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灸灼 拼音:jiǔ zhuó
(1).烧灼。《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敢灸灼奴婢,论如律。”
(2).指灸疗。 宋 曾巩 《答所劝灸》诗:“灸灼君所劝,感君书上辞。”词语解释:灸眉 拼音:jiǔ méi
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后多以言己之狂放为人所攻讦。《晋书·郭舒传》:“ 敦 曰:‘ 平子 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头,旧疢復发邪!’” 宋 苏轼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辞。”词语解释:灸师 拼音:jiǔ shī
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唐 韩愈 《谴疟鬼》诗:“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词语解释:灸客 拼音:jiǔ kè
接受灸疗的病人。 唐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因次韵酬之》之四:“病深怜灸客,炊晚信樵儿。”词语解释:灸疗 拼音:jiǔ liáo
以灸法治病。 汉 枚乘 《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説而去也。”词语解释:灸炷 拼音:jiǔ zhù
灸疗用的艾绒,作柱状,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艾》:“其茎乾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疼。”词语解释:灸疮 拼音:jiǔ chuāng
灸疗留下的疮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艾》:“其茎乾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疼。”词语解释:灸治 拼音:jiǔ zhì
用灸法医治词语解释:灸晒 拼音:jiǔ shài
用热烤干或烤硬。例如:太阳灸晒的泥地。词语解释:灸发 拼音:jiǔ fā
烧灼头发。古人有灸发以明心迹之习。《梁书·刘孝绰传》:“狱书每御,輒鉴 蒋济 之冤;灸髮见明,非关 陈正 之辩。”灸,一本作“ 炙 ”。词语解释:灸刺 拼音:jiǔ cì
艾灸和针刺。《素问·血气形志》:“形乐志苦,病生於脉,治之以灸刺。”《急就篇》卷四:“灸刺和药逐去邪。” 颜师古 注:“灸,以火艾灼病也;刺,以箴刺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是以灸刺惨痛而不可止者,以痊病也。”词语解释:灸诈 拼音:jiǔ zhà
胁逼欺诈。《岭南逸史》第十七回:“狗才,你怎敢灸诈我儿?”词语解释:灸頞 拼音:jiǔ è
以艾炷灸灼鼻梁。《北史·麦铁杖传》:“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頞,瓜蔕歕鼻,疗黄不差,而卧死儿女手中乎?”词语解释:灸足 拼音:jiǔ zú
以艾炷灼脚。《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 真长 佯愚以求免, 子敬 灸足以违詔。”按,此谓 王献之 托足疾以违诏命。词语解释:灸草 拼音:jiǔ cǎo
艾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艾》:“﹝艾,﹞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词语解释:灸艾分痛 拼音:jiǔ ài fēn tòng
《宋史·太祖纪三》:“ 太宗 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太宗 觉痛,帝亦取艾自灸。”后因以“灸艾分痛”喻兄弟友爱。 明 李贽 《代常通病僧告文》:“同心一意,顿兴灸艾分痛之真情;因病生怜,遂起借花献佛之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