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首字词组
漂泊漂溺漂落漂絖漂泼漂泳漂凌漂决
漂流漂然漂沉漂旋漂汩漂滥漂垫漂冰
漂零漂杵漂沛漂没漂浪漂蚁漂摇草漂摆
漂荡漂渺漂田漂炯漂杀漂账漂厉 
漂摇漂麦漂泛漂溢漂濡漂说漂坠 
漂沦漂沈漂寓漂撇漂遥漂覆漂轻 
漂浮漂海漂游漂拔漂沸漂移漂疽 
漂漂漂沙漂蓬漂曳漂儿漂砾漂激 
漂梗漂沫漂薄漂橹漂渝津漂膏漂凉带刺 
漂萍漂寄漂洒漂沤漂淫漂卤漂发 

词语解释:漂泊  拼音:piāo bó
(1).随流漂荡或停泊。《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嘉陵江巨木》:“江之滸有 乌阳 巨木,长百餘尺,围将半焉,漂泊摇撼於江波者久矣,而莫知奚自。”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杨化记》:“适有死人漂泊 于氏 之屋畔,众人视之,乃 杨化 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生北归,復经 洞庭 ,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人民日报》1970.3.28:“战艇在原地漂泊。”
(2).比喻行踪不定,居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下亭漂泊,高桥羈旅; 楚 歌非取乐之方, 鲁 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我今漂泊等鸿鴈, 江 南 江 北无常栖。”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小生以孤客少年,漂泊无依。” 罗旋 《红线记》四:“他漂泊一世,无处安身。”
词语解释:漂流  拼音:piāo liú
1.漂浮流动。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揄扬涤盪,漂流陨往,触崟石兮。”《朱子语类》卷七十:“ 扬子云 言山杀瘦泽增高,此是説山上之土为水漂流下来,山便瘦,泽便高。” 清 唐孙华 《落叶》诗:“高原惨澹烟条直,沟水漂流锦片残。” 杨朔 《海市》:“拼死命挣扎着游了半夜,力气完了,人也昏了,随着涨潮的大流漂流下去。”
2.漂泊,行踪无定。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沉沦漂流,优游上国。” 唐 李商隐 《五月十五日夜》诗:“万里漂流远,三年问讯迟。” 清 刘大櫆 《送姚姬传南归序》:“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 鲁迅 《书信集·致肖军肖红》:“没有了家,暂且漂流一下罢。”
3.一项具有探险性的水上运动项目的名称。
词语解释:漂零  拼音:piāo líng
(1).飘落,坠落。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2).凋零,衰败。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一:“心期汗漫卧云扃,家计漂零水上萍。” 宋 欧阳修 《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漂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二:“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鐘词赋两漂零。”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左联结成的前后,有些所谓革命作家,其实是破落户的漂零子弟。”
(3).漂泊,生活不安定。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乱代漂零予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漂零风雨苦离家,愁杀无情白鼻騧。”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说什么--‘漂零未定’,一个字‘愁’!革命者前进在斗争中,喜气洋洋,无愧无忧。”
词语解释:漂荡  拼音:piāo dàng
(1).在水上浮动。 唐 李商隐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诗:“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明 刘基 《解语花》词:“罗幕掩数行清泪,一任他化作浮萍,漂荡随流水。”
(2).冲刷,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有 亮 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纍细石为之……今夏水漂荡,岁月消损,高处可二三尺,下处磨灭殆尽。”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两扇忽闢,大水漂荡,盗皆溺死。” 明 唐顺之 《与白伯伦仪部书》之二:“矢石驰驱,风波漂荡,岂是人情所乐。” 清 刘大櫆 《张豹林墓志铭》:“先高祖厝在浅土,猝为山水所漂荡。”
(3).冲没,淹没。《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八月乙巳,蠲遇水资财漂荡者,今年调税。”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 河 失故道,遗患及於东方; 徐 居下流,受害甲於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水流沙际,不免有漂荡之患。”
(4).漂泊;流浪。 唐 杜甫 《偶题》诗:“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宋 王安石 《寄友人》诗之三:“一别三年至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丈夫漂荡今如此,却话 巴 山夜雨时。” 清 孙枝蔚 《赠汪舟次》诗:“维余漂荡人,髮素血将枯。”
(5).犹荡漾。形容景物美好。 唐 李商隐 《江东》诗:“今日春光太漂荡, 谢 家轻絮 沉 郎钱。”
(6).飘飞;飘扬。 唐 李商隐 《流莺》诗:“流鶯漂荡復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清 洪昇 《长生殿·私祭》:“你看鶯乱飞,草正芳,恰好应清明雨漂荡。” 巴金 《发的故事》:“他的叹声不能够冲破屋顶,又折了回来,怨愤地在房里四处漂荡。”
词语解释:漂摇  拼音:piāo yáo
(1).摇动。《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宋 陆游 《急雨》诗:“漂摇争闔户,壅溢共疏沟。” 清 刘大櫆 《〈焚书〉辨》:“今夫富民遗其子孙以室庐,至其后之不肖……又取其瓦甓以去,而遗其梁栋。风雨之所漂摇,虫蚁之所剥蚀,其邻里之居民,因窃取以为薪。”
(2).随波浮动。 宋 文天祥 《苏州洋》诗:“一叶漂摇 扬子江 ,白云尽处是 苏洋 。”《红旗歌谣·一盏红灯照洪湖》:“小船漂摇湖中荡,赤卫队员意志强。”
(3).漂泊;羁旅。 宋 叶适 《史进翁墓志铭》:“宗伯不以我为材,意者失仕乎!尚漂摇旅寄何益!” 宋 范成大 《东山渡湖》诗:“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
(4).动荡,不安定。 宋 苏辙 《超然台赋》:“嗟人生之漂摇兮,寄流枿於海壖。”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他们本应该安心读书的,而时局漂摇得他们安心不下。”
词语解释:漂沦  拼音:piāo lún
(1).漂流沉没。 宋 刘子翚 《渡淮》诗:“四顾天地黑,孤舟恐漂沦。”
(2).漂泊流落。 唐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诗:“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説。”
(3).衰败;飘零。 唐 孟郊 《答姚怤见寄》诗:“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 明 刘基 《门有车马客行》:“断蓬失其根,风沙歘漂沦。”
词语解释:漂浮  拼音:piāo fú
(1).在液体的表面移动或停留。 宋 邵雍 《落花吟》:“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只见水面上漂浮一个死尸,穿着青衣服。”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他像是坐在一只无依无靠的小舢板上,漂浮在茫茫的海洋上。”
(2).漂泊,漂流。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男为生活计,只能漂浮在外。”
(3).比喻工作不踏实,不深入。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实际上,他的工作很漂浮。”
词语解释:漂漂  拼音:piāo piāo
(1).漂流。《战国策·齐策三》:“降雨下, 淄水 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2).漂浮,浮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 唐 陆龟蒙 《和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蘂尘。”
(3).漂泊。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4).飞扬貌;高飞貌。《老子》“漂兮若无所止” 汉 河上公 注:“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5).浅青色。《释名·释采帛》:“漂漂,浅青色也。”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6).古代传说中南方山名。《吕氏春秋·求人》:“南至 交阯 、 孙朴 、 续樠 之国, 丹粟 、 漆树 、 沸水 、 漂漂 、 九阳 之山。”
(7).投小瓦片或小石片掠水面跳跃向前的一种游戏。《花城》1981年第1期:“时间又在一幢幢工厂的烟突上升起了,在孩子们放情投出的漂漂水纹上展开了。”
词语解释:漂梗  拼音:piāo gěng
随水漂流的桃梗。语出《战国策·齐策三》:“﹝ 苏秦 ﹞谓 孟尝君 曰:‘今者臣来,过於 淄 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 淄水 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復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 淄水 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漂梗”引申指漂泊者。 唐 许浑 《金陵阻风登延祚阁》诗:“登阁惭漂梗,停舟忆断蓬。” 明 杨慎 《庚寅除夕》诗:“无家垂老同漂梗,痛饮狂歌非隐沦。”参见“ 浮梗 ”。
词语解释:浮梗  拼音:fú gěng
漂流的桃梗。《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土偶﹞曰:‘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 淄 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浮梗”喻飘流无定。 闽 徐夤 《别》诗:“酒尽歌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二:“人生真浮梗,吾生岂繫匏。”《水浒传》第十一回:“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忆别君应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
词语解释:漂萍  拼音:piāo píng
漂流不定的浮萍。比喻人东奔西走,行止无定。 唐 杜甫 《东屯月夜》诗:“抱疾漂萍老,防边旧穀屯。” 唐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诗:“明朝即漂萍,离恨无由宣。”
词语解释:漂溺  拼音:piāo nì
(1).冲没,淹没。《南齐书·高逸传·徐伯珍》:“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 唐 韦应物 《使云阳寄府曹》诗:“百里次 云阳 ,閭阎问漂溺。” 宋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二:“奔流未已坑穀平,折苇枯荷恣漂溺。”
(2).指漂没溺死。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将军》:“是年 乍浦 潮灾,漂溺数千人。”
词语解释:漂然  拼音:piāo rán
(1).高远貌。《汉书·杨恽传》:“夫 西河 魏 土, 文侯 所兴,有 段干木 、 田子方 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一说为凛然。漂、凛形近而误。参阅 杨树达 《汉书管窥》卷七。
(2).流滴貌。 唐 元稹 《远安寺水亭》诗序:“ 远安寺 水亭见 展公 题壁,漂然泪流,因书四韵。”
(3).浪游貌。 唐 杜甫 《赠蜀僧闾邱师兄》诗:“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
词语解释:漂杵  拼音:piāo chǔ
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书·武成》:“会于 牧野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孔颖达 疏:“自攻其后,必杀人不多;血流漂舂杵,甚之言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 前蜀 韦庄 《辛丑年》诗:“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 瞿秋白 《荒漠里》:“汗血虽然‘漂杵’,诗人却立在杵上,正在乘长风破万里浪。”
词语解释:漂渺  拼音:piāo miǎo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貌。 宋 王安石 《松江》诗之一:“五更漂渺千山月,万里凄凉一笛风。”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因为我们的古人将心力大抵用到玄虚漂渺平稳圆滑上去了,便将艰难切实的事情留下,都待后人来补做。”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可是‘明日’这一个观念,在他竟似乎非常辽远,简直和我们想到‘来世’一样,一样的漂渺,一样的空虚,一样的靠不住。”
词语解释:漂麦  拼音:piāo mài
汉 高凤 妻晒麦于庭,令 凤 护麦, 凤 持书诵读,时天暴雨,潦水漂麦, 凤 竟不知。见《后汉书·逸民传·高凤》后以“漂麦”为专心读书的典实。 清 赵翼 《漫兴》诗:“尚躭书味忘漂麦,未长诗功想揠苗。”
词语解释:漂沈  拼音:piāo shěn
见“ 漂沉 ”。
词语解释:漂沉  拼音:piāo chén
亦作“ 漂沉 ”。
(1).漂泊沉沦。 唐 白居易 《初入峡有感》诗:“自古漂沉人,岂尽非君子。”
(2).沉埋;淹没。 宋 苏洵 《木假山记》:“漂沉汩没於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 清 唐孙华 《大雨叹》诗:“近得 江 南信,漂沉遍 三吴 。”
(3).升沉。 唐 元稹 《春》诗:“漂沉随坏芥,荣茂委苍穹。”
词语解释:漂海  拼音:piāo hǎi
航海,漂洋过海。
词语解释:漂沙  拼音:piāo shā
汉 代西域 西夜国 之别名。《后汉书·西域传·西夜》:“ 西夜国 一名 漂沙 ,去 洛阳 万四千四百里。”
词语解释:漂沫  拼音:piāo mò
(1).谓泡沫飘飞。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玄駟蔼蔼,扬鑣漂沫。”《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庾阐 《海赋》:“颺波於万里之閒,漂沫於 扶桑 之外。”
(2).浮沫。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词语解释:漂寄
暂时寄居
词语解释:漂落  拼音:piāo luò
漂零沦落。 宋 苏舜钦 《沧浪怀贯之》诗:“酒徒漂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宋 苏轼 《与蔡景繁书》:“某謫居幽陋,每辱存问,漂落之餘,恃以少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 诚 亦哭曰:‘兄何漂落以至於此?’”
词语解释:漂沉  拼音:piāo chén
亦作“ 漂沉 ”。
(1).漂泊沉沦。 唐 白居易 《初入峡有感》诗:“自古漂沉人,岂尽非君子。”
(2).沉埋;淹没。 宋 苏洵 《木假山记》:“漂沉汩没於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 清 唐孙华 《大雨叹》诗:“近得 江 南信,漂沉遍 三吴 。”
(3).升沉。 唐 元稹 《春》诗:“漂沉随坏芥,荣茂委苍穹。”
词语解释:漂沛  拼音:piāo pèi
漂流。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地镜时昏晓,池星竞漂沛。”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漂沛,漂流也。”
词语解释:漂田  拼音:piāo tián
水田。 宋 王安石 《送程公辟之豫章》诗:“中户尚有千金藏,漂田种粳出穰穰。”
词语解释:漂泛  拼音:piāo fàn
(1).漂流;漂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以其服用投 尼连河 , 捺地迦叶波 见诸祭器随流漂泛。”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盖拘束以度日月,若鸟在笼中;漂泛於乾坤间,若萍浮水上。”
(2).谓明显表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凯绥珂勒惠支木刻〈牺牲〉的说明》:“之所以于我们这样接近的,是在她那强有力的,无不包罗的母性。这漂泛于她的艺术之上,如一种善的征兆。”
词语解释:漂寓  拼音:piāo yù
漂泊寄居。 唐 戎昱 《湖南春日》诗之二:“ 三湘 漂寓若流萍,万里 湘 乡隔 洞庭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早岁明经得第,选 蘄州 参军。秩满,漂寓 江 淮 者久之。”
词语解释:漂游  拼音:piāo yóu
(1).漂浮,漂流。 柳杞 《夫妻船》:“在 南海 、 福建 一带海面上,漂游着许许多多‘夫妻船’。” 郭小川 《草鞋》诗:“草鞋排成行列,行过绿色的草原,有如野花漂游在蓝澄的溪水面上。”
(2).漂泊不定。 巴金 《光明集·我的眼泪》:“他四处漂游,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
词语解释:漂蓬  拼音:piāo péng
漂泊。谓飘转如同飞蓬。 唐 杜甫 《赠李白》诗:“秋来相顾尚漂蓬,未就丹砂愧 葛洪 。”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谁怜身世漂蓬,每渍素綃有泪。”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惜取明时一荐雄,十年书剑任漂蓬。”
词语解释:漂薄  拼音:piāo báo
犹漂泊。《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行经万里,不见 汉 地,漂薄风波,絶粮茹草。”
词语解释:漂洒  拼音:piāo sǎ
飘零洒落。 宋 苏辙 《雨中陪子瞻》诗:“漂洒正纷紜,谈笑方容与。”
词语解释:漂絖  拼音:piāo kuàng
漂洗丝绵絮。语本《庄子·逍遥游》:“ 宋 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宋 黄庭坚 《戏答史应之》诗之二:“收得千金不龟药,短裙漂絖暮江寒。”
词语解释:漂旋  拼音:piāo xuán
水流的漩涡。 唐 李贺 《昌谷》诗:“漂旋弄天影,枯檜挐云臂。” 王琦 汇解:“旋当作漩,回泉也。”
词语解释:漂没  拼音:piāo méi
冲没。《汉书·沟洫志》:“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隄防以自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泛海遭风,舟楫漂没。唯我子母及 僧伽罗 仅而获济。”《明史·何孟春传》:“ 江 淮 北河水大溢,漂没田庐人畜无算。” 清 唐孙华 《秋雨不止书闷》诗之二:“吾乡百万田,漂没随秋草。”
词语解释:漂炯  拼音:piāo jiǒng
浮闪光亮。 唐 孟郊 《石淙》诗之九:“潜角时耸光,隐鳞乍漂冏。”
词语解释:漂溢  拼音:piāo yì
犹漫溢。《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自是大雨,至於九月,昼夜阴晦,未尝澄霽,江河漂溢,隄防坏决,天下皆诉水灾。”
词语解释:漂撇  拼音:piāo piě
形容余音缭绕而相击。《文选·王褒〈洞箫赋〉》:“联緜漂撇,生微风兮。” 李善 注:“漂撆,餘响少腾相击之貌。”
词语解释:漂拔
漂浮拔起
词语解释:漂曳  拼音:piāo yè
飘摆,摇曳。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刚从地层下涌出的泉水是温热的,水草滑油油,漂曳得像绿缎带子。” 碧野 《在江汉平原上》:“她的赤脚轻快地溅起浪花,踩在河底的细小卵石和漂曳的水草上,滑腻腻的。”
词语解释:漂橹  拼音:piāo lǔ
亦作“ 漂樐 ”。亦作“ 漂卤 ”。 谓血流浮起大盾牌。形容杀伤极多。《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秦 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櫓。”櫓,一本作“ 樐 ”。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樐。”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特以神武不杀,哀者能胜,故无取乎漂櫓成渠耳。”
词语解释:漂沤  拼音:piāo ōu
漂浮的水泡。 清 姚鼐 《次韵答秦小岘》:“使君文章配旄节,漫士踪迹同漂沤。”
词语解释:漂泼  拼音:piāo pō
漂泊,行止不定。《三国志平话》卷上:“不因趓难身漂泼,怎遇分金重义知。”
词语解释:漂汩  拼音:piāo gǔ
漂泊。《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而 华 人之旅 南洋 者,流离漂汩,视为化外之民,不復加以保护。”
词语解释:漂浪  拼音:piāo làng
(1).犹漂流。《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又昔 孙权 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略无孑遗。”参见“ 漂流 ”。
(2).漂泊;行止无定。《百喻经·估客驼死喻》:“捨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 殷夫 《监房的一夜》:“他以前可以在我请求之下,不说故事,而讲他以前当兵的生活,漂浪的生活。”
词语解释:漂流  拼音:piāo liú
1.漂浮流动。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揄扬涤盪,漂流陨往,触崟石兮。”《朱子语类》卷七十:“ 扬子云 言山杀瘦泽增高,此是説山上之土为水漂流下来,山便瘦,泽便高。” 清 唐孙华 《落叶》诗:“高原惨澹烟条直,沟水漂流锦片残。” 杨朔 《海市》:“拼死命挣扎着游了半夜,力气完了,人也昏了,随着涨潮的大流漂流下去。”
2.漂泊,行踪无定。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沉沦漂流,优游上国。” 唐 李商隐 《五月十五日夜》诗:“万里漂流远,三年问讯迟。” 清 刘大櫆 《送姚姬传南归序》:“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 鲁迅 《书信集·致肖军肖红》:“没有了家,暂且漂流一下罢。”
3.一项具有探险性的水上运动项目的名称。
词语解释:漂杀  拼音:piāo shā
淹死。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水泉涌溢,漂杀人民。”
词语解释:漂濡  拼音:piāo rú
飘洒沾湿。《管子·形势解》:“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迅雷风烈,雨雹交下……移时乃定,灵坛供具旛旗之属,儼然如旧,略无漂濡。”
词语解释:漂遥  拼音:piāo yáo
(1).随风摇动。 汉 班彪 《北征赋》:“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
(2).飘流,漂泊。《楚辞·大招》“无远遥只” 汉 王逸 注:“遥犹漂遥,放流貌也。”
词语解释:漂沸  拼音:piāo fèi
飘动;飘流。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寝至二更,忽觉增寒,惊觉,乃漂沸风冷,如有扇焉。” 唐 杨炯 《浮沤赋》:“光凌虚而半动,影倒水而分圆。始参差而别趣,终宛转以同渰。歷乱踟蹰,漂沸縈紆。”
词语解释:漂儿  拼音:piāo ér
钓鱼的浮标。《红楼梦》第八一回:“ 探春 把丝绳抛下……就有一个杨叶窜儿,吞着钩子,把漂儿坠下去。”
词语解释:漂渝津  拼音:piāo yú jīn
古渡口名。故址在今 天津市 东。 晋 末 石虎 遣师伐 辽西 鲜卑 段辽 ,曾至此。《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季龙 以 桃豹 为横海将军, 王华 为渡潦将军,统舟师十万出 漂渝津 。”
词语解释:漂淫  拼音:piāo yín
谓声音轻扬悠长。 三国 魏 杜挚 《笳赋》:“或漂淫以轻浮,或迟重以沉滞。”
词语解释:漂泳  拼音:piāo yǒng
犹浮游。 晋 郭璞 《江赋》:“石帆蒙笼以盖屿,蓱实时出而漂泳。”
词语解释:漂滥  拼音:piāo làn
漂流泛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然水流急濬,霖雨暴涨,漂滥无常,行者难之。”
词语解释:漂蚁  拼音:piāo yǐ
指漂浮在酒面上的泡沫。 晋 张载 《酃酒赋》:“若乃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长安 春御, 洛 浪夏设,漂蚁萍布,分香酷烈。”
词语解释:漂账  拼音:piāo zhàng
旧时谓欠账不还。如:这个人不正派,过去常常漂账,直到现在还是本性不改。
词语解释:漂说  拼音:piāo shuō
犹游说。 汉 班固 《答宾戏》:“及至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骋辞。”
词语解释:漂覆  拼音:piāo fù
漂流淹没。 明 刘基 《游云门记》:“大湖长谿而无激衝漂覆之虞,於是适意游赏者莫不乐往而忘疲焉。”
词语解释:漂移  拼音:piāo yí
沿着一条空间路线发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和缓的、多少稳定的流动、滑动或移动。例如: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一般漂移;太阳系在银河中的任何漂移。
词语解释:漂砾  拼音:piāo lì
冰川所携带的巨大石头
词语解释:漂膏  拼音:piāo gāo
即鸦片。 聂绀弩 《“爱智庐”》:“反正多的是功夫,在玩古董,吸‘漂膏’。”
词语解释:漂卤  拼音:piāo lǔ
见“ 漂櫓 ”。
词语解释:漂橹  拼音:piāo lǔ
亦作“ 漂樐 ”。亦作“ 漂卤 ”。 谓血流浮起大盾牌。形容杀伤极多。《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秦 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櫓。”櫓,一本作“ 樐 ”。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樐。”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特以神武不杀,哀者能胜,故无取乎漂櫓成渠耳。”
词语解释:漂凌  拼音:piāo líng
漂荡凌越。《文选·马融〈长笛赋〉》:“漂凌丝簧,覆冒鼓钟。” 李善 注:“漂凌,漂荡凌驾也。”
词语解释:漂垫  拼音:piāo diàn
浮沉。《太平广记》卷二九一引《成都记》:“ 李冰 为 蜀郡 守,有蛟嵗暴,漂垫相望, 冰 乃入水戮蛟。”
词语解释:漂摇草  拼音:piāo yáo cǎo
即巢菜。豆科植物,嫩苗可食用,全草入药。 宋 陆游 《巢菜》诗序:“ 蜀 蔬有两巢,大巢,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畦中, 东坡 所赋元修菜是也。 吴中 絶多,名漂摇草,一名野蚕豆,但人不知取食耳。”
词语解释:漂厉  拼音:piāo lì
谓水流迅疾。《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引 三国 魏 刘劭 《赵都赋》:“汤泉涫沸,洪波漂厉。”
词语解释:漂坠  拼音:piāo zhuì
漂散,衰败。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念典礼之漂坠,伤六经之散落。”
词语解释:漂轻  拼音:piāo qīng
轻飘;不坚实。《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杨泉 《养性赋》:“况性命之几微,如鸿毛之漂轻。”《南史·康绚传》:“帝以为然,使水工 陈承伯 、材官将军 祖暅 视地形,咸谓 淮 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
词语解释:漂疽  拼音:piāo jū
即瘭疽。脓疮之类。漂,通“ 瘭 ”。《庄子·则阳》:“漂疽疥癕,内热溲膏是也。” 成玄英 疏:“漂疽,热毒肿也。癕,亦疽之类也。”一说为疮疽化脓。 陆德明 释文:“漂,本亦作瘭,瘭疽,谓病疮脓出也。”
词语解释:漂激  拼音:piāo jī
冲激。 唐 柳宗元 《梦归赋》:“山嵎嵎以巖立兮,水汩汩以漂激。”
词语解释:漂凉带刺  拼音:piāo liáng dài cì
犹冷嘲热讽。 陈忠实 《信任》:“几天来, 罗虎 和几个四清运动挨过整的干部的子弟,漂凉带刺,一应一和,挖苦臭骂那些四清运动中的积极分子。”
词语解释:漂发  拼音:piāo fā
犹毫发,细微。漂,通“ 秒 ”。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天台牡丹》:“某村有鹅牡丹,一株三干,其大如小斗……有侵花至漂髮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
词语解释:漂决  拼音:piāo jué
冲决,冲破。《宋书·律历志序》:“ 河 自 龙门 东注,横被中国,每漂决所渐,寄重灾深,堤筑之功,劳役天下。”
词语解释:漂冰  拼音:piāo bīng
漂浮于水中的任何类别的冰,包括搁浅冰和漂流陆冰——亦称“浮冰”
类似于冰山的丘状浮冰体
词语解释:漂摆  拼音:piāo bǎi
漂浮摇摆。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一章:“ 蛤蟆滩 渠道里的紫草和鸡爪草,青翠晶亮,在急湍的清流里快活地漂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