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首字词组
灭没灭国灭磨灭口灭不过灭种灭泯灭菌
灭迹灭火灭息灭名灭不个灭覆灭劫灭沉
灭度灭景灭绝灭抹灭抑灭茬灭弗得灭贴
灭却灭身灭亲灭熄灭夷灭虢取虞灭拂灭澌
灭亡灭族灭祀灭学灭弃灭火机灭杀 
灭裂灭性灭刺灭威灭景追风灭火器灭化 
灭门灭顶灭青灭伦灭户灭顶之灾灭殒 
灭除灭相灭收灭宝灭鼠灭门之祸灭此朝食 

词语解释:灭没  拼音:miè mò
(1).《列子·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后以“灭没”形容马跑得极快。《淮南子·兵略训》:“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嘶青云,振緑髮,兰筋权奇走灭没。”
(2).死亡。《淮南子·本经训》“民之灭抑夭隐” 汉 高诱 注:“抑,没也。谓民有灭没夭折之痛。”
(3).湮没;隐没。 清 侯方域 《郑氏东园记》:“夫是园之在 沉氏 以前者,岁久灭没,无故老知其谁氏矣。”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六:“但我是把我自己的意见灭没了,一意地当了个苍蝇,附随在他们的尾巴上。”
词语解释:灭迹  拼音:miè jì
亦作“ 灭跡 ”。
(1).消灭痕迹或踪迹。《战国策·齐策三》:“ 苏秦 恐君之知之,故多割 楚 以灭迹也。”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跡扫尘,斩其梟帅。”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迹也。”
(2).从世俗社会中消失行迹。谓退隐。 三国 魏 曹植 《潜志赋》:“退隐身以灭迹,进出世而取荣。” 明 高启 《树屋佣赞》:“当是时, 申屠子龙 灭迹 芒 碭 之间,以树为屋,自同佣人。”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灭跡遂躬耕,犹为义声唱。”
(3).犹绝迹。 陈毅 《初游青岛》诗:“一切寄生虫,灭迹不待言。”
词语解释:灭度  拼音:miè dù
佛教语。灭烦恼,度苦海。涅槃的意译。亦指僧人死亡。 唐 白居易 《唐抚州景云寺石塔碑铭》:“ 佛 灭度后,薝卜香衰,醍醐味漓。”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若谈实相,则虽色身现量具在目前,犹且不可执为实有,而况灭度之后耶?”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二:“ 释迦牟尼佛 灭度(死)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弥勒 下降人世而成佛。”
词语解释:灭却  拼音:miè què
亦作“ 灭却 ”。 熄掉;消除。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第一灭却心头火,第二解开眉间锁。” 郭沫若 《羽书集·抗战与觉悟》:“我们的这次神圣战争是灭却了自己的私欲而保持人类的天理。”
词语解释:灭亡  拼音:miè wáng
(1).不复存在。《书·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 ,有此 冀 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唐 姚合 《从军行》:“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 四姐 因言:‘阿姊狠毒,业杀三人矣。惑之,罔不毙者。妾幸承溺爱,不忍见灭亡,当早絶之。’” 老舍 《茶馆》第二幕:“ 王利发 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是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2).使不存在。《公羊传·僖公元年》:“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汉书·张耳陈馀传赞》:“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慕用之诚,后相背之盭也!” 唐 元稹 《人道短》诗:“ 仲尼 留得孝顺语,千年万岁父子不敢相灭亡。”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 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 中国 ,也永远不能灭亡 中国 。”
词语解释:灭裂  拼音:miè liè
(1).谓言行粗疏草率。《庄子·则阳》:“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成玄英 疏:“耕地不深,鉏治不熟,至秋收时,嘉实不多,皆由疏略,故致斯报也。” 宋 苏轼 《与欧阳晦夫书》:“闻 少游 恶耗,两日为之食不下。然来卒説得灭裂,未足全信。”《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愿詔大臣按劾诸路勤王而灭裂者,悉加显黜,以为将来误国忘君之戒。”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 江西 第五次反‘围剿’,我军全然不讲退却,原因在于对局部形势和整个形势都不注意,实在是一种鲁莽灭裂的干法。”
(2).犹败坏,毁灭。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生涯一灭裂,岐路几裴徊。” 清 王夫之 《杂物赞序》:“雨坐无绪,念平生风物,或时已灭裂,或人间尚有。” 梁启超 《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故各部各省支离灭裂,各从其好,各营其私,无所统一,无所督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二类所言,虽或若反,特其灭裂个性也大同。”
词语解释:灭门  拼音:miè mén
(1).谓全家人都被杀尽。《史记·龟策列传》:“﹝ 邱子明 之属﹞素有眦睚不快,因公行诛,恣意所伤,以破家灭门者,不可胜数。”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安国 尝力諫其兄以天下汹汹,不乐新法,皆归咎於公,恐为家祸, 介甫 不听。 安国 哭於影堂曰:‘吾家灭门矣!’”《三国演义》第八回:“ 允 曰:‘事若泄漏,我灭门矣。’” 梁斌 《播火记》四六:“ 张福奎 站在台阶上哈哈大笑,说:‘看这闹红军的好下场,就欠抄家灭门!’”
(2).阴阳家所禁忌的一种凶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刀砧、天火、重丧……灭门、的呼等凶神。”
词语解释:灭除  拼音:miè chú
消除,使不存在。《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论》:“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唐 白居易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诗:“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为亡灵灭除灾障,佛座前虔诚供养。”
词语解释:灭国  拼音:miè guó
已灭亡的国家。《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词语解释:灭火  拼音:miè huǒ
把火弄灭
使发动机熄火。例如:马达在小山上灭火了。
词语解释:灭景  拼音:miè yǐng
隐蔽形影。谓隐居。景,同“ 影 ”。 晋 陆云 《荣启期赞》:“常被裘带索,行吟於路,曰:‘吾著裘者何求,带索者何索?’遂放志一邱,灭景林藪。”《南史·隐逸传上·褚伯玉》:“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词语解释:灭身  拼音:miè shēn
丧身;毁灭自身。《艺文类聚》卷二三引 三国 吴 陆景 《诫盈》:“自此以来,重臣贵戚,隆盛之族,莫不离患构祸,鲜以善终。大者破家,小者灭身。” 唐 陆贽 《诛李怀光并诏谕淮西诏》:“以干纪之跡,固合灭身;以赴难之勋,所宜有后。” 宋 曾巩 《乞登对状》:“虽灭身碎首未足以报非常之恩。”
词语解释:灭族  拼音:miè zú
古代酷刑。一人犯死罪而连及其父母妻子等整个家族被杀。《东观汉记·邳彤传》:“ 信都王 捕繫 彤 父弟及妻子,使为手书呼 彤 曰:‘降者封爵,不降者灭族。’”《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藏隐一餐停一宿,灭族诛家斩六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果报·景泰间逆党》:“ 鑑 伏罪伏诛,遂灭族。”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在学校里,不是还唾骂敌人的儿子,使他非逃回家去不可么?这和古代暴君的灭族的意见,有什么区分!”
词语解释:灭性  拼音:miè xìng
谓因丧亲过哀而毁灭生命。《礼记·丧服四制》:“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南史·孝义传下·吉翂》:“ 翂 幼有孝性,年十一遭所生母忧,水浆不入口,殆将灭性,亲党异之。” 清 黄景仁 《闻稚存丁母忧》诗:“一日尚存休灭性,千秋有业抵承欢。”
词语解释:灭顶  拼音:miè dǐng
没顶,水漫过头顶。后多喻指灾祸严重,令人致死。《易·大过》:“过涉灭顶,凶,无咎。” 清 徐瑶 《太恨生传》:“若以丹诚所感,虽灭顶捐躯,亦復奚恤?” 清 赵翼 《醉蟹》诗:“醉乡岂怕灭顶凶,餔糟啜醨酒池中。”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六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词语解释:灭相  拼音:miè xiāng
(1).轻视。 明 无名氏 《莽张飞大闹石榴园》第二折:“颇奈那无端的 曹丞相 ,将人来廝灭相。” 明 无名氏 《清廉长官勘金环》楔子:“您将他小看的来灭相,他星斗焕文章。”
(2).佛教语。真如三相之一。谓真如寂灭,无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法华经·化城喻品》:“如来説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虽然,此但可説有种子之集相,而不能説无种子之灭相。”
词语解释:灭磨  拼音:miè mó
逐渐消失。 宋 马存 《浩浩歌》:“丈夫犖犖不可羈,有身何用自灭磨?”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六:“题名石壁 辽 金 字,宿雨残风半灭磨。”
词语解释:灭息  拼音:miè xī
亦作“ 灭熄 ”。
(1).消亡;止息。《荀子·成相》:“仁人糟糠,礼乐灭息,圣人隐伏 墨 术行。”《汉书·董仲舒传》:“邪辟之説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唐 段文昌 《享太庙乐章》诗:“泽周八荒,兵定四极。生物咸遂,羣盗灭息。”
(2).指除灭。 宋 曾巩 《祭孔长源文》:“迺使 荆 粤 ,銓材著职,灭熄苛嬈,苏僵博瘠。”
(3).熄灭。《史记·龟策列传》:“日月并蚀,灭息无光。”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但现在灯笼里的蜡烛大概烧完了,精疲力尽,火光该灭熄了吧。”
词语解释:灭绝  拼音:miè jué
毁灭断绝;消灭干净。《管子·牧民》:“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絶,我生育之。”《后汉书·独行传·张就》:“乃卧 就 覆船下,以马通薰之,一夜二日,皆谓已死,发船视之, 就 方张眼大駡曰:‘何不益火,而使灭絶!’”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甘受妻孥戮辱之惨,必膺子孙灭絶之报。” 峻青 《黎明的河边·马石山上》:“他这一家人家就从世界上永远的灭绝了。”
词语解释:灭亲  拼音:miè qīn
(1).断绝亲族关系。《国语·晋语二》:“今君施其所恶於人,闇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
(2).割断亲属私情。《左传·隐公四年》:“ 石碏 ,纯臣也。恶 州吁 而 厚 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大义灭亲,况降退乎!今废 庆 为 清河王 。”
词语解释:灭祀  拼音:miè sì
断绝宗庙祭祀。指朝代灭亡。 唐 储光羲 《贻余处士》诗:“ 吴王 昔丧元, 隋帝 又灭祀。”
词语解释:灭刺  拼音:miè cì
让名刺上的文字漫灭。谓不愿投名刺以干谒。语本《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 唐 黄滔 《谢试官》:“而 滔 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 禰 鶚,大惧 温 犀,固当絶望超隅,甘心灭刺。”
词语解释:灭青  拼音:miè qīng
指古代用刀在竹简上削改讹误的文字。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 郑氏 谓之书刃,以灭青削槧,如 仲尼 作《春秋》,笔削是也。”
词语解释:灭收  拼音:miè shōu
没收。 惕微 《光复汤邑小史》:“时邑令方调省,代之者为 陆经歷 。将以乘时灭收之钱粮四五千两,挟之俱行。”
词语解释:灭口  拼音:miè kǒu
(1).为防止泄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战国策·楚策四》:“ 李园 既入其女弟为王后,子为太子,恐 春申君 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 春申君 以灭口。”《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这和 凤姐 为了灭口而命 旺儿 ‘务将 张华 治死’的作为如出一辙。”
(2).采取某种措施,避免给人以口实。《史记·刺客列传》:“ 秦 将 樊於期 得罪於 秦王 ,亡之 燕 。太子受而舍之。 鞠武 曰:‘不可……愿太子疾遣 樊将军 入 匈奴 以灭口。’”《红楼梦》第九四回:“偷玉的人要叫夫人查出来,明知是死无葬身之地,他着了急,反要毁坏了灭口,那时可怎么处呢?” 梁斌 《红旗谱》一:“那不是什么砸钟卖铜顶田赋,是要砸钟灭口,存心霸占河神庙前后四十八亩官地!”
词语解释:灭名  拼音:miè míng
毁坏声名。《国语·越语下》:“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失德灭名,流走死亡。”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词语解释:灭抹
埋没
词语解释:灭熄  拼音:miè xī
见“ 灭息 ”。
词语解释:灭息  拼音:miè xī
亦作“ 灭熄 ”。
(1).消亡;止息。《荀子·成相》:“仁人糟糠,礼乐灭息,圣人隐伏 墨 术行。”《汉书·董仲舒传》:“邪辟之説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唐 段文昌 《享太庙乐章》诗:“泽周八荒,兵定四极。生物咸遂,羣盗灭息。”
(2).指除灭。 宋 曾巩 《祭孔长源文》:“迺使 荆 粤 ,銓材著职,灭熄苛嬈,苏僵博瘠。”
(3).熄灭。《史记·龟策列传》:“日月并蚀,灭息无光。”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但现在灯笼里的蜡烛大概烧完了,精疲力尽,火光该灭熄了吧。”
词语解释:灭学  拼音:miè xué
消灭学术。指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汉 蔡邕 《宗庙迭毁议》:“左中郎将臣 邕 议,以为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宗庙之制,不用 周 礼。” 南朝 梁 沉约 《修定乐书疏》:“窃以 秦 代灭学,《乐经》残亡。”《隋书·经籍志一》:“遭 秦 灭学,至 汉 ,唯 济南 伏生 口传二十八篇。”
词语解释:灭威  拼音:miè wēi
谓使道德沦丧。《书·君奭》:“ 有殷 嗣天灭威。”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 有殷 嗣天灭威’者, 有殷 之君继天出治,而乃灭德不务,所以丧亡也。”
词语解释:灭伦  拼音:miè lún
灭绝人伦。指背弃伦理道德。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说你恨你的父亲,你说过,你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
词语解释:灭宝  拼音:miè bǎo
彗星名。《晋书·天文志中》:“辰星散为枉矢、破女、拂枢、灭宝、绕綎、惊理、大奋祀、黑彗。”
词语解释:灭不过  拼音:miè bù guò
亦作“ 灭不个 ”。亦作“ 灭弗得 ”。 犹言抹不开。脸上下不来。《三国演义》第十回:“ 操 知是为 陶谦 作説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却着 徐宏 亲自奔来相请,二人灭不个姪儿面皮,勉强随来。”《何典》第二回:“老爷起初做腔做势,当不得我花言巧语説去,他灭弗得情,方才许了论万银子。”
词语解释:灭不个  拼音:miè bù gè
见“ 灭不过 ”。
词语解释:灭不过  拼音:miè bù guò
亦作“ 灭不个 ”。亦作“ 灭弗得 ”。 犹言抹不开。脸上下不来。《三国演义》第十回:“ 操 知是为 陶谦 作説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却着 徐宏 亲自奔来相请,二人灭不个姪儿面皮,勉强随来。”《何典》第二回:“老爷起初做腔做势,当不得我花言巧语説去,他灭弗得情,方才许了论万银子。”
词语解释:灭抑  拼音:miè yì
死亡。《淮南子·本经训》:“则兵革兴而分争生,民之灭抑夭隐,虐杀不辜,而刑诛无罪,於是生矣。” 高诱 注:“抑,没也。谓民有灭没夭折之痛。”参见“ 灭没 ”。
词语解释:灭没  拼音:miè mò
(1).《列子·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后以“灭没”形容马跑得极快。《淮南子·兵略训》:“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嘶青云,振緑髮,兰筋权奇走灭没。”
(2).死亡。《淮南子·本经训》“民之灭抑夭隐” 汉 高诱 注:“抑,没也。谓民有灭没夭折之痛。”
(3).湮没;隐没。 清 侯方域 《郑氏东园记》:“夫是园之在 沉氏 以前者,岁久灭没,无故老知其谁氏矣。”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六:“但我是把我自己的意见灭没了,一意地当了个苍蝇,附随在他们的尾巴上。”
词语解释:灭夷  拼音:miè yí
消灭。《汉书·匈奴传上》:“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灭夷 月氏 ,尽斩杀降下定之。”
词语解释:灭弃  拼音:miè qì
毁灭抛弃。 汉 仲长统 《述志》诗:“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
词语解释:灭景追风  拼音:miè yǐng zhuī fēng
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 影 ”。《说郛》卷六四引 唐 无名氏《灌畦暇语》:“今马之能走者,岂必随其餘步哉?顾所以灭景追风者有不在,是故也。”
词语解释:灭户  拼音:miè hù
谓全家人皆死。《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 九年…… 司隶 、 豫州 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
词语解释:灭鼠  拼音:miè shǔ
消灭鼠类
词语解释:灭种  拼音:miè zhǒng
(1).种族被灭绝。 李昌 《古城怒火》:“在此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一再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莫文华 《民族解放与人民阵线》:“在亡国灭种迫在眉睫的大祸前面,工人与农民都是革命的基本动力。”
(2).绝种。《花城》1981年第3期:“这(长臂猿)是快将灭种的珍贵稀有动物。”
词语解释:灭覆  拼音:miè fù
灭亡。《管子·五辅》:“凡人君之所以内失百姓,外失诸侯……社稷灭覆,身体危殆,非生於諂滛者,未之尝闻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无与昭姦,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
词语解释:灭茬  拼音:miè chá
除尽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农田里的茎。
词语解释:灭虢取虞  拼音:miè guó qǔ yú
鲁僖公 五年(公元前655年), 晋献公 假道 虞国 ,出师伐 虢国 。灭 虢 后,又回师灭掉 虞国 。后以“灭虢取虞”为典故,谓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又消灭掉乙国的谋略。《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今先定 西蜀 ,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併吞 东吴 ,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词语解释:灭火机  拼音:miè huǒ jī
在喷射动力作用下,使灭火药剂迅速射向火源的灭火设备。常用的有“1211”、二氧化碳、合成泡沫、干粉等灭火机。“1211”为含氟、溴的化学灭火剂,其内含一个碳、两个氟、一个氯、一个溴原子,故名。使用“1211”灭火机时,受热产生的溴离子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链锁反应中止,能高效、低毒扑救多种类型火灾。
词语解释:灭火器  拼音:miè huǒ qì
一种消防器具。器内装置可产生灭火气体或泡沫的化学物质,用时喷射在火焰上,可以使火熄灭。
词语解释:灭顶之灾  拼音:miè dǐng zhī zāi
涉于水中而灭没其顶的灾祸。比喻遭到致命打击,损失惨重。例如:他的研究项目遭了灭顶之灾。
词语解释:灭门之祸  拼音:miè mén zhī huò
满门老少皆被诛灭的灾祸,为古时抄家灭族的极刑
词语解释:灭泯  拼音:miè mǐn
犹消亡。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文章有夺胎换骨法》:“子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闃然灭泯。”
词语解释:灭劫  拼音:miè jié
毁灭的灾难。 宋 王安石 《净相寺》诗:“ 浄相 前朝寺,荒凉二十秋,曾遭灭劫坏,今遇胜缘修。”
词语解释:灭弗得  拼音:miè fú de
见“ 灭不过 ”。
词语解释:灭不过  拼音:miè bù guò
亦作“ 灭不个 ”。亦作“ 灭弗得 ”。 犹言抹不开。脸上下不来。《三国演义》第十回:“ 操 知是为 陶谦 作説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却着 徐宏 亲自奔来相请,二人灭不个姪儿面皮,勉强随来。”《何典》第二回:“老爷起初做腔做势,当不得我花言巧语説去,他灭弗得情,方才许了论万银子。”
词语解释:灭拂  拼音:miè fú
犹扫除。《古微书·春秋文曜钩》:“太史 唐勒 以葭灰遗於地,乃更灭拂。”
词语解释:灭杀  拼音:miè shā
犹消灭。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使人民咸顒顒焉生出恃政府、希望政府之心,则其渴欲急得国会之心,自相消而日灭杀。”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九:“故或积累,或灭杀,务令于人生的‘梦’中,现现实的世界。”
词语解释:灭化  拼音:miè huà
佛教语。犹涅槃、圆寂。亦指僧人死亡。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九章:“﹝ 达摩 ﹞常以四卷《楞伽》授学者,以 天平 年(公元534至537年)前灭化 洛 滨。”
词语解释:灭殒  拼音:miè yǔn
灭亡,丧命。 汉 刘向 《列女传·密康公母》:“公行下众,物满则损。俾献不听, 密 果灭殞。”
词语解释:灭此朝食  拼音:miè cǐ zhāo shí
消灭掉敌人再吃早饭。形容斗志坚决,要立即消灭敌人。语本《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明史·王直传》:“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清 李必恒 《铙歌·从军乐》:“誓灭此朝食,家室非所顾。”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八节:“然而不应该打算明天就会成功。‘灭此朝食’的气概是好的,‘灭此朝食’的具体计划是不好的。”
词语解释:灭菌  拼音:miè jūn
使机体或材料内所含有的活细胞和微生物完全死亡的方法(例如通过加热)
词语解释:灭沉  拼音:miè chén
毁灭沉没。《淮南子·人间训》:“今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於小好,而塞於大道也。”
词语解释:灭贴  拼音:miè tiē
犹平静,服贴。《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镇压了几句, 珍哥 倒渐渐灭贴去了。”
词语解释:灭澌  拼音:miè sī
消尽;死亡。 清 赵翼 《古诗》之十五:“人乘生气生,气散则灭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