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侵平声 [chén][jīn,力所胜任][rén,负荷][cēn shēn,参差,人参][详注1][xín][详注2][详注3][《集韻》於金切,音隂。草木蔭翳也。][详注4][同吟]澿


注1:南 【韻補】叶尼心切。【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
注2:黔 《广韵》巨金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琴。黔羸,神名。《楚辞·远游》造黔羸而见之兮。亦作黔雷。《司马相如·大人赋》左玄冥而右黔雷。《注》神名。
注3:湛 与沈同。《史记·司马相如传》湛恩汪濊。又音淫。与霪同。久雨也。《王充·论衡》变复之象,以久雨为湛。
注4:渗 《集韻》《韻會》疎簪切,音森。淋滲,毛羽始生貌。《木華·海賦》鶴子淋滲。又《集韻》《類篇》千尋切,音侵。與浸同。浸淫漸漬也。
首字词组
琴书琴剑琴意琴趣琴师琴案琴歌酒赋琴城
琴瑟琴弦琴操琴川琴理琴工琴引琴剑飘零
琴心琴调琴徽琴砚琴高鱼琴柱琴道琴卮
琴堂琴韵琴歌琴壶琴溪琴氏琴钓琴断朱弦
琴樽琴床琴轸琴枕琴囊琴榭琴锤琴好
琴尊琴丝琴材琴阮琴几琴绪琴键琴断朱弦
琴高琴曲琴客琴言琴史琴德琴瑟不调琴心剑胆
琴台琴觞琴册琴轩琴高生琴棋书画琴童琴挚
琴鹤琴谱琴音琴弈琴室琴虫琴甲琴隐

词语解释:琴书  拼音:qín shū
(1).琴和书籍。多为文人雅士清高生涯常伴之物。 汉 刘歆 《遂初赋》:“玩琴书以条畅兮,考性命之变态。”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元 王旭 《离忧赋》:“抱琴书以归来兮,愿终老而欣然。” 清 华嵒 《客春小饮有感》诗:“衣食从人急,琴书对我閒。”
(2).弹琴和写字。《南史·隐逸传上·宗少文》:“ 少文 妙善琴书图画,精於言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顾士端 ﹞有子曰 庭 ,西朝中书舍人,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
(3).曲艺的一种。因说唱故事时,主要以扬琴伴奏,故名。有 山东 琴书、 徐州 琴书、 北京 琴书等。
词语解释:琴瑟  拼音:qín sè
(1).乐器,琴和瑟。亦偏指琴瑟的一种。《书·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晋 陆机 《拟西北有高楼》诗:“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琴,一本作“ 瑶 ”。 唐 杜甫 《锦树行》:“飞书 白帝 营斗粟,琴瑟几杖柴门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桐作琴瑟,音调和也。”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琴瑟的输入,大约在 春秋 初年。”
(2).指琴瑟之声,古人以之为雅乐正声。《荀子·非相》:“听人以言,乐於钟鼓琴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统序科第》:“琴瑟不改,而清浊殊涂;丹漆不施,而丰俭异致。” 元 方回 《仇仁近百诗序》:“琴瑟具而滛哇退舍;衣冠正而强暴拱手。”
(3).弹奏琴瑟。《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后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亦借指夫妇、匹配。 宋 苏轼 《答求亲启》:“许敦兄弟之好,永结琴瑟之欢。”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我年已逼桑榆,尔尚未谐琴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竹青》:“且卿与僕,名为琴瑟,而不认一家,奈何!”
(4).比喻朋友的融洽情谊。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 南朝 梁 刘峻 《广绝交论》:“心同琴瑟,言鬱郁於兰茝;道叶胶漆,志婉孌於塤箎。” 唐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遶山川。”
词语解释:琴心  拼音:qín xīn
(1).琴声表达的情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 卓王孙 有女 文君 新寡,好音,故 相如 繆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唐 白居易 《和殷协律琴思》:“烦君玉指分明语,知是琴心佯不闻。”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试佛么絃,却恐琴心可暗传?” 清 魏源 《别陈筠心》诗:“琴心既不存,操縵復安会。”
(2).犹春心。 明 陆采 《明珠记·宫怨》:“春眉懒向东风展,幽意肯逐琴心斜。” 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新诗为我逗琴心,更仗新诗索好音。”
(3).书名。相传 涓子 所著。《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参以《酒德》,间以《琴心》。” 李善 注:“《列仙传》曰: 涓子 作《琴心》三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昔 涓子 《琴心》, 王孙 《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4).书名。《黄庭内景经》的别名。《黄庭内景经·序》:“《黄庭内景》者,一名《太上琴心文》。” 元 张仲深 《金华洞》诗:“黄冠秀玉飘,《琴心》语胎仙。”
词语解释:琴堂  拼音:qín táng
(1).《吕氏春秋·察贤》:“ 宓子贱 治 单父 ,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后遂称州、府、县署为琴堂。 唐 韦应物 《送唐明府赴溧水》诗:“到此安甿俗,琴堂又宴然。”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三折:“恁时节乘肥马,衣轻裘,居馆阁,坐琴堂。” 清 金人瑞 《吴邑黄明府新婚》诗:“琴堂政毕吏人稀,此夜三星入紫微。”
(2).琴室。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太簇正月》:“足下神游书帐,性纵琴堂,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 唐 李白 《题江夏修静寺》诗:“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词语解释:琴樽  拼音:qín zūn
亦作“ 琴尊 ”。亦作“ 琴罇 ”。 琴与酒樽为文士悠闲生活用具。 南朝 齐 谢朓 《和宋记室省中》:“无叹阻琴樽,相从 伊水 侧。”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默语谁相识,琴罇寄此窗。” 元 张仲深 《晚字韵》:“道路终坦夷,琴尊当往返,欢迎在今日,论交未为晚。” 楼辛壶 《咏山川雨露图书室》:“室静琴樽古,窗明木叶疏。”
词语解释:琴尊  拼音:qín zūn
见“ 琴樽 ”。
词语解释:琴樽  拼音:qín zūn
亦作“ 琴尊 ”。亦作“ 琴罇 ”。 琴与酒樽为文士悠闲生活用具。 南朝 齐 谢朓 《和宋记室省中》:“无叹阻琴樽,相从 伊水 侧。”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默语谁相识,琴罇寄此窗。” 元 张仲深 《晚字韵》:“道路终坦夷,琴尊当往返,欢迎在今日,论交未为晚。” 楼辛壶 《咏山川雨露图书室》:“室静琴樽古,窗明木叶疏。”
词语解释:琴高  拼音:qín gāo
(1).传说 周 末 赵 人,能鼓琴,后于 涿水 乘鲤归仙。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 琴高 , 周 末 赵 人,能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浮游 冀州 涿郡 间。后与诸弟子期,入 涿水 取龙子,某日当返。至期,弟子候於水旁, 琴高 果乘鲤而出。留一月,復入水去。”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 萧史 借翔凤以凌虚, 琴高 乘朱鲤于深渊。” 唐 皮日休 《投龙潭》诗:“ 琴高 坐赤鲤,何许纵仙逸。” 元 王旭 《螺杯赋》:“约 琴高 以并游,拉 宓妃 而相过。”
(2).借指鱼。 宋 黄庭坚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诗之一:“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参见“ 琴高鱼 ”。
词语解释:琴高鱼  拼音:qín gāo yú
宋 时 泾县 琴溪 的特产小鱼。传说为 琴高 于此所投药滓化生,故名。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今 寧国府 涇县 东北二十里有 琴溪 ……溪中别有一种小鱼,他处所无。俗谓 琴高 投药滓所化,号琴高鱼。” 宋 陆游 《寒夜》诗:“一掬琴高鱼,且復伴吾儿。” 宋 汪藻 《赋琴高鱼》:“百川萃高州,水族何磊砢,其间琴高鱼,初未列楚些。”
词语解释:琴台  拼音:qín tái
(1).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臺。”
(2).安放琴的座垫。
(3).台名。在 四川 成都 浣花溪 畔,相传为 汉 司马相如 弹琴之所。 北周 庾信 《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龙飞剑匣,鹤别 琴臺 。” 倪璠 注:“《益州记》曰:‘ 司马相如 宅在州西 笮桥 北百步许。’ 李膺 曰:‘市桥西二百里,得 相如 旧宅。今按 梅安寺 南有 琴臺 。’” 唐 岑参 《司马相如琴台》诗:“ 相如 琴臺 古,人去臺亦空。” 唐 杜甫 《琴台》诗:“酒肆人间世, 琴臺 日暮云。”《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从来女侠会怜才,到底姻成亦快哉;也有惊分终不偶,独含幽怨向 琴臺 。”
(4).台名。相传为 春秋 时 单父 宰 宓子贱 弹琴之所。在 山东省 单县 东南之旧城北。 唐 岑参 《梁园歌》:“ 单父 古来称 宓生 ,祗今为政有吾兄,輶轩若过 梁园 道,应傍 琴臺 闻政声。”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访单县琴台》词题注:“邑为 宓子贱 巫马期 旧治,臺有 二贤祠 。”
(5).台名。在 河南省 鲁山县 城北, 唐 元德秀 所建。 金 元好问 《元鲁县琴台》诗:“荒城草木合,破屋风雨侵,千年一 琴臺 ,睠焉涕盈襟。”
(6).台名。在 江苏省 苏州 灵岩山 上。 清 汪懋麟 《雨中重游灵岩》诗:“取径直造 琴臺 颠,白云一气杳难破。”
词语解释:琴鹤  拼音:qín hè
琴与鹤。古人常以琴鹤相随,表示清高、廉洁。 唐 郑谷 《赠富平李宰》诗:“夫君清且贫,琴鹤最相亲。” 五代 齐己 《寄镜湖方干处士》诗:“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 清 赵翼 《奉命出定镇安》诗:“剧郡剑牛覘吏绩,传家琴鹤本官箴。”
词语解释:琴剑  拼音:qín jiàn
琴与剑。两者为古时文人随身之物,以寓刚柔相济之意。 南朝 梁元帝 《法宝联璧序》:“箴兴琴剑,铭自盘盂。” 唐 薛能 《送冯温往河外》诗:“琴剑事行装, 河 关出北方。” 宋 陆游 《出都》诗:“重入修门甫岁餘,又携琴剑返江湖。” 明 王洪 《祭学生文》:“琴劒纵横,手泽如故。”
词语解释:琴弦  拼音:qín xián
亦作“ 琴絃 ”。琴上赖以发声的弦线。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歌声上扇月,舞影入琴弦。” 唐 孟郊 《静女吟》:“此志谁与谅,琴絃幽韵重。” 巴金 《秋》六:“那温柔的,比任何琴弦所能发出的还更温柔的声音至今还在他的耳边飘荡。”
词语解释:琴调  拼音:qín diào
调谐琴音。 唐 皮日休 《襄阳闲居与友生夜会》诗:“旧丝再上琴调晚,坏叶重烧酒暖迟。”
琴的音调。 唐 黄滔 《赠宿松杨明府》诗:“月狖声和琴调咽,烟村景接柳条春。” 宋 王禹偁 《黄冈竹楼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絶。”
词语解释:琴韵  拼音:qín yùn
(1).犹琴音。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宿龙池》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唐 刘祎之 《奉和别越王》:“管声依折柳,琴韵动流波。”
(2).指琴音的韵味。 唐 陆龟蒙 《零陵总记·于頔》:“ 于頔 司空尝令客弹琴。其嫂知音,听於帘下,曰:‘三分中一分筝声,二分琵琶声,絶无琴韵。’”
词语解释:琴床
琴案;琴几。 唐 白居易 《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游丝飘酒席,瀑布溅琴牀。” 元 萨都剌 《吉安道中》诗:“度峡冷风欹客帽,卷帘凉月落琴牀。”
词语解释:琴丝  拼音:qín sī
琴弦。亦指琴声。 宋 杨亿 《初秋属疾》诗:“密雪才高閒赋笔,流波意远托琴丝。” 宋 姜夔 《齐天乐》词:“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元 倪瓒 《己酉八月雨霁赋五言呈德常》诗:“积雨琴丝缓,沿阶蘚碧滋。”
词语解释:琴曲  拼音:qín qǔ
(1).古琴所奏的乐曲,亦指琴声。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宣猷堂宴湘东王应令》诗:“竹径簫声发,桐门琴曲愁。” 唐 王湾 《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诗:“从来琴曲罢,开匣为君张。”
(2).乐府歌辞的一类。与古琴曲调相配合的乐歌。《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唐高宗 以琴曲寖絶,虽有传者,復失宫商,今有司修习。” 元 周巽 《拟古乐府序》:“余读 太原 郭茂倩 所辑乐府诗……粗会其意,因以 汉 鼓吹、横吹、相和、清商、舞曲、琴曲、杂曲,并近代新乐府辞,倣其体例,杂以平昔见闻,积成百五十四篇。”
词语解释:琴觞  拼音:qín shāng
弹琴饮酒。 唐 白居易 《再授宾客分司》诗:“宾友得从容,琴觴恣怡悦。” 宋 欧阳修 《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诗:“碕岸接芳蹊,琴觴此自怡。”
词语解释:琴谱  拼音:qín pǔ
琴的乐谱。 唐 皮日休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诗之二:“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红楼梦》第八六回:“ 黛玉 ‘嗤’的一声笑道:‘好个唸书的人,连个琴谱都没有见过?’” 茅盾 《子夜》一:“钢琴旁边坐着那位穿淡黄色衣服的女郎,随手翻弄着一本琴谱。”
词语解释:琴意  拼音:qín yì
琴声中寄托的情意。 隋 王通 《中说·礼乐》:“子游 汾亭 ,坐鼓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 宋 欧阳修 《弹琴效贾岛体》诗:“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词语解释:琴操  拼音:qín cāo
(1).琴曲著录。传为 汉 蔡邕 所著。分上下两卷,记述四十七个古琴曲的故事,是解说琴曲标题的第一部著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昔 赵 杀 鸣犊 , 仲尼 临河而汉,自是而返,曰:‘ 丘 之不济,命也夫!’《琴操》以为 孔子 临 狄水 而歌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 阳 曰:‘侄素未读《琴操》,实无所愿。’ 十娘 曰:‘但随意命题,皆可成调。’……曰:‘适所奏《颶风操》,不知可得几日学?’”
(2).诗体名。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口号,有歌行,有乐府,有楚词,有琴操。”
(3). 宋 时 杭州 名妓,与 东坡 相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名妓 月宾 ,尝往来 渔洋山人 家,如 东坡 之於 琴操 也。”
词语解释:琴徽  拼音:qín huī
(1).琴上系弦之绳。《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 唐 颜师古 注:“徽,琴徽也。”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履部》:“《扬雄传》:‘高张急徽’。注,琴徽也。按:琴軫繫弦之绳,谓之徽。”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小妇新粧冶,拂匣动琴徽。” 唐 张祜 《乐静》诗:“发匣琴徽静,开缾酒味真。”
(2).指琴弦音位的标志。即古琴面板左方的一排圆星点,用贝壳、磁或金属镶制而成。 宋 梅尧臣 《送良玉上人还昆山》诗:“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巖屋。” 明 李东阳 《生日自述并答雅怀》诗:“家藏笔法犹存谱,手按琴徽错记絃。”
词语解释:琴歌  拼音:qín gē
(1).乐府琴曲歌辞之一种。
(2).弹琴与唱歌。 唐 陈子昂 《夏日游晖上人房》诗:“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法苑珠林》卷四九:“昔 释尊 入定,琴歌震于石室。”
词语解释:琴轸  拼音:qín zhěn
(1).琴上调弦的小柱。亦借指琴。 清 孙枝蔚 《挽房兴公朱姬》诗:“镜臺琴軫满生尘,夜雨空窗不可闻。”
(2).比喻石榴子。 唐 白居易 《江亭玩春》诗:“水蒲渐展书带叶,山榴半含琴軫房。” 唐 白居易 《山石榴花二十韵》:“渐绽燕脂蕚,犹含琴軫房。”
词语解释:琴材  拼音:qín cái
制琴的木材,古多指桐。 唐 雍陶 《孤桐》诗:“岁晚琴材老,天寒桂叶彫。”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琴辨》:“有黄心梓,其理正类櫧木而极细,若作器用难朽,非琴材。”
词语解释:琴客  拼音:qín kè
弹琴的人。 清 王夫之 《南岳赋》:“墨卿韵留于金石,琴客曲写其猗兰。” 清 汪懋麟 《听隐长老弹琴》诗:“枯木无情转有情,何必 宜城 访琴客。”
词语解释:琴册  拼音:qín cè
琴谱。 宋 林景熙 《元日得家书喜》诗:“寒窗琴册灯花晓,衰鬢江湖柏酒春。” 元 黄溍 《上京道中杂诗·上都分院》:“琴册森在侧,谈笑来清觴。”
词语解释:琴音  拼音:qín yīn
琴的乐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余谓古声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时有一二。” 端木蕻良 《曹雪芹》六:“她硬要自己把心都灌注到琴音里面,因此,思绪也就转到琴曲上面来了。”
词语解释:琴趣  拼音:qín qù
词的别名。词原可配乐歌唱,其音动听,故有此称。 宋 欧阳修 词集名《醉翁琴趣》, 黄庭坚 词集名《山谷琴趣》
词语解释:琴川  拼音:qín chuān
江苏 常熟 的别名。 宋 万俟绍之 《饯常熟宰》诗:“九重定问 琴川 事,为奏通川一渡閒。” 宋 袁说友 《次常熟县》诗:“衝寒一舸下 琴川 ,小缆依依市柳边。”
词语解释:琴砚  拼音:qín yàn
(1).琴和砚台。 唐 孟浩然 《还山贻湛法师》诗:“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2).形如古琴之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张桂巖 自 扬州 还,携一琴砚见赠,斑驳剥落,古色黝然。”
词语解释:琴壶  拼音:qín hú
琴与酒。 唐 刘禹锡 《含辉洞述》:“淑清之辰,休澣之时,雅步幅巾,琴壶以随。” 唐 曹松 《罗浮山下》诗:“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
词语解释:琴枕  拼音:qín zhěn
形如古琴的竹枕。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四:“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清 孙枝蔚 《五十初度》诗:“棐几颇滑浄,琴枕生清凉。”
词语解释:琴阮  拼音:qín ruǎn
即阮琴。相传 阮咸 所制。形似月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李卫公 ﹞自修琴阮,唯与中书舍人 裴璟 相见。”《宋史·乐志一》:“因命待詔……齎琴阮诣中书弹新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鶯鶯 稍习音律,酷好琴阮。”
词语解释:琴言  拼音:qín yán
指琴声表达的含义。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长史卧病》:“縞衣纷可献,琴言曖已和。” 唐 储光羲 《山居贻裴迪》诗:“霜卧眇兹地,琴言纷已违。”
词语解释:琴轩  拼音:qín xuān
琴室。 唐 皎然 《晦夜李侍御蕚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诗:“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宋 长吉 《赠台倅徐太傅》诗:“沙鸟下琴轩,江风起厅树。”
词语解释:琴弈  拼音:qín yì
弹琴和弈棋。《新唐书·卢藏用传》:“﹝ 藏用 ﹞善琴弈,思精远,士贵其多能。” 宋 陆游 《东冈》诗:“老惰恐作疎,时来寓琴弈。”《宋史·文苑传五·江休复》:“﹝ 休復 ﹞善琴弈饮酒,不以声利为意。”
词语解释:琴师  拼音:qín shī
以弹琴为业的乐师。 宋 韩维 《览梅圣俞诗编》诗:“譬如巧琴师,哀弹发丝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工人善琴》:“一时琴师莫能及。” 王西彦 《鱼鬼》:“这两句儿歌重新唤起我童年时代的印象,好像一个琴师精妙的指甲拨动到最有力的一根琴弦。”
词语解释:琴理  拼音:qín lǐ
关于弹琴的道理、法则。 宋 程正敏 《剡溪野语》:“ 范文正 尝问琴理於 崔遵度 , 崔 曰:‘清丽而婉,和润而远。’”《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惟恐你不知琴理,若讲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红楼梦》第八六回:“上头讲的琴理甚通,手法説的也明白。”
词语解释:琴高鱼  拼音:qín gāo yú
宋 时 泾县 琴溪 的特产小鱼。传说为 琴高 于此所投药滓化生,故名。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今 寧国府 涇县 东北二十里有 琴溪 ……溪中别有一种小鱼,他处所无。俗谓 琴高 投药滓所化,号琴高鱼。” 宋 陆游 《寒夜》诗:“一掬琴高鱼,且復伴吾儿。” 宋 汪藻 《赋琴高鱼》:“百川萃高州,水族何磊砢,其间琴高鱼,初未列楚些。”
词语解释:琴溪  拼音:qín xī
水名。在 安徽省 泾县 东北,传说 琴高 于溪中投药滓化为鱼而著名。 唐 李白 《宣城长史弟赠鹤》诗:“令弟佐 宣城 ,赠余 琴溪 鹤。” 唐 赵嘏 《西峰即事献沉大夫》诗:“山连 谢 宅餘霞在,水映 琴溪 旧浪春。”参见“ 琴高鱼 ”,参阅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词语解释:琴囊  拼音:qín náng
贮琴之囊。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余家旧蓄琴一张……其声清越,如击金石,遂以此布(蛮布)更为琴囊。”《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童子焚香罢,捧琴囊置于案间。”
词语解释:琴几  拼音:qín jǐ
安放琴的小桌。 元 黄庚 《次毛一斋韵》:“柳阴分緑笼琴几,花片飞红点砚池。”
词语解释:琴史
琴和史籍
词语解释:琴高生  拼音:qín gāo shēng
琴高 。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潄玉亭》诗:“愿随 琴高 生,脚踏赤鯶公。” 宋 汪藻 《赋琴高鱼》:“俗云 琴高 生,控鲤 宛溪 左。”参见“ 琴高 ”、“ 琴溪 ”。
词语解释:琴室  拼音:qín shì
奏琴之室。《南史·徐湛之传》:“ 湛之 更起风亭、月观、吹臺、琴室……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 元 陈镒 《挽周子符》诗:“香销琴室松风冷,灯灭书窗竹月凉。”
词语解释:琴案  拼音:qín àn
琴几。 唐 王昌龄 《谒焦炼师》诗:“炉香净琴案,松影閒瑶墀。”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琴辩》:“琴案须作 维摩 样,庶案脚不碍人膝,连面高二尺八寸,可入膝於案下。”
词语解释:琴工  拼音:qín gōng
弹琴的乐人。《汉书·礼乐志》:“琴工员五人。” 唐 杜甫 《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 房琯 ﹞酷嗜鼓琴, 董庭兰 今之琴工,游 琯 门下有日,贫病之老,依倚为非。”
词语解释:琴柱  拼音:qín zhù
琴上用以系弦的柱。借指琴声。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秋雁度兮芳草残,琴柱急兮江上寒。”
词语解释:琴氏  拼音:qín shì
指 琴高 。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诗:“谁言姓 琴氏 ,独跨角生鱼。”参见“ 琴高 ”。
词语解释:琴高  拼音:qín gāo
(1).传说 周 末 赵 人,能鼓琴,后于 涿水 乘鲤归仙。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 琴高 , 周 末 赵 人,能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浮游 冀州 涿郡 间。后与诸弟子期,入 涿水 取龙子,某日当返。至期,弟子候於水旁, 琴高 果乘鲤而出。留一月,復入水去。”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 萧史 借翔凤以凌虚, 琴高 乘朱鲤于深渊。” 唐 皮日休 《投龙潭》诗:“ 琴高 坐赤鲤,何许纵仙逸。” 元 王旭 《螺杯赋》:“约 琴高 以并游,拉 宓妃 而相过。”
(2).借指鱼。 宋 黄庭坚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诗之一:“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参见“ 琴高鱼 ”。
词语解释:琴高鱼  拼音:qín gāo yú
宋 时 泾县 琴溪 的特产小鱼。传说为 琴高 于此所投药滓化生,故名。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今 寧国府 涇县 东北二十里有 琴溪 ……溪中别有一种小鱼,他处所无。俗谓 琴高 投药滓所化,号琴高鱼。” 宋 陆游 《寒夜》诗:“一掬琴高鱼,且復伴吾儿。” 宋 汪藻 《赋琴高鱼》:“百川萃高州,水族何磊砢,其间琴高鱼,初未列楚些。”
词语解释:琴榭  拼音:qín xiè
犹琴台。 唐 吴融 《梅雨》诗:“初从滴沥妨琴榭,渐到潺湲绕药畦。”参见“ 琴臺 ”。
词语解释:琴台  拼音:qín tái
(1).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臺。”
(2).安放琴的座垫。
(3).台名。在 四川 成都 浣花溪 畔,相传为 汉 司马相如 弹琴之所。 北周 庾信 《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龙飞剑匣,鹤别 琴臺 。” 倪璠 注:“《益州记》曰:‘ 司马相如 宅在州西 笮桥 北百步许。’ 李膺 曰:‘市桥西二百里,得 相如 旧宅。今按 梅安寺 南有 琴臺 。’” 唐 岑参 《司马相如琴台》诗:“ 相如 琴臺 古,人去臺亦空。” 唐 杜甫 《琴台》诗:“酒肆人间世, 琴臺 日暮云。”《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从来女侠会怜才,到底姻成亦快哉;也有惊分终不偶,独含幽怨向 琴臺 。”
(4).台名。相传为 春秋 时 单父 宰 宓子贱 弹琴之所。在 山东省 单县 东南之旧城北。 唐 岑参 《梁园歌》:“ 单父 古来称 宓生 ,祗今为政有吾兄,輶轩若过 梁园 道,应傍 琴臺 闻政声。”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访单县琴台》词题注:“邑为 宓子贱 巫马期 旧治,臺有 二贤祠 。”
(5).台名。在 河南省 鲁山县 城北, 唐 元德秀 所建。 金 元好问 《元鲁县琴台》诗:“荒城草木合,破屋风雨侵,千年一 琴臺 ,睠焉涕盈襟。”
(6).台名。在 江苏省 苏州 灵岩山 上。 清 汪懋麟 《雨中重游灵岩》诗:“取径直造 琴臺 颠,白云一气杳难破。”
词语解释:琴绪  拼音:qín xù
琴声所寄托的思绪。 南朝 宋 王僧达 《祭颜光禄文》:“流连酒德,啸歌琴绪。”
词语解释:琴德  拼音:qín dé
谓琴音所表现的雅正之德。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愔愔琴德,不可测也。”《宋史·乐志十七》:“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白虎通》曰:‘琴者,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宜众乐皆为琴之臣妾。” 清 钱谦益 《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文状元文起》诗:“堦前警鹤諳琴德,竹里迁鶯和友声。”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曼云先兄家传》:“自以生性卞急,欲托琴德,以自养其天。”
词语解释:琴棋书画  拼音:qín qí shū huà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法书要录》卷三引 唐 何延之 《兰亭记》:“ 辩才 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文君 ﹞聪慧过人,姿态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鲁迅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
词语解释:琴虫  拼音:qín chóng
传说中的怪蛇。《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不咸 ……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 郭璞 注:“琴虫,亦蛇类。”
词语解释:琴歌酒赋  拼音:qín gē jiǔ fù
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旧皆逸人、高士之事。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琴歌既断,酒赋无续。” 宋 韩元吉 《武夷精舍记》:“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 金 赵沨 《和崔深道春寒》:“琴歌酒赋两寂寞,悬知此兴殊未阑。”
词语解释:琴引  拼音:qín yǐn
琴曲名。 汉 蔡邕 《琴操》卷上:“《琴引》者, 秦 时倡 屠门高 所作也。 秦 时采天下美女以充后宫,幽愁怨旷,咸致灾异。 屠门高 为之作《琴引》以諫焉。”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词语解释:琴道  拼音:qín dào
弹琴的技法。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二:“﹝ 李约 ﹞有山林之致,琴道、酒德、诗调皆高絶。”
词语解释:琴钓  拼音:qín diào
指 驺忌 鼓琴、 吕尚 垂钓事。泛指贤士隐居。 南朝 宋 谢庄 《让吏部尚书表》:“招才琴钓之上,取士歌牧之中。”
词语解释:琴锤  拼音:qín chuí
演奏固定音调的打击乐器(如洋琴或木琴)用的手槌
词语解释:琴键  拼音:qín jiàn
风琴、钢琴等键盘乐器上装置的白色和黑色的按键。《解放日报》1982.2.14:“她正站在那七个黑色琴键的前面……像在聆听琴键上飞溅出来的一支曲子。”
词语解释:琴瑟不调  拼音:qín sè bù tiáo
(1).谓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汉书·礼乐志》:“辟之琴瑟之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通典·选举三》:“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不从。”
(2).比喻夫妻不和。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一:“ 郭曖 尝与 昇平公主 琴瑟不调。”
词语解释:琴童  拼音:qín tóng
侍琴的童仆。 宋 廖莹中 《江行杂录》:“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楔子:“且修一封书,令琴童家去,达知夫人。” 元 陈镒 《石门纪游》诗:“猿攀松子巖前落,鹤趁琴童洞口归。”
词语解释:琴甲  拼音:qín jiǎ
拨动琴弦的指甲,后常削竹以代之。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琴甲:今弹琴或削竹为甲,以助食指之声者,亦因 汧公 也。尝患代指,而旧甲方堕,新甲未完,风景廓澄,援琴思泛,假甲於竹,聊为权用。”
词语解释:琴城  拼音:qín chéng
冢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城之东北有 楚武王 冢,民谓之 楚王 琴城。”
词语解释:琴剑飘零  拼音:qín jiàn piāo líng
谓文人落拓四方。 明 钱晔 《赠周岐凤》诗:“琴剑飘零西復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陈巢南 《归家杂感》诗:“琴剑飘零千里别,江湖涕泪一身多。”
词语解释:琴卮  拼音:qín zhī
犹琴樽。 清 黄景仁 《晓起》诗:“开幃纳萧爽,随意检琴卮。”
词语解释:琴断朱弦
比喻丈夫死亡。 清 洪昇 《长生殿·倖恩》:“琴断朱絃,不幸 文君 早寡。”
词语解释:琴好  拼音:qín hǎo
谓琴瑟和好,比喻夫妇和睦。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陈饿夫之晨呻於九宾鼎食之席,则叱矣;愬寡女之夜哭於房中琴好之家,则誶矣。”
词语解释:琴断朱弦  拼音:qín duàn zhū xián
比喻丈夫死亡。 清 洪昇 《长生殿·倖恩》:“琴断朱絃,不幸 文君 早寡。”
词语解释:琴心剑胆  拼音:qín xīn jiàn dǎn
犹言柔情侠骨,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 元 吴莱 《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清 古越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三出:“你如莫邪刚,并剪快,哀梨脆,琴心剑胆羞姿媚。”
词语解释:琴挚  拼音:qín zhì
指 师挚 ,古代有名的琴师。《文选·枚乘〈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使 琴挚 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絃。”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 师挚 , 鲁 太师也,以其工琴,谓之 琴挚 。”
词语解释:琴隐  拼音:qín yǐn
古琴上的装饰。《文选·枚乘〈七发〉》“孤子之钩以为隐”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琴隐长四十五分,隐以前长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