” 叶圣陶 《未厌集·某城纪事》:“野鸡的脚爪边躺着浮切了四五刀的鳜鱼,张开大嘴,等着到沸滚的油里去游泳。”词语解释:屎流屁滚 拼音:shǐ liú pì gǔn
形容惊恐之极。《黑籍冤魂》第三回:“又闻得禁烟要用强硬的手段,更急得屎流屁滚。”词语解释:热滚滚 拼音:rè gǔn gǔn
(1).形容热,滚烫。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老太婆叹息着接过碗去,在热滚滚的大铁锅里拣了一碗红薯根端给 阿潮 。”
(2).热泪涌流貌。 朱自清 《别》:“他的泪不和他商议,热滚滚直滴下来了。”
(3).形容非常亲热、热情。 林斤澜 《新生》:“空山人静,那笔在纸上沙沙走着,就像轻快地、热滚滚地,小声说着体己话。”词语解释:一滚 拼音:yī gǔn
犹言混在一道。《朱子语类》卷三四:“此四句,是四件事,不可一滚説了。”词语解释:生滚 拼音:shēng gǔn
方言。现煮。《羊城晚报》1982.11.29:“刚散场的电影观众,一般喜欢光顾坚强店的生滚鱼片粥。”词语解释:石滚 拼音:shí gǔn
亦作“ 石磙 ”。 石制滚压农具。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奇盗》:“夜已昏暗,众出庙门,坐石滚上,疑未决。”《诗刊》1978年第1期:“喜鹊落在梅树上,石磙打来也不飞。” 沙汀 《记贺龙》:“‘真了不得! 张桂生 已经学会认马了呀。’他轻笑着切断他,从石磙子上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