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澒洞 拼音:hòng dòng
(1).绵延;弥漫。 汉 贾谊 《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声澒洞彻四极,草木惨澹颜色伤。” 明 李东阳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李大钊 《青春》:“吾 华 自辛亥首义,癸丑之役继之,喘息未安,风尘澒洞,又復倾动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水势汹涌。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空濛烟靄间,澒洞金石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险,澒洞震动,不可方物。”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引申为冲击、震动。 黄中黄 《孙逸仙》第四章:“一时謡变,澒洞全 粤 ,针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马数万之众。”
(4).虚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诗:“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词语解释:澒涌 拼音:hòng yǒng
亦作“ 澒涌 ”。 水势广阔汹涌。 汉 应瑒 《灵河赋》:“汾澒涌而腾騖兮,恒亹亹而徂征。” 唐 白居易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澒涌同波浪,錚摐过管絃。”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澒涌。”词语解释:澒溶 拼音:hòng róng
(1).水深广貌。 汉 刘向 《九叹·远游》:“譬彼蛟龙,乘云浮兮;汎淫澒溶,纷若雾兮。”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一:“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
(2).浑沌。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鸡卵之未孚也,澒溶於鷇中,溃而视之,若水之形。”词语解释:澒蒙 拼音:hòng méng
旧谓宇宙形成前的混沌之气或混沌之状。《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高诱 注:“皆未成形之气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贯鸿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王逸 注:“澒濛,气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今夫天茫旻漠溟,澒濛鸿洞,运於於穆之中,超乎非想之外。”词语解释:澒澒 拼音:hòng hòng
(1).晃动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余尝过 无定河 ,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之外皆动,澒澒然如人行幕上。”
(2).混沌貌。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经》:“或言 孔子 以上,世澒澒无文教,故六经皆 孔子 臆作,不竟有其事也。”词语解释:澒耳 拼音:hòng ěr
水声震耳。词语解释:澒澒洞洞
弥漫无际词语解释:澒地 拼音:hòng dì
铺浇水银的墓穴。《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 闔閭 葬墓中,澒地广六丈。”词语解释:澒挏 拼音:hòng dòng
摇动。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琉璃瓶》:“俄剥所裹者,押於银箸上,插瓶中,稍稍实以汞,揜瓶口,左右澒挏之。”词语解释:澒池 拼音:hòng chí
即澒地。 沉砺 《虎丘吊阖闾》诗:“治塚偏劳千万人,澒池银槨畀幽神。”参见“ 澒地 ”。
词语解释:澒地 拼音:hòng dì
铺浇水银的墓穴。《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 闔閭 葬墓中,澒地广六丈。”词语解释:澒濛
旧谓宇宙形成前的混沌之气或混沌之状。《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高诱 注:“皆未成形之气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贯鸿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王逸 注:“澒濛,气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今夫天茫旻漠溟,澒濛鸿洞,运於於穆之中,超乎非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