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漫漫 拼音:màn màn
(1).广远无际貌。《管子·四时》:“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 尹知章 注:“漫漫,旷远貌。”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宋 范成大 《题山水横看》诗之一:“烟山漠漠水漫漫,老柳知秋渡口寒。”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六场:“长路漫漫北风紧,带锁配枷实难行。”
(2).长貌;久貌。《后汉书·蔡邕传》“ 宁子 有清商之歌, 百里 有豢牛之事” 李贤 注引《三齐记》载 宁戚 歌曰:“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晋 潘岳 《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孤寂的空房中,她想起日后这漫漫的岁月,有时痛不欲生,几要自杀。”
(3).平缓貌。《广雅·释训》:“漫漫,平也。” 南朝 梁 沉约 《早发定山》诗:“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宋 王安石 《寄韩持国》诗:“渌遶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
(4).遍布貌。《太平御览》卷八引《尚书大传》:“ 舜 歌曰:‘卿云烂兮,糺漫漫。’”今本《尚书大传》作“縵縵”。 唐 戴叔伦 《苏溪亭》诗:“ 苏溪亭 上草漫漫,谁依东风十二阑。”《白雪遗音·八角鼓·春云淡淡》:“春云淡淡,春雾漫漫。”
(5).众多貌。 战国 楚 宋玉 《钓赋》:“漫漫羣生,孰非吾有。”
(6).放任,放纵。《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归以吾言谓而王,王前事漫漫,今当自谨,独不闻 燕 齐 事乎?言吾为而王泣也。”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7).昏愦糊涂。《太平御览》卷二二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里语曰:‘县官漫漫,寃死者半。’” 南朝 梁 江淹 《泣赋》:“心蒙蒙兮恍惚,魄漫漫兮西东。” 清 刘大櫆 《〈张弘勋诗集〉序》:“其与友相接,漫漫昏昏,无可相切磋之具。”
(8).浩荡貌。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有酒有酒兮告临江,风漫漫兮波长。”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诗:“东风漫漫吹桃李,尽日独行春色里。” 清 龚自珍 《京师春尽夕大雨书怀晓起柬比邻李太守吴舍人》诗:“春风漫漫春浩浩,生人死人满春抱。”
(9).容光焕发的样子。
(10).慢慢。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太僕停嗔息怒,听老汉漫漫的説与你听。” 清 袁于令 《双莺》第五折:“我们且漫漫的傍了垂杨,一路访去。” 清 蒋士铨 《桂林霜·投辕》:“求爷通报过了,小人漫漫的再禀。” 张天翼 《儿女们》:“耳朵里听着他们哇啦哇啦吵着的声音漫漫的远下去远下去。”词语解释:漫游 拼音:màn yóu
亦作“ 漫游 ”。 随意游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 万石湾 ﹞渊深不测,实为灵异。先后漫游者,多罹其毙。” 唐 元结 《漫酬贾沔州》诗:“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 宋 叶适 《除太府卿淮东总领谢表》:“既筦钱米,又知甲兵,本乞漫游,更叨烦委。” 冰心 《寄小读者》十四:“小朋友!漫游的生涯,从今开始了!”词语解释:漫天 拼音:màn tiān
(1).形容水势特别盛大。《书·尧典》“浩浩滔天” 孔 传:“浩浩盛大若漫天。” 孔颖达 疏:“天者,无上之物;漫者,加陵之辞,甚其盛大,故云‘若漫天’也。”
(2).谓罪恶极大。《史记·五帝本纪》:“ 尧 曰:‘ 共工 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张守节 正义:“ 共工 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似於恭敬,罪恶漫天,不可用也。”
(3).满天。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他矁一矁漫天尘土桥先断:喝一声拍岸惊涛水逆流。” 毛泽东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4).蔽天。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一:“ 杨文公 大年 美鬚髯,一日早朝罢至都堂, 丁晋公 时在政府,戏谓之曰:‘内翰拜时鬚扫地。’公应声曰:‘相公坐处幕漫天。’ 晋公 知其讥己,而喜其敏捷,大称赏之。” 鲁迅 《〈两地书〉序言》:“而最坏的是我们当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
(5).俗称农历八月大潮汛时,又遇台风而形成的水灾。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沓潮者, 广州 去大海,不远二百里。每年八月,潮水最大,秋中復多颶风。当潮水未尽退之间,颶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或数十年一有之,亦繫时数之失耳。俗呼为海翻,为漫天。”
(6).无边际,无限度。参见“ 漫天要价 ”、“ 漫天叫价 ”。词语解释:漫山 拼音:màn shān
满山,遍山。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词语解释:漫浪 拼音:màn làng
放纵而不受世俗拘束。《新唐书·元结传》:“公之漫其犹聱乎?公守著作:不带笭箵乎?又漫浪於人间,得非聱齖乎?” 宋 欧阳修 《自叙》诗:“余本漫浪者,兹亦漫为官。” 明 吴承恩 《祭卮先生文》:“ 承恩 , 淮海 之竖儒也,迂疎漫浪,不比数於时人。”词语解释:漫郎 拼音:màn láng
(1).指 唐 朝 元结 。 唐 颜真卿 《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序:“将家 瀼 滨,乃自称浪士,著《浪説》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 宋 黄庭坚 《彫陂》诗:“穷山为吏如 漫郎 ,安能为人作嚆矢。” 宋 朱熹 《寿母生朝》诗之三:“徙居邂逅成嘉遯,捧檄因循愧 漫郎 。”
(2).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 郁达夫 《穷乡独立日暮苍茫顾影自伤漫然得句》诗:“只愁物换星移后,反被旁人唤 漫郎 。”词语解释:漫说 拼音:màn shuō
别说,不要说。 唐 司空图 《柳》诗之一:“漫説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当下姑娘脸上的那番得意,漫説出将入相,八座三臺,大约立刻叫他登基坐殿,成佛升天,他也不换!”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三章:“当一块钱,就要几分的利息,死了当,又一块钱卖两三块,漫说十岁,就是岁岁做寿也吃不完啦!”词语解释:漫道 拼音:màn dào
莫说,不要讲。 唐 王昌龄 《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宋 陆游 《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诗之五:“漫道贫非病,谁知懒是真。” 毛泽东 《忆秦娥·娄山关》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词语解释:漫空 拼音:màn kōng
谓浮泛不切实际。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二四》:“若只漫空想去,则落释氏‘本来面目’一种狂解。”词语解释:漫流 拼音:màn liú
(1).水势很大的河流。 唐 于鹄 《寄续尊师》诗:“春木带枯叶,新蒲生漫流。”
(2).随意流淌;到处流。 明 高启 《赠钱文则琴呈良夫》诗:“漫流入沧海,悠然去无回。”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六章:“汗水虽然还是一直在他的脸颊和脖子周围漫流,他如今并不来揩拭他们。”词语解释:漫与 拼音:màn yǔ
犹言随便对付。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宋 苏轼 《次韵表兄程正辅江行见桃花》:“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 宋 姜特立 《蝶恋花·送妓》词:“我辈情钟君漫与,为云为雨应难据。”词语解释:漫尔 拼音:màn ěr
随意貌。 宋 苏辙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坐曹漫尔夸勤瘁,割肉何妨誚詆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还金绝交》:“ 麻阳 主簿 顾渊白 致书问讯,且以辰砂一包见寄,未及啟封,漫尔置篋笥中。”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良由降虏 哱拜 久怀异图,驾言云云,阶之为祸,庸可漫尔归恶死者,倒置纲纪哉!”词语解释:漫成 拼音:màn chéng
(1).徒成,枉成。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月好漫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 清 吴伟业 《桃核船》诗:“三士漫成 齐 相计,五湖好载 越 姝行。”
(2).随意写成,信手写就。 赵朴初 《水仙子》词序:“晨起,观海上日出,景色奇丽……披襟欣然,漫成此曲。”词语解释:漫刺 拼音:màn cì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禰衡 ﹞ 建安 初来游 许 下,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后因以“漫刺”指名刺。 宋 欧阳修 《上胥学士启》:“是宜殫重趼宿舂之劳,怀漫刺署里之字。”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若初非隶属,但恃雅素,趦趄日进,怀漫刺俛首 樊知客 辈,固多不自爱重者。”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二:“ 韩侂胄 为相时,尝招致 水心 叶适 ,已在坐,忽门外有以漫刺求謁者,题曰:‘ 水心 叶适 候见。’”词语解释:漫叟 拼音:màn sǒu
放纵无拘束的老人。 唐 元结 老时自称 漫叟 。 唐 元结 《漫歌八曲》序:“壬寅中, 漫叟 得免职事, 漫 家 樊 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 清 钱谦益 《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宦况萧闲如 漫叟 ,家居恭谨类 恬侯 。”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之四:“ 漫叟 短歌伤老大,散人长揖怒清狂。”词语解释:漫灭 拼音:màn miè
(1).磨灭,模糊难辨。《后汉书·文苑传·祢衡》:“﹝ 禰衡 ﹞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 宋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清 周亮工 《老仆叹》诗:“老僕怀书字漫灭,长跪视人人不接。” 鲁迅 《〈嵇康集〉跋》:“今於原字校佳及义得两通者,仍依原钞,用存其旧。其漫灭不可辨认者,则从校人,可惋惜也。”
(2).埋没。 宋 苏辙 《私试进士策问》之二七:“《易》、《诗》、《书》皆立学官,《春秋》虽不用,而其书亦不废。惟大《乐》沦弃,漫灭无文。” 清 顾炎武 《三朝纪事阙文序》:“臣祖二十年抄録之勤,不忍令其漫灭,以负先人之志。”
(3).淹没。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凡欲疏通,必下而上。先治下,则上之水无不流;若先治上,则水皆趋下,漫灭下道,而不可施功力,其势理然也。”词语解释:漫题 拼音:màn tí
信手书写的文字。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引 善继 柯古 《赠诸上人连句》:“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宋 贺铸 《清平乐》词:“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繫住行云。”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 中国 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词语解释:漫兴 拼音:màn xìng
谓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 明 杨慎 《木泾周公裒集鄙诗刻之作此以谢》诗:“漫兴诗成散逸多,玉人彩笔为编摩。”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 倪云林 每作画,必题一诗,多率意漫兴。”词语解释:漫云 拼音:màn yún
别说,不要讲。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仇西华 《哀悼黄家坝牺牲诸同志》诗:“漫云赤化千家悦,那料曇花一现空。”词语解释:漫言 拼音:màn yán
(1).散言,宣言。《列子·黄帝》:“於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 张湛 注:“漫,散也。”
(2).随便地说。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不逾两日,而有司者已报班师矣。此非生愚之漫言也。”
(3).莫言;别说。 清 魏源 《寰海后十章》诗之四:“漫言孤注投壶易,万古 澶渊 几 寇莱 。” 郭沫若 《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 千代松原 不见松,漫言巨害自微虫。”词语解释:漫长 拼音:màn cháng
绵延得很长。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间或也有女人或者小孩的声音,这是在远远寥落的长街上凄凉地喊着的漫长的叫卖声。” 艾青 《双尖山》诗:“接着它的是 离别山 ,一条漫长的窄谷,和麻密的原始森林。”词语解释:漫书 拼音:màn shū
随意书写。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文襄》:“一日某县民告粮船江行失风,公詰其失船为某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所对参错,公案籍以质,其人惊服,始知公之自记,非漫书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 中国 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词语解释:漫写 拼音:màn xiě
随意写作。 宋 梅尧臣 《漫书》诗:“蒲葵两钱扇,漫写未嫌轻。”词语解释:漫漶 拼音:màn huàn
(1).模糊不可辨别。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於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甎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元 张可久 《红绣鞋·题惠山寺》曲:“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旧刻漫漶看新碑。” 清 袁枚 《新齐谐·孔林古墓》:“竹简数十页,若有蝌蚪文者,取视成灰。鼎俎尊彝之属,亦多破缺漫漶。” 何其芳 《独语》:“有一所落寞的古老的屋子,画壁漫漶,阶石上铺着白藓。”
(2).犹迷茫不清。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今世学者但知 镐京 之为 西周 ,东迁之为 东周 而已。若 敬王 之迁 成周 ,固已漫漶;其於两 周公 之 东 、 西周 ,则自非熟於考古者,盖茫不知其所以也。” 元 谢应芳 《辨惑论》:“予蚤岁见王者为亲戚祀神,吐鄙俚之词,徼漫漶之福,輒羞赧去之。”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二十:“七年不见 朱循吏 ,往事漫漶如埽尘。”词语解释:漫然 拼音:màn rán
(1).随便貌。 宋 欧阳修 《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凡臣所请者,若漫然泛言之,恐不能尽其利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府县·县令处分人命》:“ 吴 俗最嚣,无命輒以人命入状,究之毫无影响。吏兹土者亦视为寻常故套,漫然準其行,亦漫然听其罢。”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我漫然的吃了几口,就想不吃了。”
(2).犹浑然,全然。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邵伯恭 侍郎守 长安 ,既去久之,以书抵亲识曰:‘自去 长安 ,唯酥梨、笋时復在念,其他漫然不復记忆。’” 明 唐顺之 《答王南江提学书》:“夫嗜好之中人也亦必有因,必非以为漫然无所用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
(3).浩大貌。 宋 秦观 《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诗:“漫然衔 洞庭 ,领略非一状。”词语解释:漫汗 拼音:màn hàn
(1).广大貌。《文选·张衡〈南都赋〉》:“布濩漫汗,漭沆洋溢。” 刘良 注:“漫汗,言广大也。”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万屋漫汗合,千株照曜开。”
(2).散乱貌。 唐 柳宗元 《天对》:“胡纷华漫汗,而潜谓不死?”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事虽漫汗麄梗,经 建翁 手,必有条流秩序,后可循守也。”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而闻见较远,必摭拾往籍,以攷其行事者,亦曰攷,曰徵,而其漫汗,则或焉谱牒杂记之属。”词语解释:漫狂 拼音:màn kuáng
纵情放荡。 宋 苏轼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舟中贾客莫漫狂, 小姑 前年嫁 彭郎 。”词语解释:漫淹 拼音:màn yān
犹浸泡。 宋 方岳 《次韵程弟》之三:“此腹寧须文字香,漫淹虀瓮半青黄。”词语解释:漫弥 拼音:màn mí
犹弥漫,满。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遇物伤凋换,登楼思漫瀰。”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下:“ 曾苍山 作《苏云卿歌》……歌云:‘ 东湖 湖面波漫瀰, 东湖 岸上春土肥。’”词语解释:漫种 拼音:màn zhǒng
播种方法之一,种子置于器物中,边走边撒,力求撒匀,使苗出稀稠适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胡麻》:“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先以耬耩,然后散子,空曳劳。” 元 王祯 《农书》卷二:“漫种者,用斗盛穀种,挟左腋间,右手料取而撒之;随撒随行,约行三步许,即再料取;务要布种均匀,则苗生稀稠得所。 秦 晋 之间,皆用此法。”词语解释:漫延 拼音:màn yán
(1).水满溢而向周围扩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三秦记》曰:‘ 桃林塞 在 长安 东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好行则牧 华山 ,休息林下;恶行则决河漫延,人马不得过矣。’”
(2).泛指向四周扩散。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霎时间,这同一个口号声漫延开去。”词语解释:漫歌 拼音:màn gē
随意吟唱。 唐 元结 《酬裴云客》诗:“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词语解释:漫卷 拼音:màn juàn
(1).随风翻卷。 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词:“ 六盘山 上高峰,红旗漫捲西风。”
(2).遍卷,席卷。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章:“漫卷着飞沙的狂风,就像它要毁灭一切似的,正在这 运河 两岸的千里原野上横冲直撞!”词语解释:漫野 拼音:màn yě
遍野。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 泉头庄 附近的土坡上也长起了漫野的青草,青草中间更开出了许多鲜黄的、白嫩的野花。”词语解释:漫江 拼音:màn jiāng
满江。例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水调歌·游泳》词语解释:漫暗 拼音:màn àn
模糊不清。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行草大小甚多,真跡今存,但多漫暗。”词语解释:漫思茶 拼音:màn sī chá
很想喝茶。漫,这里有“不由得”的意思。例如:日高人渴漫思茶。词语解释:漫吟 拼音:màn yín
随意吟咏。 唐 元结 《酬裴云客》诗:“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词语解释:漫画 拼音:màn huà
(1).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等方法来达到尖锐讽刺的效果。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这一种画,在 中国 过去的绘画里很少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摹写。” 沙汀 《范老老师》:“老板叫 朱问樵 ,沉闷褊狭,又瘦又长,生着两片漫画式的肥大嘴唇。”
(2).鸟名。 宋 洪迈 《容斋五笔·瀛莫间二禽》:“ 瀛 莫 二州之境,塘濼之上,有禽二种……其一类鶩,奔走水上,不閒腐草泥沙,唼唼然必尽索乃已,无一息少休,名曰‘漫画’。”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五:“ 晁以道 曰:‘鵜之属,有曰漫画者,以觜画水求鱼,无一息之停。’”词语解释:漫语 拼音:màn yǔ
泛语;空话。 南朝 梁武帝 《责贺琛敕》:“卿云:‘国弊民疲。’诚如卿言,终须出其事,不得空作漫语。” 宋 陶穀 《清异录·还元竹》:“予曾与所亲计,当取江湖大竹,火上出汗,候色变白,磨莹破之。阔半寸,长七寸,厚三分……每片书字一行,密则倍,不欲人见者,加囊封,宜号还元竹,终以身未至南,但成漫语。” 明 李贽 《复麻城人书》:“如此説话,方为正当,非漫语矣。”词语解释:漫步 拼音:màn bù
没有目的,悠闲走动。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在这条街漫步徘徊,忽然发现了通俗阅报社的招牌,挂在商业场的楼上。”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因为时间还早,他们就在车站外面的一片空地上并肩漫步着。”词语解释:漫谈 拼音:màn tán
谓不拘形式地就某问题发表意见或谈体会。 鲁迅 《〈且介亭杂文〉附记》:“这真是不过一篇漫谈,毫无深意,怎么会惹出这样大问题来的呢,自己总是参不透。” 续范亭 《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区区之见,借作漫谈,贡献国人,倘能有四万万分之一之效果,亦匹夫有责之大义微忱,岂敢默而无语!”词语解释:漫识 拼音:màn shí
随手记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宋 嘉定 中,续得一万八千餘卷。 陆 亦未及载也。漫识其后。”词语解释:漫家 拼音:màn jiā
不受门户限制的学派。 唐 元结 《漫论》:“九流百氏,有定限耶?吾自分张,独为漫家。”词语解释:漫客 拼音:màn kè
漫游的人。 明 高启 《赠漫客》诗:“漫客乃其徒,放意在云水。”词语解释:漫儿 拼音:màn ér
铜钱上没有字的一面。参见“ 漫面 ”。
词语解释:漫面 拼音:màn miàn
金属钱币没有文字的一面。《汉书·西域传上》“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 唐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钱文面作骑马形,漫面作人面目也。’ 如淳 曰:‘幕音漫。’幕即漫耳,无劳借者。今所呼幕皮者,亦谓其平而无文也。”词语解释:漫头 拼音:màn tóu
巢菜。豆科,多年生草本。嫩苗称巢芽,可作蔬菜。全草入药。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 东坡 诗云:‘彼美君家菜,铺田録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汉 东人以豌豆苗为菜云, 蜀 人以为漫头号巢菜。以 坡 诗求之,良不诬。”词语解释:漫声 拼音:màn shēng
说话声音拉得很长。 沙汀 《范老老师》:“‘这个时候怎么还会来啊!’呵欠之后, 朱问樵 漫声说。”词语解释:漫指 拼音:màn zhǐ
泛指。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自注:“诸人皆实有篇章,采诸众论,非漫指者。”词语解释:漫污 拼音:màn wū
污蔑,诬陷。《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谗夫蔼蔼而漫著兮” 汉 王逸 注:“言谗人相聚,蔼蔼而盛,欲漫污人以自著。”词语解释:漫浪叟 拼音:màn làng sǒu
即 漫叟 。 唐 元结 始自称“浪士”,继称“漫郎”,老称“漫叟”。 清 唐孙华 《次王随庵七十自寿诗原韵》之二:“避世聊为 漫浪叟 ,少言甘号 囁嚅翁 。”参见“ 漫叟 ”、“ 漫郎 ”。词语解释:漫烂 拼音:màn làn
(1).散乱,消散。《文子·上礼》:“末世之为治……以清为浊,性命飞扬,皆乱以营,贞信漫烂,人失其性。”
(2).鲜明美丽。 唐 李涉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不觉淹留两月餘,风光漫烂生洲渚。” 华罗庚 《捧读〈毛选〉五卷志感》诗:“华好叶扶春漫烂,《毛选》五卷是甘霖。”词语解释:漫糊 拼音:màn hú
模糊。 唐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泉巖雪飘洒,苔壁锦漫糊。”词语解释:漫波 拼音:màn bō
大波。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剂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词语解释:漫乱 拼音:màn luàn
多而杂乱。 唐 韩愈 《喜矦喜至赠张籍张彻》诗:“荒花穷漫乱,幽兽工腾闪。”词语解释:漫远 拼音:màn yuǎn
漫长遥远。 沙汀 《淘金记》二:“它并不很高,没有树木,远远看起来只是一埂漫远的黄土丘陵。”词语解释:漫应 拼音:màn yīng
随便答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自与榜人妇言之,妇目 黄 , 黄 漫应焉。” 鲁迅 《〈伪自由书〉前记》:“对于 达夫先生 的嘱咐,我是常常‘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的。”词语解释:漫士 拼音:màn shì
不受世俗约束的文人。 宋 邓椿 《画继》卷三:“ 襄阳 漫士 米黻 ,字 元章 ,尝自述云:‘黻即芾也’,即作 芾 。”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老宜称漫士,穷喜备残黎。”词语解释:漫文 拼音:màn wén
随便写来,体裁形式没有一定的小文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著者是二十年以上,生活于 中国 ,到各处去旅行,接触了各阶级的人们的,所以来写这样的漫文,我以为实在是适当的人物。”词语解释:漫衍 拼音:màn yǎn
(1).流溢;泛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大 汉 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漫衍,旁魄四塞,云尃雾散,上畅九垓,下泝八埏。”《文选·王褒〈洞箫赋〉》:“或漫衍而骆驛兮,沛焉竞溢。” 李善 注:“漫衍,流溢貌。” 清 严允肇 《哀淮人》诗:“一朝 河 岸决,漫衍东南陬。”
(2).无准则,不受约束。《列子·仲尼》:“ 公孙龙 之为人也,行无师,学无友,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 张湛 注:“乱行而无定家。” 明 归有光 《杨渐斋寿序》:“然不敢为漫衍卑謟之谈;以为世俗之文,非所以事先生也。” 清 恽敬 《〈楞伽经〉书后一》:“ 周万载 伯蔼 ,前令 星 子,於废招提得《楞伽经记》……其记漫衍,颇有不附经旨者。”
(3).绵延伸展貌。《楚辞·远游》:“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 洪兴祖 补注:“漫衍,无极貌。”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逶迤漫衍,绕以大壑。”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居庸关》:“冈坡漫衍,可容万骑。”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长林迥密,随着高低转折的峰峦,蜿蜒漫衍,努力显现伟大雄厚的气概。”
(4). 汉 杂戏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戯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漫衍者,即 张衡 《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延’者也。”词语解释:漫沙 拼音:màn shā
广阔的沙地。 晋 潘岳 《西征赋》:“爆鳞骼於漫沙,陨明月以双坠。”词语解释:漫散 拼音:màn sàn
(1).播种的一种方法,将种子均匀遍撒。
(2).散落,散开。《水浒传》第一一三回:“ 宋 兵杀入城来,南军漫散,各自逃生。”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西山》:“六七转至 大石桥 ,流泉满道,或注荒地,或伏草逕,或漫散尘沙间,是 西山 诸水会处。” 赵树理 《孟祥英翻身》三:“这一架打过之后,别人都成了没事人,各自漫散了,只有 孟祥英 一个人不能那么清闲。”
犹散漫。随随便便,不受约束。 清 戴震 《原善下》:“见夺而沮丧,漫散无检押,心任其责也。” 许地山 《春桃》:“其实,他这两天在道上漫散地走,不晓得要往那里去。”词语解释:漫坡 拼音:màn pō
较缓的斜坡。《人民日报》1952.1.11:“桥头的陡岸已经被炸成漫坡,对岸的沙滩也被炸成河湾似的。”《人民日报》1962.10.21:“然后就往山坡上跑,先跑漫坡,漫坡跑熟了,再跑陡坡。”词语解释:漫理 拼音:màn lǐ
无规则的纹理。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作龟文,阴作漫理。”词语解释:漫笔 拼音:màn bǐ
犹随笔。 明 李诩 有《戒庵老人漫笔》八卷。词语解释:漫演 拼音:màn yǎn
(1).连绵不尽。 明 王廷相 《慎言·乾运》:“山有壑谷,水道之荡而日下也;地有平旷,水土之漫演也。”
(2).引伸。《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如今只是将虚文漫演,前面説了,后面又将这一段翻转,这只是不曾见得。”
(3). 汉 杂戏名。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渝》都卢、海中《碭极》、漫演鱼龙、角觝之戯,以观视之。”词语解释:漫诞 拼音:màn dàn
(1).散漫。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2).空泛虚妄。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余谓佛,西方之达人也。其言汪茫漫诞,贯生死鬼神无有滨涯,合万物之妄以为一真。” 宋 苏舜钦 《投匦疏》:“今限字二百,束之对偶,则皆漫诞而无功,緐博而寡要,不可施用,是为空言。”词语解释:漫腾腾 拼音:màn téng téng
慢腾腾。缓慢貌。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祭江》:“漫腾腾 洛阳 近也,今且喜到京都。”词语解释:漫抄
随手写录词语解释:漫天彻地
弥漫天空,充满地面。形容势头极大词语解释:漫条斯理 拼音:màn tiáo sī lǐ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公子正在那裡检点那些考具的东西,听见老爷的话,便过来规规矩矩,漫条斯理的説道:‘这话还得请父亲斟酌。’”词语解释:漫无边际 拼音:màn wú biān jì
水势宽广,一望无边
比喻言语、文字不切题,相去甚远。例如:这些早期的新颖而漫无边际的唯物主义的传播者。词语解释:漫戏 拼音:màn xì
随便戏玩。《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 高洋 ﹞每退朝还第,輒闭阁静坐,虽对妻子,能竟日不言。或时袒跣奔跃,夫人问其故, 洋 曰:‘为尔漫戏。’其实盖欲习劳也。” 胡三省 注:“漫戏,言漫尔作戏。”词语解释:漫骂 拼音:màn mà
乱骂。 鲁迅 《花边文学·漫骂》:“这‘漫骂’,有人写作‘嫚骂’,也有人写作‘谩骂’,我不知道是否是一样的函义。” 闻一多 《艾青和田间》:“有人漫骂 田间 ,只是他们无知。”词语解释:漫游生物 拼音:màn yóu shēng wù
生活在海洋或河流中,活动范围比较广的动物,如鲸、乌贼等。词语解释:漫录 拼音:màn lù
随笔记录。词语解释:漫幻 拼音:màn huàn
虚妄。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优昙钵》:“佛书所言优曇鉢罗花,其説漫幻不可知。”词语解释:漫掷 拼音:màn zhì
随便撒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漫掷黍穄,劳亦再徧,明年,乃中为穀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荏蓼》:“荏则随宜,园畔漫掷,便岁岁自生矣。”词语解释:漫没 拼音:màn méi
淹没;沉没。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海龙王宅》:“每大潮水漫没其上,不见此浪。”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故跡漫没,莫得其处。”词语解释:漫泐 拼音:màn lè
(1).遍为刻印。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瘗鹤铭》:“ 瓚 诗在 宋 已漫泐。”
(2).漫漶坏裂。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周石鼓文》:“ 高宗纯皇帝 以 乾隆 庚戌亲临辟雍,见石鼓漫泐,为立重栏,以蔽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