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金猊  拼音:jīn ní
香炉的一种。炉盖作狻猊形,空腹。焚香时,烟从口出。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五二:“夜色楼臺月数层,金猊烟穗绕觚稜。” 宋  张元干 《花心动·七夕》词:“綺罗人散金猊冷,醉魂到,华胥深处。”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於香炉盖上。”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厅上置金猊,爇异香,地平如镜。”词语解释:狻猊  拼音:suān ní
亦作“ 狻麑 ”。  
(1).兽名。狮子。《尔雅·释兽》:“狻麑如虦猫,食虎豹。” 郭璞 注:“即师子也,出 西域 。”《穆天子传》卷一:“狻猊囗野马走五百里。” 郭璞 注:“狻猊,师子,亦食虎豹。” 唐  杜甫 《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象》:“少时,有狻猊来,众象皆伏。”
(2).指刻镂成狮子状的香炉。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大宴金狮子》:“香裊狻猊杂瑞烟,于綵仗雪残鳷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金狻猊爇异香。” 吕湛恩 注引《香谱》:“香炉以涂金为狻猊之状,空其中以燃香,使香自口出。”词语解释:宝猊  拼音:bǎo ní
猊形的熏香炉。 唐  李白 《连理枝》词:“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綃翠被。” 宋  张先 《归朝欢》词:“宝猊烟未冷,莲臺香腊残痕凝。”词语解释:怒猊  拼音:nù ní
愤怒的狮子。形容笔势或文风遒劲。《新唐书·徐诰传》:“尝书二十四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陈维崧 ﹞《贺新郎·席上呈芝鹿先生》:‘话到英雄方失志,老鶻飞来杰杰……’笔势亦如怒猊俊鶻。”词语解释:香猊  拼音:xiāng ní
狻猊形的香炉。 宋  张先 《醉桃源·渭州作》词:“双花连袂近香猊,歌随鏤板齐。”词语解释:玉狻猊  拼音:yù suān ní
玉制的狮形薰炉。 宋  毛滂 《更漏子·熏香曲》词:“玉狻猊,金叶暖,馥馥香云不断。长下著,绣帘重,怕随花信风。”词语解释:铜猊  拼音:tóng ní
铜制的狻猊形的香炉。 宋  陆游 《春日睡起》诗:“睡起悠然弄衲琴,铜猊半烬海南沉。”词语解释:郎才女猊  拼音:láng cái nǚ ní
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词语解释:光猊  拼音:guāng ní
犹光仪。词语解释:唐猊  拼音:táng ní
即唐夷。详“ 唐夷 ”。
词语解释:唐夷  拼音:táng yí
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皮坚厚,可制甲。后因借以称良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越王 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劒,杖屈卢之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裹一顶红巾,珍珠如糝饭;甲掛唐夷两副,靴穿抹緑。” 凌景埏 校注:“唐夷,就是‘唐猊’,古代一种凶猛的野兽,用它的皮製甲,非常坚厚。后来一般就用‘唐夷’作为甲的代词。”词语解释:天猊  拼音:tiān ní
天生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