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琐窗 拼音:suǒ chuāng
亦作“ 琐牕 ”。 镂刻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琐窗。”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词:“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元 周巽 《玉堂梅》诗:“归到琐牕清不寐,花边呵冻写鸞笺。”《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人在琐窗深处好,闷回罗帐静中吟。”词语解释:琐细 拼音:suǒ xì
(1).琐碎,细小。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尔朱道士炼朱砂丹》:“﹝道士﹞客於 涪州 ,爱其所产丹砂,虽琐细而皆矢鏃状。”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倘若别的皇帝,一般琐细问题大可不问。”
(2).指琐碎、细小的事物。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夫所谓直笔者……非谓丝毫必録,琐细无遗者也。” 宋 陆游 《读〈老子〉次前韵》:“平生好大忽琐细,焚香读书户常闭。” 茅盾 《动摇》三:“﹝ 方太太 与 陆慕游 ﹞于是开始了家常的琐细的问答。”词语解释:琐碎 拼音:suǒ suì
亦作“璅碎”。
(1).琐细,零碎。 晋 葛洪 《抱朴子·百家》:“惑诗赋琐碎之文,而忽子论深美之言。”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竹影金琐碎,泉音玉淙琤。” 宋 黄庭坚 《满庭芳》词:“微雨过,媻姗藻荇,琐碎浮萍。” 清 张之洞 《读古人文集》:“若坊刻《文选集腋》,譌脱璅碎,首尾不具,掇拾入文,无益有害。” 鲁迅 《二心集·习惯与改革》:“今年的禁用阴历,原也是琐碎的,无关大体的事。”
(2).唠叨,絮聒。 宋 欧阳修 《与杜正献公》:“知遇至深,敢兹琐碎,皇恐皇恐。”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你这老头儿不要琐碎,你只是把眼儿撑着,看我这架子衣服如何?”扬州评话《火烧博望坡》三:“他这一夜总无法入睡,忙着定计策谋,暂不琐碎。”
(3).引申指数落。《醒世姻缘传》第二九回:“ 狄周 喃喃呐呐的道:‘这不是真晦气!为了几根豆子,被人琐碎了一顿。’”《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苏小小 被 贾姨 只管琐碎,只得笑笑走起身来。”
(4).麻烦;扰乱。《红楼梦》第七回:“ 寳釵 道:‘不问这方儿还好,若问这方儿,真把人琐碎死了。’”《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那修行的人修到那将次得道的时候,千状百态,不知有多少魔头出来琐碎,你只是要明心见性……只坚忍了不要理他,这就是得道的根器。”
(5).犹琐啬,吝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伍知县 ﹞把每月这几文臭钱,也囊括了,却叫厨子去收,拿来抵了饭钱,这不是大笑话么?’我道:‘那有这等琐碎的人,真是无奇不有了。’”词语解释:琐琐 拼音:suǒ suǒ
亦作“璅璅”。
(1).犹惢惢,疑虑不定。《易·旅》:“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李镜池 通义:“琐琐,是惢惢的假借,三心两意,疑虑不一。《説文》:‘惢,心疑也,众三心,凡惢之属,皆从惢。读若〈易〉:旅琐琐。’……这是説商人多疑,离开寓所,反而闯祸。”
(2).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诗·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郑玄 笺:“琐琐姻亚,妻党之小人。” 高亨 注:“琐琐,卑微渺小貌。” 晋 习凿齿 《与弟秘书》:“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北史·崔浩传》:“ 浩 曰:‘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使不全举耳。’” 章炳麟 《文录·思乡愿下》:“晚 明 风烈,独有直臣,直臣可式,独有 杨继盛 ,餘琐琐皆党人矣。”
(3).形容事情细小,不重要。《文选·张衡〈东京赋〉》:“薄狩於 敖 ,既璅璅焉, 岐阳 之蒐,又何足数。” 薛综 注:“璅璅,小也。言鄙陋不足説也。” 唐 白居易 《议祥瑞辨妖灾策》:“自谓政之能立,道之能行,虽有琐琐之妖,不足惧也。”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下:“古人之史……经制述作二者是大,他琐琐不足记也。” 何其芳 《画梦录·岩》:“这是颓墙,这是碎瓦,都琐琐不足为外人道。”
(4).形容声音细碎。 唐 杜牧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诗:“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
(5).絮聒,多言貌。 元 黄溍 《上京道中杂诗·刘蕡祠堂》:“平生二三策,非徼明主恩,琐琐谈得失,无乃市井言。”《封神演义》第九三回:“既将军有猜疑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琐琐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 素修 曰:‘小园与外间隔絶不通,姊何由至?’女曰‘……妹来欲出小诗奉教,幸勿琐琐固詰,以败清兴。’” 叶圣陶 《前途》:“买菜的男女徘徊在鱼摊菜担旁边,琐琐地争论价钱,计较斤两,一片嚷嚷。”词语解释:琐闼 拼音:suǒ tà
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汉宗庙乐舞辞》:“雾集瑶阶琐闥,香生綺席华茵。” 唐 储光羲 《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泛灧鵷池曲,飘颻琐闥前。” 明 张居正 《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议官琐闥,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 清 金农 《寄赠于三郎中山居》诗之二:“彤闈琐闥了前因,省直年光梦未真。”词语解释:琐屑 拼音:suǒ xiè
(1).烦琐,细碎。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序:“悲州县琐屑,思掖垣清閒。” 宋 梅尧臣 《送苏子美》诗:“壳物怪琐屑,蠃蜆固无数。” 清 周亮工 《与黄济叔》:“古人文字偏于极琐屑处写得其人鬚眉生动。” 叶圣陶 《线下·平常的故事》:“他们常常谈起将来的事情,不嫌琐屑,不避重复。”
(2).指细小、琐碎的事情。《花月痕》第四九回:“你的权大事多,这琐屑也不合大将军计较。” 朱自清 《背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往往触他之怒。”
(3).指猥亵,轻佻。《再生缘》第三十二回:“伊那里,私房琐屑难全节,俺这里,正大光明好守贞。”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宗感泽》:“﹝ 感泽 ﹞少年而详慎老成,非世俗浮薄琐屑之辈。”
(4).指男女情爱之事。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卓二娘》:“男女体殊而性一,床笫琐屑,均同乐,未知何事而好恶之悬殊。”词语解释:琐闱 拼音:suǒ wéi
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旁门。常指代宫廷。 唐 王维 《酬郭给事》诗:“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闈。” 明 王洪 《送吴太仆还南京》诗:“初日映朝衣,承恩出琐闈。” 清 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三:“珥声稠叠琐闈趋,广殿森沉日未晡。”词语解释:琐尾 拼音:suǒ wěi
亦作“璅尾”。
(1).《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朱熹 集传:“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言 黎 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后以“琐尾”谓颠沛流离,处境艰难。 康有为 《复山东孔道会书》:“曾于戊戌进呈各书……不幸 尧 台幽囚, 秦 焚遂至。餘生琐尾,絶域流亡。”
(2).指颠沛困顿中的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可怜仳离琐尾,大都内地残黎。” 清 孙枝蔚 《忆十三弟穉发时方议诸商助饷闻已入城》诗:“无才安琐尾,有命等泥沙。”
(3).琐碎,零碎。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龙筋凤髓判》:“《僉载》纪事,皆琐尾擿裂,且多媟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毛诗》‘琐尾’二字, 郑 笺:‘美好也。’今亦为琐碎之词。”
(4).犹猥琐。 明 唐顺之 《答江五坡提学》:“今学官璅尾自卑,嗜利无比,人人相师,靡然一风。”词语解释:琐质 拼音:suǒ zhì
(1).卑微的资质,也指资质卑微的人。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愚一揖清尘,偏容琐质,初怜淡以如水,后乃投而若漆。” 宋 曾肇 《谢史成受朝奉郎表》:“致兹琐质,均被鸿私。”
(2).犹贱躯。 唐 刘禹锡 《谢冬衣表》:“陛下至仁天覆,玄化风薰,颁以兼衣,賁兹琐质,降自天府,光於辕门。”词语解释:琐事 拼音:suǒ shì
琐碎的事情,小事。 唐 刘知几 《史通·探赜》:“斯皆边隅小国,人品最微,犹復收其琐事,见於方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 王 欣然来,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 清 郑燮 《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诗:“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禁寒。” 沙汀 《卢家秀》:“ 卢世发 还鼓励 卢家秀 ,叫她不必担心家庭琐事。”词语解释:琐才 拼音:suǒ cái
平庸的才能;平庸的人才。《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陛下惑其琐才,特蒙恩泽。” 李贤 注:“琐,小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万彧 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闥。”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所信仗则在於琐才曲媚,而憎乎方直。”《北史·崔浩传》:“且 楚之 等琐才,能招合轻薄无赖,而不能成就大功。”词语解释:琐里 拼音:suǒ lǐ
古代 南洋群岛 上的一个小国名。《明史·外国传六·琐里》:“ 琐里 ,近 西洋琐里 而差小。”《续文献通考·士贡二》:“ 正德 五年 吕宋 遣使偕 琐里 诸国来贡。”词语解释:琐第 拼音:suǒ dì
门上刻有连琐文饰的住宅,多为贵族府第。 唐 王勃 《采莲赋》:“侯家琐第,戚里芳园。”词语解释:琐末 拼音:suǒ mò
(1).细微。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顾 培庚 之时,学风至异,得一二琐末之事实,輒视为大法之前因。”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屈原 ﹞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
(2).指细微之事。 吴稚晖 《上海苏报案纪事》:“ 蔡孑民 闻余説得太毛细,即怒而起曰:‘何至争及琐末,不成説话。’”词语解释:琐心 拼音:suǒ xīn
犹小计。谓浅薄的计谋。词语解释:琐门 拼音:suǒ mén
绘画或镂刻有连琐图案的门。多为宫观之门。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凤诏》:“ 后赵 石季龙 置 戏马观 ,观上安詔书,用五色纸衔於木凤之口而颁行之。故 罗隐 曰:‘琐门千里,更无人到,丝纶五色,惟有凤衔。’”词语解释:琐甲 拼音:suǒ jiǎ
破损的铠甲。《文选·左思〈魏都赋〉》:“薄戍緜幂,无异蛛蝥之网;弱卒琐甲,无异螳蜋之卫。” 张铣 注:“琐,犹碎也。”《周书·齐炀王宪传》:“知以弱卒琐甲,欲抗堂堂之师;縈带污城,冀保区区之命。”词语解释:琐印 拼音:suǒ yìn
犹卑官。 清 曹寅 《粤中丞送孔雀感其远怀留止官舍作诗寄之》:“荒衙闔户蓬为珥,琐印餘粮鹤独支。”词语解释:琐伏 拼音:suǒ fú
亦作“ 琐服 ”。亦作“ 琐附 ”。 用鸟毛织成的衣料。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外国志》: 答烈 ,古 大宛 也,有琐伏花毬。 洪州 载织鸟毳为琐伏,又作锁袱,今实有琐服,自 广 舶来,今 广州 人亦能假之,似素纺绢而自起云,京师呼为琐附。”《明史·外国传六·满剌加》:“ 满剌加 所贡物有玛瑙、珍珠……金母鹤顶、琐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布帛·羽毛段》:“《一统志》:‘琐伏,一名梭服,鸟毳为之,纹如紈綺。’《朱泽民集》谓之梭福。”词语解释:琐缕 拼音:suǒ lǚ
犹繁琐。《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不厌琐缕,并识于此。”词语解释:琐务 拼音:suǒ wù
琐碎的事务。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蒙见访的那天,即得惠函,因为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胡鄂公 《北京实录》:“ 季高 喜远谋而不耐琐务。”词语解释:琐卒 拼音:suǒ zú
谓零散的兵力。《宋书·衡阳文王义季传》:“ 杜驥 、 申怙 仓卒之际,尚以弱甲琐卒,徼寇作援。”词语解释:琐劣 拼音:suǒ liè
猥琐拙劣。 唐 白居易 《苏州刺史谢上表》:“ 江 南诸州, 苏 最为大……岂臣琐劣之才,合当任使。”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词旨琐劣,冒黷尊严,俯伏刑书,不敢逃让。”词语解释:琐呐 拼音:suǒ nà
即唢呐。簧管乐器。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簧考》:“簧即歗子,通俗文为哨子,喇叭、琐呐、口琴皆有之。”词语解释:琐吏 拼音:suǒ lì
犹小吏。 唐 温庭筠 《上吏部韩郎中启》:“分铁官之琐吏,厠盐酱之常僚。”词语解释:琐任 拼音:suǒ rèn
卑微的职务。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运薪輦盐,不宜枉騏驥之脚;碎职琐任,安足屈独行之俊矣。”词语解释:琐说
亦作“璅说”。
1.琐细的论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读 范曄 、 陈寿 二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失也,其琐説详也。”
2.指记述琐谈逸事的文章或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伪下》:“凡史之伪,杂传记为盛,璅説次之;凡子之伪,道为盛,兵及诸家次之。”词语解释:琐言 拼音:suǒ yán
(1).琐碎的言谈;闲谈。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 王隐 、 何法盛 之徒所撰 晋 史,乃专访州閭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目为鬼神传録,其事非要,其言不经。” 明 何景明 《淮水》诗:“维教言是由,毋琐言是谋,毋戏言是流。”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姑存此日琐言。”
(2).记述逸闻、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史氏流别,殊途并騖。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録,三曰逸事,四曰琐言……若 刘义庆 《世説》, 裴荣期 《语林》, 孔思尚 《语録》, 阳玠松 《谈藪》。此之谓琐言者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 唐 孙光宪 有《北梦琐言》。按,《晋书》:‘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言》十一篇。’乃知古已有琐言。”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正史以外,有以偏方为纪者……有以一言一事为纪者,如 刘知几 所称琐言当以 刘义庆 《世説新语》第一。”词语解释:琐行 拼音:suǒ xíng
犹细行。指小事小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皎然上人》:“尔曹胡凝滞於物,而以琐行自拘耶!”词语解释:琐琐戚戚 拼音:suǒ suǒ qī qī
猥琐而胆小。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赵臣》:“书生无远略,琐琐戚戚,兴谗参嫉,寧惜军国重轻哉!”词语解释:琐瘦 拼音:suǒ shòu
犹瘦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王藻 ﹞貌琐瘦急遽,小声音。”词语解释:琐琐蒲桃 拼音:suǒ suǒ pú táo
见“ 琐琐葡萄 ”。
词语解释:琐琐葡萄 拼音:suǒ suǒ pú táo
亦作“ 琐琐蒲桃 ”。 葡萄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葡萄》:“西边有琐琐葡萄,大如五味子而无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又有琐琐蒲桃,形如茱萸,小儿食之,能解痘毒。”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外用染红桃仁……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词语解释:琐记 拼音:suǒ jì
记述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如 清 梁章鉅 有《归田琐记》; 鲁迅 《朝花夕拾》有散文《琐记》、《花边文学》有杂文《看书琐记》等。词语解释:琐秩 拼音:suǒ zhì
犹小官。 明 无名氏 《运甓记·辞亲赴任》:“我膺琐秩,心耿悒,符分百里轻去膝。”词语解释:琐眇 拼音:suǒ miǎo
微小。也指小人,小子(含轻蔑意)。 唐 柳宗元 《祃牙文》:“ 齐 鲁 谊殄, 赵 魏 显化,溥天之下,咸顺帝理。唯是琐眇,尚恣昏顽,致天震怒,命底于罚。”词语解释:琐琐葡萄 拼音:suǒ suǒ pú táo
亦作“ 琐琐蒲桃 ”。 葡萄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葡萄》:“西边有琐琐葡萄,大如五味子而无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又有琐琐蒲桃,形如茱萸,小儿食之,能解痘毒。”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外用染红桃仁……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词语解释:琐琐碌碌 拼音:suǒ suǒ lù lù
猥琐庸碌。 唐 柳宗元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色平气柔,言訥性鲁,无特达之节,无推择之行,琐琐碌碌,一孺子耳。” 宋 胡寅 《历代论·西汉下》:“当时之君,琐琐碌碌,曾不敢举手开喙,以预天下事。”词语解释:琐絮 拼音:suǒ xù
形容语声细小而絮絮不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妇刺刺琐絮,似歌,又似祝;字多寡参差,无律带腔。”词语解释:琐脞 拼音:suǒ cuǒ
犹繁琐。 严溉澄 《不遇》:“午饭吃过之后,又要投身入许多龌龊琐脞的事情中了。”词语解释:琐聒 拼音:suǒ guō
犹絮聒,啰唆。 明 高攀龙 《今日第一要务疏》:“诚得其要而图之,则天心感格……而天下可措於 泰山 之安。故不敢琐聒,特揭其至要者二端上闻。”词语解释:琐蛣 拼音:suǒ jié
亦作“璅蛣”。 又名海镜,今称寄居蟹。《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 李善 注引《南越志》:“璅蛣,长寸餘,大者长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荚,合体共生。”词语解释:琐虫 拼音:suǒ chóng
亦作“璅虫”。 小虫。比喻庸俗小人。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舒体则八维不足以畅迹,促节则无间足以从容。是又瞽夫所不能瞻,璅虫所不能解也。”词语解释:琐薄 拼音:suǒ báo
猥琐浅薄。 唐 权德舆 《答左司崔员外书》:“ 德舆 器用琐薄,无他才术。”词语解释:琐碌 拼音:suǒ lù
猥琐庸碌。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孤立之翘秀,藏器以待贾,琐碌之轻薄,人事以邀速。”亦指庸碌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怀无銓之量,而著述约陋,亦何别於琐碌也。”词语解释:琐类 拼音:suǒ lèi
指卑微的人或物。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中间为媒妁所欺,遂匹合於琐类。” 唐 刘禹锡 《楚望赋》:“彼游鯈之琐类,咸跳脱於窘束。”词语解释:琐艳 拼音:suǒ yàn
细腻而美好。 康有为 《三年》诗:“三年不读 南朝 史,琐艷浓香久懒熏。”词语解释:琐结 拼音:suǒ jié
亦作“璅结”。 像锁链一样连结着。《文选·左思〈吴都赋〉》:“罼罕琐结,罠蹏连纲。” 刘逵 注:“琐结,似琐连结也。” 唐 陆龟蒙 《记锦裾》:“微云璅结,互以相带。”词语解释:琐姿 拼音:suǒ zī
犹庸才,陋质。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三表》:“臣本琐姿,不慕闻达。”词语解释:琐士 拼音:suǒ shì
亦作“璅士”。 犹俗儒。 明 张居正 《来雁说》:“夫观物测徵,揆类表应,此璅士之思也,非所以议于廊庙之模也。”词语解释:琐材 拼音:suǒ cái
平庸的才能。《汉书·叙传下》:“ 错 ( 晁错 )之琐材,智小谋大,旤如发机,先寇受害。”词语解释:琐杂 拼音:suǒ zá
琐碎而烦杂。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若 萧 ( 萧大圜 ) 羊 ( 羊衒之 )之琐杂, 王 ( 王劭 ) 宋 ( 宋孝王 )之鄙碎,言殊拣金,事比鷄肋,异体同病,焉可胜言。” 清 刘大櫆 《胡氏贤母赞》:“娣姒妾媵之间,米盐琐杂,各私一己,靡不竞争。”词语解释:琐沙 拼音:suǒ shā
细沙粒。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吾子苟知老农之小功,未喻面墙之巨拙。何异拾琐沙而捐 隋 和 ,向炯烛而背白日也。” 清 胡中藻 《述怀诗》:“琐沙偷射蜮,馋食狼张箕。”词语解释:琐智 拼音:suǒ zhì
犹言小聪明。 唐 黄滔 《与南海韦尚书启》:“ 滔 伏念高为碧落,詎侧管以能窥;深作沧溟,固持蠡而莫测。焉可爰賫琐智,直杖小才。”词语解释:琐族 拼音:suǒ zú
门上雕连琐文饰的家族。犹王族,贵族。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琐族易灰,脆漏已迫。”词语解释:琐服 拼音:suǒ fú
见“ 琐伏 ”。
词语解释:琐伏 拼音:suǒ fú
亦作“ 琐服 ”。亦作“ 琐附 ”。 用鸟毛织成的衣料。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外国志》: 答烈 ,古 大宛 也,有琐伏花毬。 洪州 载织鸟毳为琐伏,又作锁袱,今实有琐服,自 广 舶来,今 广州 人亦能假之,似素纺绢而自起云,京师呼为琐附。”《明史·外国传六·满剌加》:“ 满剌加 所贡物有玛瑙、珍珠……金母鹤顶、琐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布帛·羽毛段》:“《一统志》:‘琐伏,一名梭服,鸟毳为之,纹如紈綺。’《朱泽民集》谓之梭福。”词语解释:琐啬 拼音:suǒ sè
犹吝啬,斤斤计较。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十:“乃其刻谿琐嗇,弥甚於人,自苦其身,以剥削贫民为务。”词语解释:琐居 拼音:suǒ jū
小的住宅。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琐居复凑的木屋,盖着一片白雪。”词语解释:琐旅 拼音:suǒ lǚ
犹言他乡孤客。 明 杨慎 《草池歌赠余懋贤》:“天涯琐旅知音少,眼中之人吾独老。”词语解释:琐墀 拼音:suǒ chí
雕绘连琐图案的台阶。 明 汤显祖 《疗鹤赋》:“戏葳蕤之琐墀,对氋氃之华榻。”词语解释:琐垣 拼音:suǒ yuán
琐,青琐;垣,紫垣。指朝廷。亦指京都官署或京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都给事陞转》:“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盖以琐垣得藩臬,如郡邑之劣转王官也。此又不知出何典故矣。” 清 黄宗羲 《章格庵行状》:“谓臣负先帝之经纶,负陛下之明詔,负銓选之权衡,负琐垣之职掌,罪当万殛,穴地难容。”词语解释:琐猥 拼音:suǒ wěi
亦作“璅猥”。 庸俗卑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辛部·庄岳委谈上》:“自荐绅先生,鄙其璅猥,存而莫论。”词语解释:琐渎 拼音:suǒ dú
谓琐琐絮聒而渎犯对方,常作书信套语。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奇遇》:“再请问尊翁令堂在否?乞恕琐瀆,幸明见諭。”词语解释:琐散 拼音:suǒ sàn
犹碎散。 南朝 梁 沉约 《反舌赋》:“其声也惊诡遒囋,縈紆离乱,駢浮迴合,嵒危琐散。” 北周 刘璠 《雪赋》:“始飘颻而稍落,遂纷糅而无穷。縈回兮琐散,暠皓兮溟濛。”词语解释:琐故 拼音:suǒ gù
琐细的典故。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一》:“足下示吾近作,勇去口吻之冶俊,为汪洋鬱栗冲夷,是文章之祥也,而颇喜杂陈枚举夫一二琐故,以新名其家,则累矣累矣。”词语解释:琐懦 拼音:suǒ nuò
猥琐而懦弱。 明 唐顺之 《复勘蓟镇边务首疏》:“比臣等至镇,则见其人物琐愞,筋骨绵缓,靡靡然有暮气之惰,而无朝气之鋭。”词语解释:琐微 拼音:suǒ wēi
(1).卑劣;卑微。 唐 陆贽 《遣使臣宣抚诸道遭水奏议》:“事或曖昧,人或琐微,以利己之心,希至尊之旨……如斯之流,足误视听。” 唐 罗衮 《答魏傅罗太尉启》:“ 衮 再从宗盟,至为卑末,庶僚品秩,仍是琐微。”
(2).微少。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甲仗库火》:“ 祥符 末,内帑灾,縑帛几罄。三司使 林特 请和市於河外……﹝ 王旦 ﹞徐曰:‘琐微之帛,固应自至,奈何彰困弱於四方?’”词语解释:琐帏 拼音:suǒ wéi
绘绣连琐花纹的帏幕。指宫中。 明 徐渭 《抱琵琶偶伫蕉阴美人》诗:“离宫给事小青衣,催送琵琶向琐幃。”词语解释:琐慧 拼音:suǒ huì
亦作“璅慧”。 犹言小聪明。《晋书·文苑传·王沉》:“空嚣者以泓噌为雅量,琐慧者以浅利为鎗鎗。”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述》:“附修名而不朽,量璅慧以多慙。”词语解释:琐弩 拼音:suǒ nǔ
亦作“璅弩”。 连弩。《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词语解释:琐话 拼音:suǒ huà
指没有一定中心的闲谈。 陈毅 《归来的儿子》:“在厢房中,虽更深夜静,还有两人伴着昏夜不灭的烟灯,重叙他们的琐话。”词语解释:琐运 拼音:suǒ yùn
谓卑贱的命运。《宋书·王僧达传》:“﹝ 僧达 ﹞上表解职曰‘……公私诚愿,宜蒙谅许,乞徇餘辰,以终琐运。’”词语解释:琐近 拼音:suǒ jìn
琐碎而浅近。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言高则旨远,辞约则义微。” 唐 孔颖达 疏:“若使发语卑杂,则情趣琐近;立言高简,则旨意远大。”词语解释:琐谈 拼音:suǒ tán
内容多系细微琐事的闲聊;闲谈、聊天词语解释:琐鄙 拼音:suǒ bǐ
犹卑鄙。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不明白教育界情形,至于文坛,则龌龊琐鄙,真足令人失笑。”词语解释:琐附 拼音:suǒ fù
见“ 琐伏 ”。
词语解释:琐伏 拼音:suǒ fú
亦作“ 琐服 ”。亦作“ 琐附 ”。 用鸟毛织成的衣料。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外国志》: 答烈 ,古 大宛 也,有琐伏花毬。 洪州 载织鸟毳为琐伏,又作锁袱,今实有琐服,自 广 舶来,今 广州 人亦能假之,似素纺绢而自起云,京师呼为琐附。”《明史·外国传六·满剌加》:“ 满剌加 所贡物有玛瑙、珍珠……金母鹤顶、琐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布帛·羽毛段》:“《一统志》:‘琐伏,一名梭服,鸟毳为之,纹如紈綺。’《朱泽民集》谓之梭福。”词语解释:琐贱 拼音:suǒ jiàn
(1).微贱。《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文帝 ﹞诛 丁仪 、 丁廙 并其男口”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廙 曰:‘此国家之所以兴衰,天下之所以存亡,非愚劣琐贱者所敢与及。’” 唐 李峤 《谢腊日赐口脂表》:“分八子之膏腴,及三臣之琐贱。”
(2).指微贱的人。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蠆髮学僮,蛾眉居士,上自建牙张翼之尊严,下迄雕面粥容之琐贱,眡沫一卷,而不忍遽置者,小説也。”词语解释:琐语 拼音:suǒ yǔ
亦作“璅语”。
(1).犹琐言。记述逸闻、琐事的文章体裁,常作书名。《晋书·束晳传》:“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汲冢璅语》乃载《秦望碑》……皆后人所羼,非本文也。”《清朝野史大观·逸事二·沉孝子负骨归葬事》:“事见邑人 徐承烈 ‘杂著’……﹝ 承烈 ﹞著《燕居琐语》十六卷,载 嘉庆 《德清县志》,书尚未刻,‘杂著’即《琐语》藁本未编辑者。”
(2).琐碎的言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録。” 清 黄虞稷 《〈书影〉序》:“下此而《齐谐》志怪,璅语藂谈,上之无当於身心,次亦何关於问学。”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此书(《南腔北调集》)殆游词琐语,不足存,而竟以出版者,无非为了彼既禁遏,我偏印行,赌气而已。”词语解释:琐连 拼音:suǒ lián
古代兵器名。 汉 王隆 《汉官解诂》:“ 黄 魏 琐连, 孙 吴 兵法。” 胡广 注:“兵书有 黄 氏琐连之器,盖弩射法也。”词语解释:琐闻 拼音:suǒ wén
琐碎的传闻或新闻。《四库全书总目·杂家二·近事会元》:“﹝其书﹞四卷为乐曲,为州郡沿革,惟五卷颇载琐闻。” 阿英 《关于瞿秋白的文学遗著》:“他又把在 苏联 时的个人思想情感,及琐闻逸事……写成《赤都心史》。”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十二月二十四日》:“报来了便看报,顺着次序看……国内新闻,然后又看国外要闻,本埠琐闻。”词语解释:琐辞 拼音:suǒ cí
猥琐的言辞。《宋书·顾觊之传》:“因造前定,果报指期,贫豪莫差,修夭无爽,有允琐辞,无愆鄙説,统而言之,孰往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