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遗爱 拼音:yí ài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 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祕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4).爱未遍及;偏爱。《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扶风 人 孟佗 ,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5).谓抛弃亲爱之人。《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词语解释:自爱 拼音:zì ài
(1).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老子》:“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 季 相,愿 季 自爱。”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僕虽騃,亦粗知自爱。”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违远日久,愿见之心甚於饥渴。冬寒,惟万倍自爱。”
(2).自己喜爱。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 苏轼 《东坡》诗:“莫嫌犖确坡头路,自爱鏗然曳杖声。”词语解释:可爱 拼音:kě ài
(1).令人敬爱;令人喜爱。《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东荒经》:“东方有人焉,男皆朱衣縞带玄冠,女皆采衣,男女便转可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见荆棘中有崖石,刻‘树石’二大字,奇古可爱。” 明 刘基 《浣溪沙·秋思》词:“枫叶有霜纔可爱,菊花无酒不须开。” 老舍 《骆驼祥子》三:“太阳似乎不象刚才那样可爱了!”
(2).喜爱。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李 诗宛如 姑射仙子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词语解释:偏爱 拼音:piān ài
(1).在几个人或几件事物中特别喜爱或单单喜爱其中的一个或一件。《后汉书·袁绍传》:“ 绍 ( 袁绍 )后妻 刘 有宠,而偏爱 尚 ( 袁尚 )。” 唐 杜荀鹤 《登山寺》诗:“就中偏爱石,独上最高层。” 元 杨果 《小桃红》曲:“为郎偏爱,莲花颜色,留作镜中妆。”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三仙姑 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
(2).指所偏爱的人或物。 秦牧 《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一个人可以有自己艺术上的偏爱,但切忌‘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词语解释:恩爱 拼音:ēn ài
(1).犹仁爱。《韩非子·六非》:“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2).情爱。 汉 苏武 《诗》之二:“结髮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其妻既见殷懃,遂乃开门纳受,恩爱还同昔日,相命即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活活的把一对热剌剌的恩爱夫妻拆开。”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他同你恩爱,你知道他的心是假的。”词语解释:吾爱 拼音:wú ài
(1).我所爱的人。称亲友。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丝路有恆悲,矧廼在吾爱。”
(2).我所爱的人。称妻子。
(3).我所爱的人。称恋爱对象。词语解释:惠爱 拼音:huì ài
犹仁爱。《韩非子·奸劫弑臣》:“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后汉书·冯衍传上》:“惠爱之诚,加乎百姓;高世之声,闻乎羣士。” 宋 苏舜钦 《送杜密学赴并州》诗:“惠爱留关辅,风威入塞垣。” 郭沫若 《星空》诗:“永恒无际的合抱哟!惠爱无涯的目语哟!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词语解释:酷爱 拼音:kù ài
非常喜爱。 唐 杜荀鹤 《题汪氏茅亭》诗:“君今酷爱人间事,争得安閒老在兹。”《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 羊角哀 ﹞平生酷爱读书,农业尽废。” 杨朔 《巴厘的火焰--诗岛杂记》:“酷爱自由的信念已经化成热血,流在人民的血管里。”词语解释:亲爱 拼音:qīn ài
(1).亲近喜爱。《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汉书·张禹传》:“ 禹 心亲爱 崇 ,敬 宣 而疏之。” 宋 范仲淹 《赠大理寺丞蔡君墓表》:“故参知政事 文忠公 ,视君诸父也,君亲爱之,过于己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何预汝事,三日郎君,便如许亲爱耶!” 刘半农 《战败了归来》诗:“家乡的景物都已完全改变了,一班亲爱的人们都已不见了。”
(2).亲近喜爱的人。《韩非子·难三》:“凡人於其亲爱也,始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 唐 包佶 《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诗:“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 明 高启 《魏夫人宋氏墓志铭》:“当敛者县之椸,餘悉散诸亲爱。” 清 孙枝蔚 《行人》诗:“茅舍逢贤主,即同亲爱看。”词语解释:相爱 拼音:xiāng ài
互相亲爱、友好。《庄子·天地》:“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史记·佞幸列传》:“今上为 胶东王 时, 嫣 与上学书相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同伴中有一个姓 夏 的名 良策 ,与 蒋生 最是相爱。” 巴金 《灭亡》第九章:“她相信人应该彼此相爱,互助地、和平地生活着。”词语解释:贪爱 拼音:tān ài
贪恋,迷恋。《左传·僖公十四年》:“幸灾不仁;贪爱不祥。” 宋 王令 《思京口戏周器之》诗:“ 江 南别日醉方醺,贪爱青天带水痕。” 许地山 《集外·狐仙》:“贪爱是当你想着你爱一个女子的时候,心里只为满足自己,并不顾别人的情形如何。”词语解释:绝爱 拼音:jué ài
极其喜爱。《史记·吕不韦列传》:“太后私与( 嫪毐 )通,絶爱之。” 宋 陆游 《九里》诗:“谁知老子裴回意,絶爱山横淡靄中。”词语解释:苦爱 拼音:kǔ ài
(1).酷爱,极爱。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刘希夷 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 宋之问 苦爱此两句,恳乞。” 宋 苏轼 《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后赋诗寄之》:“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明 高启 《菊邻》诗:“幽人苦爱菊,自是 柴桑 伦。闲园谁与语?丛栽四为隣。”
(2).佛教语。烦恼与爱欲。 唐 卢照邻 《益州长史胡树礼为亡女造画赞》:“龟组相辉,不难泡幻之域;熊车结辙,尚迷苦爱之津。”词语解释:心爱 拼音:xīn ài
衷心喜爱。《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 汉 郑玄 笺:“我心爱此君子。”《水浒传》第二一回:“我儿,你心爱的三郎在这里。”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高起潜 ﹞想着这匹五明骥是 卢象昇 心爱的坐骥,自然不会赠人。”词语解释:知爱 拼音:zhī ài
赏识喜爱。《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 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 江 左莫逮。从叔 琨 特知爱之。” 明 归有光 《〈山斋先生文集〉序》:“又辱大理知爱,不可以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既相知爱,何敢深隐。我,剑客也。”词语解释:兼爱 拼音:jiān ài
(1).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荀子·成相》:“ 尧 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仲尼 兼爱,不羞执鞭。”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 启芳 说我是泛爱者, 劳生 说我是兼爱者,但我自己却以为我是困爱者。”
(2). 春秋 、 战国 之际, 墨子 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词语解释:憎爱 拼音:zēng ài
憎恨与喜爱。《韩非子·解老》:“处乡不节,憎爱无度,则争鬭之爪角害之。”《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 宋 曾巩 《泰山谢雨文》:“其虚心也,物有来而必应;其公听也,无憎爱之常情。”词语解释:割爱 拼音:gē ài
舍弃所爱。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必有罪而无赦,若 石碏 之割爱以烕亲。” 宋 黄庭坚 《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诗:“青云已迷津,浊酒未割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今愿割爱相赠,见刀如见妾也。” 郭沫若 《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这个故事在初本也想写在剧本里面的,但结果是割爱了。”词语解释:欢爱 拼音:huān ài
欢悦;喜爱。驩,通“ 欢 ”。《史记·乐书》:“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驩爱,乐之官也。” 明 张居正 《封君尧溪刘先生七十寿序》:“诗人以春酒介寿,称彼兕觥,形之咏歌,不一而足,皆所以鬯堙鬱而长驩爱也。”词语解释:仁爱 拼音:rén ài
宽仁慈爱;亲爱。《淮南子·修务训》:“ 尧 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史记·袁盎列传》:“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我 西王母 使者,使 蓬莱 ,不慎为鴟梟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盖虽天心仁爱,欲以助陛下宵旰之忧,而隆 嘉靖 之治,意者民之危苦无聊,所以感伤和气者,亦容有之乎!” 瞿秋白 《乱弹·红萝卜》:“对于这种寄生虫的攻击,暴露,讥刺……只嫌太温和了,太仁爱了。”词语解释:泛爱 拼音:fàn ài
亦作“氾爱”。亦作“泛爱”。
(1).犹博爱。《论语·学而》:“汎爱众,而亲仁。”《庄子·天下》:“氾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陛下临制天下,一齐海内,汎爱蒸庶,布德施惠。”《汉书·游侠传序》:“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絶异之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多情乃佛心,汎爱真君子。”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给琰光》:“ 启芳 说我是泛爱者, 劳生 说我是兼爱者,但我自己却以为我是困爱者。”
(2).朋友的代称。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广筵散汎爱,逸爵紆胜引。”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所亲问淹泊,泛爱惜衰朽。”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泛爱,出《论语》。 殷仲文 诗:‘广筵散泛爱’,遂以为朋友之呼矣。”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七:“ 王立之 云:‘ 老杜 家讳 閒 ,而诗中……又有泛爱怜霜鬢,留欢卜夜閒。’”词语解释:敬爱 拼音:jìng ài
尊敬热爱。《战国策·秦策三》:“质仁秉义,行道施德於天下,天下怀乐敬爱,愿以为君王,岂不辩智之期与?”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虚室狎招寻,敬爱混浮沉。” 冰心 《三寄小读者》七:“他们知道得最多的,是我们敬爱的 周总理 。”词语解释:旧爱 拼音:jiù ài
(1).昔日亲爱之情。《三国志·吴志·孙亮孙休等传论》:“ 休 以旧爱宿恩,任用 兴 布 ,不能拔进良才,改絃易张。”
(2).指从前所亲爱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闺情》诗之一:“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南朝 梁 何逊 《赠诸游旧》诗:“新知虽已乐,旧爱尽暌违。” 唐 白居易 《燕子楼》诗序:“ 盼盼 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餘年。”词语解释:友爱 拼音:yǒu ài
友好亲爱。《后汉书·第五伦传》:“近代 光烈皇后 ,虽友爱天至,而卒使 阴就 归国,徙废 阴兴 宾客。” 宋 欧阳修 《刘丞相挽词诗》之二:“平昔家庭敦友爱,可怜松檟亦连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素秋》:“公子异之,数语遂出。由是友爱如胞。” 巴金 《家》一:“他感激哥哥的友爱。”词语解释:畏爱 拼音:wèi ài
敬佩爱戴。语出《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东观汉记·秦彭传》:“春秋饗射,升降揖让,务礼示民,吏民畏爱,不敢欺也。”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其间 苏 与 梅 ,二子可畏爱。”
威严和仁爱。 唐 白居易 《御功臣之术》:“恩荣并加,畏爱相济。” 宋 范仲淹 《奏乞陕西主帅带押蕃部使》:“今来 环州 种世衡 、 原州 蒋偕 ,抚驭蕃部,最有畏爱,缓急可以呼集使唤,欲乞朝廷先授此二人兼管辖蕃部使。”词语解释:雅爱 拼音:yǎ ài
(1).素来爱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寳持。” 唐 卢照邻 《〈驸马都尉乔召集〉序》:“凡所著述,多以适意为宗,雅爱清灵,不以繁词为贵。”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谢榛》:“ 赵王 雅爱 茂秦 诗。”
(2).敬词。厚爱。《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诗后边也有一行小字道:‘承芳卿雅爱,敢不如命。’看罢,纳诸袖中。” 清 李渔 《慎鸾交·目许》:“既蒙雅爱,小弟不敢固辞。”《荡寇志》第七六回:“世兄这般雅爱,怎当得起?”词语解释:慈爱 拼音:cí ài
仁慈爱人。多指上对下或父母对子女的爱怜。《国语·楚语上》:“明慈爱以导之仁,明昭利以导之文。”《后汉书·寇荣传》:“臣闻天地之於万物也好生,帝王之於万人也慈爱。”《北齐书·封隆之传》:“ 孝琬 七岁而孤,独为 隆之 所鞠养,慈爱甚篤。” 闻一多 《妇女解放问题》:“母亲对待儿子总是慈爱的,愿为儿子操劳。”词语解释:情爱 拼音:qíng ài
(1).亲爱或友爱之情。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观大鸟之廻翔,小鸟之啁噍, 葛卢 所听之牛, 西巴 所感之鹿,情爱各深於其类矣。” 唐 杜荀鹤 《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诗:“便均情爱同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 钟会 ﹞遂折箭为誓,与 维 结为兄弟,情爱甚密。”《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浩 閭巷有名儒 廖山甫 者,学行俱高,可为师范,与 浩 情爱至密。”
(2).特指男女间的爱情。《宋书·后妃传·前废帝何皇后》:“ 瑀 尚 高祖 少女 豫章康长公主 讳 欣男 ……公主与 瑀 情爱隆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悼内诗》:“吾 杭 肃愍 于公 悼夫人 董氏 诗十一首,其第二首颇佳,诗云:‘世缘情爱总成空,二十餘年一梦中。’” 蒋光慈 《鸭绿江上》:“自从我与 云姑 闹了这一次之后,我们间的情爱更加浓厚起来了。”词语解释:赏爱 拼音:shǎng ài
赏识喜爱。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佳人捨我去,赏爱长絶絃。” 唐 韦应物 《游龙门香山泉》诗:“碧泉更幽絶,赏爱未能去。” 明 李东阳 《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君士常墓志铭》:“ 舜咨 父尚书公謫戍 万全 , 士常 实受学,有名诸生间。 叶文庄公 为巡抚,赏爱特厚。”词语解释:尽爱 拼音:jìn ài
竭尽敬爱之心。《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復,尽爱之道也。”词语解释:宠爱 拼音:chǒng ài
对在下者因喜欢而偏爱;娇纵溺爱。《汉书·张汤传》:“﹝ 张放 ﹞为侍中中郎将,监 平乐 屯兵,置莫府,仪比将军。与上卧起,宠爱殊絶。”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清 李渔 《玉搔头·得实》:“又寻到 南京 ,才知道小姐入宫之后,已做了贵妃,皇上十分宠爱。”词语解释:渴爱 拼音:kě ài
(1).佛教语。谓爱着于五欲,犹如渴而爱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渴爱与生死共门,无朋与结网同路。”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要求者,由於渴爱;此渴爱者,生於独头无明。”
(2).泛指对某一事物非常喜爱。 宋 陆游 《东偏小室》诗:“渴爱飱浆美,慵便葛屨轻。”词语解释:余爱 拼音:yú ài
(1).未全部施与的仁爱。 汉 刘向 《新序·义勇》:“不然。吾闻仁者无餘爱,忠臣无餘禄。”
(2).前人留下的恩德。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崔魏公 镇 淮海 九载……民康物阜,军府晏然。 元祐 末,故老犹存,喜论其餘爱。”词语解释:天爱 拼音:tiān ài
天生的仁爱。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孝发幼龄,友自天爱。”词语解释:钟爱 拼音:zhōng ài
特别喜爱。《晏子春秋·谏上》:“为子之道,导父以钟爱其兄弟。” 唐 施肩吾 《效古词》:“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贺司户 夫妇,因是独养女儿,钟爱胜如珍宝。”《红楼梦》第十五回:“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 郭沫若 《塔·阳春别》:“那是我爱妻所钟爱的钢琴。”词语解释:威爱 拼音:wēi ài
威严而仁惠。《新五代史·杂传·王师范》:“ 师范 颇好儒学,聚书至万卷,为政有威爱。” 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 并州 天下望,抚士威爱愜,千金弃不惜,宾客常满閤。”词语解释:怜爱 拼音:lián ài
(1).疼爱;怜惜。《史记·赵世家》:“ 左师公 曰:‘老臣贱息 舒祺 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 唐 王昌龄 《箜篌引》:“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文姬 低头伏气,且是小心。 朱氏 见他如此,甚加怜爱。” 茅盾 《子夜》六:“看着他的虽则苍白然而惹人怜爱的脸孔,于是四小姐的心忽然又抖动。”
(2).谓爱恋。《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田氏 一见 楚王孙 人才标緻,就动了怜爱之心。”词语解释:结爱 拼音:jié ài
犹相爱。 唐 孟郊 《结爱》诗:“心心復心心,结爱务在深。”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送终惟粪土,结爱独荆榛。” 宋 梅尧臣 《一日曲》:“结爱从此篤,暂隔犹恐疏。”词语解释:孝爱 拼音:xiào ài
孝敬爱重。《礼记·文王世子》:“战则守於公禰,孝爱之深也。” 孔颖达 疏:“载主将行,示不自专,是孝也,使守而尊之,是爱也,乃是孝爱之深也。”词语解释:娇爱 拼音:jiāo ài
(1).宠爱。 唐 宋之问 《浣纱篇赠陆上人》:“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盛衰倾夺欲何如,娇爱翻悲逐佞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但顽女颇恃娇爱,好门户輒便拗却,不得不与商榷,免他日怨婚也。”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九:“好像一个慈爱的母亲,又得再见她的久别的爱儿一样。享受不够的抚摩,贪恋不够的娇爱。”
(2).谓娇媚可爱。 茅盾 《动摇》四:“ 梅丽 ,近来你没有那么活泼了。从前的天真,从前的娇爱,你都收藏起来;每天像有无数心事,一股正经地忙着。”词语解释:私爱 拼音:sī ài
(1).偏爱。《管子·枢言》:“先王重荣辱,荣辱在为天下无私爱也,无私憎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义姑姊》:“妇人曰:‘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夫背公义而嚮私爱,亡兄子而存妾子,幸而得幸,则 鲁君 不吾畜,大夫不吾养,庶民国人不吾与也。’”
(2).指私自宠爱的人。《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綵,耳不听 郑 卫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 唐 张九龄 《通化门外送别》诗:“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 清 龙启瑞 《逆妇姜于齐》:“今公以夫人命,而远迎於 齐 。可谓溺私爱而弃其社稷人民之重者。”词语解释:忠爱 拼音:zhōng ài
(1).忠诚与仁爱。《礼记·王制》:“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有悖逆之心,无忠爱之义。”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之三:“盖习俗益降,交友以諛説为忠爱,间有及於其身,劘切过闕,輒頳尔变色,以为发己之短。”
(2).谓忠君爱国。《六部成语注解补遗·吏部》“忠爱性成”:“言臣子忠君爱国之心本於其性质所生成也。” 章炳麟 《〈艾如张〉〈董逃歌〉序》:“ 张之洞 始为《劝学篇》,以激忠爱,摧横议,就余咨度。”词语解释:民爱 拼音:mín ài
谓爱民之情。 宋 张先 《离亭宴·公择别吴兴》词:“千里恩深云海浅,民爱比、春流不断。”词语解释:御爱 拼音:yù ài
菊花名。 宋 刘蒙 《菊谱·御爱》:“御爱出京师,开以九月末,一名笑靨,一名喜容,淡黄浅叶……或云出禁中,因此得名。”词语解释:癖爱 拼音:pǐ ài
癖好;特别喜爱。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词:“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清 袁枚 《新齐谐·谢檀霞》:“﹝ 连昉 ﹞夜梦身立水上,有好女子就波与语,自称 谢檀霞 , 元 时人,年十八,夭死,父母怜我癖爱此间山水,遂葬於此。”参见“ 癖好 ”。
词语解释:癖好 拼音:pǐ hào
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葛巾》:“ 常大用 , 洛 人,癖好牡丹,闻 曹州 牡丹甲 齐 鲁 ,心向往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 叶圣陶 《倪焕之》一:“‘有这样热心的人!’ 焕之 感服地说。便悬拟 蒋先生 的容貌、举止、性格、癖好,一时又陷入沉思;似乎把捉到一些儿,但立即觉得完全茫然。”词语解释:博爱 拼音:bó ài
谓广泛地爱一切人。《孝经·三才章》:“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三国 魏 曹植 《当欲游南山行》:“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宋 欧阳修 《乞出表》之二:“臣闻愚诚虽微而苟至,可以动天;大仁博爱而无私,未尝违物。”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词语解释:子爱 拼音:zǐ ài
慈爱;爱如己子。《礼记·文王世子》:“庶子之正於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汉书·匡衡传》:“陛下圣德天覆,子爱海内。”《周书·艺术传·黎景熙》:“陛下垂情万类,子爱羣生。” 明 归有光 《送吴县令张侯序》:“温良子爱,知人疾苦。”词语解释:见爱 拼音:jiàn ài
被喜爱;相爱。《晏子春秋·外篇下四》:“ 婴 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吕氏春秋·必己》:“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恪公书》:“某勉强衰病,才薄宠益,损必随之,亲朋见爱,何以为教。”《西游记》第六四回:“那女子渐有见爱之情,挨挨轧轧,渐近坐边。”
显示仁爱。《汉书·武帝纪》:“夫刑罚所以防姦也,内长文所以见爱也。” 颜师古 注:“见,谓显示也。”词语解释:痴爱 拼音:chī ài
入迷的爱。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尽缠痴爱,岂离疮疣。”词语解释:性爱 拼音:xìng ài
(1).相亲相爱。 晋 陶潜 《归鸟》诗:“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2).雌雄性之间的爱恋。 郭沫若 《豕蹄·孟夫子出妻》:“自然在 孟子 的时代,人还没有知道凡是昆虫的作声其实是含有性爱的要求的。”
(3).特指人类的两性相爱。词语解释:极爱 拼音:jí ài
指至亲之人。 汉 董仲舒 《又言限民名田》:“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共税,下足以畜妻子极爱,故民説从上。”词语解释:新爱 拼音:xīn ài
新的爱情;新的爱人。 唐 杜审言 《妾薄命》诗:“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九:“良人久 燕 赵 ,新爱移平生。”词语解释:笃爱 拼音:dǔ ài
厚爱;甚爱。《韩诗外传》卷六:“﹝君子者﹞篤爱而不夺,厚施而不代。”《晋书·温峤传》:“僕才轻任重,实凭明公篤爱,远稟成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齐武成帝 子 琅邪王 ,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篤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準。”词语解释:重爱 拼音:zhòng ài
偏爱;厚爱。《管子·任法》:“故为人主者,不重爱人,不重恶人;重爱曰失德,重恶曰失威。”《国语·晋语二》:“终君之重爱,受君之重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驃骑视之,对曰:‘ 匈奴 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词语解释:珍爱 拼音:zhēn ài
(1).重视爱护。 唐 韩愈 《答刘正夫书》:“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 宋 陆游 《吏部郎中苏君墓志铭》:“属文有体制,笔法简远,其尺牘尤为时所珍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 赵旺 ﹞一女 小二 ,絶慧美。 赵 珍爱之。” 马南邨 《燕山夜话·珍爱幼小的心灵》:“儿童的心灵是最纯真的。我们就特别应该加倍珍爱,好好地注意培养。”
(2).犹保重。 宋 苏轼 《与程得圣秘校书》:“盘桓都下,为况何如?惟顺时珍爱。”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己·徐五秀才》:“家有尊属,不敢久留,离合有时,更俟它日。君善自珍爱。”词语解释:分爱 拼音:fēn ài
(1).隔断情爱,谓分别。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
(2).分享宠爱。 清 洪昇 《长生殿·傍讶》:“须知道连枝同气情非外,怎这点儿也难分爱。”词语解释:节爱 拼音:jié ài
谓有操守而又仁爱。 明 吕坤 《与乔聚所抚台书》:“所愿海内臺察尽如老先生,一精白之心,纯惻怛之念,忠诚体国,节爱怜民,山河当无恙,令不肖歌太平以死,亦百年大快活也。”词语解释:意爱 拼音:yì ài
情爱;情谊。《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及至移意爱,析嬿私,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三国志·魏志·董卓传》“遂杀 稠 ”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傕 兄子 利 随 稠 , 利 还告 傕 , 韩 、 樊 交马语,不知所道,意爱甚密。” 宋 曾巩 《与刘沆龙图启》:“虽远台坐,常注愚心。復得交游之传,愈知意爱之厚。”词语解释:忍爱 拼音:rěn ài
隐忍住情爱,不使外露。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词语解释:母爱 拼音:mǔ ài
(1).母亲对于儿女的爱。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皇太后敦母爱之仁,天下幸甚。”
(2).母亲疼爱儿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癸卯妖书》附《续忧危竑议》:“大率母爱者子抱, 郑贵妃 之专权,回天转日何难哉。”
(3).泛指以母亲的感情爱护下一代。如:母爱教育。词语解释:溺爱 拼音:nì ài
过分宠爱。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溺爱靡意,魂飞心离。”《新唐书·高宗纪赞》:“ 高宗 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红楼梦》第四回:“只是如今这 薛公子 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又是从小为母亲所溺爱的。”词语解释:骄爱 拼音:jiāo ài
娇美可爱。骄,通“ 娇 ”。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骄爱生盼瞩,声媚起朱脣。”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三:“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词语解释:信爱 拼音:xìn ài
信任喜爱;信任爱戴。《荀子·仲尼》:“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汉书·王莽传上》:“ 安阳侯 王舜 , 莽 之从弟,其人修飭,太后所信爱也, 莽 白以 舜 为车骑将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和奏折》:“夫此数事,皆有名无实。在政府以为可借此以敷衍人民,在人民终不能因此而信爱政府。”词语解释:近爱 拼音:jìn ài
指帝王所亲近宠爱。《韩非子·主道》:“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词语解释:密爱 拼音:mì ài
亲密恩爱。 南朝 梁简文帝 《娈童》诗:“怀情非后钓,密爱似前车。足使 燕 姬妬,弥令 郑 女嗟。”词语解释:保爱 拼音:bǎo ài
保重自珍。 宋 曾巩 《回傅权书》:“荒隅之中,孤拙寡偶,钦企钦企。春暄。餘保爱保爱。不宣。” 明 刘基 《送胡生之定远教谕任》诗:“努力慎保爱,勋名以为期。”词语解释:耽爱 拼音:dān ài
深爱;溺爱。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採蠋饮洞中,醉昏漱寒泉;始知天下心,耽爱各有偏。” 叶圣陶 《小病》:“这胖子真是小资产阶级耽爱享乐的一个好标本。”词语解释:将爱 拼音:jiāng ài
保养。《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好自将爱,一年便健。”词语解释:曲爱 拼音:qǔ ài
深爱,溺爱。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启》:“防其将然之谤,弭其未萌之忧,虽慈亲之曲爱弱子,良师之乐育英才而为之谋,亦不是过矣。”词语解释:钦爱 拼音:qīn ài
敬爱。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钦爱之情,款然至实。”《北齐书·司马子如传》:“而事姊有礼,抚诸兄子慈篤,当时名士并加钦爱,世以此称之。”词语解释:广爱 拼音:guǎng ài
犹博爱。《晏子春秋·谏下二一》:“今朽尸以留生,广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 唐玄宗 《〈孝经〉序》:“虽无德教加於百姓,庶几广爱刑于四海。” 宋 曾巩 《皇太后亲侄高公绘通州刺史高公纪达州刺史制》:“尚励尔钦承之志,以称余广爱之仁。”词语解释:感爱 拼音:gǎn ài
受感动而喜爱;感激爱戴。《红楼梦》第三四回:“ 王夫人 听了这话……心下越发感爱 袭人 。” 季新 《〈红楼梦〉新评》:“威力能支配人之恐怖心,不能支配人之感爱心。”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幸而我兵士感爱我,一直保护到解散前敌时。”词语解释:恃爱 拼音:shì ài
(1).仗人之爱。 南朝 梁武帝 《子夜歌》:“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2).后书信中常用为自谦之套语。 宋 王之道 《与无为宰李廷吉书》:“古人有言:士詘於不知己而伸於知己之道。故敢恃爱,肆所欲言而忘其交浅言深之戒。”词语解释:求爱 拼音:qiú ài
(1).求得喜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於子。”
(2).指追求异性之爱。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二:“有些冒失的小伙子,还写信向她热烈求爱。” 鄢国培 《巴山月》第二章二:“这是一首求爱的情歌,所以我知道他在怀念情人。”词语解释:喜爱 拼音:xǐ ài
对人或事物产生好感或兴趣。 宋 曾巩 《张久中墓志铭》:“众人之得君游者,亦皆喜爱,而未尝有失其意者。”《水浒传》第一一六回:“ 方腊 见 柴进 署事公平,尽心喜爱。”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 祥子 似乎喜爱雪花。” 孙犁 《澹定集·答吴泰昌问》:“中外作家之中,我喜爱的太多了。”词语解释:专爱 拼音:zhuān ài
独受怜爱。 三国 魏 曹植 《平原懿公主诔》:“专爱一宫,取玩圣皇。”词语解释:宝爱 拼音:bǎo ài
珍爱。《后汉书·杜林传》:“ 林 前於 西州 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 宋 刘子翚 《兼道携古墨来》诗:“汗青得失更谁论,尤物竞为人宝爱。” 明 文徵明 《跋沉仲说小简》:“ 仲説 书法最精,见者咸争宝爱。” 郭沫若 《后悔》:“我小的时候唯一的玩物只是一个橡皮人儿,我宝爱得什么似的。”词语解释:昵爱 拼音:nì ài
亲近;亲爱。《文选·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遐川阻暱爱,脩渚旷清容。”一本作“ 昵爱 ”。 李善 注:“《尔雅》曰:‘昵,近也。’ 孙炎 曰:‘亲之近之。’” 李周翰 注:“暱,亲……谓长川阻其亲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两相暱爱,几於跬步不离。”
所亲爱的;亲爱,亲近。 南朝 宋 谢惠连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遐川阻昵爱,脩渚旷清容。” 元 关汉卿 《汉宫秋》第二折:“主上昵爱过甚,久不设朝。” 茅盾 《创造》二:“ 娴娴 已经出落得又活泼又大方,知道了如何在人前对丈夫表示细腻的昵爱了。”词语解释:托爱 拼音:tuō ài
犹言承蒙厚爱。 明 海瑞 《复张笔峰侍郎书》:“託爱谨奉恳,解户生不改復矣,决矣。”词语解释:染爱 拼音:rǎn ài
谓贪爱女色。 唐 白居易 《寄卢少卿》诗:“ 张仓 何为者,染爱浩无际;妾媵填后房,竟寿百餘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