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翰去声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首字词组
灌园灌莽灌沃灌浆糊灌荡灌滕灌地灌脓
灌溉灌输灌渎灌浆灌钢灌渠灌口二郎灌米汤
灌木灌瓜灌鬯灌流灌录灌辟灌沸灌筑
灌顶灌丛灌木丛灌涤灌庙灌襞灌澡灌区
灌畦灌灌灌汲灌洗灌木林灌肠灌溉渠灌制
灌口灌坛灌手灌音灌寖灌溢灌激灌佛
灌蔬灌浸灌植灌醉灌尊灌濡灌油灌丧
灌注灌沐灌精儿灌通灌澍灌夫骂坐灌畅 

词语解释:灌园  拼音:guàn yuán
(1).浇灌园圃。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你可会灌园么?”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从事田园劳动。后谓退隐家居。《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 孙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於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 仲子 守志, 楚王 不夺其灌园。”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八:“灌园何其鄙,皎皎 於陵 中。” 明 唐顺之 《村居》诗之一:“偶然灌园兴,不是学 於陵 。”
词语解释:灌溉  拼音:guàn gài
浇灌;滋润。《汉书·沟洫志》:“可各顺从其性,毋復灌溉。” 宋 司马光 《晚食菊羹》诗:“抱瓮亲灌溉,烂漫供晨餐。” 巴金 《梦与醉·醉》:“要用我们的血来灌溉人类的幸福,用我们的死来使人类繁荣。”
词语解释:灌木  拼音:guàn mù
(1).丛生之木。《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毛 传:“灌木,藂木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修竹葳蕤以翳薈,灌木森沉以蒙茂。”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灌木縈旗转,仙云拂马来。” 清 龚自珍 《臣里》:“芝朮、灌木不并续,不知植类众也。”
(2).今指植株矮小,靠近地面枝条丛生而无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 徐迟 《大场的一夜》:“远处的灌木丛中,突然一条红线,冲天而起。”
词语解释:灌顶  拼音:guàn dǐng
梵语的意译。原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闍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谓头顶,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所谓灌顶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门先访师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顶法,入修三密,愿证瑜伽,犹如世间轮王太子,欲绍王位,以承国祚,用七宝瓶,盛四大海水,灌顶方承王位,故号佛子。” 唐 顾况 《行路难》诗之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国 ,与汗灌顶,病立愈,遂兴禪教。”
词语解释:灌畦
灌溉种菜
词语解释:灌口  拼音:guàn kǒu
(1).见“ 灌口二郎 ”。
(2).方言。给牲口灌药用的器具。 韩旭 《扩社的时候》:“灌口也借来了,来,配好了就灌!”
词语解释:灌口二郎  拼音:guàn kǒu èr láng
也称二郎神。相传 秦 时 李冰 及其次子曾在 灌口 开 离堆 ,锁孽龙,有德于 蜀 人, 蜀 人因此建庙祭祀,奉之为神灵。后演变为小说,戏剧中的神话人物。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有方外士,为言 蜀 道 永康军 城外 崇德庙 ,乃祠 李太守 父子也。太守名 冰 , 秦 时人,尝守其地。有龙为孽,太守捕之,且凿崖中断,分江水一派入 永康 ,锁孽龙於 离堆 之下。有功於 蜀 人,至今德之,祠祭甚盛……号曰 灌口二郎 。”《朱子语类》卷三:“ 蜀 中 灌口二郎庙 ,当初是 李冰 因开 离堆 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好似那 灌口二郎 离宝殿。”亦省称“ 灌口 ”。 宋 洪迈 《夷坚支丁志·永康太守》:“ 永康军 崇德庙 ,乃 灌口 神祠。”《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浑如 灌口 。”
词语解释:灌蔬
栽培菜蔬
词语解释:灌注  拼音:guàn zhù
(1).流泻;浇灌。 汉 班固 《西都赋》:“源泉灌注,陂池交属。”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其焚之自息也。”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公开渠港五百餘里,漕輓通流,灌注一郡。”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如田畴之水,务与禾苗相称,所需几何则灌注几何。”
(2).引申指思想、知识等的输入。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他是把仁道的新精神灌注在旧形式里面去了。”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八:“勉强灌注的知识并不真切,须要自身体验得来的才真切。”
(3).指思想、精神等集中。 郭沫若 《屈原》附录《〈屈原〉与〈釐雅王〉》:“尤其在写完一幕以后,我的意识或下意识,即灌注在这最末一景。” 张天翼 《包氏父子》二:“打了个呵欠,那位先生又全神灌注在那张纸上。”
词语解释:灌莽  拼音:guàn mǎng
(1).丛生的草木。《文选·鲍照〈芜城赋〉》:“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 吕向 注:“水草杂生曰灌莽也。”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原陆窈,灌莽深。”《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六年》:“烟火尚稀,灌莽极目。” 胡三省 注:“灌,木丛生也。莽,草深茂也。”《花月痕》第五十回:“遥见那灌莽栖於甍栋,平沙抗乎睥睨。”
(2).指草木丛生的原野。《梁书·张缵传》:“若夫灌莽川涯,层潭水府,游泳之所往还,喧鸣之所攒聚。”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灌莽生尘,陨飞霜於劲鏃。”
词语解释:灌输  拼音:guàn shū
(1).谓水流注输入。《史记·秦始皇本纪》:“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 西湖 水贯城以入于 清湖河 者,大小凡五道,皆自 清湖河 而下以北出 餘杭门 ,不復与城中 运河 相灌输。”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冈峦回合,流泉灌输。”
(2).犹灌溉。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泉》诗:“山前灌输各自足,轆轤罢转井口閒。”
(3).流通。《史记·平準书》:“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 宋 叶适 《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致仕沉公墓志铭》:“心为范防,物为经制,脉理灌输,而不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 清 方苞 《〈周官集注〉序》:“然后知其首尾皆备而脉络自相灌输,故叹其徧布而周密也。”
(4).犹输送,传授。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你们对学生们灌输爱国思想,这也是拿起了武器。”
词语解释:灌瓜  拼音:guàn guā
春秋 时, 梁 大夫 宋就 为边县令,与 楚 邻界。 梁 楚 边界皆种瓜。 梁 人勤浇灌,其瓜美; 楚 人懒,其瓜恶。 楚 人怨 梁 ,趁夜毁 梁 瓜。 梁 人欲报复, 宋就 不许,反令 梁 人暗助 楚 人灌瓜。 楚 瓜亦美。 楚 人知之,上告 楚王 ,遂使 梁 楚 交好。事见 汉 贾谊 《新书·退让》。后人因以“灌瓜”谓以德报怨。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主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灌瓜之美,久勑边吏,拾橡之尤,想应无忽。”《周书·杜杲传》:“ 陈国 息争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义。”
词语解释:灌丛  拼音:guàn cóng
草木丛聚茂盛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嘉卉灌丛,蔚若邓林。” 薛综 注:“灌丛、蔚若,皆盛貌也。”《文选·左思〈吴都赋〉》:“洪桃屈盘,丹桂灌丛。” 刘逵 注:“所在丛聚,无他杂木也。”《文选·蜀都赋》:“百药灌丛,寒卉冬馥。”
词语解释:灌灌  拼音:guàn guàn
(1).犹款款。情意恳切貌。《诗·大雅·板》:“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毛 传:“灌灌,犹欵欵也。”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书》:“若夫不入权门,不居閒公事,是又不待老夫之灌灌也。”
(2).神话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南山经》:“﹝ 青丘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水流盛貌。《汉书·地理志下》:“ 溱 与 洧 方灌灌兮,士与女方秉菅兮。” 颜师古 注:“灌灌,水流盛也。”按,今本《诗·郑风·溱洧》作“涣涣”。《晋书·五行志中》:“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来河灌灌。” 明 何景明 《雨颂》:“灌灌黄流,周原广隰。”
词语解释:灌坛  拼音:guàn tán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太公 为 灌坛 令, 武王 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於西海神童。今 灌坛 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 太公 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 武王 明日召 太公 ,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 太公 邑外过。”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南朝 梁 庾肩吾 《从驾喜雨》诗:“赦詔还京兆,归神出 灌坛 。” 唐 杜甫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云散 灌坛 雨,春青 彭泽 田。” 唐 高适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 灌坛 有遗风, 单父 多鸣琴。”
词语解释:灌浸  拼音:guàn jìn
亦作“ 灌寖 ”。
(1).犹灌溉。《吕氏春秋·尊师》:“治唐圃,疾灌寖,务种树。”《汉书·沟洫志》:“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寖,所以育五穀也。” 宋 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2).谓水贯通流注。《晋书·江统传》:“ 郑国 、 白渠 灌浸相通。”《新唐书·嗣薛王知柔传》:“始, 郑 、 白渠 梗壅,民不得岁。 知柔 调三辅,治復旧道,灌浸如约,遂无旱虞。”
(3).犹淹没。 宋 单锷 《吴中水利书》:“若无隄防,则水泛滥而不制,将见灌浸 江阴 之民田民居矣。”
词语解释:灌沐  拼音:guàn mù
(1).盥洗。 宋 秦观 《汤泉赋》:“滭沸滂沱,奋此泉兮,被彼山阿,吾唯灌沐兮,不知其他。”
(2).犹浸渍。 元 陈樵 《雨香亭》诗:“愿携白玉盌,掇英挹天浆。灌沐紫金丹,卯酉滋芬芳。”
词语解释:灌沃  拼音:guàn wò
浇灌,滋润。 唐 沉亚之 《送韩静略序》:“夫经史百家之学,於心灌沃而已。” 宋 李纲 《寓琼山远华馆一夕梦游山间小堂赋诗以纪之》:“岂无 葛稚川 ,妙论资灌沃。”
词语解释:灌渎  拼音:guàn dú
供灌溉用的沟渠。《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鱼难矣。”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溉灌之瀆。” 宋 秦观 《寄陈季常》诗:“揭竿趣灌瀆,与尔不同调。”
词语解释:灌鬯  拼音:guàn chàng
亦作“ 灌畅 ”。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把黑黍和郁金草酿成的香酒浇在地上,求神降临。《诗·大雅·文王》“祼将于京” 毛 传:“祼,灌鬯也, 周 人尚臭。”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玉瓚者,器名也,所以灌鬯之器也。以圭饰其柄,灌鬯贵玉气也。” 汉 王充 《论衡·异虚》:“夫畅草可以炽酿,芬香畅达者,将祭,灌畅降神。”
词语解释:灌木丛  拼音:guàn mù cóng
普通未经栽培和常常不合需要的灌木。例如:长满灌木丛的旷野。
指一种矮而分枝密集者。例如:适于作树篱的灌木丛。
词语解释:灌汲  拼音:guàn jí
汲水浇灌。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五》:“忽念及鸡雏或瓜茄当灌汲,虽徒众盈庭,即弃之入内,俄顷而出。”
词语解释:灌手
洗手
词语解释:灌植
浇水培植
词语解释:灌精儿  拼音:guàn jīng ér
谓给婴儿喂奶。《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不想正在个灌精儿的时候,他那奶头儿里的奶就像激筒一般往外直冒,冒了那孩子一鼻子一嘴。”
词语解释:灌浆糊  拼音:guàn jiāng hú
犹灌米汤。 綦水源 《三不吹》:“你少给我灌浆糊,你检查检查,过了你这一关,我就放心啦。”
词语解释:灌浆  拼音:guàn jiāng
(1).指疱疹中的液体变成脓,使疱疹在皮肤表面凸起,多见于天花或接种的牛痘。《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灌浆险证》:“灌浆浆清不按期,行迟收早总非宜。”原注:“痘当灌浆之时,浆清不浓,及不按期而浆行迟者,皆气血虚也。”《儒林外史》第六回:“那小孩子出起天花来……不能灌浆,把 赵氏 急得到处求神许愿。”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前给 海婴 种了四粒痘,都没有灌浆。”
(2).馒头的别称。《事物异名录·饮食·馒头》《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3).粮食作物快成熟时,养料大量输入子房,使胚乳逐渐发育成浆液状的过程。
(4).把水泥、灰浆等灌入砌起来的砖石之间的空隙中,使之凝结坚固,称为灌浆。
词语解释:灌流  拼音:guàn liú
水流,河流。《管子·幼官》:“旗物尚黑,兵尚胁盾,刑则游仰灌流。”
词语解释:灌涤  拼音:guàn dí
犹盥洗。《宣和遗事》后集:“四人方掬水洗面灌涤,相视哽咽不胜。”
词语解释:灌洗  拼音:guàn xǐ
冲洗。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氾胜之书》曰:‘种桑法: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渍之,以水灌洗,取子,阴乾。’”
词语解释:灌音  拼音:guàn yīn
录音。
词语解释:灌醉  拼音:guàn zuì
使喝醉。例如:每天晚上她用淡色啤酒和威士忌把自己灌醉。
词语解释:灌通  拼音:guàn tōng
灌注流通。 李广田 《两种小说》:“这些支流不是单独存在的,因为它们都和主流相通,它们支流与支流之间也互相灌通。”
词语解释:灌荡  拼音:guàn dàng
冲荡。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穴中有水,其色若火,昼则通曨不明,夜则照耀穴外,虽波涛灌荡,其光不灭,是谓‘阴火’。”
词语解释:灌钢  拼音:guàn gāng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低温炼钢法所炼成的钢。又称团钢。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词语解释:灌录  拼音:guàn lù
把声音录制下来。例如:灌录一张新唱片。
词语解释:灌庙  拼音:guàn miào
聚群庙之主于太庙。《大戴礼记·千乘》:“千乘之国,受命於天子,通其四疆,教其书社,循其灌庙。” 王聘珍 解诂:“循,顺也。灌,聚也。顺其昭穆,聚羣庙之主於太庙,而行大祭之礼。”
词语解释:灌木林  拼音:guàn mù lín
灌木占优势的林地
丛生矮树林
词语解释:灌寖  拼音:guàn jìn
见“ 灌浸 ”。
词语解释:灌浸  拼音:guàn jìn
亦作“ 灌寖 ”。
(1).犹灌溉。《吕氏春秋·尊师》:“治唐圃,疾灌寖,务种树。”《汉书·沟洫志》:“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寖,所以育五穀也。” 宋 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2).谓水贯通流注。《晋书·江统传》:“ 郑国 、 白渠 灌浸相通。”《新唐书·嗣薛王知柔传》:“始, 郑 、 白渠 梗壅,民不得岁。 知柔 调三辅,治復旧道,灌浸如约,遂无旱虞。”
(3).犹淹没。 宋 单锷 《吴中水利书》:“若无隄防,则水泛滥而不制,将见灌浸 江阴 之民田民居矣。”
词语解释:灌尊  拼音:guàn zūn
古代行灌礼时所用的酒器。《礼记·明堂位》:“灌尊, 夏后氏 以鸡夷, 殷 以斚, 周 以黄目。”
词语解释:灌澍  拼音:guàn shù
灌注,流泻。澍,通“ 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
词语解释:灌滕  拼音:guàn téng
汉 灌婴 与 夏侯婴 ( 滕公 )的并称。《三国志·蜀志·关羽黄忠等传论》:“ 黄忠 赵云 彊挚壮猛,并作爪牙,其 灌 滕 之徒歟?”
词语解释:灌渠  拼音:guàn qú
灌溉渠供引水浇灌田地的渠道
词语解释:灌辟  拼音:guàn pì
犹炼铸。 汉 王粲 《刀铭》:“灌辟以数,质象有呈。”辟,一本作“ 襞 ”。
词语解释:灌襞  拼音:guàn bì
见“ 灌辟 ”。
词语解释:灌辟  拼音:guàn pì
犹炼铸。 汉 王粲 《刀铭》:“灌辟以数,质象有呈。”辟,一本作“ 襞 ”。
词语解释:灌肠  拼音:guàn cháng
(1).将切细的肉拌上葱、盐等物灌入肠衣制成的食品。又称香肠。又北方以淀粉之类灌入猪肠中,或着颜色,截片油煎,亦谓之灌肠。《北户录·食目》“有团油飰” 唐 崔龟图 注:“以煎虾鱼、炙鷄鹅、煮猪羊、鷄子羹、饼灌肠、蒸肠菜……装而食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夜市亦有……果木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 江华 还没有回答,伕役送来一大包吃的东西--有火烧,有熏鸡,有灌肠、熟肉等等,摆了半桌子。”
(2).把水、液体药物或营养物从肛门灌到肠内,以清洗肠道、治疗疾病或提供养料。
词语解释:灌溢  拼音:guàn yì
流布。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下》:“若毒灌溢四肢,则身肿面黑。”
词语解释:灌濡  拼音:guàn rú
浇灌润泽。 清 陈梦雷 《灌花即事》诗:“灌濡聊写林泉事,霖雨还须天地仁。”
词语解释:灌夫骂坐
灌夫 , 西汉 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 田蚡 不和,后因在 蚡 处使酒骂座,戏侮 田蚡 ,为 蚡 所劾,以不敬罪族诛。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倣 灌夫 駡坐。”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行草》:“若师《争座位》三表,则为 灌夫 駡坐,可永絶之。”
词语解释:灌地  拼音:guàn dì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把酒洒在地上,求神降临。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阳达于墙屋,阴入于渊泉,所以灌地降神也。”《通典·乐七》:“ 殷 人求阳, 周 人求阴,今已絶灌地之礼,宜在求阳之义。”
词语解释:灌口二郎  拼音:guàn kǒu èr láng
也称二郎神。相传 秦 时 李冰 及其次子曾在 灌口 开 离堆 ,锁孽龙,有德于 蜀 人, 蜀 人因此建庙祭祀,奉之为神灵。后演变为小说,戏剧中的神话人物。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有方外士,为言 蜀 道 永康军 城外 崇德庙 ,乃祠 李太守 父子也。太守名 冰 , 秦 时人,尝守其地。有龙为孽,太守捕之,且凿崖中断,分江水一派入 永康 ,锁孽龙於 离堆 之下。有功於 蜀 人,至今德之,祠祭甚盛……号曰 灌口二郎 。”《朱子语类》卷三:“ 蜀 中 灌口二郎庙 ,当初是 李冰 因开 离堆 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好似那 灌口二郎 离宝殿。”亦省称“ 灌口 ”。 宋 洪迈 《夷坚支丁志·永康太守》:“ 永康军 崇德庙 ,乃 灌口 神祠。”《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浑如 灌口 。”
词语解释:灌沸  拼音:guàn fèi
沸腾。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观》:“三蛆逐蝇,陷堕釜中,灌沸渰殪,与母长诀。”
词语解释:灌澡  拼音:guàn zǎo
洗澡。《法苑珠林》卷四五:“洗沐是清昇之本,灌澡为澄洁之原。”
词语解释:灌溉渠  拼音:guàn gài qú
引水灌溉作物用的人工明渠
词语解释:灌激  拼音:guàn jī
冲荡。 晋 陆机 《辩亡论上》:“非有 工输 云梯之械, 智伯 灌激之害……军未浹辰而社稷夷矣。”
词语解释:灌油  拼音:guàn yóu
方言。买油。 王汶石 《风雪之夜·大木匠》:“社员们忙得团团转,连个上街灌油倒炭的空儿也少有。”
词语解释:灌畅  拼音:guàn chàng
见“ 灌鬯 ”。
词语解释:灌鬯  拼音:guàn chàng
亦作“ 灌畅 ”。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把黑黍和郁金草酿成的香酒浇在地上,求神降临。《诗·大雅·文王》“祼将于京” 毛 传:“祼,灌鬯也, 周 人尚臭。”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玉瓚者,器名也,所以灌鬯之器也。以圭饰其柄,灌鬯贵玉气也。” 汉 王充 《论衡·异虚》:“夫畅草可以炽酿,芬香畅达者,将祭,灌畅降神。”
词语解释:灌脓  拼音:guàn nóng
伤口或发生溃疡的组织由于病菌的感染而化脓。 田汉 《战友》:“这几天不可以动,要是再灌脓可麻烦了。”
词语解释:灌米汤  拼音:guàn mǐ tāng
比喻用甜言蜜语奉承迷惑人,以达到某种目的。《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胡统领 还説了许多灌米汤的话。” 茅盾 《多角关系》一:“喔唷唷!不要灌米汤了。” 杨朔 《模范班》:“你不要给我灌米汤啦,咱不行!”
词语解释:灌筑  拼音:guàn zhù
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构筑工事和其他建筑物的过程,包括模型板安装、钢筋编扎、混凝土灌注等工序
圬土灌注(如含有小石子的砂浆)
词语解释:灌区  拼音:guàn qū
指某一水利灌溉工程的受益区域。如: 韶山 灌区。
词语解释:灌制  拼音:guàn zhì
犹录制。把歌曲、朗读、演讲等声音录下来制成唱片或磁带。如:应该大量灌制普通话教学磁带。
词语解释:灌佛  拼音:guàn fó
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 释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这种仪式。《宋书·刘敬宣传》:“四月八日, 敬 宣见众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不自胜。”《南史·张融传》:“王母 殷淑仪 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灌佛。”
词语解释:灌丧  拼音:guàn sàng
骂人喝酒之辞。《红楼梦》第四五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红楼梦》第七五回:“你听听,这一起没廉耻的小挨刀的!再灌丧了黄汤,还不知唚出些什么新样儿的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