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灼拼音:zhuó 属 药韵
 
 
灼 zhuó〈动〉 
〈形〉(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同本义灼,炙也。——《说文》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书·洛诰》又如:灼艾(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灼臂落发(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灼火(燃火)烫伤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倾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照亮,用光亮照明皆仆掩门户。以烛灼之,惧有野犬留厨下。——徐珂《清稗类钞》又如:灼灼(鲜明;明亮的样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通“焯”(zhuō)。明亮,鲜明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又我其克灼知厥若。灼绣颈而衮背。——潘岳《射雉赋》又如:灼灼辉辉(明亮炽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显赫的样子);灼粲(光辉灿烂);灼眼(明亮耀眼)明光;透彻 。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鉴);真知灼见焦急 。如:灼急;灼热 康熙字典灼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𠀤音酌。 《說文》炙也。《玉篇》熱也。《廣韻》燒也。《魯語》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又《玉篇》明也。《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又《玉篇》灼灼,花盛貌。《詩·周南》灼灼其華。又《揚子·方言》灼,驚也。《註》猶云:恐𤋲也,煎盡也。《後漢·楚王傳》旣知審,寔懷用悼灼。又《唐韻正》之邵反。同炤。《禮·中庸》引《詩》:亦孔之炤。作亦孔之灼。按:今文作昭。又《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