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雕琢 拼音:diāo zhuó
(1).雕刻金玉等。 唐 罗隐 《投所思》诗:“雕琢只应劳 郢 匠,膏肓终恐误 秦 医。” 清 唐甄 《潜书·法王》:“如以石为玉,雕琢之工,虽巧虽勤,终为恶器。”
(2).指雕琢而成之物。《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
(3).比喻修饰文辞;刻意使文辞美妙。 唐 崔涂 《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诗:“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如 周朴者 ,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 清 曾国藩 《书〈归震川文集〉后》:“假 齐 梁 之雕琢,号为力追 周 秦 者,往往而有。”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而那些辞采华丽,‘骈四骊六’,洋洋洒洒,极尽雕琢之能事。”
(4).犹矫饰,做作。《韩非子·主道》:“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淮南子·精神训》:“衰世凑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交。”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为吏去觚角,絀雕琢,以平易敦朴为务。”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5).犹砥砺。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先哲居高而不敢忘危,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以故士皆雕琢节行,缘以文彩,蔼蔼而进,至使敌国异方,闻风畏之。”
(6).比喻罗织罪名。《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委任责成,优劣已分,不宜听纳小吏,雕琢大臣也。” 李贤 注:“雕琢,犹鐫削以成其罪也。”
彫琢:1.雕刻琢磨。《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於此,虽万鎰必使玉人彫琢之。” 宋 曾巩 《简翁都官》诗:“自有文章真杞梓,不须彫琢是璠璵。”
(2).引申指刻意修饰文辞。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今虽欲自彫琢,曼辞以自饰,无益,於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琢,一本作“ 瑑 ”。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其词随语成韵,随韵成趣,不假彫琢,而意志自深,风神或近 楚 《骚》。” 词语解释:磨琢 拼音:mó zhuó
犹琢磨。亦喻品德、文章的磨砺修饰。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政如 鲁 卫 各驰骋,文似 机 云 饱磨琢。”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雍 乾 以还,词人林立,如 南薌 、 橙里 辈,非无磨琢之工,而卒不能超然独絶者,皆苦不知本原所在。” 秦牧 《艺海拾贝·镜子》:“十七世纪初,一个 荷兰 的磨琢镜片的工匠,一天到晚把厚厚薄薄的玻璃,磨成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透镜。”词语解释:追琢 拼音:duī zhuó
雕琢,雕刻。追,通“ 雕 ”。《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毛 传:“追,彫也。金曰彫,玉曰琢。” 唐 刘禹锡 《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诗:“殷勤望后辈,追琢离雕虫。”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自性灵中出佳,从追琢中来亦佳。”词语解释:玉琢 拼音:yù zhuó
用玉雕刻成。形容秀美。 宋 徐玑 《秋日登玉峰》诗:“玉琢孤峰压富沙,人行峰顶步云霞。”《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一对男女,如玉琢金装,美不可説。”《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公子生得天庭饱满,地格方圆,伶俐聪明,粉粧玉琢。”词语解释:砻琢 拼音:lóng zhuó
磨炼。 明 张居正 《贺少司寇少崖傅公三品奏最序》:“古之所为学道术者,将以礱琢其理性,而磨莹其瑕纇。”词语解释:敦琢 拼音:dūn zhuó
犹雕琢。引申为选择。《诗·周颂·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郑玄 笺:“又选择众臣卿大夫之贤者与之朝王,言敦琢者,以贤美之,故玉言之。” 孔颖达 疏:“敦琢,治玉之名。人而言敦琢,故为选择。” 马瑞辰 通释:“敦与彫双声,敦即彫字之假借字,亦作雕。”词语解释:斲琢 拼音:zhuó zhuó
亦作“斵琢”。 雕琢。喻谓耕治田地。 宋 王禹偁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祐》诗:“今夏赤旱天,斵琢谁家子?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词语解释:槌琢 拼音:chuí zhuó
锤炼雕琢。 前蜀 贯休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诗:“何妨槌琢后,更献至公看。”词语解释:捶琢 拼音:chuí zhuó
推敲琢磨。 五代 齐己 《喜彬上人见访》诗:“莫惜天机细搥琢,他时终可拟芙蕖。”词语解释:剥琢 拼音:bāo zhuó
见“ 剥啄 ”。
词语解释:剥啄 拼音:bāo zhuó
亦作“剥琢”。
(1).象声词。敲门或下棋声。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清 钱谦益 《观棋绝句》之六:“疎帘清簟 楚 江秋,剥啄丛残局未收。” 清 阮升基 《修宜兴县旧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闻剥琢声,出视无所见。”
(2).可重迭使用。 唐 韩愈 《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亦作“剥琢”。
(1).叩击,敲打。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见丛树中,有茅屋数椽,门悬韦箔,绕以笆篱。方将剥啄,而老人已扶笻出。”
(2).谓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杂记·菩提树下》:“鸡雏啾啾地在她脚下争食,互相挤拥,互相践踏,互相剥啄着。”词语解释:刊琢 拼音:kān zhuó
雕刻。 宋 司马光 《答孙察长官书》:“凡刊琢金石,自非声名足以服天下,文章足以传后世……乌能流永久乎!”词语解释:镌琢 拼音:juān zhuó
(1).雕刻。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制作壮丽,鐫琢精巧,无与伦比。”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熙寧 八年, 陈州 大霜,城内外数里间,厚冰上皆有綾纹隐起,如鐫琢,髣髴成攀枝孩儿。”
(2).比喻品德的砥砺或诗文的修饰。 唐 杜牧 《朱叔明授武卫大将军制》:“屡下詔书,誥诫深切,岂知顽昧,不可鐫琢。” 宋 苏轼 《江瑶柱传》:“ 闽 越 素多士人,闻 媚川 之来,甚喜,朝夕相与探讨,又从而鐫琢之。”《宣和书谱·岑宗旦》:“﹝ 岑宗旦 ﹞作诗,以意为主,不在鐫琢语言而已,故若浑金璞玉,见者知贵。”词语解释:镕琢 拼音:róng zhuó
镕铸和琢磨。 唐 欧阳詹 《送族叔行元落第回广陵序》:“ 昆吾 产金, 荆 山产玉,自民役巧,鎔琢盖多。”词语解释:饰琢 拼音:shì zhuó
谓修饰加工语言、文字。 明 方孝孺 《与俞教谕书》:“方在衰絰之中,苟使越礼忘哀,饰琢辞説以媚先人,则人人将弃之矣。”词语解释:刓琢 拼音:wán zhuó
雕琢。 宋 苏舜钦 《高山别邻几》诗:“器成必刓琢,德盛资澡刷。”词语解释:香培玉琢
就像用香料造成、美玉雕出一样词语解释:采琢 拼音:cǎi zhuó
犹雕琢。《晋书·戴邈传》:“贵游之子……不及盛年讲肄道义,使明珠加磨莹之功, 荆 璞发採琢之荣,不亦良可惜乎!”词语解释:淬琢 拼音:cuì zhuó
淬炼,琢磨。比喻自勉上进。 唐 刘禹锡 《献权舍人书》:“故厚自淬琢,靡遗分阴。”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十:“ 楚老 ( 裴湘 )孳孳嗜书,克自淬琢。”词语解释:斧琢 拼音:fǔ zhuó
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中》:“非缘附驥,幸存斧琢之质者。”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词过经意,其蔽也斧琢。”词语解释:粉装玉琢 拼音:fěn zhuāng yù zhuó
见“ 粉粧玉琢 ”。
词语解释:粉妆玉琢 拼音:fěn zhuāng yù zhuó
极言白晳,宛如粉妆成,玉雕就。《红楼梦》第一回:“ 士隐 见女儿越发生得粉粧玉琢,乖觉可喜。”《孽海花》第二十回:“舱内坐着个粉粧玉琢的少年。”亦作“ 粉装玉琢 ”。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六:“头抬起来时,粉装玉琢似的双颊泛上一阵红晕。”词语解释:粉妆玉琢 拼音:fěn zhuāng yù zhuó
极言白晳,宛如粉妆成,玉雕就。《红楼梦》第一回:“ 士隐 见女儿越发生得粉粧玉琢,乖觉可喜。”《孽海花》第二十回:“舱内坐着个粉粧玉琢的少年。”亦作“ 粉装玉琢 ”。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六:“头抬起来时,粉装玉琢似的双颊泛上一阵红晕。”词语解释:刻琢 拼音:kè zhuó
雕刻琢磨。比喻创作上的着意推敲、反复修改。 宋 欧阳修 《试笔·郊岛诗穷》:“至於‘野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则春物融怡,人情和畅,又有言不能尽之意,兹亦精意刻琢之所得者耶?”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至於辞语刻琢精丽,殆锻炼而成者歟。” 明 刘基 《〈吕周臣诗集〉序》:“﹝ 吕周臣 ﹞篳门陋巷,为诗歌以自适,且不刻琢以求衒。”词语解释:制琢 拼音:zhì zhuó
制造雕刻。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一日,数胡儿用绵裹一物至,玉注椀也。非但表里莹澈无纤瑕,製琢亦甚精。”词语解释:裁琢 拼音:cái zhuó
(1).裁截雕琢。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岂有帛砧裁琢为磬而尚存故声哉!”
(2).比喻写作时对材料的裁剪取舍和对文字的精心雕琢。 清 李慈铭 《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后〉文后》:“纪载之作,《尚书》最古,今文所传,已多偶句。《左氏》《国语》,遂沿其原。嗣而 先秦 碑铭, 两汉 詔誥,皆於浑噩之中,寓裁琢之巧。”词语解释:研琢 拼音:yán zhuó
研究琢磨。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固由读破万卷,研琢功深,亦实为古今迈等絶伦之才,断不能率循规矩,受古人羈缚也。”词语解释:磋琢 拼音:cuō zhuó
磨治雕琢。 章炳麟 《訄书·制币》“贵贱无所準”自注:“斵玉难,故磋琢以后,其直远过於璞。”词语解释:磓琢 拼音:duī zhuó
锤炼;琢磨。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十:“ 司马迁 欲自成一家,磓琢经传之文以从世变可也,至改《古文尚书》、《论语》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