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狷介 拼音:juàn jiè
(1).孤高洁身。《国语·晋语二》:“ 杜原款 将死,使小臣 圉 告于 申生 ,曰:‘ 款 也不才……不能深知君之心度,弃宠求广土而窜伏焉;小心狷介,不敢行也。’” 韦昭 注:“狷者,守分有所不为也。言虽知当与 申生 俱去,耻不能事君而出,故不敢行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不戒其道之隘狭,而以普为秽,益其拘;是故可与守节,难以通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巢 许 狷介之士,不足多慕。” 清 李渔 《怜香伴·毡集》:“他是个极狷介的人,无故不肯喫人一杯水。”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 生三十年而死……时既艰危,性復狷介,世不彼爱,而彼亦不爱世,人不容彼,而彼亦不容人。”
(2).拘泥;执着。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呜呼!从 孔 氏则几於狷介而不通。” 金 元好问 《敏之兄墓铭》:“及再试不中,意殊不自得,又娶妇不谐,日致恶语,遂以狷介得疾。” 茅盾 《动摇》九:“她说要离婚,是深思的结果,所以旧情也不能挽回她目前的狷介的意志。”词语解释:狷狂 拼音:juàn kuáng
狷介与狂放。《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惟 汉 有木,曾不踰境。惟南有金,万邦作咏。民之胥好,狷狂厉圣。仪形在昔,予闻子命。” 张铣 注:“狷狂之心,厉以作圣。喻不善人也。言 謐 之相好,赠我以言相戒,使我狷狂之心,厉以作圣人之道也。”一本作“ 狂狷 ”。词语解释:狷浅 拼音:juàn qiǎn
(1).急躁浮浅。 宋 苏辙 《司马温公挽词》之四:“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疎。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餘。”
(2).气量狭窄。 宋 苏辙 《历代论四·王导》:“ 元帝 之世…… 刘隗 、 刁协 刚介狷浅,见信於帝,专以法绳公卿。”词语解释:狷狭 拼音:juàn xiá
偏急而狭隘。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子丰 尚 酈邑公主 ,公主骄妒, 丰 亦狷狭,遂杀公主。”《晋书·卞壸传》:“ 壼 天性狷狭,不能和俗,退以情事,欲毕志家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依 彭咸 之遗则,从 子胥 以自适;狷狭之志也。” 清 唐孙华 《次韵答毛端峰》:“狷狭匹夫志,检柙妇女行。”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九篇:“﹝ 董仲舒 ﹞尝作《士不遇赋》(见《古文苑》)……终则谓不若反身素业,归于一善,託声 楚 调,结以中庸,虽为粹然儒者之言,而牢愁狷狭之意尽矣。”词语解释:狷急 拼音:juàn jí
偏急。《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於朝。” 李贤 注:“《史记》曰: 西门豹 性急,佩韦以自缓。”《宋书·前废帝纪》:“帝幼而狷急,在东宫每为 世祖 所责。”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 杨牢 ﹞性狷急,略居幕府,主人同列多不容。”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闲钞上》:“ 王蓝田 性至狷急,既躋重位,每以柔克为用。”词语解释:狷士 拼音:juàn shì
洁身自好的人。 明 宋濂 《故巾山处士林君墓碣铭》:“彬彬乎卿云也,英英乎严花靘妍也,泠泠乎若幽人狷士饮水而嚼雪也。” 明 唐顺之 《陆慎斋先生寿序》:“先生志行愊实,其取与有狷士之节。”词语解释:狷愤 拼音:juàn fèn
偏急愤懑。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三表》:“臣既非狷愤以肆一朝之忿,又非矫激而希高世之名。” 宋 苏辙 《四论熙河边事札子》:“ 育 等狷愤,耻功不遂,妄造事端以盖前失,患终不弭。”词语解释:狷子 拼音:juàn zǐ
轻佻浮滑的人。 清 方东树 《〈切问斋文抄〉书后》:“今不悟俗学凡浅不能为是,而徒指夫獧子浮华无用之文,以为口实,是尚不足以杜少知之口,而何以服作者之心乎?”词语解释:狷隘,狷迫
犹狷狭词语解释:狷戾,狷暴
偏急暴戾词语解释:狷傲 拼音:juàn ào
犹高傲。 茅盾 《动摇》九:“说到最后一句, 方太太 忍不住一阵心酸,要落下眼泪来,但此时,狷傲支配了她全身,她觉得落泪是乞怜的态度,于是努力忍住了。” 茅盾 《子夜》五:“ 屠维岳 冷冷地说,眼光里露出狷傲自负的神气。”词语解释:狷隘 拼音:juàn ài
犹狷狭。《宋书·刘湛传》:“ 义恭 性甚狷隘,年又渐长,欲专政事,每为 湛 所裁,主佐之间,嫌隙遂构。” 宋 司马光 《龚君宾论》:“﹝ 伯夷 、 叔齐 ﹞不食 周 粟而饿死,狷隘如此, 仲尼 犹称之曰仁,以为不殞其节而已。” 明 李贽 《高洁说》:“余性好洁,好洁则狷隘而不能容。” 清 戴名世 《〈徐贻孙遗稿〉序》:“ 貽孙 性狷隘,不能容物,而文亦似之。”词语解释:狷迫 拼音:juàn pò
犹狷狭。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登》:“性刚洁……退居告老。尝晚春乘轻车出 南薰门 ,抵暮指 宜春门 入关,吏捧牌请书官位, 登 醉题曰:‘闲游灵沼送春回,关吏何须苦见猜。八十老翁无品秩,也曾身到凤池来。’其狷迫如此。”词语解释:狷行 拼音:juàn xíng
犹洁身。 苏曼殊 《非梦记》:“止于 波罗寺 。寺为 明 时旧构,风景大佳。生饮水读书,狷行自喜,人间幻景,一一付之淡忘。”词语解释:狷察 拼音:juàn chá
偏急苛察。《旧唐书·柳浑传》:“ 浑 虽 滉 ( 韩滉 )所引,心恶其专政,正色让之曰:‘先相公以狷察为相,不满岁而罢;今相公搒吏於省中至死,且非刑人之地,奈何蹈前非而又甚焉?’”词语解释:狷刚 拼音:juàn gāng
固执刚直。 清 刘大櫆 《祭邵开府文》:“公性狷刚,与世寡合。”词语解释:狷狷 拼音:juàn juàn
洁身守志貌。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章七:“他( 屈原 )始终是一位诗人,不是一位政治家。他是不知权变的,他是狷狷自守的。”词语解释:狷笃 拼音:juàn dǔ
即 天竺 。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证误》:“ 汉 身毒国 亦号 狷篤 ,其后改为 乾篤 ,又曰 乾竺 ,今遂呼为 天竺 矣。”参见“ 乾2篤 ”。词语解释:狷直 拼音:juàn zhí
耿直。《晋书·周嵩传》:“ 嵩 字 仲智 ,狷直果侠,每以才气陵物。”《旧唐书·段平仲传》:“自在要近,朝廷有得失,未尝不论奏,时人推其狷直。”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籍》:“ 愈 力荐,为国子博士。然性狷直,多所责讽於 愈 , 愈 亦不忌之。”《明史·文苑传一·杨维桢》:“狷直忤物,十年不调。”词语解释:狷志 拼音:juàn zhì
谓狷介之志。《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 伦 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託疾自从,苟肆狷志。” 李贤 注:“狷,狂狷也。”参见“ 狷介 ”。
词语解释:狷介 拼音:juàn jiè
(1).孤高洁身。《国语·晋语二》:“ 杜原款 将死,使小臣 圉 告于 申生 ,曰:‘ 款 也不才……不能深知君之心度,弃宠求广土而窜伏焉;小心狷介,不敢行也。’” 韦昭 注:“狷者,守分有所不为也。言虽知当与 申生 俱去,耻不能事君而出,故不敢行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不戒其道之隘狭,而以普为秽,益其拘;是故可与守节,难以通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巢 许 狷介之士,不足多慕。” 清 李渔 《怜香伴·毡集》:“他是个极狷介的人,无故不肯喫人一杯水。”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 生三十年而死……时既艰危,性復狷介,世不彼爱,而彼亦不爱世,人不容彼,而彼亦不容人。”
(2).拘泥;执着。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呜呼!从 孔 氏则几於狷介而不通。” 金 元好问 《敏之兄墓铭》:“及再试不中,意殊不自得,又娶妇不谐,日致恶语,遂以狷介得疾。” 茅盾 《动摇》九:“她说要离婚,是深思的结果,所以旧情也不能挽回她目前的狷介的意志。”词语解释:狷忿 拼音:juàn fèn
偏急易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或骄贵而殞身,或狷忿以乖道,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而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弔。”《旧唐书·王遂传》:“ 遂 性狷忿,不存大体。”词语解释:狷暴 拼音:juàn bào
偏急暴戾。《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 废帝 幼而狷暴。及即位,始犹难太后、大臣及 戴法兴 等,未敢自恣。”词语解释:狷戾 拼音:juàn lì
偏急暴戾。《宋书·前废帝纪》:“闻汝素都懈怠,狷戾日甚,何以顽固乃尔邪!”词语解释:狷独 拼音:juàn dú
洁身独处。 明 方孝孺 《喜修德汝器偕嘉猷至》诗之一:“狷独莫与徒,有怀欲从谁。”词语解释:狷激 拼音:juàn jī
狷介而偏激。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二章二:“ 徐渭 字 文长 , 山阴 人。性狷激。”词语解释:狷洁 拼音:juàn jié
洁身自好。《国语·晋语二》:“公子勉之,亡人无狷洁,狷洁不行。”《新唐书·常衮传》:“性狷洁,不妄交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士人·徐文长》:“其人高伉狷洁,於人无所俯仰。”《明史·萨琦传》:“ 琦 有文德,狷洁不苟合。”词语解释:狷固 拼音:juàn gù
拘泥固执。《晋书·蔡谟传》:“ 峻 ( 苏峻 )平,復为侍中,迁五兵尚书,领 琅邪王 师。 謨 上疏让曰:‘八坐之任,非贤莫居……臣何人斯,而猥当之!是以叩心自忖,三省愚身,与其苟进以秽清涂,寧受违命狷固之罪。’”词语解释:狷厉 拼音:juàn lì
气量狭窄而严厉。《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艳 ( 暨艳 )性狷厉,好为清议……弹射百僚,覈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词语解释:狷捷 拼音:juàn jié
灵巧敏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顾总河》:“﹝ 顾琮 ﹞所统 河 上卒,教以兵法技艺,皆獧捷英俊少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喜起庆隆二舞》:“凡大燕享,选侍卫之獧捷者十人,咸一品朝服,舞於庭除。”词语解释:狷慧 拼音:juàn huì
聪慧。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 河东君 柳如是 ……性獧慧,赋诗輒工,尤长近体七言。”词语解释:狷狡 拼音:juàn jiǎo
狡猾。《明史·佞倖传·钱宁》:“﹝ 钱寧 ﹞性獧狡,善射,拓左右弓。”词语解释:狷巧 拼音:juàn qiǎo
(1).狡猾,巧诈。《明史·刑法志三》:“其隶役悉取给於卫,最轻黠獧巧者乃拨充之。” 明 唐顺之 《答顾东桥少宰书》:“近世之士愞熟獧巧之习日工,而《羔羊》素丝之节或衰矣。” 清 郑相如 《汉林四传·楮先生》:“天下黔首趍於獧巧便捷,纷然多故。”
(2).巧妙。 明 袁宏道 《嵩游记》之五:“石错立波中,布置獧巧,四帀之山宜高,则为峯为巘为屏,若约吾目使不外见其朴也。”词语解释:狷给 拼音:juàn gěi
敏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不仁而有勇力财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辨慧獧给,则迷而乘良马也。”词语解释:狷利 拼音:juàn lì
(1).机灵,伶俐。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宗立本小儿》:“值小儿可六七岁,遮拜于前,语言獧利可喜。”
(2).谓奸诈巧伪以取利。 明 唐顺之 《与程松溪司成书》:“有能为道德仁义之説者,又往往口耳而不中於实用,是以沦胥愈下,至於廉耻敦朴之道丧,而獧利机械之俗成。”词语解释:狷佻 拼音:juàn tiāo
轻佻,不庄重。 清 黄钧宰 《金壶醉墨》:“倜儻之与獧佻,慷慨之与浮靡……相似也,而背道如 燕 越 。”词语解释:狷浮 拼音:juàn fú
轻浮;虚浮。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蔡君谟帖语》:“今风俗日益媮薄,士大夫之獧浮者,於尺牘之閒,益出新巧,习贯自然。” 宋 洪迈 《京师老吏》:“今之胥徒,虽公府右职,省寺掌故,但能鼓扇獧浮,顾賕谢为业。”词语解释:狷黠 拼音:juàn xiá
狡黠。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又客馆逢二僧,皆獧黠少年。”词语解释:狷薄 拼音:juàn báo
轻薄;轻佻。《宋史·徽宗纪赞》:“ 蔡京 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客魏始末纪略》:“ 客氏 久厌国臣獧薄,而乐逆 贤 憨猛好武。” 梁启超 《谈薮·自助论》:“权诈獧薄之徒不与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