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球琳 拼音:qiú lín
(1).球、琳皆美玉名。亦泛指美玉。《书·禹贡》:“﹝ 雍州 ﹞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球、琳,皆玉名。”《淮南子·墬形训》:“西北方之美者,有 昆仑 之球琳琅玕焉。” 高诱 注:“球琳琅玕,皆美玉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球琳重锦,充於府库。” 唐 顾况 《游子吟》:“层城登云韶,玉府鏘球琳。” 明 何景明 《和献吉送公顺》:“登山采球琳,涉水采珊瑚。”
(2).比喻贤才。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清 汪懋麟 《题长真观察桐阴小像》诗:“此时海内卬 安石 ,如君济世称球琳。” 蔡有守 《师子林》诗:“世之 耳餘 辈,珷玞混球琳。”
(3).玉磬。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事宗庙,拊以和球琳。”词语解释:碧琳 拼音:bì lín
(1).青绿色的玉。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玫瑰碧琳,珊瑚丛生。” 宋 朱熹 《步虚词》之二:“飡吐碧琳华,仰噏飞霞浆。”
(2).酒名。见 宋 张能臣 《酒名记》。词语解释:璆琳 拼音:qiú lín
(1).泛指美玉。《尔雅·释地》:“西北之美者,有 崐崙虚 之璆琳、琅玕焉。” 郭璞 注:“璆琳,美玉名。”《魏书·西域传·大秦》:“其土宜五穀桑麻,人务蚕田,多璆琳、琅玕、神龟、白马朱鬣、明珠、夜光璧。”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蠙珠璆琳贡银鏤,铅松篠簜浮青柯。”
(2).喻贤才。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吾宗秉全璞, 楚 得璆琳最。” 宋 沉辽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为赋奕碁句,璆琳吐胷胁。”词语解释:琅琳 拼音:láng lín
即琳琅。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清清兮岁寒之心,温温兮琅琳之音。”参见“ 琳琅 ”。
词语解释:琳琅 拼音:lín láng
亦作“ 琳瑯 ”。
(1).精美的玉石。 汉 张衡 《南都赋》:“琢琱狎猎,金银琳琅。” 宋 司马光 《奉和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琳琅固无价, 燕 石敢沽诸。” 明 何景明 《七述》:“绘若黼黻,曄如琳瑯。”
(2).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美诗文、珍贵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文襟即 玄圃 ,笔下成琳琅。” 宋 李昴英 《贺新郎·再用韵饯吴宪》词:“想胸蟠,蕊闕琳琅笈。真作者,世难及。” 清 秋瑾 《梅十章》之八:“留得琳瑯千万句,锦函双繫碧丝縚。” 宁调元 《感旧集定庵句》诗之六:“ 緑珠 不爱珊瑚树,合配琳瑯万轴身。”
(3).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秀人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 王太尉 ,遇 安丰 、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 季胤 、 平子 。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唐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瑯。” 宋 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好事今推 霅溪 守,故开新馆集琳瑯。”
(4).玉石相击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 晋 挚虞 《思游赋》:“要华电之煜爚兮,珮玉衡之琳琅。”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翠裙摇玉响琳瑯。”
(5).泛指清脆美妙的声音。《云笈七籤》卷十六:“仰诵洞章,啸咏琳琅。” 宋 沉辽 《宴集》诗:“尤爱簷间竹,风来响琳瑯。” 清 汪懋麟 《祭诰封光禄大夫陈太公文》:“众宾杂遝,笑语琳瑯。”词语解释:曼德琳 拼音:màn dé lín
即曼陀林。参见“ 曼陀林 ”。
词语解释:曼陀林 拼音:màn tuó lín
[英mandolin,法mandoline]弦乐器,有四对金属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