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先平声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首字词组
燕山燕麦燕京燕王台燕昭市骏燕歌赵舞燕岱之石 
燕然燕石燕金燕赵女燕歌行燕骏千金燕山石 
燕赵燕市燕山铭燕赵姝燕石妄珍燕驾越毂燕市悲歌 
燕支燕歌燕赵人燕赵风燕麦粥燕金募秀  
燕台燕昭燕昭台燕昭馆燕昭好马燕山颂  

词语解释:燕山  拼音:yān shān
(1).指自 天津市 蓟县 东南绵延而东直至海滨的 燕山 山脉。《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旦辞 黄河 去,暮至 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燕山 胡骑鸣啾啾。”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 蓟 北聊长望,黄昏心独愁。 燕山 对古刹, 代郡 隐城楼。” 明 徐祯卿 《寄华玉》诗:“去岁君为 蓟门 客, 燕山 雪暗 秦 云白。”
(2).指 燕然山 。亦借指边塞。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君言丈夫无意气,试问 燕山 那得碑?” 唐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燕山 应勒颂, 麟阁 佇名扬。” 唐 李贺 《马诗》之五:“大漠沙如雪, 燕山 月似鉤。” 叶葱奇 注:“指 燕然山 ,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的 杭爱山 。”
(3).指 战国 时筑黄金台招贤的 燕昭王 。 唐 贾至 《燕歌行》:“昔时 燕山 重贤士,黄金筑臺从 隗 始。” 元 萨都剌 《南台月》诗:“ 燕山 买骏金万斛,万里西风一劒寒。”
(4). 宋 宣和 四年改 燕京 为 燕山府 。后以指 燕京 ,即今 北京市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吾闻 燕山 乃 辽 国郎主在彼称帝,雄丽过於 汴京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辽 金 及 元 皆都 燕山 ,而制度文物, 金 为最盛。” 清 侯方域 《重修书院碑记》:“ 顺治 八年, 燕山 王公来守 归德 。”
词语解释:燕然  拼音:yān rán
(1).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 杭爱山 。 东汉 永元 元年,车骑将军 窦宪 领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记 汉 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序》:“遂踰 涿邪 ,跨 安侯 ,乘 燕然 ,躡 冒顿 之区落,焚 老上 之 龙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若 班固 燕然 之勒, 张昶 华阴 之碣,序亦盛矣。”
(2).泛指边塞。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比及十载,民知义方。然后简将授奇,扬旌 云 朔 ……铭功於 燕然 之阿,饗徒於 金微 之曲。” 唐 李峤 《饯薛大夫护边》诗:“佇见 燕然 上,抽毫颂武功。” 宋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词:“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 未勒归无计。” 明 汪廷讷 《种玉记·阃命》:“桓桓大将操兵柄,管此去单于繫颈,马到处 燕然 勒名。”
(3).指 汉 班固 所撰《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 唐 窦巩 《经窦车骑故城》诗:“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图书剑在泉。今日诸孙拜坟树,愧无文字续《燕然》。”
(4).古地名。《旧唐书·回纥传》:“﹝ 贞观 中﹞以 多览 为 燕然府 , 僕骨 为 金微府 ……於故 单于臺 置 燕然都护府 统之,以导宾贡。”参阅《文献通考·四裔二四》
词语解释:燕赵  拼音:yān zhào
(1).指 战国 时 燕 赵 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带。《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 燕 赵 无 齐 楚 , 齐 楚 无 燕 赵 也。”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余本 燕 赵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诗:“凉风起 燕 赵 ,万里浮云阴。” 朱德 《太行春感》诗:“从来 燕 赵 多豪杰,驱逐 倭 儿共一樽。”
(2).《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 燕 赵 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燕赵”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戏作》诗:“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 燕 赵 羞容止, 西 妲 惭芬芳。” 宋 苏舜钦 《昇阳殿故址》诗:“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赵 面。”
词语解释:燕支  拼音:yān zhī
(1).草名。可作红色染料。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南史·齐纪下·废帝海陵王》:“ 武帝 时以燕支为朱衣,朝士皆服之。” 唐 卢照邻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胡笳《折杨柳》, 汉 使採燕支。”
(2).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妇女用作化妆品。亦用作国画的颜料。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靨。”一本作“ 燕脂 ”。 唐 殷尧藩 《吹笙歌》:“伶儿竹声愁绕空, 秦 女泪溼燕支红。” 宋 徐铉 《稽神录·司马正彝》:“妇人云:‘至都,有好粉、燕支,宜以为惠。’”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燕支涂颊,上连双眉。”
(3).泛指红色。 唐 白居易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采矿》:“一鑪光影迸燕支,好把陶鎔著意施。”
(4).指美女。 清 厉鹗 《和余葭白题唐子畏画韩熙载夜宴图》:“门生解事执乐句,燕支拍碎声穿空。” 王闿运 《哀江南赋》:“红粉之楼遂圮,燕支之色无多。”
(5).喻鲜血。 清 厉鹗 《洪襄惠公园中峰石歌》:“金闺妖血无人见,塞上燕支洗罗荐。” 古直 《惜哉行》:“溅上燕支几点红,更开明堂来论功。”
(6).古剑名。《广雅·释器》:“鱼肠、醇钧、燕支……剑也。”
(7). 汉 时 匈奴 王单于正妻的称号。 唐 李白 《秋思》诗:“燕支黄叶落,妾望 白登臺 。”一本作“ 閼氏 ”。
(8).山名。 唐 李白 《王昭君》诗之一:“ 燕支 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王琦 注引《元和郡县志》:“ 燕支山 ,一名 删丹山 ,在 丹州 删丹县 南五十里。东西百餘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与 祁连 同。”
(9).泛指北地;边地。 唐 李白 《代赠远》诗:“ 燕支 多美女,走马轻风雪。”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下:“ 越 人北向 燕支 ,回首望 雁峰 天一涯。” 清 屈大均 《寄沉阳剩人和尚》诗:“莫厌天花随玉麈,何妨霜鬢老 燕支 。”
词语解释:燕台  拼音:yān tái
(1).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相传 燕昭王 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唐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诗:“谬忝 燕臺 召,而陪 郭隗 踪。”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明日 燕臺 传盛事,坐中宾客尽名流。” 明 陈所闻 《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再休嗟明珠暗投,正 燕臺 把千金骏求。”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三品席珍虚鹿币,千金市骨上 燕臺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题诗 碣石馆 ,纵酒 燕王臺 。” 唐 高骈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诗:“匹马东归羡知己, 燕王臺 上结交新。”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此时闻有 燕昭臺 ,挺身东望心眼开。”
(2).指 冀 北一带。 唐 祖咏 《望蓟门》诗:“ 燕臺 一望客心惊:簫鼓喧喧 汉 将营。” 明 何景明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诗之一:“同是 燕臺 旧游客,可堪相见又相违。” 陈毅 《闻八路军大捷》诗:“抗 日 旌旗战局开,大军东出薄 燕臺 。”
(3).指幕府。 唐 李商隐 《梓州罢吟寄同舍》:“长吟远下 燕臺 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冯浩 笺注:“ 燕臺 ,指幕府……言我惟怀府公之德,别无閒情牵绕也。” 唐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魏闕别当飞羽翼, 燕臺 独且占风流。” 南唐 李中 《和胊阳载笔鲁裕见寄》:“ 燕臺 多事每开颜,相许论交淡薄间。”
词语解释:燕麦  拼音:yān mài
(1).植物名。野生于废墟荒地间,燕雀所食,故名。子实亦可用以救饥。《尔雅·释草》“蘥,雀麦” 晋 郭璞 注:“即燕麦也。” 郝懿行 义疏:“ 苏恭 《本草注》云:‘所在有之,生故墟野林下,苗叶似小麦而弱,其实似穬麦而细。一名杜姥草,一名牛星草。’”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序:“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重游 玄都观 ,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 元 迺贤 《南城咏古·妆台》:“废苑鸎花尽,荒臺燕麦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雀麦》﹝集解﹞引 周定王 曰:“燕麦穗极细,每穗又分小叉十数箇,子亦细小。舂去皮,作麵蒸食,及作饼食,皆可救荒。” 清 王士禛 《宋道人传》:“老僧不甚食,厨中所有,惟燕麦芋魁,食之遂不飢。”
(2).比喻有名无实。《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言兔丝有丝之名而不可以织,燕麦有麦之名而不可以食。古歌曰:‘田中兔丝,如何可络!道边燕麦,何尝可穫!’……皆谓有名无实也。” 清 孙枝蔚 《七夕杂咏》之五:“深觉虚名无益,徒令老大堪悲。试看牵牛织女,何殊燕麦兔丝?”
词语解释:燕石  拼音:yān shí
(1). 燕山 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 燕 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 圣水 又东,逕 玉石山 ,谓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词语解释:燕然石  拼音:yàn rán shí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唐 李昂 《从军行》:“ 田畴 不卖 卢龙 策, 竇宪 思勒 燕然 石。” 唐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虏功。”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
词语解释:燕市  拼音:yān shì
(1). 战国 时 燕国 的国都。《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嗜酒,日与狗屠及 高渐离 饮於 燕 市。” 晋 左思 《咏史》:“ 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震。” 明 袁宗道 《题瘦马卷》诗:“时去黄金 燕 市空,瘦来白练 吴 门短。”
(2).指 燕京 。即今 北京市 。 金 元好问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诗:“明月高楼 燕 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清 戴名世 《郭烈妇传》:“余在 燕 市,客 日照 李学士 邸第。”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诗:“落拓 燕 市中,穷愁寄歌哭。”
词语解释:燕歌  拼音:yān gē
战国 时, 燕 太子丹 命 荆轲 入 秦 刺 秦王 ,至 易水 上, 高渐离 击筑, 荆轲 慷慨作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见《战国策·燕策三》。后以“燕歌”泛指悲壮的 燕 地歌谣。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燕 歌远别,悲不自胜。” 唐 王勃 《采莲赋》:“徘徊 郢 调,悽愴 燕 歌。” 宋 梅尧臣 《送李阁使知冀州》诗:“将军守 汉 法,壮士发 燕 歌。” 清 唐孙华 《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 燕 歌慷慨无同调, 吴 语绸繆即故乡。”
词语解释:燕昭  拼音:yān zhāo
即 战国 时 燕昭王 。后代称其为渴于求贤之君。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 乐毅 信功於 燕昭 ,而见疑於 惠王 。” 唐 沉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昔者 燕昭 以千金市骏骨而百代称之。”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昔 郭隗 以小才而逢大遇,则 燕昭 之名于今称道。”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词:“凭高对景心俱折,关情处, 燕昭 、 乐毅 ,一时人物。”参见“ 燕隗 ”、“ 燕臺 ”。
词语解释:燕京  拼音:yān jīng
(1). 北京市 的别称。因市区在 春秋 战国 时为 燕国 国都而得名。 宋 梅尧臣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诗:“知去 燕京 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首诗,单夸我朝 燕京 建都之盛。” 清 戴名世 《诰封光禄大夫副总兵官都督同知张公墓志铭》:“ 皇清 定鼎 燕京 , 豫王 引兵南下,擢公副总兵官。”
(2).山名。即 山西省 管涔山 。《淮南子·墬形训》:“ 汾 出 燕京 。” 高诱 注:“ 燕京 ,山名也。在 太原 汾阳 , 汾水 所出。” 庄逵吉 校:“《山海经》《水经》皆云 汾 出 管涔山 ,古字燕、管,京、涔声近通用。”
词语解释:燕金  拼音:yān jīn
见“ 燕金募秀 ”。
词语解释:燕金募秀  拼音:yān jīn mù xiù
相传 战国 时 燕昭王 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燕金募秀”为招纳贤士之典。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 燕 金募秀, 蔡 屣延才,鐸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 明 何景明 《赠张合之秀才》诗之二:“ 卞生 怀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雄剑青云志,哀絃白雪吟。”参见“ 燕臺 ”。
词语解释:燕山铭  拼音:yān shān míng
见“ 燕然铭 ”。
词语解释:燕然铭  拼音:yàn rán míng
亦称“ 燕山铭 ”。 指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时, 班固 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北周 王褒 《从军行》之一:“勋封 瀚海 石,功勒《燕然铭》。” 唐 王昌龄 《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唐 鲍溶 《秋思》诗之二:“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勿勒《燕然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词语解释:燕赵人  拼音:yān zhào rén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燕 赵 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后以“燕赵人”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唐 司马扎 《猎客》诗:“娥娥 燕 赵 人,珠箔闭高堂。清歌杂妙舞,临欢度曲长。”
词语解释:燕昭台  拼音:yān zhāo tái
见“ 燕臺 ”。
词语解释:燕台  拼音:yān tái
(1).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相传 燕昭王 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唐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诗:“谬忝 燕臺 召,而陪 郭隗 踪。”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明日 燕臺 传盛事,坐中宾客尽名流。” 明 陈所闻 《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再休嗟明珠暗投,正 燕臺 把千金骏求。”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三品席珍虚鹿币,千金市骨上 燕臺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题诗 碣石馆 ,纵酒 燕王臺 。” 唐 高骈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诗:“匹马东归羡知己, 燕王臺 上结交新。”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此时闻有 燕昭臺 ,挺身东望心眼开。”
(2).指 冀 北一带。 唐 祖咏 《望蓟门》诗:“ 燕臺 一望客心惊:簫鼓喧喧 汉 将营。” 明 何景明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诗之一:“同是 燕臺 旧游客,可堪相见又相违。” 陈毅 《闻八路军大捷》诗:“抗 日 旌旗战局开,大军东出薄 燕臺 。”
(3).指幕府。 唐 李商隐 《梓州罢吟寄同舍》:“长吟远下 燕臺 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冯浩 笺注:“ 燕臺 ,指幕府……言我惟怀府公之德,别无閒情牵绕也。” 唐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魏闕别当飞羽翼, 燕臺 独且占风流。” 南唐 李中 《和胊阳载笔鲁裕见寄》:“ 燕臺 多事每开颜,相许论交淡薄间。”
词语解释:燕王台  拼音:yān wáng tái
见“ 燕臺 ”。
词语解释:燕台  拼音:yān tái
(1).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相传 燕昭王 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唐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诗:“谬忝 燕臺 召,而陪 郭隗 踪。”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明日 燕臺 传盛事,坐中宾客尽名流。” 明 陈所闻 《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再休嗟明珠暗投,正 燕臺 把千金骏求。”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三品席珍虚鹿币,千金市骨上 燕臺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题诗 碣石馆 ,纵酒 燕王臺 。” 唐 高骈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诗:“匹马东归羡知己, 燕王臺 上结交新。”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此时闻有 燕昭臺 ,挺身东望心眼开。”
(2).指 冀 北一带。 唐 祖咏 《望蓟门》诗:“ 燕臺 一望客心惊:簫鼓喧喧 汉 将营。” 明 何景明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诗之一:“同是 燕臺 旧游客,可堪相见又相违。” 陈毅 《闻八路军大捷》诗:“抗 日 旌旗战局开,大军东出薄 燕臺 。”
(3).指幕府。 唐 李商隐 《梓州罢吟寄同舍》:“长吟远下 燕臺 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冯浩 笺注:“ 燕臺 ,指幕府……言我惟怀府公之德,别无閒情牵绕也。” 唐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魏闕别当飞羽翼, 燕臺 独且占风流。” 南唐 李中 《和胊阳载笔鲁裕见寄》:“ 燕臺 多事每开颜,相许论交淡薄间。”
词语解释:燕赵女  拼音:yān zhào nǚ
指舞女歌姬。 唐 曹邺 《四望楼》诗:“无限 燕 赵 女,吹笙上金梯。”参见“ 燕赵人 ”。
词语解释:燕赵人  拼音:yān zhào rén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燕 赵 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后以“燕赵人”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唐 司马扎 《猎客》诗:“娥娥 燕 赵 人,珠箔闭高堂。清歌杂妙舞,临欢度曲长。”
词语解释:燕赵姝  拼音:yān zhào shū
泛指美女。 唐 于濆 《苦辛吟》:“我愿 燕 赵 姝,化为 嫫母 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词语解释:燕赵风  拼音:yān zhào fēng
古代 燕 赵 多慷慨激昂之士,后以“燕赵风”指刚强不屈的气概。 唐 韦应物 《送崔押衙相州》诗:“礼乐儒家子,英豪 燕 赵 风。”
词语解释:燕昭馆  拼音:yān zhāo guǎn
见“ 燕馆 ”。
词语解释:燕馆  拼音:yàn guǎn
宴饮的馆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燕馆歌楼,举之万数。” 明 谢榛 《七夕留别汪伯阳李于鳞王元美得知字》:“鹊桥星度夜,燕馆月沉时。” 清 朱彝尊 《台城路·送张汉瞻还嘉定题所画望云图》词:“秋来已是惊萧瑟,驪歌又听燕馆。”
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为招纳贤士所筑的 碣石宫 。亦以泛指招贤纳士的馆舍。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兴欲倾 燕 馆,欢於到 习 家。” 冯浩 笺注:“ 燕 馆即 碣石宫 。”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只惭 燕 馆盛,寧觉 阮 途穷。” 宋 苏轼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便应朝秣 越 ,未暮刷 燕 馆。” 清 姚鼐 《送张橿亭少詹为晋阳书院山长兼寄朱石君方伯》诗:“郊环如可待,休踰 燕昭 馆。”
词语解释:燕昭市骏  拼音:yān zhāo shì jùn
指 战国 时 郭隗 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 燕昭王 真心求贤的事。 唐 高适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家僮愕视欲先鞭,櫪马惊嘶还屡顾。始知物妙皆可怜, 燕昭 市骏岂徒然。”参见“ 燕骏千金 ”。
词语解释:燕骏千金  拼音:yān jùn qiān jīn
战国 时, 燕昭王 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 郭隗 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 燕昭王 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宋 真德秀 《谢赐衣带鞍马表》:“ 舜 裳五色,惭微裨补之能; 燕 骏千金,愿广招徠之意。”
词语解释:燕歌行  拼音:yān gē xíng
乐府《平调曲》名。现存最早的是 三国 魏 曹丕 所作的二首,写的是行役之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燕歌行题解》:“ 晋 乐奏 魏文帝 《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 燕 是古代北方边地,故后人所作《燕歌行》多写边塞征戍之事。《周书·王褒传》:“ 褒 曾作《燕歌行》,妙尽关塞寒苦之状。”
词语解释:燕石妄珍  拼音:yān shí wàng zhēn
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唐 刘知几 《史通·人物》:“若愚智毕载,妍媸靡择,此则 燕 石妄珍, 齐 竽混吹者矣!”参见“ 燕石 ”。
词语解释:燕石  拼音:yān shí
(1). 燕山 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 燕 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 圣水 又东,逕 玉石山 ,谓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词语解释:燕然石  拼音:yàn rán shí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唐 李昂 《从军行》:“ 田畴 不卖 卢龙 策, 竇宪 思勒 燕然 石。” 唐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虏功。”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
词语解释:燕麦粥  拼音:yān mài zhōu
用磨碎或碾压的燕麦煮成的粥
词语解释:燕昭好马  拼音:yān zhāo hǎo mǎ
燕昭王 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旧唐书·薛登传》:“ 燕昭 好马,则骏马来庭; 叶公 好龙,则真龙入室。”参见“ 燕骏千金 ”。
词语解释:燕骏千金  拼音:yān jùn qiān jīn
战国 时, 燕昭王 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 郭隗 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 燕昭王 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宋 真德秀 《谢赐衣带鞍马表》:“ 舜 裳五色,惭微裨补之能; 燕 骏千金,愿广招徠之意。”
词语解释:燕歌赵舞  拼音:yān gē zhào wǔ
(1).古 燕 赵 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美妙的歌舞。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罗襦寳带为君解, 燕 歌 赵 舞为君开。”
(2).用以形容文辞美妙。《新唐书·文艺传上·骆宾王》:“ 开元 中, 説 与 徐坚 论近世文章, 説 曰:‘…… 阎朝隐 如丽服靚粧, 燕 歌 赵 舞,观者忘疲,若类之《风》《雅》,则罪人矣。’”
词语解释:燕骏千金  拼音:yān jùn qiān jīn
战国 时, 燕昭王 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 郭隗 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 燕昭王 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宋 真德秀 《谢赐衣带鞍马表》:“ 舜 裳五色,惭微裨补之能; 燕 骏千金,愿广招徠之意。”
词语解释:燕驾越毂  拼音:yān jià yuè gū
燕 地的车 越 地的毂。谓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 明 高攀龙 《寄瞿洞观书》之二:“广土众民,君子所欲。老丈得之,其与世俗吏传舍一官者,必有如 燕 驾 越 轂,不可同年而语。”
词语解释:燕金募秀  拼音:yān jīn mù xiù
相传 战国 时 燕昭王 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燕金募秀”为招纳贤士之典。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 燕 金募秀, 蔡 屣延才,鐸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 明 何景明 《赠张合之秀才》诗之二:“ 卞生 怀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雄剑青云志,哀絃白雪吟。”参见“ 燕臺 ”。
词语解释:燕台  拼音:yān tái
(1).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相传 燕昭王 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唐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诗:“谬忝 燕臺 召,而陪 郭隗 踪。”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明日 燕臺 传盛事,坐中宾客尽名流。” 明 陈所闻 《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再休嗟明珠暗投,正 燕臺 把千金骏求。”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三品席珍虚鹿币,千金市骨上 燕臺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题诗 碣石馆 ,纵酒 燕王臺 。” 唐 高骈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诗:“匹马东归羡知己, 燕王臺 上结交新。”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此时闻有 燕昭臺 ,挺身东望心眼开。”
(2).指 冀 北一带。 唐 祖咏 《望蓟门》诗:“ 燕臺 一望客心惊:簫鼓喧喧 汉 将营。” 明 何景明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诗之一:“同是 燕臺 旧游客,可堪相见又相违。” 陈毅 《闻八路军大捷》诗:“抗 日 旌旗战局开,大军东出薄 燕臺 。”
(3).指幕府。 唐 李商隐 《梓州罢吟寄同舍》:“长吟远下 燕臺 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冯浩 笺注:“ 燕臺 ,指幕府……言我惟怀府公之德,别无閒情牵绕也。” 唐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魏闕别当飞羽翼, 燕臺 独且占风流。” 南唐 李中 《和胊阳载笔鲁裕见寄》:“ 燕臺 多事每开颜,相许论交淡薄间。”
词语解释:燕山颂  拼音:yān shān sòng
见“ 燕然颂 ”。
词语解释:燕然颂  拼音:yàn rán sòng
指歌颂边功的文字。谓在边塞战争中建立功勋。 唐 崔泰之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佇勒 燕然 颂,鸣騶计日归。” 唐 席豫 《秦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已勒 燕山 颂,犹闻遣戍篇。”参见“ 燕然铭 ”。
词语解释:燕然铭  拼音:yàn rán míng
亦称“ 燕山铭 ”。 指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时, 班固 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北周 王褒 《从军行》之一:“勋封 瀚海 石,功勒《燕然铭》。” 唐 王昌龄 《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唐 鲍溶 《秋思》诗之二:“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勿勒《燕然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词语解释:燕岱之石  拼音:yān dài zhī shí
喻庸才下品。 隋 江总 《让尚书令表》:“谬以 商丘 之木,遂比舟檝之材; 燕 岱 之石,混同瑚璉之器。”
词语解释:燕山石  拼音:yān shān shí
见“ 燕然石 ”。
词语解释:燕然石  拼音:yàn rán shí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唐 李昂 《从军行》:“ 田畴 不卖 卢龙 策, 竇宪 思勒 燕然 石。” 唐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虏功。”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
词语解释:燕市悲歌  拼音:yān shì bēi gē
《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既至 燕 ,爱 燕 之狗屠及善击筑者 高渐离 。 荆軻 嗜酒,日与狗屠及 高渐离 饮於 燕 市,酒酣以往, 高渐离 击筑, 荆軻 和而歌於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后以“燕市悲歌”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情怀。 唐 李涉 《送魏简能东游》诗之二:“ 燕 市悲歌又送君,目随征雁过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