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麻平声 [chē][chā,差错][xiē,少也][zhuā][há xiā][yā][wō][chá zhā][音奢。火種也。][jiā qié]髿[shē][pá][chā][bā ba][详注1][同鸦。][详注2][chá ná][xiá xiā][chā zhā][划船][bā][shé][zhā][详注3][lā la][zhā][zhē,音遮。啰嗻,多言也。或作謶。][yā][详注4][详注5][详注6][chá][huá]夿


注1:污 音窊。凿地也。《礼·礼运》污尊而抔饮。《注》污尊,凿地为尊。
注2:涂 《集韵》《韵会》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饰也。 又《集韵》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见《史记·匈奴传》。
注3:荼 《唐韻》宅加切,音茶。神名。又《集韻》余遮切,音邪。荼陵,縣名,在長沙。又《集韻》時遮切,音闍。《爾雅·釋草》蔈、荂,荼,卽芀也。
注4:吾 《广韵》五加切《集韵》牛加切,音牙。允吾,县名。《前汉·地理志》金城郡允吾县。《注》应劭曰:允吾,音铅牙。
注5:茬 音槎。斫木。《鲁语》山不茬蘖。字从草。◎按茬字,《后汉书》《水经注》皆从仕,宋祁曰:当作荏,今茌茬荏并存。茬字从草作。
注6:祖 《集韵》咨邪切。《前汉·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厉县。
首字词组
猳豕猳玃猳国     

词语解释:猳豕  拼音:jiā shǐ
公猪。《晋书·五行志下》:“ 成帝 咸和 六年六月, 钱唐 人家猳豕产两子,而皆人面,如胡人状,其身犹豕。 京房 《易妖》曰:‘豕生人头豕身者,危且乱。今此猳豕而产,异之甚者也。’”
词语解释:猳玃  拼音:jiā jué
猿猴类动物。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蜀 中南高山上,有物如獼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名曰猴玃,一名化,或曰猳玃。” 唐 无名氏 《补江总白猿传》:“然其状,即猳玃也。”
词语解释:猳国  拼音:jiā guó
一种猴类动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蜀 中西南高山之上,有物与猴相类,长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名曰‘猳国’,一名‘马化’,或曰‘玃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