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炯炯炯诫炯戒炯牧冏冏炯眼炯炯有神 
炯然炯冷炯卿炯贰冏然炯鉴炯思 
炯心炯烛炯彻冏寺冏牧炯迹炯尔 
炯介炯晃炯寺冏彻炯耀炯朗  

词语解释:炯炯  拼音:jiǒng jiǒng
亦作“烱烱”。
(1).明亮或光亮貌。 晋 潘岳 《秋兴赋》:“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 唐 卢纶 《和马郎中画鹤赞》:“暮云冥冥,双垂雪翎;晨光炯炯,一直朱顶。”《明史·方孝孺传》:“ 孝孺 幼警敏,双眸炯炯。” 冰心 《寄小读者》九:“窗外严净的天空里,疏星炯炯。”
(2).光明。 唐 杜甫 《偪仄行赠毕曜》:“徒步翻愁长官怒,此心烱烱君应识。” 宋 陈亮 《祭周参政文》:“安归田里,一无懟言,烱烱此心,实昭於天。” 宋 陆游 《书感》诗:“此心炯炯空添泪,青史他年未必知。”
(3).明察貌。 清 龚自珍 《戒将归文》:“精炯炯其独寤兮,物温温其烛楹。”
(4).双目不闭貌。多形容有心事而彻夜不寐。《楚辞·严忌〈哀时命〉》:“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歷兹。” 王逸 注:“言己中心愁怛,目为炯炯而不能眠。” 汉 王粲 《伤夭赋》:“昼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
词语解释:炯然  拼音:jiǒng rán
亦作“烱然”。
(1).明亮貌。光明貌。《法苑珠林》卷八二:“见小光烱然,状若荧火。”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精诚之至,炯然如日。” 明 唐顺之 《题大营驿》:“盖侯之心尚炯然在宇宙间未死也,固不係乎石之勒与不勒。”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 曹操 ﹞目光更加炯然。”
(2).明白貌。 唐 柳宗元 《惩咎赋》:“奉訏謨以植内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徵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炯,一本作“ 耿 ”。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君目击祸衅,所为纪灾纪事又累数十章,诚使当涂诸君子见之,怛然有所伤,炯然知所戒。”
(3).健旺貌。 明 袁宗道 《邹翁寿序》:“大父不出户数年,而神炯然。”
词语解释:炯心  拼音:jiǒng xīn
忠诚的心;光明的心地。 唐 李白 《感兴》诗之六:“高节不可夺,炯心如凝丹。” 唐 杜甫 《祭外祖祖母文》:“捧奠迟迴,炯心依属。”
词语解释:炯介  拼音:jiǒng jiè
光明正大。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诗:“存没竟何人?炯介在明淑。” 唐 皎然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四十二韵》:“ 颜生 炯介士,有志不可越。”
词语解释:炯诫  拼音:jiǒng jiè
见“ 炯戒 ”。
词语解释:炯戒  拼音:jiǒng jiè
亦作“ 炯诫 ”。 明显的鉴戒或警戒。 汉 班固 《幽通赋》:“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三国志·吴志·贺邵传》:“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北史·高允传》:“夫史籍,帝王之实録,将来之炯诫。” 唐 李白 《酬王补阙等赠别》诗:“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清 林则徐 《谕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本大臣立即恭请王命,将该商择尤正法一二,抄产入官,以昭炯戒。”
词语解释:炯冷  拼音:jiǒng lěng
闪烁而带有寒意。 唐 温庭筠 《遐水谣》:“犀带鼠裘无暖色,清光炯冷黄金鞍。”
词语解释:炯烛  拼音:jiǒng zhú
明亮的烛火。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吾子苟知老农之小功,未喻面墙之巨拙,何异拾琐沙而捐 隋和 ,向炯烛而背白日也。”
词语解释:炯晃  拼音:jiǒng huàng
亦作“烱晃”。 光明貌。 晋 潘岳 《藉田赋》:“金根照耀以烱晃兮,龙驥腾驤而沛艾。”《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彤云斐亹以翼櫺,曒日烱晃於綺疏。” 李善 注:“烱晃,光明也。”
词语解释:炯戒  拼音:jiǒng jiè
亦作“ 炯诫 ”。 明显的鉴戒或警戒。 汉 班固 《幽通赋》:“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三国志·吴志·贺邵传》:“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北史·高允传》:“夫史籍,帝王之实録,将来之炯诫。” 唐 李白 《酬王补阙等赠别》诗:“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清 林则徐 《谕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本大臣立即恭请王命,将该商择尤正法一二,抄产入官,以昭炯戒。”
词语解释:炯卿  拼音:jiǒng qīng
《书·冏命序》:“ 穆王 命 伯冏 为 周 太僕正。”后因称太仆寺卿为“冏卿”。 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 因之 吴公 、太史 文起 文公 、 孟长 姚公 也。”
词语解释:炯彻  拼音:jiǒng chè
明亮而通彻。《晋书·卢循传》:“双眸冏彻,瞳子四转,善草隶、弈棋之艺。”
词语解释:炯寺  拼音:jiǒng sì
指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舆马及马政。《明史·王家彦传》:“南寺岁徵银二十二万,北寺五十一万,银入冏寺而马政日弛。”
词语解释:炯牧  拼音:jiǒng mù
指太仆寺卿。 清 曹寅 《南辕杂诗·荒庄》:“船纲发卒屯田废,冏牧徵金马政荒。”
词语解释:炯贰  拼音:jiǒng èr
太仆寺卿的副职。 清 侯方域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辛酉, 熹宗 改元,公已歷冏贰,迁太常卿。”
词语解释:冏寺
即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舆马及马政
词语解释:冏彻
明亮而通彻
词语解释:冏冏  拼音:jiǒng jiǒng
光明的样子
词语解释:冏然
鸟飞的样子
词语解释:冏牧
冏卿。太仆寺卿
词语解释:炯耀  拼音:jiǒng yào
犹荣耀。 南朝 梁 江淹 《萧让前部羽葆鼓吹表》:“臣窃服已弘,叨光无限。才局秩远,常衔炯燿。”
词语解释:炯眼  拼音:jiǒng yǎn
明锐的眼光。 叶圣陶 夏丏尊 《文心》二五:“﹝大家﹞佩服前人读书的炯眼,好比乡下姑娘见了大家闺秀,自愧相差太远。”
词语解释:炯鉴  拼音:jiǒng jiàn
亦作“烱鑑”。 明显的鉴戒。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玄宗》:“‘此陛下家事’一语,小人济恶之先资也。 高宗 、 玄宗 ,可为炯鉴。”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卷上:“自古未有宦官典兵不误国者。 鱼朝恩 、 童贯 ,千古烱鑑。”
亦作“烱鑑”。 见“ 炯鉴 ”。
词语解释:炯迹  拼音:jiǒng jì
光荣的行状。 南朝 宋 鲍照 《解褐谢侍郎表》:“臣孤门贱生,操无炯迹。”
词语解释:炯朗  拼音:jiǒng lǎng
明亮;光亮。 晋 张华 《瑰材枕赋》:“何众文之炯朗,灼鯈爚而发明。”炯,一本作“ 烱 ”。
词语解释:炯炯有神  拼音: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目光明亮有神采。 陈春生 《熊成基谋杀载洵始末记》:“有人取上年报纸所刊 成基 之照片核对之,则彼照片炯炯有神,此则憔悴若乞丐,不似昔日之丰姿矣。” 郑振铎 《黄公俊之最后》:“炯炯有神的眼光,足够表现出他是一个有志的少年。” 李準 《参观》:“一双细长眼睛,炯炯有神。”
词语解释:炯思  拼音:jiǒng sī
光明磊落的思绪。 晋 陆云 《九愍·悲郢》:“抚彫容之日頽,怊炯思而弗及。”
词语解释:炯尔  拼音:jiǒng ěr
明显貌。 唐 柳宗元 《披沙拣金赋》:“欲盖而彰,炯尔见素,不索何获,遂昭然而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