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八珍 拼音:bā zhēn
(1).古代八种烹饪法。《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 宋 吕希哲 《侍讲日记》:“八珍者,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擣珍也,渍也,熬也,糝也,肝膋也。先儒不数糝而分炮豚羊为二,皆非也。”后以指八种珍贵食品。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2).泛指珍馐美味。《三国志·魏志·卫觊传》:“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唐 杜甫 《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宋 陆游 《东堂睡起》诗:“若论胸中淡无事,八珍何得望藜羹。”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是故甲愿八珍而乙不得藜藿焉。”词语解释:自珍 拼音:zì zhēn
自爱;珍惜己体。《汉书·贾谊传》:“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渊潜以自珍。”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之三:“一失不足伤,念子孰自珍。” 宋 陆游 《草书歌》:“小儿劝我当自珍,勿为门生书棐几。”词语解释:席上珍 拼音:xí shàng zhēn
(1).见“ 席珍 ”。
(2).可供席上珍玩的物品。 费砚 《抚印宗派绝句》:“百炼老铁圆且润,治印能为席上珍。”
词语解释:席珍 拼音:xí zhēn
亦称“ 席上珍 ”。 《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坐席上的珍宝。比喻儒者美善的才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木鐸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方成天下士,岂伊席上珍。” 唐 杜甫 《赠王侍御》诗:“出入并鞍马,光辉参席珍。” 清 钱谦益 《酬德水见赠》诗:“惭无席上珍,视彼櫝中毁。”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诗:“三品席珍虚鹿币,千金市骨上 燕 臺。”词语解释:席珍 拼音:xí zhēn
亦称“ 席上珍 ”。 《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坐席上的珍宝。比喻儒者美善的才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木鐸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方成天下士,岂伊席上珍。” 唐 杜甫 《赠王侍御》诗:“出入并鞍马,光辉参席珍。” 清 钱谦益 《酬德水见赠》诗:“惭无席上珍,视彼櫝中毁。”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诗:“三品席珍虚鹿币,千金市骨上 燕 臺。”词语解释:常珍 拼音:cháng zhēn
(1).谓日常所食皆为珍馐。
(2).指常食的美味。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弃常珍而嗜乎异饌者恶覩其识味也。”词语解释:家珍 拼音:jiā zhēn
(1).家中的珍宝。《韩诗外传》卷一:“ 仲尼 去 鲁 ,送之不出 鲁 郊,赠之不与家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治服》:“掩藏祕器,爱护家珍。”
(2).佛教语。指人固有的佛性。《五灯会元·德山鉴禅师法嗣·雪峰义存禅师》:“你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章子厚 日临《兰亭》一过, 苏子瞻 哂之,谓从门入者,终非家珍。”词语解释:坤珍 拼音:kūn zhēn
指大地呈现出的符瑞。《后汉书·班固传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李贤 注:“乾符、坤珍谓天地符瑞也。”词语解释:奇珍 拼音:qí zhēn
指奇异珍贵之物。《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遣人通 越繇王 闽侯 ,遗以锦帛奇珍。” 宋 苏舜钦 《和菱磎石歌》:“偶逢精识见奬拔,众目今乃称奇珍。”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搔下他旧疮疤上的末屑,少得像膏药上的麝香一样,因为少,就自以为是奇珍。”词语解释:珠珍 拼音:zhū zhēn
犹珠宝。 晋 道安 《阴持八经序》:“择彼珠珍,以色相发,佩之冠之,为光为饰,喻绘事歟?” 宋 徽宗 《宫词》:“花鈿虽盛珠珍数,不使伤生用羽毛。”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四折:“屋也似金银,山也似珠珍。有一千箇为富不仁。”词语解释:贡珍 拼音:gòng zhēn
进贡的珍宝。 汉 班固 《东都赋》:“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词语解释:贵珍 拼音:guì zhēn
(1).爱重;珍贵。 唐 韩愈 《唐故监察御史卫府君墓志铭》:“以弃餘,贾於人,脱外累,自贵珍。” 宋 苏舜钦 《答李锐书》:“当其未知於人、用於世,则脩之益勤,守之益坚,内自贵珍而有待也。” 明 李开先 《寒雪行》:“二物贵珍不可得,且补敝貂偎拙妻。”
(2).贵重的珍味。 宋 陆游 《蔬食戏书》诗:“贵珍詎敢杂常饌,桂炊薏米圆比珠。”词语解释:潜珍 拼音:qián zhēn
亦作“潜珍”。
(1).谓龙。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 王文诰 辑引 赵次公 曰:“潜珍以言龙。”
(2).隐藏的珍宝。 周立波 《新区石油战士赞歌》:“芦苇丛边安钻塔,荷花荡底觅潜珍。”词语解释:陆珍 拼音:lù zhēn
陆地上珍奇的物品。 明 高启 《妫蜼子歌》:“陆珍杂水怪,变状弗可论。”词语解释:怀珍 拼音:huái zhēn
犹怀才。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於皇先生,袌寳怀珍。” 明 唐顺之 《罗君八十寿序》:“怀珍抱器之士又安得不贵於古而贱於今也歟。”词语解释:厨珍 拼音:chú zhēn
珍美的食品。 宋 黄庭坚 《谢景叔惠冬笋等三物》诗:“玉人怜我长蔬食,走送厨珍不自尝。”词语解释:时珍 拼音:shí zhēn
(1).应时的美味。 晋 张华 《上巳篇》:“伶人理新乐,膳夫烹时珍。” 唐 柳宗元 《为武中丞谢赐樱桃表》:“天睠特深,时珍洊降。”
(2).当代的名人。 唐 韦应物 《送陆侍御还越》诗:“英声颇籍甚,交辟迺时珍。”词语解释:连城珍 拼音:lián chéng zhēn
指价值极其昂贵的宝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又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黷贱同时……虽有连城之珍,犹谓之不及 楚 人之所泣也。”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双珠出海底,俱是连城珍。”词语解释:殊珍 拼音:shū zhēn
特别珍贵的物品。 晋 刘琨 《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 晋 张协 《七命》:“六禽殊珍,四膳异肴;穷海之错,极陆之毛。”《宋史·外国传五·占城》:“臣生居异域,幸遇明时,不贵殊珍,惟贵良马。”词语解释:宝珍 拼音:bǎo zhēn
珍宝。指珠玉宝石等。《战国策·楚策四》:“宝珍 随 珠不知佩兮,褘衣与丝不知异兮。” 汉 王逸 《九思·守志》:“歷九宫兮徧观,睹祕藏兮宝珍。” 三国 魏 曹植 《圣皇篇》:“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宝珍。”词语解释:天珍 拼音:tiān zhēn
指极其珍奇之物。 宋 杨万里 《读张文潜诗》诗之一:“后来全集教渠见,别有天珍渠得知!”词语解释:甘珍 拼音:gān zhēn
鲜美而珍奇的食物。《东观汉记·光武帝纪》:“远方贡甘珍,必先徧赐列侯,而大官无餘。”词语解释:希珍 拼音:xī zhēn
稀少珍贵。例如:熊猫是我国独有的希珍动物。词语解释:余珍 拼音:yú zhēn
遗留下来的瑰宝。《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获 周 餘珍,放龟于 岐 。” 吕向 注:“珍,宝也。”词语解释:遗珍 拼音:yí zhēn
指前人留下的珍品。 南朝 梁 江淹 《杂三言·镜论语》:“味哲人之遗珍,折片句兮忘老。”词语解释:众珍 拼音:zhòng zhēn
各种美味。《吕氏春秋·重己》:“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臺,味不众珍,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词语解释:鲑珍 拼音:xié zhēn
精美的鱼类食品。泛指各种海味珍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齎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綵三百疋, 交 广 市鮭珍。”词语解释:七珍 拼音:qī zhēn
(1).同“ 七宝 ”。 南朝 梁 沉约 《弥陀佛铭》:“愿游彼国,晨翘暮想,七珍非羡,三达斯仰。”《广弘明集·唐西明寺钟铭》:“七珍交铸,九乳图形。”
(2).泛指各种美味。 唐 柳泌 《玉清行》:“七珍飞满座,九液酌如泉。”词语解释:极珍 拼音:jí zhēn
最珍贵。亦指最珍贵之物。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肴馔》:“於是三雅陈席,百味开印……此盖滋旨之极珍,岂从余而并进。”词语解释:兼珍 拼音:jiān zhēn
指两种以上的珍美食品。《后汉书·章帝纪》:“ 孝明皇帝 ,圣德淳茂,劬劳日昊,身御浣衣,食无兼珍。”词语解释:掌上珍 拼音:zhǎng shàng zhēn
犹掌上明珠。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当日分离,痛煞煞生抛掌上珍;今朝廝认,笑吟吟还猜做梦中人。”亦省作“ 掌珍 ”。 清 王韬 《瓮牖馀谈·书彭孝女事》:“﹝孝女﹞事亲尤能先意承旨,以是双亲爱之为掌珍。”词语解释:捣珍 拼音:dǎo zhēn
取牛羊等脊侧之肉捶捣精制成珍味。《礼记·内则》:“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 词语解释:内珍 拼音:nèi zhēn
宫中的珍贵食品。 清 黄宗羲 《陈伯美七十寿序》:“内侍引入禁苑,徧观玉堂、神明、渐臺、太液之胜,餉以内珍。”词语解释:骏珍 拼音:jùn zhēn
指良马。 晋 卢谌 《赠刘琨》诗:“饰奬駑猥,方驾骏珍。”词语解释:丰珍 拼音:fēng zhēn
丰美珍味。《汉武帝内传》:“ 王母 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 唐 吕温 《刘公神道碑铭》:“妻子食淡而宾膳丰珍,居室安卑而候馆华峻。” 宋 强至 《代上宋内翰欧阳龙图状》:“外厨五鼎,靡独享於丰珍。”词语解释:掌珍 拼音:zhǎng zhēn
见“ 掌上珍 ”。
词语解释:掌上珍 拼音:zhǎng shàng zhēn
犹掌上明珠。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当日分离,痛煞煞生抛掌上珍;今朝廝认,笑吟吟还猜做梦中人。”亦省作“ 掌珍 ”。 清 王韬 《瓮牖馀谈·书彭孝女事》:“﹝孝女﹞事亲尤能先意承旨,以是双亲爱之为掌珍。”词语解释:林珍 拼音:lín zhēn
山林中的珍品。词语解释:琼珍 拼音:qióng zhēn
珍宝。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衿服杂緹繢,首饰乱琼珍。” 南朝 梁 萧詧 《游七山寺赋》:“山多寳玩,地出琼珍,金玉出其阳,琰石出其阴。”词语解释:蛮珍 拼音:mán zhēn
指南方所产珍贵物品。 清 唐孙华 《送同年陆匪莪之官新建》诗:“万里蛮珍来 粤 贾,一帆湖影接乡关。”词语解释:馔珍 拼音:zhuàn zhēn
陈设珍美的菜肴。《后汉书·明帝纪》:“侯王设酱,公卿饌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词语解释:秘珍 拼音:mì zhēn
罕见珍品。 宋 梅尧臣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诗:“茜袍白马 韩公子 ,从何得此来祕珍?定应海客运为赠,中国未睹难拟伦。”词语解释:方珍 拼音:fāng zhēn
各地出产的珍贵物品。《晋书·张寔传》:“遣督护 王该 送诸郡贡计,献名马方珍、经史图籍于京师。”词语解释:贰珍 拼音:èr zhēn
犹贰膳。 北周 庾信 《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臣闻《礼》云:大夫七十致仕於朝,传家於子,膳则贰珍,衣称时制。”词语解释:财珍 拼音:cái zhēn
钱财珍宝。《法苑珠林》卷九七:“ 跋提城 内有大居士,字曰 琝荼 ,饶财珍,富有大威力。”词语解释:佩珍 拼音:pèi zhēn
星名。《魏书·术艺传·张渊》:“﹝ 渊 ﹞著《观象赋》曰……扶匡照曜,丽珠珮珍。”原注:“扶匡七星在天津东,丽珠五星在须女北。丽桂、衣珠、珮珍,后夫人之盛饰。其星主皇后之服也。”词语解释:蚖珍 拼音:yuán zhēn
见“ 蚖珍蚕 ”。
词语解释:蚖珍蚕 拼音:yuán zhēn cán
八熟蚕的头熟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蚖珍蚕、柘蚕、蚖蚕、爱珍、爱蚕、寒珍、四出蚕、寒蚕。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原注:“三月绩。”亦省称“ 蚖珍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蚖珍三月既绩,出蛾,取卵;七八日便剖卵蚕生,多养之,是为蚖蚕。”词语解释:隋珍 拼音:suí zhēn
指 隋 珠。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想天朝罗网收豪儁,献皇家 楚 璧 隋 珍。”参见“ 随珠和璧 ”。
词语解释:随珠和璧 拼音:suí zhū hé bì
随侯 珠与 和氏 璧的并称。传说古代 随国 姬 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 随侯 珠,又称灵蛇珠。 楚 人 卞和 于 荆山 得一璞玉,先后献给 武王 、 文王 ,均以为石, 和 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 成王 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后以“随珠和璧”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汉书·西域传赞》:“兴造甲乙之帐,落以 随 珠 和 璧。”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看书画亦有三等,至真至妙为上等,妙而不真为中等,真而不妙为下等。上等为 随 珠 和 璧。”词语解释:乾符坤珍 拼音:qián fú kūn zhēn
天地的符瑞。《后汉书·班固传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李贤 注:“乾符、坤珍谓天地符瑞也。”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乾符坤珍,千品万类,超图溢谍,未始闻记。”词语解释:鱼目混珍 拼音:yú mù hùn zhēn
见“ 鱼目混珠 ”。
词语解释:鱼目混珠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檟。”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玉娇梨》第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鑑。” 浩然 《艳阳天》第二卷第八十章:“咱们得弄清楚是非,不能鱼目混珠。”亦作“ 鱼目混珍 ”、“ 鱼目间珠 ”。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一本作“ 鱼目混珎 ”。 宋 司马光 《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慁,莨莠茂者其穀芜。”词语解释:楚璧隋珍 拼音:chǔ bì suí zhēn
指 和氏 璧与 隋侯 珠。喻杰出的人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想天朝罗网收豪儁,献皇家 楚 璧 隋 珍。”词语解释:李时珍 拼音:lǐ shí zhēn
(1518—1593) 中国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著有《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词语解释:远珍 拼音:yuǎn zhēn
远方的珍品。《晋书·张轨传》:“顷胡贼狡猾,侵逼近甸,义兵鋭卒,万里相寻,方贡远珍,府无虚岁。”《宋书·自序》:“ 邵 疾病,使命累续,遣御医上药,异味远珍,金帛衣裘,相望不絶。”词语解释:干符坤珍 拼音:gàn fú kūn zhēn
天地的符瑞。词语解释:享帚自珍 拼音:xiǎng zhǒu zì zhēn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笔一》:“文士名心,书生习气,缄石知谬,享帚自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文心结习,享帚自珍,一集成书,如膺九锡,亟愿海内之我知。”亦省作“ 享帚 ”。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已刻未刻书目》:“中有已刻问世者,有尚未能付梓者。自怜享帚之愚,难免覆瓿之誚。”参见“ 敝帚千金 ”。
词语解释:敝帚千金 拼音:bì zhǒu qiān jīn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后因以“敝帚千金”比喻把自己并不一定好的东西视为宝贝。词语解释:龚自珍 拼音:gōng zì zhēn
(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fc58人,号定庵、羽fc59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后辞官回乡,曾为林则徐查禁鸦片献策。学术上属于今文经学派,主张“经世致用”。政治上主张改革。诗作想像奇异、语言瑰丽,有“龚派”之称。有《尊隐》、《病梅馆记》等名篇,组诗《己亥杂诗》尤为著名。著作有《定庵文集》等,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词语解释:鹅珍 拼音:é zhēn
鹅珠。 唐 义净 《少林寺戒坛铭》序:“冀无疑惑,於是护鹅珍之佳士;无召自来,存草结之英贤。”词语解释:弊帚自珍 拼音:bì zhǒu zì zhēn
犹弊帚千金。 宋 陆游 《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如: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虽然幼稚,但弊帚自珍,一直藏着。词语解释:炼珍 拼音:liàn zhēn
指精美的食品。例如:今日堂有炼珍。——清·周容《芋老人传》词语解释:彭家珍 拼音:péng jiā zhēn
(1888-1912)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金堂人。参加新军,曾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1月在北京炸毙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亦重伤牺牲。词语解释:敷珍 拼音:fū zhēn
《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郑玄 注:“席犹铺陈也。铺陈往古 尧 舜 之善道以待见问也”。后以“敷珍”谓陈设珍宝。比喻铺陈善道或精义。 晋 潘岳 《于贾谧坐讲〈汉书〉》诗:“笔下摛藻,席上敷珍。前疑既辨,旧史惟新。”词语解释:敝帚自珍 拼音:bì zhǒu zì zhēn
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语出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二:“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菲葑不弃,敝帚自珍。” 吴伯箫 《北极星·记一辆纺车》:“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词语解释:嘉珍 拼音:jiā zhēn
(1).佳美珍贵。 汉 王充 《论衡·自纪》:“鸟无世凤凰,兽无种麒麟,人无祖圣贤,物无常嘉珍。”
(2).指佳美珍贵的食品。《文选·班固〈东都赋〉》:“列金罍,班玉觴;嘉珍御,太牢饗。” 李善 注:“珍,八珍也。”词语解释:稀珍 拼音:xī zhēn
稀少珍贵。词语解释:袖珍 拼音:xiù zhēn
袖中珍藏,形容物件之小。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他们这一湾子的青年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区青救会主任那里见到过一本袖珍小字典。”词语解释:琦珍 拼音:qí zhēn
奇异的珍宝。《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夫人号称公主,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綺绣、杂繒、琦珍凡数千万。” 颜师古 注:“琦音奇。”词语解释:如数家珍 拼音:rú shù jiā zhēn
像数家藏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事物十分熟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郑苏年师》:“﹝ 郑苏年 师﹞肆力於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鑑》、《通考》外,若 陆宣公 、 李忠定 ……诸公著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父老杂坐,乡里剧谈,某也贤,某也不肖,一一如数家珍。”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一:“他的同事觉得某特殊问题在他定是外行,不料他却能说来如数家珍,引起不少的惊奇。”词语解释:如获至珍 拼音:rú huò zhì zhēn
见“ 如获至寳 ”。
词语解释:如获至宝 拼音:rú huò zhì bǎo
好像得到最珍贵的东西。词语解释:妙珍 拼音:miào zhēn
精妙的珍品。 汉 边让 《章华赋》:“设长夜之欢饮兮,展中情之嬿婉。竭四海之妙珍兮,尽人生之秘玩。” 汉 王粲 《车渠椀赋》:“侍君子之宴坐,览 车渠 之妙珍。”词语解释:燕石妄珍 拼音:yān shí wàng zhēn
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唐 刘知几 《史通·人物》:“若愚智毕载,妍媸靡择,此则 燕 石妄珍, 齐 竽混吹者矣!”参见“ 燕石 ”。
词语解释:燕石 拼音:yān shí
(1). 燕山 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 燕 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 圣水 又东,逕 玉石山 ,谓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词语解释:燕然石 拼音:yàn rán shí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唐 李昂 《从军行》:“ 田畴 不卖 卢龙 策, 竇宪 思勒 燕然 石。” 唐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虏功。”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