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霰去声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末字词组
狂狷褊狷躁狷骄狷灵狷清狷  
轻狷刚狷高狷隘狷愚狷狷狷  

词语解释:狂狷  拼音:kuáng juàn
亦作“ 狂獧 ”。
(1).指志向高远的人与拘谨自守的人。《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言不得中行则欲得狂狷者。狂者,进取於善道。狷者,守节无为。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恆一。”《孟子·尽心下》:“ 孔子 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也。” 焦循 正义:“此亦见《论语·子路篇》,獧作‘狷’。”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素门凡流,轮翮无取,进谢中庸,退慙狂狷。”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六:“ 孔子 取狂獧,以其无利欲之心,便可以进道,非谓狂獧足以尽道。” 柳亚子 《哭仲穆》诗:“相逢乍忆过 江 年,狂狷殊途笑我颠。”
(2).狂妄褊急。书疏中常用作谦辞。《汉书·刘辅传》:“臣闻明王垂宽容之听,崇諫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伏惟特宽狂狷,不赐诛责,生死荣幸,无任感恩攀恋惶惧汗慄之至。” 宋 朱熹 《与陈丞相书》:“然 熹 之狂獧朴愚,不堪世用,明公知之,盖有素矣。”
(3).洁身自好。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昔狂狷华士……隐於海隅,而 太公 诛之。” 宋 叶适 《上西府书》:“伏念天子明圣……於是屡下直言之詔,招採山巖遁逸之士,狂狷朴野之人。” 清 姚鼐 《赠侍潞川》诗:“走昔少年时,志尚在狂狷。”
(4).放纵,不遵礼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禰衡 ﹞恃才倜儻,肆狂狷于无妄之世。”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昔 范公 收天下之士,不考其素,苟可用者,莫不咸在,虽其狂獧无行之徒,亦自效于下风。”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文学》七:“使读者感觉他那些矫激的愤世嫉俗的狂狷行为,确是为环境所压迫,不得不发的。”
(5).指放纵而不遵礼法的人。 唐 李绅 《州中小饮便别牛相》诗:“从此别离长酩酊, 洛阳 狂狷任椎埋。”
(6).指犯分跋扈。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狂狷不逊,忮害不恭,刻轢公主,侵陵大臣。”《后汉书·李固传》:“ 固 受任之后,东南跋扈,两州数郡,千里萧条,兆人伤损,大化陵遟,而詆疵先主,苟肆狂狷。”
词语解释:轻狷  拼音:qīng juàn
轻狂偏急。獧,通“ 狷 ”。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包节》:“邇者轻獧謭劣之子,幸廪学宫,遂多盛满。” 清 杜岕 《小鸟》诗:“翔舞终当下,轻獧仍自矜。” 清 陈维崧 《贺新凉·双鱼问为阎牛叟赋》词:“寄书 殷浩 轻獧子,却翻言旁无知者,臣开臣闭。”
词语解释:褊狷  拼音:biǎn juàn
褊狭狷介。 唐 杜牧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诗:“子性剧弘和,愚衷深褊狷。” 宋 王禹偁 《答晁礼丞书》:“某褊狷刚直为众所知,虽强损之,未能尽去。”
词语解释:刚狷  拼音:gāng juàn
刚正狷介。 唐 白居易 《自题写真》诗:“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宋 苏舜钦 《杜谊孝子传》:“其父刚狷,独不良於 谊 。”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稻画》:“﹝ 田叟 ﹞性刚狷,自神其艺,不轻与人。”
词语解释:躁狷  拼音:zào juàn
犹急躁。《新唐书·柳冕传》:“自以久疏斥,又性躁狷,不能无恨,乃上表乞代,且推明朝覲之意。”
词语解释:高狷  拼音:gāo juàn
高洁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明 高启 《赠杨荣阳》诗:“ 杨君 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 永之 高狷自好,时有悋声。”
词语解释:骄狷  拼音:jiāo juàn
高傲而洁身自好。 茅盾 《幻灭》七:“因为自觉并非被动,这位骄狷的小姐虽然不愿人家知道此事,而主观上倒也心安理得。”
词语解释:隘狷  拼音:ài juàn
谓器度狭窄急躁。 明 方孝孺 《诮伯牙文》:“下迨乎无穷,上泝乎无始,以与无耳者听,无言者语,奚为栖栖焉,隘狷而可鄙。”
词语解释:灵狷  拼音:líng juàn
修道的隐士。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第十一品,花之隐。花隐如絶壑灵狷,顾影自啸。”
词语解释:愚狷  拼音:yú juàn
愚昧躁急;愚昧固执。《后汉书·应劭传》:“朝恩在宽,幸至冬狱,而 初 军 愚狷,妄自投毙。”《宋书·王弘传》:“所以敢遂愚狷,守之以死。”
词语解释:清狷  拼音:qīng juàn
清白狷洁。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古今人相较》:“今人於人之严肃难犯者,则称之曰 包龙图 ;於人之清狷有守者,则称之曰 赵清献 。”
词语解释:狷狷  拼音:juàn juàn
洁身守志貌。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章七:“他( 屈原 )始终是一位诗人,不是一位政治家。他是不知权变的,他是狷狷自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