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烝尝烝徒烝涉烝壶烝享烝薪烝烛 
烝民烝庶烝胡卢烝润烝夷烝礿烝热 
烝烝烝人烝衎烝弑烝熬烝粮烝糕 
烝黎烝彝烝濡烝泄烝皇烝乱烝暑 
烝豚烝炊烝云烝会烝罩烝淫烝报 

词语解释:烝尝  拼音:zhēng cháng
本指秋冬二祭。后亦泛称祭祀。《诗·小雅·楚茨》:“絜尔牛羊,以往烝尝。” 郑玄 笺:“冬祭曰烝,秋祭曰尝。”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立庙旧邑,四时烝尝,欢哀承祀,其如祖襧。” 明 宋濂 《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铭》:“烝尝宾燕,悉中条序。”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宗法者,敬宗而严父,寝庙烝尝,以为大典。”
词语解释:烝民  拼音:zhēng mín
民众,百姓。《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宋 司马光 《谢胡文学九龄惠〈水牛图〉二卷》诗:“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赖。” 章炳麟 《〈总同盟罢工论〉序》:“烝民失职,惟货殖者并兼之咎。”
词语解释:烝烝  拼音:zhēng zhēng
(1).美盛貌;兴盛貌。《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毛 传:“烝烝,厚也。” 马瑞辰 通释:“皇皇为美,推之烝烝,亦当为美。” 明 方孝孺 《胡夫人范氏墓碣铭》:“始终一德,靡懈俭勤。百口烝烝,率之以身。” 章炳麟 《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北方文化已衰,幸有首都,为衣冠所辐凑,烝烝丕变。”
(2).谓孝德之厚美。《书·尧典》:“父顽,母嚚、 象 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姦。”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谓之烝烝者,言孝德之厚美也。”《后汉书·马融传》:“皇太后体 唐尧 亲九族篤睦之德,陛下履 有虞 烝烝之孝。”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封建》:“爱敬烝烝,劳而不倦, 大舜 之孝也。” 宋 司马光 《上两宫疏》:“皇帝至性烝烝,哀以执丧,恭以致养,日夜忧劳,以成疾疹。”
(3).纯一宽厚貌。《史记·酷吏列传序》:“ 汉 兴,破觚而为圜,斵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后汉书·吴祐史弼等传论》:“ 吴季英 视人畏伤,发言烝烝,似夫儒者;而怀愤激扬,折让权枉,又何壮也!” 李贤 注:“烝烝,犹仍也。”《世说新语·规箴》“ 孙休 好射雉” 刘孝标 注引 晋 薛莹 《条列吴事》:“ 休 在位烝烝,无有遗事,唯射雉可讥。”
(4).热气升腾貌。 宋 韩驹 《食笋》诗:“烝烝沸鼎中,乱下白玉片。”
词语解释:烝黎  拼音:zhēng lí
百姓;黎民。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太古之时,烝黎初载。” 唐 姚合 《庄居野行》诗:“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金史·国用安时青传赞》:“当时烝黎,如鱼在釜。”
词语解释:烝豚  拼音:zhēng tún
见"烝?"。
词语解释:烝徒  拼音:zhēng tú
众人;百姓。《诗·大雅·棫朴》:“淠彼 涇 舟,烝徒楫之。” 郑玄 笺:“烝,众也。” 宋 苏辙 《西掖告词·韩绪等进转二官》:“或斩馘酋豪,折其凶气;或坚完壁垒,保我烝徒。” 清 钱谦益 《成安县知县马珍授文林郎制》:“使岁不为害,民不告疲,烝徒謳歌,流亡安集。”
词语解释:烝庶  拼音:zhēng shù
众人,民众。《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蟁成靁,朋党执虎,十夫橈椎……此乃烝庶之成风,增积之生害也。” 颜师古 注:“烝庶,谓众人也。”《后汉书·章帝纪》:“ 孝明皇帝 威灵广被,无思不服……以烝庶为忧,不以天下为乐。” 前蜀 杜光庭 《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因念陵夷,遂康烝庶。”
词语解释:烝人  拼音:zhēng rén
民众,百姓。 汉 蔡邕 《胡广黄琼颂》:“天之烝人,有则有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天久不雨,烝人失所。” 唐 元结 《自述·述时》:“奢淫暴虐,昏惑而已。烝人苦之,上诉皇天。”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自贵其种而鸟兽殊族者,烝人之性所同也。”
词语解释:烝彝  拼音:zhēng yí
亦作“ 烝夷 ”。 古时一种青铜祭器。《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昔 龚父 鏤烝夷之鼎, 鲁 人著《泮宫》之颂。” 清 龚自珍 《谒至孔庙瞻仰祭器十事得拓本以归》诗:“昭代恩光日月高,烝彝十器比球刀。”
词语解释:烝炊  拼音:zhēng chuī
蒸煮。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烝炊。”
词语解释:烝涉  拼音:zhēng shè
成群涉水。指侵犯。语出《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郑玄 笺:“烝,众也。”《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孤以虚薄,猥忝时运,未能弘阐大猷,戡荡羣孽,使桃虫鼓翼 东京 ,封豕烝涉西裔。”
词语解释:烝胡卢  拼音:zhēng hú lú
蒸熟的葫芦瓜。 宋 苏辙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诗:“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自注:“﹝ 唐 相 卢怀慎 ﹞设席待客,勑庖夫净去毛,勿拗折其项。客喜,为食当烝鹅鸭。食至,乃烝胡卢耳。”
词语解释:烝衎  拼音:zhēng kàn
进乐。《诗·小雅·宾之初筵》:“烝衎烈祖,以洽百礼。” 郑玄 笺:“烝,进;衎,乐。”
词语解释:烝濡  拼音:zhēng rú
蒸腾的湿气。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烦热暗消秋簟冷,烝濡未解夜灯昏。”
词语解释:烝云  拼音:zhēng yún
上腾云气。 宋 赵汴 《题九仙寺》诗:“坠果春三径,烝云晚一轩。”
词语解释:烝壶  拼音:zhēng hú
蒸熟的葫芦瓜。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二:“不见 卢怀慎 ,烝壶似烝鸭。”参见“ 烝胡卢 ”。
词语解释:烝胡卢  拼音:zhēng hú lú
蒸熟的葫芦瓜。 宋 苏辙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诗:“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自注:“﹝ 唐 相 卢怀慎 ﹞设席待客,勑庖夫净去毛,勿拗折其项。客喜,为食当烝鹅鸭。食至,乃烝胡卢耳。”
词语解释:烝润  拼音:zhēng rùn
湿热蒸发。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之一:“南过 庾岭 更千山,烝润由来共一天。”
词语解释:烝弑  拼音:zhēng shì
谓奸淫母辈,残杀君父。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奴仆》:“夫上有渔色之主,则下必有烝弑之臣。”
词语解释:烝泄  拼音:zhēng xiè
蒸发。《管子·幼官》:“冬行秋政,雾;行夏政,雷;行春政,烝泄。”
词语解释:烝会  拼音:zhēng huì
犹荟萃。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然地大物博,财力饶裕,人文烝会,每一增修,率期月而成。”
词语解释:烝享  拼音:zhēng xiǎng
祭祀。《国语·楚语下》:“烝享无度,民神同位。”
词语解释:烝夷  拼音:zhēng yí
见“ 烝彝 ”。
词语解释:烝彝  拼音:zhēng yí
亦作“ 烝夷 ”。 古时一种青铜祭器。《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昔 龚父 鏤烝夷之鼎, 鲁 人著《泮宫》之颂。” 清 龚自珍 《谒至孔庙瞻仰祭器十事得拓本以归》诗:“昭代恩光日月高,烝彝十器比球刀。”
词语解释:烝熬  拼音:zhēng áo
犹煎熬。多比喻折磨。《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 薛姑子 ﹞高声演説道:‘……救火宅之烝熬,发空门之龠纶。’”
词语解释:烝皇  拼音:zhēng huáng
美盛貌。 王闿运 《武提督碑》:“惟皇中兴,文武烝皇。” 王闿运 《巡抚吴尚书六十寿颂》:“ 鲁侯 燕喜,烝皇之效也。”参见“ 烝烝 ”。
词语解释:烝烝  拼音:zhēng zhēng
(1).美盛貌;兴盛貌。《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毛 传:“烝烝,厚也。” 马瑞辰 通释:“皇皇为美,推之烝烝,亦当为美。” 明 方孝孺 《胡夫人范氏墓碣铭》:“始终一德,靡懈俭勤。百口烝烝,率之以身。” 章炳麟 《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北方文化已衰,幸有首都,为衣冠所辐凑,烝烝丕变。”
(2).谓孝德之厚美。《书·尧典》:“父顽,母嚚、 象 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姦。”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谓之烝烝者,言孝德之厚美也。”《后汉书·马融传》:“皇太后体 唐尧 亲九族篤睦之德,陛下履 有虞 烝烝之孝。”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封建》:“爱敬烝烝,劳而不倦, 大舜 之孝也。” 宋 司马光 《上两宫疏》:“皇帝至性烝烝,哀以执丧,恭以致养,日夜忧劳,以成疾疹。”
(3).纯一宽厚貌。《史记·酷吏列传序》:“ 汉 兴,破觚而为圜,斵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后汉书·吴祐史弼等传论》:“ 吴季英 视人畏伤,发言烝烝,似夫儒者;而怀愤激扬,折让权枉,又何壮也!” 李贤 注:“烝烝,犹仍也。”《世说新语·规箴》“ 孙休 好射雉” 刘孝标 注引 晋 薛莹 《条列吴事》:“ 休 在位烝烝,无有遗事,唯射雉可讥。”
(4).热气升腾貌。 宋 韩驹 《食笋》诗:“烝烝沸鼎中,乱下白玉片。”
词语解释:烝罩  拼音:zhēng zhào
《诗·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后以“烝罩”为安居乐业之典。 宋 孙洙 《潭州灵津庙碑》:“ 鉅野 既瀦, 淮 泗 既道,川无狂澜,民得烝罩。”
词语解释:烝薪  拼音:zhēng xīn
柴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关中 非无积书之家,往往束置庋阁,以饱蠹鱼……至畀之灶下,以代烝薪。”
词语解释:烝礿  拼音:zhēng yuè
泛指祭祀。 唐 韩愈 季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终朝考蓍龟,何日亲烝礿?”
词语解释:烝粮  拼音:zhēng liáng
柴米。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乃秣芻以载於车,烝粮以曝於日,齎輓轻重,人利百倍。”
词语解释:烝乱  拼音:zhēng luàn
淫乱。《新唐书·武平一传》:“时天子暗柔不君, 韦后 烝乱,外戚盛。”参见“ 烝报 ”。
词语解释:烝报  拼音:zhēng bào
乱伦之行。烝是淫及上辈,报是淫及下辈。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大同之世……无亲无属,故无復有乱宗、凟伦、烝报之恶。” 章炳麟 《讨满洲檄》:“ 多尔袞 以盗嫂为美谈, 玄燁 以淫妹为法制,其他烝报,史不絶书。”
词语解释:烝淫  拼音:zhēng yín
指和母辈通奸的淫行。《左传·桓公十六年》“ 衞宣公 烝於 夷姜 ” 唐 孔颖达 疏:“《世家》云:‘初, 宣公 爱夫人 夷姜 。’烝淫而谓之夫人, 马迁 谬耳。”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左氏》所称, 卫宣公 烝於 夷姜 , 晋献公 烝於 齐姜 ,后人辩之,以为 夷姜 、 齐姜 实 宣公 、 献公 之夫人,其説甚为确凿。此等烝淫大恶,岂可轻诬古人。”参见“ 烝报 ”。
词语解释:烝报  拼音:zhēng bào
乱伦之行。烝是淫及上辈,报是淫及下辈。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大同之世……无亲无属,故无復有乱宗、凟伦、烝报之恶。” 章炳麟 《讨满洲檄》:“ 多尔袞 以盗嫂为美谈, 玄燁 以淫妹为法制,其他烝报,史不絶书。”
词语解释:烝烛  拼音:zhēng zhú
古时指以麻秸、竹木等制成的火炬。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在於幽室之中,睹烝烛之光;虽不教告,亦皎然喜於所见也。”参见“ 蒸烛 ”。
词语解释:蒸烛  拼音:zhēng zhú
古指以麻苧、竹木等制成的火炬。《三国志·魏志·荀彧荀攸等传论》“ 荀攸 、 贾詡 ,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 良 平 之亚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攸 詡 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 南朝 梁 沉约 《谢封建昌侯表》:“徒荷日月之光,竟无蒸烛之用。”
词语解释:烝热  拼音:zhēng rè
闷热。《诗·鄘风·君子偕老》“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唐 孔颖达 疏:“縐絺是当暑紲去袢延烝热之服也。”
词语解释:烝糕  拼音:zhēng gāo
以米粉或面粉发酵加糖蒸成的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麪烝餻遗送,上插剪綵小旗,掺飣果实。”
词语解释:烝暑  拼音:zhēng shǔ
盛暑闷热。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开源宫主》:“﹝ 刘允 ﹞既卒,数日,肌体柔滑如生,四肢皆可伸屈,时方烝暑,而色不少变。”
词语解释:烝报  拼音:zhēng bào
乱伦之行。烝是淫及上辈,报是淫及下辈。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大同之世……无亲无属,故无復有乱宗、凟伦、烝报之恶。” 章炳麟 《讨满洲檄》:“ 多尔袞 以盗嫂为美谈, 玄燁 以淫妹为法制,其他烝报,史不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