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海澨 拼音:hǎi shì
海滨。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且泛 桂水 潮,映月游海澨。” 宋 陆游 《书叹》诗:“伏櫪天涯老,吞舟海澨横。”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下》:“鄙人生长海澨,精识洋情。”词语解释:江澨 拼音:jiāng shì
江边。 唐 王勃 《倬彼我系》诗:“粤自 太原 ,播徂 江 澨。”《宋史·文苑传一·梁周翰》:“ 白起 则锡剑 杜邮 ; 伍员 则浮尸 江 澨。” 清 黄景仁 《舟泊》诗:“ 江 澨莽辽阔,暉阴景俄变。” 陈去病 《岁暮杂感》诗之二:“功高吝其赏,长揖返江澨。”词语解释:水澨 拼音:shuǐ shì
水滨。 宋 叶适 《毛夫人墓表》:“山巔可休,水澨可息。” 清 薛福成 《白雷登海口避暑记》:“或遥睇水澨,而羡鸥鸟之忘机;或旁眄钓徒,而悯众鱼之贪饵。”词语解释:派澨 拼音:pài shì
河滨。 南朝 梁 何逊 《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今春游派澨,访子犹 武城 。”词语解释:障澨 拼音:zhàng shì
漳水 和 澨水 。障,通“ 漳 ”。《艺文类聚》卷六六引 三国 魏 曹丕 《校猎赋》:“超崇岸之曾崖,厉 障 澨 之双川。”障,一本作“ 漳 ”。词语解释:陬澨 拼音:zōu shì
僻远处。犹言天涯海角。 梁启超 《〈知新报〉叙例》:“顾承达人,谬见许可,曾靡脛翼,已走陬澨。”词语解释:山陬海澨 拼音:shān zōu hǎi shì
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清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山陬海澨,弇陋寡儔,有志之士,生於其间,谁为祓濯而振起之乎?”词语解释:崖澨 拼音:yá shì
岸边。《文选·潘岳〈秋兴赋〉》:“泉湍涌於石间兮,菊扬芳於崖澨。” 李周翰 注:“澨,亦水崖也。”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遂发大礮,诸火器继之,光尘蔽天,贼尸抛满崖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