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灯火灯市灯心灯楼灯宴灯窝灯台不自照灯词
灯花灯檠灯语灯婢灯事灯穗子灯台不照自灯蛾扑火
灯影灯烬灯节灯油灯船灯火万家灯火管制灯马
灯烛灯夕灯灺灯草灯炬灯虎灯火店灯谜
灯光灯晕灯台灯人灯煤灯草席灯捻灯法
灯笼灯盏灯毬灯笼锦灯泡灯筒灯漏灯碗
灯青灯山灯塔灯彩灯影戏灯笼裤灯罩灯黑
灯窗灯球灯色灯挂灯树灯盌灯红酒绿灯爆
灯焰灯宵灯轮灯炷灯丝灯标灯心绒灯苗
灯夜灯期灯穗灯龛灯头灯座灯心草灯芯

词语解释:灯火  拼音:dēng huǒ
(1).燃烧着的灯烛等照明物。亦指照明物的火光。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而忽尽矣。”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徐迟 《火中的凤凰》五:“灯火明而又灭,灭而又明。”
(2).指灯彩。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一入新正,灯火日盛。”《水浒传》第六六回:“早晚元宵节近, 北京 年例,大张灯火。”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京师﹞元宵节…… 五龙亭 看灯火,唱秧歌。”
(3).指读书,学习。 宋 叶适 《巩仲至墓志铭》:“ 仲至 学敏而早成……宿艾骇服,以为积数十年灯火勤力,聚数十家师友讲明,犹不能到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窦叔向》:“﹝ 叔向 ﹞少与 常衮 同灯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 连城 ﹞又遣媪矫父命,赠金以助灯火。”
词语解释:灯花  拼音:dēng huā
(1).灯心余烬结成的花状物。 北周 庾信 《对烛赋》:“刺取灯花持桂烛,还却灯檠下烛盘。” 宋 苏轼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词:“灯花零落酒花穠,妙语一时飞动。” 巴金 《家》四:“灯光因了灯花增大而变得更微弱了。”
(2).俗以灯花为吉兆。 唐 杜甫 《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酒緑正相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你几时来?可知道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
词语解释:灯影  拼音:dēng yǐng
(1).灯光。 唐 沉佺期 《夜游》诗:“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明 孟称舜 《娇红记·明妖》:“我覷他灯影下庞儿无恙。”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八章:“门首的灯影中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
(2).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 南唐 陈陶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诗:“ 祗园 树老梵声小, 雪岭 花香灯影长。”
(3).指 灯影峡 。在 长江 西陵峡 。 郭沫若 《再出夔门》诗:“ 唐僧 师弟立山头, 灯影 联翩猪与猴。”
词语解释:灯烛  拼音:dēng zhú
(1).指用油脂作燃料的照明物。《汉书·刘向传》:“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石槨为游馆,人膏为灯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刘綺 ﹞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燃明夜读。” 宋 苏轼 《石恪画维摩颂》诗:“譬如油蜡作灯烛,不以火点终不明。”
(2).灯火;灯光。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花边水际,灯烛灿然。”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三折:“我则见灯烛下披袍秉笏,立於我面前。” 巴金 《雾》一:“在旅馆里灯烛辉煌。”
词语解释:灯光  拼音:dēng guāng
(1).灯的亮光。 唐 杜甫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诗:“灯光散远近,月彩静高深。”《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花炮轰雷,灯光杂彩,簫鼓声喧,十分热闹。”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直长而白亮的路,只有些冷冷的灯光。”
(2).指佛法的光辉。《北史·孝行传·张元》:“ 元 为孙不孝,使祖丧明;今以灯光普施法界,愿祖目见明。”
(3).指舞台上或摄影棚内的照明。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 阿批亚 的对于造成情绪的灯光……只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工具。”
词语解释:灯笼  拼音:dēng lóng
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宋书·武帝纪下》:“牀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可可的我的灯笼刚到门就灭了,那里讨火烧他?”《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又一个走堂的小二,拿着一盏灯笼,高高的擎起送考。” 巴金 《寒夜》一:“两个灯笼红亮亮地挂在球竿上。”
词语解释:灯青  拼音:dēng qīng
谓灯焰显出低暗的青蓝色。 唐 李贺 《伤心行》:“灯青兰膏歇,落照飞娥舞。” 王琦 汇解:“灯久膏将尽,则其燄低暗作青色。” 宋 梅尧臣 《新秋雨夜西斋文会》诗:“夜色际阴霾,灯青 谢客 斋。”
词语解释:灯窗  拼音:dēng chuāng
窗前灯下。指苦学之所。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灯窗看律钞,小师别为侣。”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只这 苏州 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花楼雨榭灯窗晚,呕吐了心血无限。”
词语解释:灯焰  拼音:dēng yàn
亦作“ 灯燄 ”。 灯烛的火焰。 唐 白居易 《宿东林寺》诗:“经窗灯燄短,僧炉火气深。” 宋 梅尧臣 《韩玉汝遗油》诗:“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 叶圣陶 《夜》:“灯焰似乎在化得大,化得大。”
词语解释:灯夜  拼音:dēng yè
指元宵节的晚上。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曾驰道同载, 上林 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却有箇波俏的女子,也因灯夜游玩,撞着箇狂荡的小秀才。”
词语解释:灯市  拼音:dēng shì
元宵节前后张设、悬售花灯的地方。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下节物》诗:“酒壚先迭鼓,灯市蚤投琼。”自注:“腊月即有灯市。珍奇者,数人醵买之,相与呼卢,采胜者得灯。”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都城自旧岁冬孟驾回……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毬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正月灯市,例以十八日收灯,城中游冶顿寂。” 清 丘逢甲 《元夕无月》诗:“满城灯市荡春烟,寳月沉沉隔海天。”
词语解释:灯檠  拼音:dēng qíng
灯架。 北周 庾信 《对烛赋》:“刺取灯花持桂烛,还却灯檠下烛盘。” 宋 陆游 《冬夜读书》诗:“莫笑灯檠二尺餘,老来旧学要耘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甃砖如小龕,一故灯檠在焉。”
词语解释:灯烬  拼音:dēng jìn
灯心燃烧后剩下的炭灰。 宋 苏轼 《岁晚相与馈问归寄子由·守岁》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 高启 《郊墅杂赋》诗之十一:“污书灯烬落,惊枕櫓声过。”
词语解释:灯夕  拼音:dēng xī
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书》之二:“灯夕却在 李端慤 家为会,诸君皆奉思也。”《宋史·吕蒙正传》:“尝灯夕设宴, 蒙正 侍。”《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话説一日,天上元宵,人间灯夕, 西门庆 在厅上张掛花灯,铺陈綺席。”
词语解释:灯晕  拼音:dēng yùn
打焰外围的光圈。 宋 刘过 《贺新郎》词:“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 元 黄庚 《有感》诗:“残夜月寒灯晕淡,高秋天濶雁声微。”
词语解释:灯盏  拼音:dēng zhǎn
(1).灯椀。《儒林外史》第六回:“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2).油灯。亦泛指灯。 元 无名氏 《锁魔镜》第二折:“我做妖魔一百箇眼,箇箇眼似亮灯盏。” 秦牧 《长街灯语》:“如果不是讲灯光的强度和光源的样式,而是指各种灯盏的形状,那么,大建筑内部,灯的型式,更够得上说是‘百花齐放’了。”
(3).《旧唐书·杨绾传》:“ 綰 生聪惠,年四岁,处羣从之中,敏识过人。尝夜宴亲宾,各举坐中物以四声呼之,诸宾未言, 綰 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众咸异之。”后遂以“灯盏”为儿童聪颖善诗律之典故。 清 钱谦益 《赠夏童子端哥》诗:“灯盏调声病,棋枰喻国工。”
词语解释:灯山  拼音:dēng shān
山形的大型灯彩。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机关活动,结大綵楼贮之。”《元史·泰定帝纪二》:“敕以来年元夕搆灯山於内廷,御史 赵师鲁 以水旱请罢其事。”《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御輦旋转一遭,倒行观灯山,谓之‘鵓鸽旋’。”
词语解释:灯球  拼音:dēng qiú
亦作“ 灯球 ”。球形的彩灯。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两朵楼各掛灯毬一枚,约方圆丈餘,内燃椽烛。”《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毬映月轮。” 茅盾 《尚未成功》二:“妈妈和你斗纸马,回头再糊一个红纸的灯球。”
词语解释:灯宵  拼音:dēng xiāo
犹灯夜。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奈何往来之人应接不暇,便约在灯宵相会。” 余怀 《板桥杂记》附录 明 沉周 《盒子会辞》:“平乐灯宵闹如沸,灯火烘春笑声内。”
词语解释:灯期  拼音:dēng qī
指元宵节前后张灯游乐的一段时间。一般为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 宋 陆游 《上元前一日》诗:“峭寒增酒价,微雨恼灯期。” 宋 万俟雅言 《昭君怨》词:“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参见“ 灯节 ”。
词语解释:灯节  拼音:dēng jié
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民间张灯游乐,谓之灯节。亦特指元宵节。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今日正月初九,脚色尚未选定,万一悮了灯节,岂不可恼。” 老舍 《樱海集·柳屯的》:“年节过去,我又离开了故乡,到次年的灯节回来。”
词语解释:灯心  拼音:dēng xīn
(1).灯盏中用以点火的灯草或纱、棉等捻成的细长物。 唐 张鷟 《游仙窟》:“文柏榻子,俱写豹头;兰草灯心,并烧鱼脑。”《老残游记》第十回:“里面是很深的油池,当中用棉花线捲的个灯心。” 丁玲 《母亲》一:“灶上的那盏菜油灯,灯心已经短下去了。”
(2).特指灯心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灯心难研,以粳米粉浆染过,晒乾研末,入水澄之,是灯心也。”
词语解释:灯语  拼音:dēng yǔ
用灯光明灭的长短传递的信息。 郑振铎 《桂公塘》一:“晶亮的小星点儿,此明彼灭的似在打着灯语。” 秦牧 《长街灯语》:“世间,正像有‘旗语’‘手语’一样,还有‘灯语’。”
词语解释:灯节  拼音:dēng jié
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民间张灯游乐,谓之灯节。亦特指元宵节。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今日正月初九,脚色尚未选定,万一悮了灯节,岂不可恼。” 老舍 《樱海集·柳屯的》:“年节过去,我又离开了故乡,到次年的灯节回来。”
词语解释:灯灺  拼音:dēng xiè
亦作“ 灯炧 ”。
(1).灯烛。 唐 韩偓 《无题》诗之一:“小槛移灯灺,空房锁隙尘。”
(2).谓灯烛将熄。 清 吴伟业 《萧史青门曲》:“花落回头往是非,更残灯灺泪沾衣。”《花月痕》第九回:“一屋子人,酒酣灯炧,譁笑杂沓,他忽然淌下泪来。” 蔡有守 《昨夜》诗:“灯炧窗纱将薄晓,风沉檐铁有餘声。”
词语解释:灯台  拼音:dēng tái
(1).油灯的底座。亦指油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节操》:“﹝ 孙泰 ﹞尝於都市遇铁灯臺,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 泰 亟往还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俚谚云:‘ 赵老 送灯臺,一去更不来。’” 西戎 《纠纷》:“我看你是丈八高的灯台,光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
(2).灯塔。 郁达夫 《沉沦》七:“西边是一脉长堤,直驰到海湾的心里去。堤外有一处灯台,同巨人似的立在那里。”
词语解释:灯毬
亦作“ 灯球 ”。 球形的彩灯。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两朵楼各掛灯毬一枚,约方圆丈餘,内燃椽烛。”《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毬映月轮。” 茅盾 《尚未成功》二:“妈妈和你斗纸马,回头再糊一个红纸的灯球。”
词语解释:灯塔  拼音:dēng tǎ
(1).塔形彩灯。 唐 薛能 《影灯夜》诗之一:“ 偃王 灯塔古 徐州 ,二十年来乐事休。”
(2).设置在航线附近的岛屿或海岸上的大型航标。因有强烈发光设备,且多呈塔形,故名。 巴金 《灯》:“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 冰心 《寄小读者》二十:“我望着 卵岩 ,也看见上面白色的灯塔。”
(3).比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榜样、理论等。 柳亚子 《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赋寄毛主席》:“世界光明两灯塔: 延安 遥接 莫斯科 。” 邹韬奋 《苦闷与认识》:“就是你看清了整个民族的出路,在目前,至多是你在工作上有了一个灯塔,知道向什么方向干去。”
词语解释:灯色  拼音:dēng sè
灯光。 唐 储光羲 《题应圣观》诗:“池光摇水雾,灯色连松月。”
词语解释:灯轮  拼音:dēng lún
一种大形的灯彩。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睿宗 先天 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师 安福门 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綺,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 唐 陈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体》诗:“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 清 黄景仁 《念奴娇·元夜步月》词:“西域灯轮, 东京 火树,百变鱼龙戏。”
词语解释:灯穗  拼音:dēng suì
犹灯花。 庞树柏 《寒夜卧病听雨达旦》诗:“灯穗寒多落復生,虚堂拥被梦难成。”
词语解释:灯楼  拼音:dēng lóu
张灯用的綵楼。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上元灯楼》:“ 唐玄宗 於 上阳宫 建灯楼,高一百五十尺,悬以珠玉,微风将至,鏘然成韵。”参阅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校勘记。
词语解释:灯婢  拼音:dēng bì
雕成婢女形象的灯座。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灯婢》:“ 寧王 宫中,每夜於帐前罗列木雕矮婢,饰以彩繒,各执华灯,自昏达旦,故目之为灯婢。”
词语解释:灯油  拼音:dēng yóu
供点灯用的油。《云笈七籤》卷八五:“置一瓮,为贮灯油之器。一夕自满,累岁然灯,用之不灭。” 沙汀 《淘金记》三:“现在,简直连灯油也照不起了!”
词语解释:灯草  拼音:dēng cǎo
剥去外皮的灯心草的茎。白色多孔,质轻。可供点灯,亦可入药。《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你乾浄是个毬子心肠,滚上滚下;灯草拐棒儿,原拄不定。”《儒林外史》第六回:“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沙汀 《淘金记》三:“从那只有一根灯草的、昏暗的光亮中,可以恍惚看出一幅单条。”
词语解释:灯人  拼音:dēng rén
掌灯的人。 唐 沉佺期 《守岁应制》诗:“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
词语解释:灯笼锦  拼音:dēng lóng jǐn
用金线织成灯笼图案的锦缎。 宋 梅尧臣 《碧云騢》:“ 彦博 知 成都 ,贵妃以近上元,令织异色锦。 彦博 遂令工人织金线灯笼载莲花,中为锦纹……明年上元,中官有诗曰:‘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或云:灯笼锦者, 潞公 夫人遗 张贵妃 ,公不知也。”
词语解释:灯彩  拼音:dēng cǎi
见“ 灯綵 ”。
亦作“ 灯彩 ”。 供装饰、观赏的花灯。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各色灯綵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 巴金 《寒夜》三十:“今晚上很热闹,到处扎好了灯彩。”《新华日报》1980.2.28:“灯彩是我国多种民间艺术的集锦,它有编扎、裱糊等基本技艺,并且和雕刻、绘图、书法、诗词、剪纸等艺术都有密切关系。”
词语解释:灯挂  拼音:dēng guà
吊灯,挂灯。《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王义安 ﹞买了二三十个鸡蛋,煮了出来,点上一个灯掛。”
词语解释:灯炷  拼音:dēng zhù
即灯心。《梁书·诸夷传·扶南》:“復东行 涨海 千餘里,至 自然大洲 。其上有树生火中,洲左近人剥取其皮,纺绩作布……或作灯炷,用之不知尽。”《法苑珠林》卷四四:“堂内长明灯,鼠衔灯炷,烧诸旛盖,遂及精舍,七重都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 吴 人栽蒔之,取瓤为灯炷。”参见“ 灯心 ”。
词语解释:灯心  拼音:dēng xīn
(1).灯盏中用以点火的灯草或纱、棉等捻成的细长物。 唐 张鷟 《游仙窟》:“文柏榻子,俱写豹头;兰草灯心,并烧鱼脑。”《老残游记》第十回:“里面是很深的油池,当中用棉花线捲的个灯心。” 丁玲 《母亲》一:“灶上的那盏菜油灯,灯心已经短下去了。”
(2).特指灯心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灯心难研,以粳米粉浆染过,晒乾研末,入水澄之,是灯心也。”
词语解释:灯龛  拼音:dēng kān
神龛;佛龛。龛中有长明灯,故称。 元 方夔 《钱王守凫墩在临安道左》诗:“山下灯龕挂纸钱,水杨墩上草芊绵。” 明 刘基 《春谷诗为竺西和尚赋》:“日暮精舍归,灯龕白云满。”
词语解释:灯宴  拼音:dēng yàn
正月十五的宴会。《宋史·后妃传上·英宗高皇后》:“上元灯宴,后母当入观。”
词语解释:灯事  拼音:dēng shì
指元宵节张灯游乐之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既见友人柬中称为淹九,或云灯事阑珊,未忍遽舍,取淹留之义。” 清 孙枝蔚 《十四夜雪后同邓孝威等观灯》诗:“海邦灯事少,絳帐景难虚。”
词语解释:灯船  拼音:dēng chuán
(1).张设灯彩的游船。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腾腾便有鼓音来,灯船到处游船开。”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 秦淮 灯船之盛,天下所无。”《剧本》1980年第9期:“后来,灯船开走了, 琴妹 在船上绝望地喊。”
(2).一种装有灯架和发光设备作为航标使用的船。
词语解释:灯炬  拼音:dēng jù
灯烛等照明物。亦比喻给人指明前途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拘尸那揭罗国》:“生死大海,谁作舟檝?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词语解释:灯煤  拼音:dēng méi
即灯烬。 明 孟称舜 《娇红记·分烬》:“[生见灯烬介]敢问这是灯煤耶?烛花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外国墨》:“ 杨文秀 , 金 时以善墨闻,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灯煤。”《说岳全传》第六五回:“﹝ 牛通 ﹞一手将灯煤一弹,正弹在火药中。”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郑谷 《贫女吟》:‘笑翦灯花学画眉。’ 潘元质 词:‘旋翦灯花,两点翠眉谁画?’盖以灯煤碾细代眉黛。”参见“ 灯烬 ”。
词语解释:灯烬  拼音:dēng jìn
灯心燃烧后剩下的炭灰。 宋 苏轼 《岁晚相与馈问归寄子由·守岁》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 高启 《郊墅杂赋》诗之十一:“污书灯烬落,惊枕櫓声过。”
词语解释:灯泡  拼音:dēng pào
即电灯泡。 王蒙 《夜的眼》:“那里的路灯有三分之一是不亮的,灯泡健全的那三分之二又有三分之一的夜晚得不到供电。” 秦牧 《长街灯语》:“如果我发着强光却忘记人民倾注了特大的心血和汗水,我就连一枚小小的灯泡的价值也不如了。”参见“ 电灯泡 ”。
词语解释:电灯泡  拼音:diàn dēng pào
一般指白炽灯的发光器件。通常呈梨形。也叫电灯泡子。通称灯泡。
词语解释:灯影戏  拼音:dēng yǐng xì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作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也叫“皮影戏”、“影戏”。 宋 范成大 《灯市行》:“ 吴臺 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 巴金 《抹布集·杨嫂》:“有一次我们正在床上放下帐子唱灯影戏,她进房里来撞见了。”
词语解释:灯树  拼音:dēng shù
有分枝的大型灯架,其形如树,故称。 隋炀帝 《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灯树千光照,花燄七枝开。”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 韩国夫人 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旧唐书·杨绾传》:“ 綰 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
词语解释:灯丝  拼音:dēng sī
电灯泡或电子管内的金属丝。通电即发光、发热或产生射线。
词语解释:灯头  拼音:dēng tóu
(1).煤油灯的一个部分。在灯座上面,用以安装灯心和灯罩。亦指代油灯。如:既要灯头亮,又要耗油少。
(2).接在电线末端,用以安装电灯泡的装置。
(3).电灯盏数的计量单位。如:他家有五个灯头。
词语解释:灯窝  拼音:dēng wō
即打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参见“ 灯椀 ”。
词语解释:灯碗  拼音:dēng wǎn
亦作“ 灯盌 ”。 油灯中盛油和放置灯心的碗形物。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洞》:“﹝道士 毛意欢 ﹞每夕持灯椀度绳桥,山侧居人视之,以为常矣。” 宋 岳珂 《桯史·黠鬼酝梦》:“以夜仓猝覆灯盌,吏不敢以告也。”
词语解释:灯穗子  拼音:dēng suì zǐ
灯笼下部的垂饰。《红楼梦》第三一回:“仔细那上头掛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
词语解释:灯火万家  拼音:dēng huǒ wàn jiā
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一片灿烂的夜景。例如: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词语解释:灯虎  拼音:dēng hǔ
(1).即灯谜。《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你听罢,甚么古记儿,笑话儿,灯虎儿,他一肚子呢!”参见“ 灯谜 ”。
(2).比喻暂时被隐瞒着的事物。《红楼梦》第九七回:“将来不是 林姑娘 ,打破了这个灯虎儿,那饥荒才难打呢!”
词语解释:灯谜  拼音:dēng mí
用精炼词语为谜面粘贴于花灯上(有时也贴于墙上)供人猜射的一种娱乐形式。是一种文义谜,与事物谜的民间谜语略有不同。相传谜格有24种(一说18种)。常用的有卷帘、徐妃、拆字、解铃、系铃、秋千等格。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灯谜》《韵鹤轩笔谈》:“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增损即离合也……此外復有 苏 黄 谐声、皓首粉底、正冠正履、分心素心、重门垂柳诸格。”《红楼梦》第二二回:“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他们大家去猜。”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我和同学们制了许多灯谜。”
词语解释:灯草席  拼音:dēng cǎo xí
芏草织的席子。《尔雅·释草》“芏,夫王” 清 郝懿行 义疏:“今灯草席即芏草席,其草圆和。”
词语解释:灯筒  拼音:dēng yǒng
直筒状的灯罩。《老残游记》第十回:“原来是个珠殻,里面是很深的油池……外面用千层纸做的个灯筩。”
词语解释:灯笼裤  拼音:dēng lóng kù
一种裤腿肥大而下端缩紧的裤子。《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男的服装令人想起了 欧洲 古代的牧羊人,那长筒白袜和灯笼裤尤其别具一格。”
词语解释:灯盌  拼音:dēng wǎn
见“ 灯椀 ”。
词语解释:灯碗  拼音:dēng wǎn
亦作“ 灯盌 ”。 油灯中盛油和放置灯心的碗形物。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洞》:“﹝道士 毛意欢 ﹞每夕持灯椀度绳桥,山侧居人视之,以为常矣。” 宋 岳珂 《桯史·黠鬼酝梦》:“以夜仓猝覆灯盌,吏不敢以告也。”
词语解释:灯标  拼音:dēng biāo
有发光设备的航标。 方纪 《三峡之秋》:“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诗刊》1977年第12期:“捧来 大庆 石油,燃亮导航的灯标。”
词语解释:灯座  拼音:dēng zuò
灯具的底座。
词语解释:灯台不自照  拼音:dēng tái bù zì zhào
比喻人看不见自己的缺点。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方信道人心未易知,灯臺不自照。”亦作“ 灯臺不照自 ”。《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 月娘 道:‘你乳老鸦笑话猪儿足--原来灯臺不照自。’”
词语解释:灯台不照自  拼音:dēng tái bù zhào zì
见“ 灯臺不自照 ”。
词语解释:灯台不自照  拼音:dēng tái bù zì zhào
比喻人看不见自己的缺点。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方信道人心未易知,灯臺不自照。”亦作“ 灯臺不照自 ”。《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 月娘 道:‘你乳老鸦笑话猪儿足--原来灯臺不照自。’”
词语解释:灯火管制  拼音:dēng huǒ guǎn zhì
战争时期城市、工矿区、军事、交通要地等统一管理灯火照明的防空措施。
词语解释:灯火店  拼音:dēng huǒ diàn
客栈,旅店。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折:“姐姐,早寻个灯火店安下也好。”
词语解释:灯捻  拼音:dēng niǎn
即灯心。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八仙桌上的豆油灯里的灯油快干了,灯捻发出哔哔剥剥的响声。” 邵燕祥 《献诗》:“我想象我是一根灯捻,蘸着 延长 的煤油,宁静地燃烧着。”参见“ 灯心 ”。
词语解释:灯心  拼音:dēng xīn
(1).灯盏中用以点火的灯草或纱、棉等捻成的细长物。 唐 张鷟 《游仙窟》:“文柏榻子,俱写豹头;兰草灯心,并烧鱼脑。”《老残游记》第十回:“里面是很深的油池,当中用棉花线捲的个灯心。” 丁玲 《母亲》一:“灶上的那盏菜油灯,灯心已经短下去了。”
(2).特指灯心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灯心难研,以粳米粉浆染过,晒乾研末,入水澄之,是灯心也。”
词语解释:灯漏  拼音:dēng lòu
古代一种计时器。《元史·天文志一》:“灯漏之制,高丈有七尺,架以金为之。其曲梁之上,中设云珠,左日右月。云珠之下,復悬一珠。梁之两端,饰以龙首,张吻转目,可以审平水之缓急。中梁之上,有戯珠龙二,随珠俛仰,又可察準水之均调。”
词语解释:灯罩  拼音:dēng zhào
设在灯焰外围或灯泡上用以聚光或防风雨的罩儿。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宗璞 《团聚》:“沙发旁伫立着一个自制落地灯,灯罩骨架已拧就,只欠蒙上绸或布。”
词语解释:灯红酒绿  拼音:dēng hóng jiǔ lǜ
(1).形容夜宴之盛。《恨海》第十回:“一时灯红酒緑,管弦嘈杂,大众猜拳行令起来。”《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陈设考究的餐厅里,乐声悠扬,舞影婆娑,灯红酒绿。”
(2).以形容奢糜华丽的生活。 徐迟 《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六章:“你对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很有兴趣吗?”
词语解释:灯心绒  拼音:dēng xīn róng
面上有绒条的棉织品。绒条像灯心。也叫条绒。
词语解释:灯心草  拼音:dēng xīn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直立,叶子狭长。花黄绿色。茎可用以造纸、织席,其中心部分用做油灯的灯心。中医入药,有利尿、清热等作用。
词语解释:灯词  拼音:dēng cí
(1).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章枫山封事》:“内阁出小揭帖,传与学士 吴节 等诸词臣,分作灯词。”
(2).用于元宵节的弹词故事等。《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正月十六,合家欢乐饮酒……弹筝鼓板,弹唱灯词。”
词语解释:灯蛾扑火  拼音:dēng é pū huǒ
比喻自惹祸害。《水浒传》第二七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词语解释:灯马  拼音:dēng mǎ
成束的灯心。《西游记》第九一回:“这缸内每缸有四十九个大灯马,都是灯草扎的把,裹了丝绵,有鸡子粗细。”
词语解释:灯谜  拼音:dēng mí
用精炼词语为谜面粘贴于花灯上(有时也贴于墙上)供人猜射的一种娱乐形式。是一种文义谜,与事物谜的民间谜语略有不同。相传谜格有24种(一说18种)。常用的有卷帘、徐妃、拆字、解铃、系铃、秋千等格。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灯谜》《韵鹤轩笔谈》:“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增损即离合也……此外復有 苏 黄 谐声、皓首粉底、正冠正履、分心素心、重门垂柳诸格。”《红楼梦》第二二回:“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他们大家去猜。”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我和同学们制了许多灯谜。”
词语解释:灯法  拼音:dēng fǎ
一种迷信幻术。燃点香烛,使其烟氛现出楼台殿阁等幻象。古代用以祛病。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公主始有疾,召术士 米賨 为灯法……其烛方二寸,上被五色文。卷而爇之,竟夕不尽。郁烈之气,可闻於百步。餘烟出其上,即成楼阁臺殿之状。或云蜡中有蜃脂故也。”
词语解释:灯碗  拼音:dēng wǎn
亦作“ 灯盌 ”。 油灯中盛油和放置灯心的碗形物。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洞》:“﹝道士 毛意欢 ﹞每夕持灯椀度绳桥,山侧居人视之,以为常矣。” 宋 岳珂 《桯史·黠鬼酝梦》:“以夜仓猝覆灯盌,吏不敢以告也。”
词语解释:灯黑  拼音:dēng hēi
从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中(如从带烟油灯的火焰中)沉积出的细而疏松的黑煤烟
词语解释:灯爆  拼音:dēng bào
灯花爆开。旧俗以为喜兆。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你回来了也……正应着短檠上夜来灯爆时。”
词语解释:灯苗  拼音:dēng miáo
油灯的火焰
词语解释:灯芯  拼音:dēng xīn
即灯心。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十章:“她两眼出神地望着油灯的火苗,一手拿着发夹子仔细地挑着灯芯。” 谌容 《人到中年》十二:“她的生命似乎也已像耗尽了最后一滴油的灯芯,只剩下微弱的光和热了。”参见“ 灯心 ”。
词语解释:灯心  拼音:dēng xīn
(1).灯盏中用以点火的灯草或纱、棉等捻成的细长物。 唐 张鷟 《游仙窟》:“文柏榻子,俱写豹头;兰草灯心,并烧鱼脑。”《老残游记》第十回:“里面是很深的油池,当中用棉花线捲的个灯心。” 丁玲 《母亲》一:“灶上的那盏菜油灯,灯心已经短下去了。”
(2).特指灯心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灯心难研,以粳米粉浆染过,晒乾研末,入水澄之,是灯心也。”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