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无玷 拼音:wú diàn
没有瑕疵;不受玷污。 晋 王该 《日烛》:“爰有五德无玷,十淑道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攸 素有德业,言行无玷。” 唐 白居易 《祭故赠婕妤孟氏文》:“修令颜以顾德,兰幽有香;守明节而保身,玉洁无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魁元再甲子》:“荣哀始终,名德无玷。”词语解释:瑕玷 拼音:xiá diàn
(1).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唐 辛宏 《白珪无玷》诗:“皎皎无瑕玷,鏘鏘有珮声。” 元 杨景贤 《西游记·迷路问仙》:“将山色来瞻,似碧玉无瑕玷。”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璞中之玉,有纵横尺餘无瑕玷者,古者帝王取以为璽。”
(2).比喻缺点或过失。《后汉书·张衡传》:“宜收藏图讖,一禁絶之,则朱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晋书·刘寔传》:“﹝ 寔 ﹞清身洁己,行无瑕玷。” 宋 欧阳修 《答原父》诗:“尝欣同好恶,遂乞指瑕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幸我平身无瑕玷,否则黄泉会晤,以何面目相对哉?”
(3).比喻隔阂,嫌隙。《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你便与他有瑕玷,如何做作着把我的小厮弄出去了?”词语解释:圭玷 拼音:guī diàn
语本《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后以“圭玷”谓白玉上的斑点。亦喻人的缺陷,过失。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须黽勉!效 夔 龙 匡赞,斯无圭玷。”词语解释:微玷 拼音:wēi diàn
玉上有微小斑点或残缺。亦喻微小的过失或缺点。《辽史·仪卫志三》:“ 王莽 篡 汉 , 平皇后 投璽殿阶,螭角微玷。” 唐 武翊黄 《瑕瑜不相掩》诗:“贞姿偏特达,微玷遇磨礱。”词语解释:尘玷 拼音:chén diàn
见“ 尘点 ”。
词语解释:尘点 拼音:chén diǎn
亦作“ 尘玷 ”。 污染,玷辱。《后汉书·杨震传》:“阿母 王圣 ……外交属託,扰乱天下,损辱清朝,尘点日月。”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元叹 穆远,神和形检,如彼白珪,质无尘玷。” 唐 怀素 《自叙》:“鱼牋绢素,多所尘点。”词语解释:诬玷 拼音:wū diàn
捏造事实以败坏他人名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郎君少年,当诚实些,何乃造次妖妄,诬玷人家闺女,是何道理?”词语解释:贻玷 拼音:yí diàn
使蒙受耻辱。 王先谦 《东华续录·雍正四年四月》:“则是读书通籍之人,貽玷於名教,国法尚可容乎!”词语解释:躐玷 拼音:liè diàn
践污玷辱。《明史·陆粲传》:“礼部尚书 李时 柔和善逢,猾狡多智……諭德 彭泽 夤缘改秩,躐玷清华,皆阴厚於 璁 而阳附於 萼 者也。”词语解释:倾玷 拼音:qīng diàn
谓倾害与玷辱。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先是, 庄宗 自为俳优,名曰‘李天下’,杂於涂粉优杂之间,时为诸优朴扶摑搭,竟为嚚妇恩伶之倾玷,有国者得不以为前鉴!”词语解释:公玷 拼音:gōng diàn
指公事上的过失。《旧唐书·儒学传下·尹知章传》:“﹝ 知章 ﹞俄拜 陆浑 令,以公玷弃官。”词语解释:辱玷 拼音:rǔ diàn
犹玷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此子声名门第,殊不辱玷。不如纵之使去,俾復求媒焉。”词语解释:泯玷 拼音:mǐn diàn
消失玷污。《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暨乎王略亏頽而旷载罔缀,微言既没,六籍泯玷。”词语解释:毁玷 拼音:huǐ diàn
污点,过失。《后汉书·伏湛传》:“自行束脩,讫无毁玷,篤信好学,守死善道。”词语解释:疵玷 拼音:cī diàn
缺点;过失。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浄土本浄,而以所欣者垢之,则何以异於人天诸教。是故以徧计所执而横称为圆成实者,其疵玷则既然矣。”词语解释:白圭之玷 拼音:bái guī zhī diàn
白玉的斑点。喻完美中的缺憾。例如:白圭之玷,尚可靡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大雅·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