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首字词组
牧童牧羝牧放牧奴牧马所牧长牧主牧室
牧羊牧野牧猪奴牧师牧豕奴牧苑牧包牧工
牧马牧羊儿牧犊牧犊子牧豕听经牧啸牧副牧渔
牧儿牧子牧田牧骑牧相牧令牧厂牧场
牧竖牧养牧羊人牧犬牧监副牧曹牧猪奴戏牧宰
牧笛牧伯牧歌牧道牧监牧业牧正牧字
牧守牧刍牧畜牧身牧草牧丁牧所牧宿
牧人牧地牧圉牧羊臣牧靡牧倅牧户 
牧民牧群牧夫牧司牧羊哀话牧区牧宫 

词语解释:牧童  拼音:mù tóng
放牧牛、羊的儿童。《吕氏春秋·疑似》:“入於泽,而问牧童;入於水,而问渔师。” 唐 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王西彦 《鱼鬼》:“不过,我们牧童却有自己的娱乐。”
词语解释:牧羊  拼音:mù yáng
看羊,放羊。例如:牧羊曲。
词语解释:牧马  拼音:mù mǎ
(1).牧放马匹。《庄子·徐无鬼》:“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暖日广川,牧马养习,以俟强大。”
(2).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偃师 张幕, 河阳 牧马,虽接战於 富平 ,已连营於 官渡 。” 唐 温庭筠 《送并州郭书记》诗:“塞城牧马去,烽火射鵰归。” 唐 无名氏 《胡笳曲》:“ 汉 家自失 李将军 ,单于公然来牧马。” 宋 杨万里 《国势》中:“是时虏之创痍未尽,而势力未全盛也。而今者狠然有窥吾 淮 甸,南下牧马之意。”
(3).放牧的马。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唐 李益 《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羣嘶边草緑。”
(4).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唐 杜甫 《近闻》诗:“近闻 犬戎 远遁逃,牧马不敢侵 临洮 。”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牧马饮 江 南,真龙起 芒碭 。”
词语解释:牧儿  拼音:mù ér
牧童。《汉书·刘向传》:“ 项籍 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槨。”《后汉书·儒林传序》:“学舍穨敝,鞠为园蔬,牧儿蕘竖,至於薪刈其下。” 元 高克恭 《过弋阳》诗:“日暮牧儿归不得,料应白水涨前溪。”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生憎圉人控骄马,絶爱牧儿飘纸鳶。”
词语解释:牧竖  拼音:mù shù
亦作“ 牧竪 ”。牧奴;牧童。《楚辞·天问》:“ 有扈 牧竖,云何而逢?”《汉书·刘向传》:“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 始皇 者也,数年之间,外被 项籍 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宋 陆游 《识愧》诗:“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竪樵夫日往还。”《明史·刘基传》:“初, 太祖 以 韩林儿 称 宋 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 基 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 启 讨灭了 有扈氏 后,就罚他们作‘牧竖’(牧奴)。”
词语解释:牧笛  拼音:mù dí
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声。 唐 张乔 《题河中鹳雀楼》诗:“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宋 陆游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诗:“鷺引钓船经荻浦,牛随牧笛入柴门。” 剑雨 《塞北牧羊女》诗:“塞北牧羊女,白云深处一枝花,吹一路好牧笛,栽一路小树枒。”
词语解释:牧守  拼音:mù shǒu
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汉书·翟方进传》:“持法刻深,举奏牧守九卿,峻文深詆,中伤者尤多。”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於上,则牧守非其人矣。” 唐 白居易 《张聿可衢州刺史制》:“牧守之任,最亲吾人。” 明 何景明 《赠南雄判愈君序》:“公卿废礼士之文,牧守靡察民之实,是以官屈而吏以调困。”
词语解释:牧人  拼音:mù rén
(1).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书·立政》:“ 文王 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 孔颖达 疏:“惟慎择在朝有司在外牧养民之夫。”
(2).《周礼》官名。掌畜牧。《周礼·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藩其物。”《文选·枚乘〈七发〉》:“掩苹肆若,为牧人席。” 张铣 注:“《周礼》有牧人职。言蔽陈青苹杜若之草,为牧人席。”
(3).放牧牲畜的人。《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邑居不闻夜吠之犬,牧人不覩晨饮之羊。” 唐 王绩 《野望》诗:“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何其芳 《画梦录·雨前》:“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
(4).谓治民。《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牧人逶迤,自公退食。闻秽鹰扬,曾不戢翼。” 李善 注:“《国语》 里革 曰:且夫君也者,将牧人而正其邪。” 唐 元稹 《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敕》:“ 秦 郡守分土疆以牧人, 汉 刺史乘軺车而按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先是 李远 以曾有诗云:‘人事三盃酒,流年一局棋。’ 唐宣宗 以其非牧人之才,不与郡守。”
词语解释:牧民  拼音:mù mín
(1).治民。《国语·鲁语上》:“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蒞政而政荒,牧民而民散。” 明 宋濂 《送王明府之官序》:“余闻昔 子游氏 之为 武城 也,以礼乐为教,而圣人喜之,此千载牧民之良法。” 清 姚鼐 《咏史》:“牧民岂谓非良干,伐畔何教震友邦。”
(2).指治民的官。《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我早登科甲,初任牧民,立心愿为好官。”
(3).牧区中以畜牧为主要职业的人。 降边 嘉措 《格桑梅朵》第二十章:“由于牧民一般不吃鱼,更不吃‘神湖’的鱼,所以这里的鱼根本不怕人。” 碧野 《雪路云程》:“我们的小汽车离开 蒙 族牧民居住的 和靖县 ……飞奔在依山傍河的新开辟的 乌库 公路上。”
词语解释:牧羝  拼音:mù dī
苏武 牧羊的典故。 汉 苏武 出使 匈奴 ,单于胁迫他投降, 苏武 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 北海 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羝根本不会产乳,以此来断绝他回 汉 的希望。 苏武 在 匈奴 坚持了十九年,“及归,鬚髮皆白”。见《汉书·苏武传》。 宋 文天祥 《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诗之三:“沙边莫待哀黄鵠,雪里何须问牧羝。” 叶玉森 《玉楼春》词:“伤心失马塞翁吟,忍泪牧羝 苏武 怨。”
词语解释:牧野  拼音:mù yě
古代地名。在今 河南省 淇县 南。 周武王 与反 殷 诸侯会师,大败 纣 军于此。《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 商 郊 牧野 ,乃誓。” 曾运乾 正读:“ 牧野 ,在 紂 都 朝歌 南七十里。”
词语解释:牧羊儿  拼音:mù yáng ér
(1).借称世外之人。典出 晋 葛洪 《神仙传·黄初平》: 黄初平 十五岁时牧羊山中,有道士带他到 金华山 石室里住了四十馀年。有一天他哥哥在街上遇一道士,问之。道士说:“ 金华山 中有一牧羊儿,姓 黄 名 初平 ,是卿弟非疑。”于是哥哥找到了弟弟,问他羊何在,他说近在山东。哥哥去看时,只看到白石头, 初平 叫一声:“羊起!”石头都变成羊,有几万头。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金华 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宋 杨万里 《饮酒》诗:“我本非搢绅, 金华 牧羊儿。”
(2).指见识浅陋的人。《新五代史·唐太祖刘太妃传》:“ 晋 兵屡败, 太祖 忧窘,不知所为。大将 李存信 等劝 太祖 亡入北边,以图再举。 太祖 入以语夫人,夫人问谁为此谋者,曰:‘ 存信 也。’夫人駡曰:‘ 存信 , 代北 牧羊儿耳,安足与计成败邪!’”
(3).指 秦 末 项梁 所立之 楚怀王 孙 心 。因时在民间牧羊,故称。 宋 王安石 《范增》诗之一:“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参阅《史记·项羽本纪》
词语解释:牧子  拼音:mù zǐ
放牧的人;牧童。《唐律·厩库》:“诸牧畜产,準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百药》:“﹝ 李百药 ﹞藻思沉鬱,尤长五言。虽樵童牧子,亦皆吟讽。”
词语解释:牧养  拼音:mù yǎng
(1).养育,抚养。《管子·问》:“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 尹知章 注:“牧养,谓其人不能自存。”《明史·恭闵帝纪》:“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
(2).治理,统治。《汉书·鲍宣传》:“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视之当如一,合《尸鳩》之诗。”《后汉书·班勇传》:“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仍乞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
(3).放牧饲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乃赦 越王 得离其石室,去就其宫室,执牧养之事如故。”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山羊﹞既肥且伟,初疑岛上有人牧养,而絶无人踪,捕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莫翁 当下发了一季工食,着他在山边草房中住宿,专管牧养。” 柯蓝 《游牧者之歌》:“这是 傣 家牧养的‘菜牛’,专门用来吃肉的。”
词语解释:牧伯  拼音:mù bó
称州郡长官。《汉书·朱博传》:“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重职大。”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 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唐 李白 《送韩準裴政孔巢父还山》诗:“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 王琦 注:“《尚书正义》《曲礼》曰,九州之长曰牧。《王制》曰,千里之外设方伯,八州八伯。然则牧、伯一也。伯者,主一州之长;牧者,言牧养下民。 郑玄 曰: 殷 之州牧曰伯, 虞 夏 及 周 曰牧。后人称太守曰牧伯,本此。”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 太宗皇帝 即位,牧伯皆遣子弟奉方物为贺。” 王闿运 《常仪庵先生墓志铭并序》:“及君祖父,父子甲科,位登牧伯。”
词语解释:牧刍  拼音:mù chú
(1).牧草。 明 唐顺之 《提督军务兼巡抚凤阳等地谢表》:“受牛羊而求牧芻,敢云立视其毙;戮鲸鯢以为京观,更耻与之俱生。”
(2).牲畜。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建康 ﹞草蔓滫濯,牧芻萧寂,非天堑之险艰于渡也。”
词语解释:牧地  拼音:mù dì
牧放牲畜的地方。《周礼·夏官·牧师》:“牧师,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新唐书·高宗纪》:“九月癸卯,以 同州 苦泉 牧地赐贫民。” 宋 唐庚 《杂兴》诗:“水过鱼村湿,沙宽牧地平。”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 康熙 中, 蒙古 诸部献其牧地,规为围场。”
词语解释:牧群  拼音:mù qún
成群的牲畜。《诗·大雅·公刘》“乃造其曹,执豕于牢” 汉 郑玄 笺:“ 公刘 既登堂,负扆而立,羣臣适其牧羣,搏豕於牢中,以为饮酒之殽。” 柯兰 《游牧者之歌》:“漫天的风雪和他的牧群混然成为一体了。”
词语解释:牧放  拼音:mù fàng
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旧唐书·宪宗纪上》:“乙卯,畿内军镇牧放,駙马贵族略获,并不得带兵仗,恐杂盗也。” 宋 曾巩 《青云亭闲坐》诗:“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 郝斯力汗 《阿吾勒的春天》二:“他对自己牧放的每只牲畜知道得就像自己的十个手指头一样。”
词语解释:牧猪奴  拼音:mù zhū nú
指赌徒。 宋 朱熹 《观洪遵双陆谱有感》诗:“只恐分阴闲过了,更教人誚牧猪奴。” 元 钱惟善 《述怀寄光远并简城南诸友》诗之二:“戴胜晨呼採桑女,於菟夜警牧猪奴。”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家无担石储,而一掷百万,世岂鲜牧猪奴哉!”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縞紵惯交屠狗客,摴蒲忍逐牧猪奴。”
词语解释:牧犊  拼音:mù dú
(1).牧牛,放牛。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秦惠王 作石牛五头,朝泻金,以遗 蜀 王, 蜀 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 秦 人曰‘东方牧犊儿’。 秦 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 蜀 也。’” 元 杨维桢 《送谢太守》诗:“勿袖烹鲜手,须閒牧犊身。” 明 何景明 《牧犊行》:“牧童牧犊畏虎欺,挽弓逻之不敢离。”
(2).见“ 牧犊子 ”。
词语解释:牧犊子  拼音:mù dú zǐ
古代人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 牧犊子 所作也。 齐 处士, 湣 宣 时人。年五十,无妻,求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雉朝飞》作“犊木子”,《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雉朝飞操》作“犊沐子”。后用“牧犊”为老而无妻的典故。 金 元好问 《送田益之从周帅西上》诗之二:“求凰可无日, 牧犊 未成翁。”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六:“圣 舜 乃恶父, 牧犊 遂无妻。”
词语解释:牧田  拼音:mù tián
古代称授予民众为公家放牧的场地。后泛指牧场。《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 孙诒让 正义:“ 江永 曰:牛田、牧田,兼用先、后 郑 之説,皆是授民以田,而为公家畜牧。” 唐 储光羲 《牧童词》:“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牧马之政上》:“古人养马,处处皆有牧田,即今之草场也。”
词语解释:牧羊人  拼音:mù yáng rén
被雇照管、饲养和看守羊的人,尤指在放牧羊群时。例如:孤独的牧羊人。
词语解释:牧歌  拼音:mù gē
(1).牧童、牧人唱的歌谣。 唐 元结 《五规·戏规》:“ 元子 反倚于 云丘 之颠,戏牧儿曰:‘尔为牧歌,当不责尔暴。’”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四:“那些赤背露腿的牧童们,应了邀请,给我唱了一个婉转的牧歌。”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一章:“这是一首有情有景的牧歌,淳朴而又真实。”
(2).泛指田园生活。 阿英 《〈流离〉自序》:“在我,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年,也是最富有牧歌情趣的生活的一年。”
词语解释:牧畜  拼音:mù chù
(1).牲畜。《后汉书·樊宏传》:“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
(2).饲养牲畜。《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沙三 曾在村学中读过两年书,儘写得几个字。便写了一张情愿受僱,专管牧畜的文书。” 续范亭 《南泥杂咏·如是我闻》:“农场马场造纸厂,屯田牧畜兼工业。”
词语解释:牧圉  拼音:mù yǔ
(1).牛马。借指播迁中的君王车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 杜预 注:“牛曰牧,马曰圉。”《旧唐书·杜让能传》:“ 沙陀 逼京师, 僖宗 苍黄出幸。是夜 让能 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 让能 谢曰:‘臣家世歷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扞牧圉,臣之幸也。’” 明 张煌言 《北征录》:“众以 李将军 无兵,恐虏骑突至,则无以捍牧圉,留余保障。”
(2).指养牛马的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暱。”《后汉书·第五伦传论》:“然而君子侈不僭上,俭不偪下,岂尊临千里而与牧圉等庸乎?” 唐 欧阳詹 《唐天志》:“日月星辰,亦天之器物也;神祇精灵,亦天之牧圉、臺隶也。” 明 刘基 《宝林同讲师渴马图歌》:“莝秣失时,罪在牧圉。”
(3).指牧地;边境。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 鴈门 之北, 羌 戎 杂处,濈濈羣羊,茫茫大卤,纵其梟骑,惊我牧圉。”《旧五代史·周书·孔知濬传》:“ 知濬 抚士得宜,人皆尽力,故西疆无牧圉之失。”
(4).饲养牲畜。 宋 乐史 《广卓异记·罗宏信》:“ 罗宏信 初为本军步射小校,掌牧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少年又以家口相失,夜无僕役,患不解牧圉。 王 因命僕代摄莝豆。”
词语解释:牧夫  拼音:mù fū
(1).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书·立政》:“ 文王 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 孙星衍 疏:“庶狱庶慎,言诸狱事,众当慎之,惟责成于有司及牧民之人。”
(2).牧放牲畜的人。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 伏羲 、 神农 、 黄帝 等)不过是我们古人的看牛的牧夫,耕地的农人,缝衣制车的工匠。”
词语解释:牧奴  拼音:mù nú
(1).对放牧者的蔑称。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右词数闋,当时踢毬唱赚之法,藉存概略……詎谓今日等於牧奴駔竖所为哉?”
(2).从事放牧的奴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 薛延陀 人不再见于史书,意味着在 回纥 社会里产生了奴隶和牧奴阶级。”
词语解释:牧师  拼音:mù shī
(1).古代掌管牧畜的官。《周礼·夏官·牧师》:“牧师,下士四人。” 郑玄 注:“主牧放马而养之。” 孙诒让 正义:“牧师者,此官为牧马官之长,故称师也。”《竹书纪年》卷上:“四年, 周公 、 季歷 伐 余无 之 戎 ,克之,命为牧师。” 宋 范仲淹 《阅古堂》诗:“牧师六十人,冠劒竦若林。”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 文丁 封 季历 为 商 朝的‘牧师’,即一种职司畜牧的官。”
(2).基督教新教的一种神职人员,负责教徒宗教生活和管理教堂事务。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九章:“余作书二通,一致吾乳媪,一致 罗弼 牧师。” 秦牧 《长街灯语·江都捉鳖人》:“﹝敌人﹞既发挥刽子手的职能,又发挥牧师的职能。”
词语解释:牧犊子  拼音:mù dú zǐ
古代人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 牧犊子 所作也。 齐 处士, 湣 宣 时人。年五十,无妻,求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雉朝飞》作“犊木子”,《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雉朝飞操》作“犊沐子”。后用“牧犊”为老而无妻的典故。 金 元好问 《送田益之从周帅西上》诗之二:“求凰可无日, 牧犊 未成翁。”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六:“圣 舜 乃恶父, 牧犊 遂无妻。”
词语解释:牧骑  拼音:mù qí
借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忽见奇书出世间,又惊牧骑满江山。” 清 顾炎武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槁葬》诗:“ 娄县 百里内,牧骑过如织。”
词语解释:牧犬  拼音:mù quǎn
受过训练能协助人放牧的狗
词语解释:牧道  拼音:mù dào
供牲畜通行的道路。 王致钧 《奴隶的女儿》十九:“人们铲着,扫着,拖拉机吭哧吭哧地在深雪里前进着,渐渐地,拖拉机后出现了一条牧道。”
词语解释:牧身  拼音:mù shēn
修身。 清 陈确 《金刚会问》:“谦以牧身,仁能及物,知己过,不言人过,涉世之经也。”
词语解释:牧羊臣  拼音:mù yáng chén
指 苏武 。 唐 崔湜 《塞垣行》:“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参见“ 牧羝 ”。
词语解释:牧羝  拼音:mù dī
苏武 牧羊的典故。 汉 苏武 出使 匈奴 ,单于胁迫他投降, 苏武 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 北海 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羝根本不会产乳,以此来断绝他回 汉 的希望。 苏武 在 匈奴 坚持了十九年,“及归,鬚髮皆白”。见《汉书·苏武传》。 宋 文天祥 《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诗之三:“沙边莫待哀黄鵠,雪里何须问牧羝。” 叶玉森 《玉楼春》词:“伤心失马塞翁吟,忍泪牧羝 苏武 怨。”
词语解释:牧司  拼音:mù sī
(1).监督举发。《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司马贞 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史记·酷吏列传》:“置伯格长以牧司姦盗贼。”
(2).管民政的地方官。《晋书·李重传》:“ 汉 革其弊,斟酌 周 秦 ,并建侯守,亦使分土有定,而牧司必各举贤,贡士任之乡议,事合圣典,比踪三代。”《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 广陵 。”
词语解释:牧马所
宋有牧马监,掌牧马之事;小说家所捏造的一种职司
词语解释:牧豕奴
放牧牲畜的仆人
词语解释:牧豕听经  拼音:mù shǐ tīng jīng
《后汉书·承宫传》:“﹝ 承宫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 徐子盛 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 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后用为勤学的典故。
词语解释:牧相  拼音:mù xiāng
指州牧与诸侯王相。《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诸侯拘迫 汉 制,牧相执持之也,又安获 齐 赵 七国之难?” 颜师古 注:“牧,州牧也。相,诸侯王相也。”
词语解释:牧监副  拼音:mù jiān fù
州牧的副职。《汉书·王莽传下》:“以州牧位三公,刺举怠解,更置牧监副,秩元士,冠法冠,行事如 汉 刺史。”
词语解释:牧监  拼音:mù jiān
(1).州牧。《书·舜典》“覲四岳羣牧” 孔 传:“见四岳及九州牧监。” 孔颖达 疏:“州牧各监一州诸侯,故言监也。”
(2). 隋 唐 掌牧地的官署。《隋书·百官志下》:“ 陇右 诸牧,置左、右牧监各一人,以司统之。”《新唐书·百官志三》:“诸牧监:上牧监,监各一人,从五品下……中牧监,监,正六品下。”
词语解释:牧草  拼音:mù cǎo
野生或人工栽培的可供牲畜放牧时吃的草。《楚辞·天问》“中央共牧,后何怒” 汉 王逸 注:“言中央之洲,有歧首之蛇,争共食牧草之实。” 张长弓 《草原似锦》:“在这儿,逐年移动侵蚀牧场的黄沙不见了,泉水清澄,牧草碧绿,山花红艳。”
词语解释:牧靡  拼音:mù mí
草名。可解毒。又地名和山名。因产此草而得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若水》:“﹝ 涂水 ﹞出 建寧郡 之 牧靡 南山。县、山并即草以立名。山在县东北 乌句山 南五百里。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乌喙口中毒,必急飞往 牧靡山 ,啄牧靡以解毒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四:“ 牧靡县 因草得名,生牧靡,可以解毒。”
词语解释:牧羊哀话  拼音:mù yáng āi huà
短篇小说。郭沫若作。1919年发表。朝鲜李朝子爵闵崇华反对奸臣与日本签订“合邦条约”,其继室李氏却勾结仆人尹石虎欲谋杀子爵,不料却误杀石虎之子子英。闵女佩荑为子英情人,闻讯后哀恸欲绝。是五四时期最早的一篇具有爱国反帝意识的小说。
词语解释:牧长  拼音:mù cháng
(1).犹牧主。《史记·货殖列传》:“夫 倮 ,鄙人牧长, 清 ,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2).牧场的长官。《唐律·厩库》:“诸牧畜产,準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牧场官役》:“凡牧马别其騍马、騸马以为羣,羣无过四百匹,设牧长、牧副、牧丁,任其牧事。”
词语解释:牧苑  拼音:mù yuàn
牧场。 汉 黄宪 《天禄阁外史·谋国》:“垦其芜壤而使之耕,凿其重池而使之溉,收其牧苑而使之畜,柔其商贾而使之业。”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 汲桑 是 茌平 官牧场的牧卒…… 公师藩 兵败被杀后, 汲桑 、 石勒 潜回 茌平 牧苑。”
词语解释:牧啸  拼音:mù xiào
牧人的啸歌。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吾自幼至老,未尝识富贵之事……目不覩靡曼之色,而蓬头齞唇之与居;耳不听丝竹之音,而蕘歌牧啸之为乐。”
词语解释:牧令  拼音:mù lìng
旧时称地方长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吾恨不从牧令出身,事事由实践。”《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 毛令 不但熟悉洋务,连着各国通商条约都背得出的,实为牧令中不可多得之员。”《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并当整飭营伍,修明武备,选任贤能牧令,与民休息。”
词语解释:牧曹  拼音:mù cáo
掌畜牧的官员。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五章:“其地不能种百穀但为牧场者,则立牧曹。”
词语解释:牧业  拼音:mù yè
畜牧业。 刘金桐 王春生 《牧民帐房面貌一新》:“近几年来随着党的经济政策的落实,牧业生产发展很快,收入年年增加。”
词语解释:牧丁  拼音:mù dīng
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牧场官役》:“凡牧马别其騍马、騸马以为羣,羣无过四百匹,设牧长、牧副、牧丁,任其牧事。”
词语解释:牧倅  拼音:mù cuì
州郡长官的副职。 宋 苏轼 《与蒲诚之书》之一:“同僚中有可与相处而乐者否?新牧倅皆在此,常相见。”
词语解释:牧区  拼音:mù qū
划定为放牧或生产上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新唐书·柳冕传》:“会 冕 奏 闽中 本 南朝 畜牧地,可息羊马,置牧区於 东越 ,名 万安监 。” 王致钧 《奴隶的女儿》五:“在牧区要保护草原,改良和培植牧草,特别注意开辟水源。”
词语解释:牧主  拼音:mù zhǔ
牧区中占有牧场、牲畜,雇用牧工的人。 葛翠林 《草原小姐妹》第一场:“过去爷爷、爸爸给牧主放羊,牧主就用这鎯头打爷爷、爸爸的头。” 张长弓 《草原似锦》:“在旧社会,那是多么黑,多么苦的岁月啊!给大牧主放牲畜,好像牧人也成了牲畜,甚至比牲畜都低贱。”
词语解释:牧包  拼音:mù bāo
我国 蒙古 、 哈萨克 、 塔吉克 等少数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包,家、屋的意思。《人民日报》1976.4.6:“走进牧包,老阿妈点上雪亮的马灯,摆设得整整齐齐的柜子、被褥、收音机……便一齐从黑暗里跳了出来。”
词语解释:牧副  拼音:mù fù
牧场长官的副职。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牧场官役》:“凡牧马别其騍马、騸马以为羣,羣无过四百匹,设牧长、牧副、牧丁任其牧事。”
词语解释:牧厂  拼音:mù chǎng
清 代设在长城和柳边以外的牧马场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 布尔尼 收溃卒战,復连败,以三千骑遁,为 科尔沁 兵射死,凡六閲月平空其故地,置牧厂,隶内务府太僕寺。”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今 葱岭 以内,古城郭之国,既有成书,而 蒙古 独灵丹 呼图图 灭为牧厂。”
词语解释:牧猪奴戏  拼音:mù zhū nú xì
1.见"牧?奴戏"。
词语解释:牧正  拼音:mù zhèng
古官名。牧官之长,主管畜牧。《左传·哀公元年》:“ 后緍 方娠,姚出自竇,归于 有仍 ,生 少康 焉,为 仍 牧正。” 杜预 注:“牧官之长。”《列子·黄帝》:“ 周宣王 之牧正,有役人 梁鸯 者,能养野禽兽,委食於园庭之内。” 张湛 注:“养禽兽之长也。” 唐 柳宗元 《天对》:“牧正矜矜, 浇扈 爰踣。”
词语解释:牧所  拼音:mù suǒ
牧养牲畜的处所。《法苑珠林》卷十六:“我念往昔过无量世,有一羣牛在於牧所。” 唐 陆羽 《陆文学自传》:“住於牧所,倣青衿小儿,危坐展卷。”
词语解释:牧户  拼音:mù hù
牧区中以畜牧为业的家庭。 张庆桑 《博巴金珠玛》第十一章:“他把我们家当作地狱,许多牧户的毡房他都去过了,唯独没有往我家走过一次。”
词语解释:牧宫  拼音:mù gōng
(1). 夏桀 的王宫。一说为 汤 的祖庙。《孟子·万章上》:“《伊训》曰:天诛造攻自 牧宫 ,朕载自 亳 。” 赵岐 注:“ 牧宫 , 桀 宫。” 杨伯峻 注引 任启运 《四书约旨》:“ 牧宫 , 汤 祖庙。 汤 为牧伯,故祖庙称 牧宫 。古者大征伐必告庙而出,反亦必告庙。此‘造攻自 牧宫 ’,是告而出。”
(2).指人的肾脏。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肾》《黄庭经》:“肾为牧宫。”
词语解释:牧室  拼音:mù shì
传说 周武王 伐 纣 时筑于 牧野 的馆室。《礼记·大传》:“ 牧 之野, 武王 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於上帝,祈於社,设奠於 牧 室。” 郑玄 注:“ 牧 室, 牧野 之室也。” 孔颖达 疏:“设奠於 牧 室者,设此奠祭於 牧野 之舘室,以告行主也。”
词语解释:牧工  拼音:mù gōng
为牧主雇用的放牧人;牧场工人。 赵燕翼 《草原新传奇》:“﹝ 索乎千户 ﹞经常骑着马儿,到各个畜群巡视考查,看牧工们偷懒了没有?” 周衍 《江源行·通天河两岸散记》:“这时,牧工们按事先约定的方案,把鹿场所有驯化鹿全部赶了过来,与 切洛藏 带回的鹿群混在一起。”
词语解释:牧渔  拼音:mù yú
比喻榨取掠夺。《管子·明法》:“乱主则不然,故羣臣处官位,受厚禄,莫务治国者,期於管国之重而擅其利,牧渔其民以富其家。”
词语解释:牧场  拼音:mù chǎng
(1).牧放牲畜的地方。《魏书·食货志》:“ 高祖 即位之后,復以 河阳 为牧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时 科舍图 牧场,当贼来路,距大营远。” 陈庚锁 《空中牧场》:“一提起牧场,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茫茫草原,所谓‘风吹草低见牛羊’。”
(2).牧养牲畜的企业单位。 郭小川 《他们下山开会去了》诗:“他们背后是个国营牧场。” 赵燕翼 《〈草原新传奇〉题记》:“二十年前,我曾经在一个牧场里放了整整五年马。”
词语解释:牧宰  拼音:mù zǎi
泛指州县长官。州官称牧,县官称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林中有栗堂射埻,甚閒敞,牧宰及英彦多所游薄。”《旧唐书·良吏传·韦仁寿》:“ 仁寿 将兵五百人至 西洱河 ,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法令清肃,人怀欢悦。” 宋 苏舜钦 《论五事》:“设有强明牧宰,督察太严,则缔连诸曹,同日亡命。”
词语解释:牧字  拼音:mù zì
治理抚育。《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六年》:“ 士诚 以 吴 民多艰,牧字者非才,悉选而更张之。”
词语解释:牧宿  拼音:mù sù
苜蓿的别名。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苜蓿》:“苜蓿, 郭璞 作‘牧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