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元(半)[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jiān,中间][yān,赤黑色][《集韵》昨闲切。窄也。][bān pān][《广韵》《集韵》阻顽切。伏也。][guān,纶巾][與班同,還反也。又分也,賜也。][guān,同瘝][xián jiān]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韵 去声

寒韵,另见

漫 màn
〈动〉
  •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 同本义
  • 诸山崩,鸿水溢。——《三国志·吴主传》
  • 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世说新语·文学》
  •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 又如:漫溢(水满向外流);漫口(堤岸被水冲溃);水漫金山;漫溃(水涨破堤而出);漫泄(水满外流);漫流(水势很大的河流);漫然(浩大的样子);漫滋(形容水涨溢漫延);漫衍(泛滥)
  • 充满;遍,周遍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姚鼐《登泰山记》
  • 又如:漫天彻地(弥漫天空,充满地面。形容势头极大);漫山(满山,遍山);漫天盖地(遍布天地之间);漫野(遍野);漫荡荡(遍布的样子)
  • 用泥糊 。如:漫墙(用泥糊墙);漫抹(涂抹)
  • 你这不去,惹的大的们恼了,这才“漫墙撩胳膊,丢开手”了。——《醒世姻缘传》
  • 污;玷污
  • 又欲以其辱行漫我。(辱行:坏品行)——《庄子·让王》
〈形〉
  • 放纵;散漫;不受约束
  • 公漫久矣。——欧阳修《新唐书》
  • 又如:漫家(不受门户限制的学派);漫天要价(无限度地乱要价)
  • 广远的样子 。如:漫沙(广阔的沙地);漫天过海(形容没有边际);漫衍(绵延伸展的样子);漫演(连绵不尽)
  • 长的样子;辽远的样子
  •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三国·曹丕《燕歌行》
  • 又如:漫远(漫长遥远);漫长(长得没有尽头的);路漫漫;夜漫漫
  • 模糊
  • 其远古刻尽漫失。——姚鼐《登泰山记》
  • 又如:漫失(模糊剥蚀);漫略(文辞模糊简略);漫暗(模糊不清);漫剥(因剥蚀脱落而模糊不清)
  • 平缓 。如:漫岗(坡度很小的山脊);漫坡(较缓的斜坡)
〈副〉
  • 随便;随意
  • 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又如:漫然(随便的样子);漫抄(随手写录);漫书(随意书写);漫言(随便地说);漫叩(随便发问);漫识(随手记载);漫题(信手书写的文字)
  • 徒然
  • 漫劳车马驻江干。——杜甫《宾至》
  • 遍;普遍
  • 漫撒子(种籽)。——《齐民要术》
  • 都;全
  • 漫不敢可否事。——胡铨《上高宗封事》
康熙字典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半切,音縵。 (翰韵)
  • 大水也。一曰水浸淫敗物。《揚子·方言》溼敝爲漫。
  • 又水名。《後漢·郡國志》成臯有漫水。
  • 又㵎名。《水經注》橐水,出橐山,北流出谷,謂之漫㵎。
  • 又漫漫,長遠貌。《左思·吳都賦》廓廣庭之漫漫。
  • 又雲色也。《尚書·大傳》卿雲爛兮,禮漫漫兮。
  • 又徧也。《公羊傳·宣三年》郊牛死,不言其所食,漫也。《註》徧食牛身。
  • 又放也。《前漢·藝文志》漫羨而無所歸心。
  • 又汗漫,渺茫貌。《關尹子·九藥篇》勿以汗漫曰道之廣。
  • 又澶漫,猶縱逸也。《莊子·馬蹄篇》澶漫爲樂。
  • 又川原之形。《張衡·西京賦》澶漫靡迤。
  • 又爛漫,分散之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流離爛漫。
  • 又《揚子·方言》漢漫,懣也。朝鮮洌水之閒煩懣謂之漢漫。
  • 又與墁同。塗也。《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謨官切,音瞞。 (寒韵)
  • 水大貌。
  • 又《博雅》漫漫,平也。
  • 又漫漫,路長貌。與曼通。
  • 又《集韻》莫晏切,音謾。
  • 與慢同。惰也。亦作僈。
  • 又《韻補》叶民堅切,音眠。 (先韵)
  • 《魏文帝·寡婦賦》歷夏日兮苦長,涉秋夜兮漫漫。微霜隕兮集庭,燕雀飛兮我前。
  • 又叶眼見切,音面。 (霰韵)
  • 《揚雄·甘泉賦》仰矯首以高視兮,目瞑眴而無見。正瀏濫以弘惝兮,指東西之漫漫。
  • 考證:〔《尚書·大傳》卿雲爛兮,體漫漫兮。〕
  • 謹照原文體改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