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混澒 拼音:hùn hòng
水流漫涌回旋貌。常以形容作乱的形势。《新唐书·杜牧传》:“ 齐 、 鲁 、 梁 、 蔡 被其风,因亦为寇。以里拓表,以表撑里,混澒回转,颠倒横邪,未常五年间不战。”《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是以 赵 、 魏 、 燕 、 齐 卓起大唱, 梁 、 蔡 、 吴 、 蜀 躡而和之;其餘混澒轩嚣;欲相效者,往往而是。”词语解释:澒澒 拼音:hòng hòng
(1).晃动貌。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余尝过 无定河 ,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之外皆动,澒澒然如人行幕上。”
(2).混沌貌。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经》:“或言 孔子 以上,世澒澒无文教,故六经皆 孔子 臆作,不竟有其事也。”词语解释:蒙澒 拼音:méng hòng
古代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汉 王充 《论衡·谈天》:“説《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儒书又言:‘溟涬濛澒,气未分之类也;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
濛澒:1.广大无涯。 汉 王逸 《〈天问〉叙》:“既有解词,乃復多连蹇其文,濛澒其説。”
(2).混沌。 汉 王充 《论衡·谈天》:“溟涬濛澒,气未分之类也。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体分濛澒,色著青苍,丹曦素魄之躔次,黄道紫宫之分野。” 词语解释:厖澒 拼音:máng hòng
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后汉书·张衡传》:“踰厖澒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李贤 注:“《孝经援神契》曰:‘天度濛澒。’ 宋均 注云:‘濛澒,未分之象也。’”《文选·张衡〈思玄赋〉》作“厖鸿”。词语解释:青澒 拼音:qīng hòng
丹砂所化的水银。呈青色,故称。《淮南子·墬形训》:“青曾八百岁生青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信名山及石室,验青澒与丹砂。” 胡之骥 注:“澒,音汞,义同,即水银。丹砂所化为水银。”词语解释:庬澒 拼音:máng hòng
亦作“ 庬鸿 ”。 元气混沌未分貌。《孝经援神契》:“天度庬澒。” 宋均 注:“庬澒,未分之象也。” 汉 张衡 《思玄赋》:“踰庬澒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文选·张衡〈思玄赋〉》“庬澒”作“庬鸿”。 刘良 注:“庬鸿,元气也。”词语解释:黄澒 拼音:huáng hòng
指水银。《淮南子·墬形训》:“正土之气也,御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 高诱 注:“澒,水银也。”词语解释:濛澒
1.广大无涯。 汉 王逸 《〈天问〉叙》:“既有解词,乃復多连蹇其文,濛澒其説。”
2.混沌。 汉 王充 《论衡·谈天》:“溟涬濛澒,气未分之类也。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体分濛澒,色著青苍,丹曦素魄之躔次,黄道紫宫之分野。”词语解释:水澒 拼音:shuǐ hòng
汞,水银。 汉 刘向 《列仙传·赤斧》:“ 赤斧 者, 巴戎 人也,为 碧鸡祠 主簿,能作水澒鍊丹与消石。”词语解释:白澒 拼音:bái hòng
水银。《淮南子·墬形训》:“白礜九百岁生白澒,白澒九百岁生白金。” 高诱 注:“白澒,水银也。”词语解释:玄澒 拼音:xuán hòng
水银的一种。澒,通“ 汞 ”。《淮南子·墬形训》:“玄天六百岁生玄砥,玄砥六百岁生玄澒,玄澒六百岁生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