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琼瑶 拼音:qióng yáo
(1).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毛 传:“琼瑶,美玉。”《南史·隐逸传下·邓郁》:“色艷桃李,质胜琼瑶。”《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面若桃花,眼如秋水,琼瑶鼻子,樱桃口儿。” 闻一多 《李白之死》诗:“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璧的台榭。”
(2).喻美好的诗文。《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烟景若离远,未响寄琼瑶。” 李善 注:“琼瑶,谓玉音也。” 唐 高适 《酬李少府》诗:“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 明 何景明 《酬高新甫》诗:“连篇落落见才华,未报琼瑶祗自夸。”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即将投我琼瑶,依然弄此笔墨,夙心旧习,不能改也。”
(3).喻雪。 唐 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四郊铺縞素,万室甃琼瑶。”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廓之雪》词:“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元 耶律金寿 《雪后吟》:“乾坤已落 羲和 手,休更琼瑶陌上行。”
(4).犹玉颜。 明 吴昆麓 《玉包肚·咏泪》曲:“海棠丝界破红粧,梨花雨滴碎琼瑶。”
(5).指仙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这梅窗夜话,兰操春调,和朱絃风外裊……音入蓝桥,响振琼瑶。”
(6). 海南岛 之美称。 郭沫若 《海南纪行·颂海南岛》诗:“自古 琼瑶 称此岛, 珠崖 毕竟占春先。”词语解释:琼楼 拼音:qióng lóu
亦作“璚楼”。 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可使 龙城 愧饰, 雁塔 慙珍。”一本作“ 琼篱 ”。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明 张昱 《中秋望月》诗:“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清 龚自珍 《天仙子》词:“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词语解释:琼花 拼音:qióng huā
(1).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门 秦氏 女,秀色如琼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琼花》:“ 扬州 后土祠 琼花,天下无二本,絶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 仁宗 庆历 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载还祠中,敷荣如故。 淳熙 中, 寿皇 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 陈源 ,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 杭 之 褚家塘 琼花园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树后庭花》。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琼花玉树》,《春江夜月》,声声齐唱。” 清 陈文述 《青溪吊江总宅》诗:“当时《玉树》临风曲,异日《琼花》水调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 宋 杨万里 《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无香。” 元 吕止庵 《集贤宾·叹世》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毛片片飞。” 陈毅 《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喀布尔望雪山》词:“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羣山,人喜从天降。”词语解释:琼树 拼音:qióng shù
(1).仙树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词语解释:琼枝 拼音:qióng zhī
(1).传说中的玉树。《楚辞·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洪兴祖 补注:“琼,玉之美者。《传》曰: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天为生树,名曰琼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围,以琳琅为实。”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琼枝旃檀》:“佛经云:琼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比之圣贤,欲无德不备;喻之诗文,欲无字不二也。”
(2).喻嘉树美卉。 唐 王涯 《望禁门松雪》诗:“金闕晴光照,琼枝瑞色封。” 金 元好问 《同漕司诸人赋红梨花》诗之二:“琼枝玉蘂静年芳,知是何人与点粧。” 明 沉璟 《义侠记·取威》:“看琼枝玉树,偏将冻蕊争开。” 冰心 《庄鸿的姊姊》:“他便走到窗下,掀起窗帘看了一看,回头笑说:‘是不是庭院里的玉树琼枝?’”
(3).喻贤才。 唐 李德裕 《访韦楚老不遇》诗:“今来招隐逸,恨不见琼枝。” 明 高启 《北郭秋夜喜徐幼文远来兼送南游》诗:“琼枝何以先旧色,客路风尘亦劳矣。”
(4).喻皇族子孙。 唐 萧颖士 《为扬州李长史贺立太子表》:“琼枝挺秀,玉叶资神。”
(5).喻美女。 唐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絶代徒倾国。” 宋 秦观 《虞美人》词:“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是离人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张诒庭 《无题》诗:“珍重 瀛 壶 无限好,文鸞端合占琼枝。”
(6).喻灯烛。 明 刘基 《正月十五夜灯火大开作》诗:“夜寒衾冷漏声迟,卧看琼枝绽金粟。”
(7).木棉树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树木·棉》:“木棉,一名琼枝。”词语解释:琼林 拼音:qióng lín
亦作“璚林”。
(1).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晋 支遁 《〈阿弥陀佛像赞〉序》:“閶闔无扇於琼林,玉响天谐於簫管。”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丞乃令 子良 襞纸染笔口授曰:‘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云笈七籤》卷五一:“洞观上清,色如白云,形如玉山,上有琼林之宫,则 魄灵帝君 所处。”
(2).比喻披雪的树林。 唐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遥想 兔园 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前蜀 韦庄 《对雪》诗:“璚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3).喻白色的花树。 元 无名氏 《一枝花·妓名张道姑》曲:“梨花月琼林捧玉,杨柳露緑线穿珠。”
(4). 唐 内库名。 德宗 时设,以藏贡品。《新唐书·陆贽传》:“至是天下贡奉稍至,及於行在夹廡署 琼林 、 大盈 二库,别藏贡物。”《宋史·食货志下一》:“ 元丰 及内库财物山委,皆先帝多蓄藏,以备缓急。若积而不用,与 东汉 西园 钱, 唐 之 琼林 、 大盈 二库何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五:“ 琼林 何不积緡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5). 宋 内苑名。 宋徽宗 《眼儿媚》词:“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 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明 童冀 《题钩勒竹二首为程将军赋》之二:“玉帐屯兵 渭水 湄, 琼林 锡宴夜归迟。” 清 孙枝蔚 《族侄斗槎登第喜而有作》诗:“为人夙昔耻骄矜,宴罢 琼林 喜不胜。”参见“ 琼林苑 ”、“ 琼林宴 ”。词语解释:琼瑰 拼音:qióng guī
(1).次于玉的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毛 传:“琼瑰,石而次玉。”
(2).泛指珠玉。《左传·成公十七年》:“初, 声伯 梦涉 洹 ,或与己琼瑰食之。” 杜预 注:“琼,玉;瑰,珠也。”《晋书·庾亮传论》:“古者右贤左戚,用杜溺私之路……是以厚赠琼瑰,罕升津要。”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澄心纸》:“ 子美 生穷死愈贵,残章断稿如琼瑰。”
(3).喻美好的诗文。 唐 罗隐 《县斋秋晚酬友人见寄》诗:“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见赠》之一:“和我新诗使予起,却得琼瑰酬木李。”
(4).喻珍贵的赠物。 宋 宋祁 《送梵上人归天台》诗:“嗟予投报乏琼瑰,目睇金园剩九回。”词语解释:琼浆 拼音:qióng jiāng
亦作“璚浆”。 仙人的饮料。喻美酒。《楚辞·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宋 杨万里 《谢陈希颜惠兔羓》诗:“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骨毛作仙子。” 元 白朴 《阳春曲·题情》曲:“慵拈粉扇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 明 史谨 《雪酒为金粟公赋》诗:“碧落无声散玉尘,片时盈尺拥篱根。扫归银瓮浑同色,酿出璚浆不见痕。”《镜花缘》第二回:“登时歌停舞罢, 王母 都赏赐果品琼浆。”词语解释:琼琚 拼音:qióng jū
(1).精美的玉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毛 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孔颖达 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
(2).喻指还报的厚礼。 明 史谨 《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
(3).比喻美好的诗文。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 清 金农 《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
(4).喻雪。 明 茅平仲 《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词语解释:琼台 拼音:qióng tái
亦作“璚臺”。
(1).相传为 桀 纣 所建的玉台。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紂 之昏乱,欲讨诸侯,使 飞廉 恶来 诛戮贤良,取其寳器,埋於 琼臺 之下。” 晋 潘尼 《乘舆箴》:“ 辛 作 璇室 ,而 夏 兴 琼臺 。”
(2).玉饰的楼台,亦泛指华丽的楼台。 唐 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 涪 右众山内, 金华 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臺。” 清 朱鹤龄 《游灵岩山赋》:“方 吴 之盛,香径铺棻,璚臺对整。”《镜花缘》第四七回:“远远望那山峰上面,俱是琼臺玉洞,金殿瑶池,那派清幽景象,竟是别有洞天。”
(3).山峰名。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天台山 西北。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双闕 云耸以夹路, 琼臺 中天而悬居。” 宋 范仲淹 《送虎丘长老》诗:“暂向 天臺 参众真, 虎丘 风月远随身。 琼臺 肯便长栖去,无限人间未度人。” 清 戴名世 《游天台山记》:“如 桃源 为 刘 阮 遇仙处,及 琼臺 双闕 ,号为 天臺 第一景者,路东西不相值,遂未获至。”词语解释:琼英 拼音:qióng yīng
(1).似玉的美石。《诗·齐风·著》:“尚之以琼英乎而。” 毛 传:“琼英,美石似玉者。”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楯类腾蛇,槢似琼英。” 唐 李商隐 《一片》诗:“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清 谭嗣同 《菊花石瑶华砚铭》:“投我以琼英,以丹以黄,以莫不平。”
(2).喻美丽的花。 唐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诗:“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宋 周邦彦 《水龙吟·梨花》词:“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元 无名氏 《一枝花·惜春》曲:“春阴低画阁,梅瓣琼英落。” 明 袁华 《花游曲》:“木兰载春石湖里,手弄琼英掬秋水。”
(3).喻雪花。 唐 裴夷直 《和周侍御洛城雪》:“天街飞轡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4).比喻美女。 清 李渔 《慎鸾交·弃旧》:“不向 巫山 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
(5).比喻美妙的诗文。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羞将片石文,鬭此双琼英。” 宋 苏轼 《南歌子·送行甫赴馀姚》词:“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明 海瑞 《晚霁谒张水南翰读归复简此》诗:“临风漫省瑶华遗,欲报琼英愧不如。”词语解释:琼玖 拼音:qióng jiǔ
(1).琼和玖。泛指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玖。” 毛 传:“琼、玖,玉名。”
(2).后世常用以美称礼物。 唐 钱起 《酬长孙绎蓝溪寄杏》诗:“芳馨来满袖,琼玖愿酬篇。” 元 朱晞颜 《拟〈古诗十九首〉》之一:“愿勗瓜李心,为君报琼玖。”
(3).喻冰雪。 宋 张孝祥 《忆秦娥·雪》词:“天花落,千林琼玖,满空鸞鶮。”《群音类选·椒觞记·师生讌雪》:“想仙姬摇珮 瀛洲 ,巧将紈素,剪成六出,纷纷琼玖,幻景果谁收。”
(4).喻贤才。 宋 叶适 《送陈彦群》诗:“雍容入儒雅,磨错见琼玖。”词语解释:琼液 拼音:qióng yè
(1).道教所谓的玉液。服之长生。 唐 李白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嗽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 唐 于鹄 《山中访道者》诗:“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2).指美酒。 唐 温庭筠 《兰塘词》:“东沟繘繘劳迴首,欲寄一杯琼液酒。” 元 王沂 《次吴彦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蠙珠看欲湿,琼液饮还醺。” 清 汪懋麟 《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词:“劈鲜新、菱角鸡头,抵多少、霞觴琼液。”
(3).指其他嘉美液汁。 晋 郭璞 《蜜蜂赋》:“吮琼液於悬峯,吸赮津於晨景。”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词语解释:琼筵 拼音:qióng yán
亦作“璚筵”。 盛宴,美宴。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既通金闺籍,復酌琼筵醴。” 南朝 齐 谢朓 《送远曲》:“璚筵妙舞絶,桂席羽觴陈。”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觴而醉月。” 清 汪懋麟 《紫微洞歌》:“麟脯凤髓不足侈,山中橙橘登琼筵。”词语解释:琼田 拼音:qióng tián
(1).传说中能生灵草的田。《十洲记·祖洲》:“ 鬼谷 先生云:‘此草是 东海 祖洲 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 北周 庾信 《周赵国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胡香四两,嗟西域之使稀;灵草一枝,恨琼田之路絶。” 唐 顾况 《朝上清歌》:“琼田瑶草,寿无涯些。” 清 朱瑄 《祖龙引》:“琼田倘致长生草,眼见诸侯尽入 关 。”
(2).传说中种玉之田。 宋 朱熹 《公济惠山蔬四种并以佳篇来贶因次其韵·芹》:“琼田何日种,玉本一时生。”参见“ 玉田 ”。
(3).形容莹洁如玉的江湖、田野。 南朝 陈 张正见 《咏雪应衡阳王教》:“九冬飘远雪,六出表丰年。 睢阳 生玉树, 云梦 起琼田。” 宋 欧阳修 《沧浪亭》诗:“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浄铺琼田。” 元 尹廷高 《次韵兰室玉皇阁观雪》:“大千世界天花坠,百万人家玉色同。极目不知云尽处,琼田遥接海门东。” 清 纳兰性德 《玉泉十二韵》:“蛟龙蟠翠岛,雁鶩起琼田。”
词语解释:玉田 拼音:yù tián
(1).传说中产玉之田。 杨伯雍 于 无终山 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送石子一斗,云种之可产美玉,后当得佳妇。 伯雍 种其石,果有玉生石上,因取玉聘 徐 氏女为妻。后称种玉处为“玉田”。参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南朝 梁 王筠 《东南射山》诗:“琼浆汎金鼎, 瑶池 溉玉田。” 唐 罗虬 《比红儿》诗:“定知不及 红儿 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明 许潮 《龙山宴》:“这山也堪凿梯仙,洞也堪耕种玉田。”
(2).形容冰雪覆盖的田野。 唐 李绅 《登禹庙降雪》诗:“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
(3).对田园的美称。 元 张养浩 《朝天曲》:“玉田,翠烟,鸞鹤声相唤。”词语解释:琼蕊 拼音:qióng ruǐ
(1).玉英,玉花。《文选·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李周翰 注:“琼蕊,玉英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懟琼蕊之无徵,恨朝霞之难挹。”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崑山 採琼蕊,可以鍊精魄。”
(2).美称白色的花。 晋 陆机 《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十三:“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五:“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鳧雏入蒋牙。” 仇兆鳌 注:“言花之白也。” 元 周巽 《水驿梅》诗:“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疎疎映琐窗。”词语解释:琼玉 拼音:qióng yù
(1).美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
(2).喻指酬答的厚礼。 宋 苏辙 《答孔武仲》诗:“愧君赠桃李,永愿报琼玉。”参见“ 琼琚 ”。
(3).比喻贤才。 唐 卢纶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诗:“敢谢亲贤得琼玉, 仲宣 能赋亦能诗。” 清 周亮工 《送卓初荔返闽》诗:“琼玉满怀过 岭 雪,芙蓉一掬涉江诗。”
(4).比喻美好的诗文。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句句推琼玉,声声播管弦。”
(5).比喻霜雪。 宋 杨万里 《新霜》诗:“瓦脊生尘緫琼玉,梅梢着粉忽琅玕。”
词语解释:琼琚 拼音:qióng jū
(1).精美的玉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毛 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孔颖达 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
(2).喻指还报的厚礼。 明 史谨 《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
(3).比喻美好的诗文。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 清 金农 《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
(4).喻雪。 明 茅平仲 《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词语解释:琼杯 拼音:qióng bēi
(1).玉制的酒杯。亦用以美称酒杯。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林綺食青玉案,使我醉倒无心归。” 宋 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寄远》词:“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舞,清歌咽。”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盈盈仙醴照琼杯,玉洞桃花处处开。”
(2).比喻荷花。 元 袁桷 《赵昌荷花》诗:“琼杯欲侧雨丝垂,金掌初调露珠定。”词语解释:琼佩 拼音:qióng pèi
亦作“ 琼珮 ”。 玉制的佩饰。《楚辞·离骚》:“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金雀垂藻翘,琼珮结瑶璠。” 唐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綃杂琼珮。” 清 黄鷟来 《冯公泽先生招看红梅漫成长句》:“又疑帝子列华宴,霞裾琼珮光参错。”词语解释:琼华 拼音:qióng huá
亦作“璚华”。
(1).美石。《诗·齐风·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毛 传:“琼华,美石,士之服也。”《十洲记·昆仑》:“碧玉之堂,琼华之室…… 西王母 之所治也。” 明 何景明 《荣养堂歌》:“被霞襦兮簪琼华,母氏乐兮乐且遐。” 清 方文 《奉酬范质公司马》诗:“身贱那能酬水镜,年荒无以报琼华。”
(2).神话中琼树的花蕊,似玉屑。《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华,蘂也,食之长生。”
(3).即琼花。 唐 韩愈 《春雪映早梅》诗:“未许琼华比,从将玉树亲。” 元 王沂 《寄苏昌龄》诗:“别后琼华几度芳,花前顾曲忆 周郎 。”参见“ 琼花 ”。
(4).喻雪花。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宋 辛弃疾 《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词:“九衢中,杯逐马,带随车,问谁解爱惜琼华。”
(5).喻美好的诗文等。 元 耶律楚材 《和北京张天佐见寄》:“琼华赠我将何报,聊寄 江 南古样絃。” 清 方文 《赠阎百诗续娶》诗:“腹如经笥饱,才比剑锋銛。锦字随时缀,璚华信手拈。”
词语解释:琼花 拼音:qióng huā
(1).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门 秦氏 女,秀色如琼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琼花》:“ 扬州 后土祠 琼花,天下无二本,絶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 仁宗 庆历 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载还祠中,敷荣如故。 淳熙 中, 寿皇 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 陈源 ,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 杭 之 褚家塘 琼花园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树后庭花》。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琼花玉树》,《春江夜月》,声声齐唱。” 清 陈文述 《青溪吊江总宅》诗:“当时《玉树》临风曲,异日《琼花》水调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 宋 杨万里 《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无香。” 元 吕止庵 《集贤宾·叹世》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毛片片飞。” 陈毅 《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喀布尔望雪山》词:“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羣山,人喜从天降。”词语解释:琼酥 拼音:qióng sū
(1).即琼苏。酒名。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共酌琼酥酒,同倾鸚鵡杯。”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 元 张可久 《落梅风·席上为真士陈玉林作》曲:“销金 党家 何处也,搅琼酥 惠船 明月。”参见“ 琼苏 ”。
(2).酥酪的美称。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端的是腻胭脂红处红如血,润琼酥白处白如雪,比玉呵软且温,比花呵花更别。”
词语解释:琼苏 拼音:qióng sū
酒名。《初学记》卷二六引《南岳夫人传》:“夫人设 王子乔 琼苏緑酒。” 唐 李商隐 《隋宫守岁》诗:“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宋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上:“琬液、琼苏皆古酒名。”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捧琼苏醉压银蝉,点松肪光飞玉茧。”词语解释:琼葩 拼音:qióng pā
亦作“璚葩”。 色泽如玉的花。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青囊既深味,琼葩亦屡摘。” 明 唐寅 《步步娇·冬景》词:“消息探梅梢,见璚葩的皪开偏早。” 清 陈维崧 《看花回·大悲阁上看玉兰花》词:“梵阁斜盘碧磴,恰千点琼葩,瓏瓏纔结。”词语解释:琼苑 拼音:qióng yuàn
(1). 琼林苑 的省称。 宋 赵抃 《次韵程给事寓越廨宇有怀》:“言念玉符分镇日,却思 琼苑 拜恩初。”参见“ 琼林苑 ”。
(2).苑囿的美称。 宋 晏几道 《木兰花》词:“晚红初减 谢 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3).指仙人的居所。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你是蕊宫琼苑神仙,不比尘凡相诱。”
(4).指月宫。《群音类选·金环记·误投钗钏》:“嫦娥爱少年,把玉轮辗,乘风飞下离琼苑。”
(5).指 扬州 琼花观 。 清 孙枝蔚 《和坤五司成思字》:“惟应尽醉归 琼苑 , 隋 帝楼臺最可悲。”自注:“ 坤五先生 寓 蕃釐观 。”参见“ 琼花观 ”。
词语解释:琼林苑 拼音:qióng lín yuàn
(1). 宋 皇家苑名。 宋 乾德 二年置,在 汴京 (今 河南省 开封市 )城西。 宋 政和 二年前,曾于此赐宴新进士。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琼林苑 , 乾德 中置, 太平兴国 中,復凿 金明池 於苑北……岁以二月开,命士庶纵观,谓之开池。至上巳,车驾临幸毕,即闭。岁赐二府从官燕及进士闻喜燕,皆在其间。”《宋史·选举志一》:“﹝ 太平兴国 九年﹞进士始分三甲。自是锡宴就 琼林苑 。”
(2).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 清 袁枚 《琼林曲》:“几队霓裳行簇簇, 琼林苑 里春波緑。”
词语解释:琼花观 拼音:qióng huā guān
道观名。在 江苏 扬州 城。原为 后土祠 ,后改为 蕃厘观 。相传 唐 代观内有琼花一株而得名。 元 张宪 《简窦彦南》诗:“ 二十四桥 风月清, 琼花观 里坐吹笙。” 明 高启 《逢李止冰道人》诗:“ 后土 琼花观 ,仙人 黄鹤楼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屡次禁制,无法可处,又去 扬州 琼花观 里请了一位法师来到。”词语解释:琼箫 拼音:qióng xiāo
玉箫。 唐 王翰 《飞燕篇》:“朝弄琼簫下綵云,夜踏金梯上明月。” 元 虞集 《陪敬斋监郡登华盖》诗:“朝步仍垂苍玉珮,登高还引紫琼簫。” 清 纳兰性德 《东风齐着力》词:“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簫。”词语解释:琼屑 拼音:qióng xiè
(1).玉屑。常比喻莹洁的碎末。喻霜雪。 唐 白居易 《对火玩雪》诗:“银盘堆柳絮,罗袖摶琼屑。” 五代 徐夤 《霜》诗:“露结芝兰琼屑厚,日乾葵藿粉痕残。” 明 祝允明 《八声甘州·咏月》套曲:“论冬月倍加清耿,与 冯夷 六花争胜。玉团琼屑交相映,占断了天地澄清。”
(2).喻杨花。 元 周巽 《杨白花》诗:“杨白花,白於雪,漫空撩乱飞琼屑。”
(3).喻茶末。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七:“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甌点雪芽。”词语解释:琼芳 拼音:qióng fāng
(1).色泽如玉的香草。《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王夫之 通释:“芳草色如琼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享先蚕乐章》:“桂筵开玉俎,兰圃赠琼芳。” 元 王旭 《游太清宫赋》:“取金鳞於层波,擷琼芳於中洲。” 郑泽 《壬寅春日谒屈子祠》诗:“手把琼芳闲礼拜,江城春雨更增愁。”
(2).犹玉浆。 唐 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总歌》:“飡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3).指琼花。 宋 以后多指聚八仙花。 宋 赵师使 《柳梢青·聚八仙花》词:“ 后土 琼芳, 蓬莱 仙伴,蕊纷香粟。”参见“ 琼花 ”。
(4).比喻雪花。 唐 李贺 《十二月乐辞·十一月》:“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词语解释:琼花 拼音:qióng huā
(1).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门 秦氏 女,秀色如琼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琼花》:“ 扬州 后土祠 琼花,天下无二本,絶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 仁宗 庆历 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载还祠中,敷荣如故。 淳熙 中, 寿皇 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 陈源 ,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 杭 之 褚家塘 琼花园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树后庭花》。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琼花玉树》,《春江夜月》,声声齐唱。” 清 陈文述 《青溪吊江总宅》诗:“当时《玉树》临风曲,异日《琼花》水调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 宋 杨万里 《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无香。” 元 吕止庵 《集贤宾·叹世》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毛片片飞。” 陈毅 《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喀布尔望雪山》词:“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羣山,人喜从天降。”词语解释:琼肌 拼音:qióng jī
莹洁似玉的肌肤。多形容女子。 宋 晏殊 《玉楼春》词:“红条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 元 李致远 《小桃红·碧桃》曲:“翠裙剪剪琼肌嫩,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 武陵 人。”词语解释:琼户 拼音:qióng hù
饰玉的门户。形容华美的居室。 唐 宋之问 《明河篇》:“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后蜀 孟昶 《木兰花》词:“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疎星渡河汉。” 清 龚自珍 《瑶华·董双成画像》词:“ 云英 嫁了, 弄玉归 来,向翠楼琼户。”词语解释:琼宫 拼音:qióng gōng
亦作“璚宫”。
(1).玉饰之宫。多指天宫或道院。 汉 张衡 《思玄赋》:“叫帝閽使闢扉兮,覿天皇于琼宫。” 唐 顾况 《朝上清歌》:“欲降琼宫,玉女家些。” 元 王旭 《游太清宫赋》:“琼宫九重,青云紫霞。万仙俯趋,维帝之家。”
(2).指 商纣王 所建的琼室。 明 何景明 《七述》:“吾闻 琼宫 瑶臺 , 夏 以焚; 临春 结綺 , 陈 以亡。”
(3).泛指华美的宫室。
(4).指覆雪的楼宇。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此时此地,令人感到 北平 仿佛并没有居民,直是一片琼宫玉宇,只有些老松默默的接着雪花。”词语解释:琼苞 拼音:qióng bāo
(1).花苞的美称。 宋 李清照 《玉楼春》词:“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宋 蒋捷 《白苎》词:“琼苞未剖,早是东风作恶。” 明 杨慎 《词品·立长春辞》:“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熳,玉树琼苞堆雪。”
(2).喻雪花。 宋 郭应祥 《念奴娇·次贾子济韵》词:“琼苞玉屑,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 元 王仲元 《斗鹌鹑·咏雪》曲:“玉絮轻撏,琼苞碎打,粉叶飞扬,盐花乱撒。”词语解释:琼珠 拼音:qióng zhū
(1).玉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文梓共採,琼珠交赠。”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邹氏小儿》:“郡士 邹侃 梦其捧琼珠一颗,圆莹可鑑,以畀之。” 元 乔吉 《一枝花·合筝》曲:“迸琼珠万颗瑽琤,间驪珠一串分明。”
(2).比喻露珠、水珠、雪珠等。 宋 杨万里 《清晓趋郡早炊幽居延福寺》诗:“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秋露下,琼珠滴。” 明 李日华 《玉芙蓉·四景闺情》曲:“新荷沼内翻,雨过琼珠乱。” 明 齐小碧 《梁州小序·赏雪》套曲:“瀰漫遍大都,散琼珠,丰年自不封条树。”词语解释:琼蕤 拼音:qióng ruí
玉花。《文选·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 京洛 多妖丽,玉颜侔琼蕤。” 张铣 注:“琼蕤,玉花也。” 唐 王维 《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琼蕤滋蔓,侵迴阶而欲上;寳庭尽芜,当露井而不合。” 明 刘基 《郁离子·东陵侯》:“是故碎瓦頽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词语解释:琼舟 拼音:qióng zhōu
玉制的托盘。亦借指酒器。 宋 苏轼 《玉盘盂》诗之二:“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 宋 张孝祥 《丑奴儿》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满酌琼舟,即上 羲皇 香案头。” 金 赵秉文 《满庭芳》词:“尽揭纱笼护日,容光动、玉斝琼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琼舟银海,翻动酒鳞红,一饮尽教空。”参见“ 玉船 ”。
词语解释:玉船 拼音:yù chuán
亦称“ 玉酒船 ”。 酒器名。 宋 陆游 《即席》诗:“要知吾辈不凡处,一吸已乾双玉船。” 宋 辛弃疾 《鹊桥仙·寿余伯熙察院》词:“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引玉船沉醉。”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上亲捧玉酒船上寿酒,酒满玉船,船中人物,多能举动如活,太上喜见颜色。”《全元散曲·雁儿落过得胜令》:“暖阁红炉坐,金杯捧玉船。”词语解释:琼芝 拼音:qióng zhī
亦作“璚芝”。 即玉芝。古人以为服之可以长生。 南朝 梁 沉约 《与陶弘景书》:“咀嚥琼芝,出入清都。”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雪艷愁。” 元 张可久 《满庭芳·开玄道院即事》曲:“冰泉翠茗,玉洞琼芝,巖栖曾约回仙至。” 清 龚自珍 《洞仙歌》词:“亲手采琼芝,著玉盘中,添香水养花还小。”参见“ 玉芝 ”。
词语解释:玉芝 拼音:yù zhī
(1).芝草的一种,又称白芝。《文选·张衡〈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饥。” 李善 注:“《本草经》曰:白芝,一名玉芝。”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 明 潘恩 《七星岩》诗:“八桂玉芝空翳翳,青泥丹灶故辉辉。”
(2).草药名。即鬼臼。 宋 陆游 《过邻家戏作》诗:“醅瓮香浮花露熟,药栏土润玉芝新。”自注:“玉芝谓鬼臼,山家多有之。”
(3).草药名。黄精别名。 明 王象晋 《群芳谱·药一·黄精》:“黄精,一名黄芝,一名玉芝草。”
(4).虾蟆别名。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虾蟆》引 晋 葛洪 《神仙传》:“ 益州 北平山 有虾蟆,谓之玉芝, 王乔 食之成仙。”
(5).比喻贤才。 唐 刘禹锡 《哭吕衡州》诗:“一夜霜风彫王芝,苍生望絶士林悲。”词语解释:琼室 拼音:qióng shì
(1). 商 纣王 所造的玉室。后亦泛指奢华的帝宫。《竹书纪年》卷上:“﹝ 殷帝辛 ﹞九年,王师伐 有苏 、获 妲己 以归。作 琼室 ,立玉门。” 汉 张衡 《东京赋》:“必以肆奢为贤,则是 黄帝 合宫 , 有虞 总期 ,固不如 夏癸 之 瑶臺 , 殷辛 之 琼室 也。”《晋书·江统传》:“及到末世,以奢失之者,帝王则有 瑶臺 琼室 ,玉杯象箸,肴膳之珍,则熊蹯豹胎,酒池肉林。”
(2).指仙人所居之室。 宋 洪迈 《夷坚志补·鬼国母》:“尝有驶卒持书至,曰:‘真仙邀迎国母,请赴琼室。’”参见“ 璇室 ”。
词语解释:璇室 拼音:xuán shì
亦作“璿室”。亦作“琁室”。
(1).玉饰的宫室。一说能旋转的宫室。相传为 夏桀 、 商纣 所建。《晏子春秋·谏下十八》:“及 夏 之衰也,其王 桀 背弃德行,为璿室玉门。”《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 高诱 注:“琁、瑶,石之似玉,以饰室臺也……琁或作旋,瑶或作摇,言室施机关,可转旋也,臺可摇动,极土木之巧也。” 唐 谢偃 《惟皇诫德赋》:“ 夏桀 以瑶臺璇室为丽,而不悟 鸣条 、 南巢 之祸。” 明 刘基 《太公钓渭图》诗:“璇室羣酣夜, 璜溪 独钓时。”
(2).传说中仙人的居所。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乃见众女,霓裳冰颜,艷质与世人殊别,来邀採药之人,饮以琼浆金液,延入璇室,奏以簫管丝桐。”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之十五:“璇室琳宫禁往还,《黄庭》罢读卧萧闲。”词语解释:琼姿 拼音:qióng zī
美好的丰姿。《太平广记》卷四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拾遗·萧史》:“﹝ 萧史 ﹞善吹簫作鸞凤之响。而琼姿煒烁,风神超迈,真天人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九华天仙》:“教主开颜命醉,寳乐齐吹,尽是琼姿天妓。”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琼姿只合在瑶臺,谁向 江 南处处栽。” 清 李渔 《凰求凤·画策》:“直待要借琼姿转石肠。”词语解释:琼岛 拼音:qióng dǎo
(1). 琼华岛 的省称。 元 傅若金 《登楼》诗:“ 金河 水去涓涓碧, 琼岛 云来冉冉青。”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积水潭》:“ 永乐 间馆阁诸公俱应制赋京师八景。 胡广 有《太液晴波》诗:‘……玉镜光摇 琼岛 近;镜纹流出御沟迟。’”参见“ 琼华岛 ”。
(2).传说中的仙岛,仙人的居所。 明 许然明 《步步娇·题情》套曲:“双星低碧汉,琼岛会羣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都休了,玉壶琼岛,万古愁人少。”
(3).岛的美称。 郭沫若 《七一参加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书怀》诗:“ 江 南风物眼前是,琼岛芳亭繫钓船。”
(4).称 海南岛 。 陈毅 《满江红·过海口游诸公祠》词:“数 琼岛 ,远来謫宦,飘蓬逐客。”参见“ 琼州 ”。
词语解释:琼华岛 拼音:qióng huá dǎo
胜迹名。在 北京 北海公园 内。为旧时 燕京 八景之一,号称琼岛春云。以玲珑怪石迭成,峰峦秀美。上有佛殿及白石佛塔,又名 白塔山 。相传其石为 宋 代 艮岳 遗物, 元 代建都 北京 后,自 汴 中辇运至此。 清 赵翼 《阜城咏古》:“金源亦碎 蒙古 石,作 琼华岛 徙置 燕 。”
词语解释:琼州 拼音:qióng zhōu
(1).地名。 唐 代设州,辖境相当今 海南省 海口市 及 琼山 、 定安 、 澄迈 、 临高 、 琼海 等县。 明 代改为府名。辖境扩大至整个 海南岛 。 清 孙枝蔚 《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诗:“万里 琼州 路,凄凉独去船。”
(2).仙境。喻美好的社会。 陈毅 《示儿女》诗之一:“安得一夜似电变,人间净化塑琼州?”词语解释:琼姬 拼音:qióng jī
(1).传说 芙蓉城 中仙女名。借指美女。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王迥 字 子高 ,族弟子 立 ,为 苏黄门 壻,故兄弟皆从二 苏 游。 子高 后受学於 荆公 。旧有 周琼姬 事, 胡徽之 为作传,或用其传作《六幺》。 东坡 復作《芙蓉城》诗,以实其事。” 元 张可久 《小梁州·雪晴诗兴》曲:“ 琼姬 争捲珠帘看。画船中歌舞吹弹。”参见“ 芙蓉城 ”。
(2).指青女。主霜雪之神。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 琼姬 ,素衣,纷纷巧剪鹅毛细。”
(3).传说中 春秋 吴王 夫差 女名。 元 杨维桢 《夜行船序·吊古》套曲:“离宫废,谁避暑? 琼姬 墓冷苍烟蔽。” 明 高启 有《夫差女琼姬墓》诗。
词语解释:芙蓉城 拼音:fú róng chéng
(1).今 四川省 成都市 的别名。 后蜀 孟昶 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以得名。简称 蓉城 。见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下。 南唐 李煜 《感怀》诗:“空有当年旧烟月, 芙蓉城 上哭蛾眉。”
(2).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曼卿 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 芙蓉城 。” 宋 苏轼 《芙蓉城》诗序:“世传 王迥 字 子高 ,与仙人 周瑶英 游 芙蓉城 。 元丰 元年三月,余始识 子高 ,问之信然,乃作此诗。”词语解释:琼斝 拼音:qióng jiǎ
玉制的酒杯。 南朝 梁 江淹 《飨神歌辞》:“琼斝既饰,绣簋以陈。” 元 陈镒 《寿蔡伯玉隐居》诗:“歌姬拥座飞琼斝,贺客盈门集翠裾。”词语解释:琼草 拼音:qióng cǎo
(1).仙草,玉芝。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宝过珊瑚同树,价值琼草共枝。”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八二:“青牛卧地喫琼草,知道先生朝未回。”《群英类选·馀庆记·寿祝椿萱》:“琼草,琪花,纷然亲友争献。惟愿取万寿无疆,谁道一生有限。”参见“ 琼田草 ”。
(2).草的美称。 唐 李白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诗之二:“春潭琼草緑可折,西寄 长安 明月楼。” 宋 晁补之 《满庭芳·用东坡韵题自画莲社图》词:“如重到,丹崖翠户,琼草秀金坡。” 明 高启 《题张太常金华白玉山房图》诗:“石气春生化白云,满林琼草卧羊羣。”
词语解释:琼田草 拼音:qióng tián cǎo
玉芝的异名。古人以为食之可以长生。 宋 苏轼 《和李太白诗》序:“玉芝一名琼田草。 洞微 种之七八年矣,云更数年可食,许以遗余,故并记之。”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琼田草生於 分寧 山谷间。有《琼田草经》一卷。八月十五日採之,草有十名:曰不死草、长生草。”词语解释:琼窗
玉砌的窗户。比喻窗户异常华美词语解释:琼宇 拼音:qióng yǔ
(1).瑰丽的宫殿。 晋 陆云 《登台赋》:“玩琼宇而情廞兮,览八方而思鋭。”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其山又有灵洞……丹楼琼宇,宫观异常。”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万寿寺》:“寺在 广源闸 西数十武,为今上代修僧梵处。璇宫琼宇,极其閎丽。”
(2).指天宫。 宋 林景熙 《洞霄宫》诗:“飘然乘泠风,一瓣謁琼宇。”词语解释:琼觞 拼音:qióng shāng
玉杯,酒杯。 唐 韦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觴寿北辰。” 唐 李贺 《嘲少年》诗:“美人狭坐飞琼觴,贫人唤云天上郎。”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觴。” 清 陈梦雷 《今日良宴会》诗:“翩翩贵游子,列坐飞琼觴。”词语解释:琼州 拼音:qióng zhōu
(1).地名。 唐 代设州,辖境相当今 海南省 海口市 及 琼山 、 定安 、 澄迈 、 临高 、 琼海 等县。 明 代改为府名。辖境扩大至整个 海南岛 。 清 孙枝蔚 《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诗:“万里 琼州 路,凄凉独去船。”
(2).仙境。喻美好的社会。 陈毅 《示儿女》诗之一:“安得一夜似电变,人间净化塑琼州?”词语解释:琼卮 拼音:qióng zhī
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或酒的美称。 唐 韦蟾 《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玉律诗调正,琼巵酒肠窄。” 宋 晏殊 《少年游》词:“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巵。”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蒙召》:“上官何须起,安坐饮琼巵。” 清 黄鷟来 《醉月吟》:“乞将北斗作琼巵,倒泻银河三万里。”词语解释:琼海 拼音:qióng hǎi
(1).仙人的居所。 宋 辛弃疾 《洞仙歌·浮石山庄》词:“僊人琼海上,握手当年,笑 许君 携半山去。”
(2).太空云海。《群英类选·泰和记·谢东山雪朝试儿女》:“银河泻,琼海翻,望长空梨花舞残。”
(3).指 海南岛 。《宋史·杨愿传》:“﹝ 杨愿 ﹞谓:‘ 光 ( 李光 )纵横倾险,子弟宾客往来 吴 越 ,诱人上书,动摇国是。’ 光 再移謫 琼海 。” 清 周亮工 《与林铁崖》诗:“好语传 琼海 ,人来前岁初。”
(4).指 琼州海峡 。 清 赵翼 《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又教 子瞻 渡 琼海 ,总为任昧开天荒。”词语解释:琼糜 拼音:qióng mí
亦作“ 琼靡 ”。亦作“ 琼爢 ”。
(1).玉屑。传说食之可以延年。《楚辞·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王逸 注:“精,凿也;爢,屑也;粻,粮也……言我将行,乃折取琼枝以为脯腊,精凿玉屑以为储粮。” 汉 扬雄 《反离骚》:“精琼靡与秋菊兮,将以延夫天年。” 宋 黄庭坚 《何造诚作浩然堂》诗:“公欲轻身上紫霞,琼糜玉饌厌豪奢。” 明 郑真 《杨时敏拟招词》:“荐椒糈之芬冽兮,播琼爢之芳馨。”
(2).山芋汤的美称。 明 郑真 《双芋图赋》:“昔 鲁直 之山居兮,指蕷汤为琼爢。”词语解释:琼丝 拼音:qióng sī
形容莹洁的丝状物。 唐 刘禹锡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雪蕊琼丝满院春,衣轻步步不生尘。” 元 商衟 《梁州第七·戏三英》套曲:“玉帘灯细捻琼丝,金莲灯匀排艷葩,栀子灯碎剪红纱。”词语解释:琼章 拼音:qióng zhāng
对人诗文的美称。 唐 王光庭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琼章九霄发,锡宴五衢通。”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咏彻琼章夜向阑,天移星斗下人间。” 明 张居正 《御制纪赞》:“我皇上稽古右文,经纬二仪,阐泄神祕,琼章寳翰,炳若日星。” 周咏 《无题》诗:“难倩琼章为请命,记曾秋月与乘槎。”词语解释:琼奴 拼音:qióng nú
美女。 宋 刘将孙 《沁园春》词:“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 元 赵善庆 《水仙子·仲春湖上》曲:“正春风啼鷓鴣,鬭娇羞粉女琼奴。”词语解释:琼叶 拼音:qióng yè
美称花木的叶子。 唐 王建 《题东华观》诗:“鹤雏灵解语,琼叶软无声。” 唐 李德裕 《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诗:“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 宋 叶适 《送曹器远》诗:“ 麻源洞 里琼叶雨, 南草 市上芦花秋。”词语解释:琼梳 拼音:qióng shū
饰以美玉的发梳。 宋 苏辙 《程之元表弟奉使江西次前年送赴楚州韵赠别》:“纷纷出歌舞,緑髮照琼梳。” 宋 周邦彦 《过秦楼·夜景》词:“空见説、鬢怯琼梳,容消金镜。”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原来是云鬢半露琼梳。”词语解释:琼妃 拼音:qióng fēi
(1).美女;仙女。 唐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之二:“更觅琼妃伴,来过玉女泉。”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琼妃若会宽裁剪,堪作蟾宫夜舞裙。” 宋 蒋捷 《燕归梁·风莲》词:“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2).喻雪花。 元 张可久 《霜角·新安八景·黄山雪霁》曲:“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三十六峯图画,张素锦,列冰柱。”词语解释:琼琼 拼音:qióng qióng
美好貌。 唐 顾况 《朝上清歌》:“萧寥天清而灭云,目琼琼兮情感。” 元 张可久 《天净沙·梅轩席上》曲:“琼琼竹外横枝,真真月下吟诗。”词语解释:琼萼 拼音:qióng è
(1).犹言金枝玉叶。指皇亲宗室。《晋书·简文三子传论》:“瑶枝琼萼,随锋鏑而消亡;朱芾緑车,与波尘而殄瘁。”
(2).玉制的花萼。为妇女首饰之一。 宋 晏殊 《少年游》词:“莫将琼萼等閒分,留赠意中人。”词语解释:琼山 拼音:qióng shān
(1).山名。指 昆仑山 。传说山上产大禾。《文选·张协〈七命〉》:“ 大梁 之黍, 琼山 之禾。” 李善 注:“ 琼山 禾,即 崑崙之山 木禾。《山海经》曰:‘ 崑崙 之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东宫赉米启》:“ 滍水 鸣蝉,香闻十里, 琼山 合颖,租归十县。”
(2).山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南。《清史稿·地理志十九》:“ 琼山 (县)南 琼山 ,县以是名。”
(3).比喻雪覆之山。《群音类选·泰和记·谢东山雪朝试儿女》:“琼山隐隐,银涛滚滚,霎时间封尽青黄。”词语解释:琼崖 拼音:qióng yá
(1).即 海南岛 。常指迁谪地。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公在 闽 閫日,尝书桃符云:‘平生要识 琼崖 面,到此当坚铁石心。’” 元 《沁园春·归田作》词:“看做官来,只似儿时,掷选官图。如 琼崖 儋岸 ,浑么便去;翰林给舍,喝采曾除。”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之二:“游罢 琼崖 来 武汉 ,域中无处不新奇。”
(2).秀美的山崖。 唐 虞世南 《狮子赋》:“翠岭万重,琼崖千仞。”词语解释:琼圃 拼音:qióng pǔ
犹瑶圃。诗文中用以称神仙的园圃。 唐 李峤 《上清晖阁遇雪》诗:“即此神仙对琼圃,何须辙跡向瑶池。”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扬州茅舍女子》:“自念此身,真如腐鼠,而得造瑶林琼圃,瞻近羣玉。” 明 王洪 《北京八咏·琼岛春云》:“琼圃瑶臺接太清,凤纹龙彩照春晴。”词语解释:琼报 拼音:qióng bào
厚报。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卢国华》词:“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参见“ 琼琚 ”。
词语解释:琼琚 拼音:qióng jū
(1).精美的玉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毛 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孔颖达 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
(2).喻指还报的厚礼。 明 史谨 《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
(3).比喻美好的诗文。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 清 金农 《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
(4).喻雪。 明 茅平仲 《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词语解释:琼管 拼音:qióng guǎn
(1).玉笛。 唐 刘允济 《经庐岳》诗:“池榭宣琼管,风花乱珠箔。” 明 宋濂 《傅同虚像赞》:“岂非长跨於 洞庭 之野,吹琼管而招飞仙者耶?” 清 陈维崧 《月下笛·本意》词:“念奴璚管碎,把画梁尘劈。”
(2).古代 琼州府 的别称。 宋 苏辙 《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诗:“适从 琼管 鱼龙窟,秀出 羊城 翰墨场。”词语解释:琼粉 拼音:qióng fěn
(1).白色粉状物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百炼镜》诗:“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唐 韦应物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诗:“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迴日看。”
(2).比喻雪花。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王正之观雪见寄》词:“等閒更把,万斛琼粉盖颇黎。”词语解释:琼文 拼音:qióng wén
(1).美玉的文采。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石琼文而翕赩,山龙鳞而炤烂。” 唐 欧阳詹 《福州送郑楚材赴京》诗:“门承若兰族,身藴如琼文。”
(2).指道教经籍。刻于玉板,故称。 唐 皮日休 《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诗:“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笈、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词语解释:琼簪 拼音:qióng zān
玉簪。《南齐书·崔祖思传》:“琼簪玉筯,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 宋 张先 《酒泉子》词:“阑前偷唱击琼簪,前事总堪惆悵。” 清 洪昇 《长生殿·寄情》:“试将银榜端详覷,不免抽取琼簪轻叩关。”词语解释:琼殿 拼音:qióng diàn
玉饰的宫殿。 唐 郑愔 《人日重宴大明宫》诗:“琼殿含光映早轮,玉鸞严蹕望初晨。” 宋 史浩 《宿玉堂直庐》诗:“冰帘映綺疏,琼殿中央峙。” 元 黄庚 《修竹宴客广寒游亭》诗:“影浸山河琼殿冷,舞分风露羽衣香。”词语解释:琼津 拼音:qióng jīn
(1).犹玉泉。清澈的泉水。 唐 黄滔 《壶公山》诗:“琼津流乳竇,春色驻芝田。”
(2).晶莹如玉的液汁。 五代 徐夤 《荔枝》诗之二:“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词语解释:琼茅 拼音:qióng máo
(1).灵草。古时用以占卜。《楚辞·离骚》:“索琼茅以筳篿兮,命 灵氛 为余占之。” 王逸 注:“琼茅,灵草也。”琼,一本作“ 藑 ”。《汉书·扬雄传上》:“费椒稰以要神兮,又勤索彼琼茅。” 清 黄宗羲 《万里寻兄记》:“卜之琼茅蚌壳间,茫然不得影响。”
(2).指菁茅。 春秋 时为 楚国 贡物,祭祀时用以缩酒。亦泛指贡品。 唐 刘禹锡 《为武中丞谢柑子表》:“果实既成,南方有贵;琼茅合贡,中禁为珍。” 元 王旭 《喜雨》诗:“圜丘埋苍玉,琼茅缩緑醑。”参见“ 包茅 ”。
词语解释:包茅 拼音:bāo máo
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书·禹贡》:“包匭菁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 杜预 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酒,为缩酒。”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包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午,敕 常州 府岁贡包茅。”词语解释:琼柯 拼音:qióng kē
(1).披雪的树。《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七》:“寒云浮天凝,积雪冰川波。连山结玉巖,修庭振琼柯。”
(2).嘉树秀枝。 唐 韦应物 《题桐叶》诗:“参差剪緑綺,瀟洒覆琼柯。” 明 刘基 《题梧桐折枝翎毛图》诗:“琼柯碧叶两参差,又是西风白露时。”
(3).比喻贤者。 唐 护国 《山中寄王员外》诗:“移居儻得地,长愿接琼柯。”词语解释:琼函 拼音:qióng hán
指道书。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琼函玉检,綺幕绣巾。”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寄南阳广文》:“琼函静啟从猿覰,金液初开与鹤尝。”词语解释:琼峰 拼音:qióng fēng
(1).石峰的美称。 唐 武则天 《游九龙潭》诗:“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峯。” 唐 王维 《游化感寺》诗:“琼峯当户拆,金涧透林明。”
(2).喻积雪的山峰。 唐 皎然 《晨登乐游原望终南积雪》诗:“琼峯埋积翠,玉嶂掩飞流。”词语解释:琼什 拼音:qióng shí
对人诗文的美称。 唐 皎然 《答豆卢次方》诗:“有书遗琼什,以代貂襜褕。” 唐 白居易 《钱侍郎使君以〈题庐山草堂诗〉见寄因酬之》诗:“慙见新琼什,思归旧草堂。”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诗:“初覩银钩还啟齿,细吟琼什欲沾巾。”词语解释:琼花露 拼音:qióng huā lù
酒名。《西湖老人繁胜录》:“酒名:玉楝槌、思春堂、皇都春……琼花露。” 宋 张榘 《飞雪堆满山·次赵西里耑行喜雪韵》词:“儘青油谈笑,琼花露、杯深量宽。” 元 汤式 《新水令·春日闺思》套曲:“琼花露点滴水晶丸,荔枝浆荡漾玻璃罐。”词语解释:琼乳 拼音:qióng rǔ
(1).犹玉液,仙浆。 宋 梅尧臣 《红鹦鹉赋》:“虽使饮琼乳,啄雕胡,以充飢渴……又奚得於乌鳶之与鸡雏?” 宋 苏辙 《巫山庙》诗:“泊然冲虚渺无营,朝餐屑玉嚥琼乳。”
(2).溶洞中水滴的美称。 宋 林景熙 《大涤洞天》诗:“褰衣下侧逕,层嵐结琼乳。”
(3).指泉水。 元 迺贤 《孔林瑞槐歌》:“密树幡空拥翠云,深根贯石流琼乳。”
(4).喻茶水上的浮沫。 宋 谢逸 《谒金门》词:“沉水烟,横香雾,茗椀浮琼乳。”词语解释:琼璈 拼音:qióng áo
玉制的乐器。 宋 王安中 《宣和七年十二月廿一日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宵曲燕应制》诗:“紫气开三极,琼璈列万仙。”词语解释:琼笈 拼音:qióng jí
(1).玉饰的书箱。多指道书。《汉武帝内传》:“ 上元夫人 语帝曰:‘ 阿母 今以琼笈妙藴,发紫臺之文,赐女八会之书、五岳真形,可谓至珍且贵。’” 金 元好问 《通真子墓碣铭》:“琅函琼笈闭九渊,垂芒八角星日悬。”
(2).仙人的名籍。 宋 毛幵 《念奴娇·记梦》词:“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琼笈。”词语解释:琼签 拼音:qióng qiān
漏箭的美称。 唐 温庭筠 《湘东宴曲》:“重城漏断孤帆去,惟恐琼籤报天曙。” 清 纳兰性德 《上元竹枝词》:“上清更有新翻曲,不许琼籤傍晓催。”参见“ 漏壶 ”。
词语解释:漏壶 拼音:lòu hú
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称“漏刻”。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前者叫沉箭漏,后者叫浮箭漏。统称箭漏。 中国 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浮箭漏。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 中国 在 周 朝已经有了漏壶。后来为了提高水流速度的稳定性,逐渐在漏水壶上另加一只或几只漏水壶,形成多级漏壶。词语解释:琼羞 拼音:qióng xiū
形容美食,盛宴。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御车迁玉殿,荐菲彻琼羞。” 唐 李白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琼羞霞开,羽觴电举。”词语解释:琼尺 拼音:qióng chǐ
即玉尺。喻高才。 唐 杜牧 《赠张祜》诗:“诗韵一逢君,平生称所闻。粉毫唯画月,琼尺只裁云。” 宋 杨万里 《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参见“ 玉尺 ”。
词语解释:玉尺 拼音:yù chǐ
(1).玉制的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后有一田父耕於野,得 周 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 荀 试以较己所治鐘鼓金石丝竹,皆觉短一黍,於是服 阮 神识。”
(2).借指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 唐 李白 《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清 赵翼 《秋闱分校即事》诗:“淡墨纔分榜蘂香,遽持玉尺许评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只为金篦能刮眼,更将玉尺付君身。”
(3).尺的美称。 宋 王珪 《宫词》:“金针玉尺裁缝处,一对盘龙落剪刀。”
(4).比喻鱼。 宋 杨万里 《松江鲈鱼》诗:“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 元 王举之 《水仙子·春日即事》曲:“鱼鳞玉尺戏晴波,燕嘴芹泥补旧窝。”词语解释:琼苏 拼音:qióng sū
酒名。《初学记》卷二六引《南岳夫人传》:“夫人设 王子乔 琼苏緑酒。” 唐 李商隐 《隋宫守岁》诗:“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宋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上:“琬液、琼苏皆古酒名。”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捧琼苏醉压银蝉,点松肪光飞玉茧。”词语解释:琼彩 拼音:qióng cǎi
(1).美玉的光采。 唐 皎然 《送穆寂赴举》诗:“剑光既陆离,琼彩何璘玢。”
(2).比喻雪光。 唐 裴虔馀 《早春残雪》诗:“霽日彫琼彩,幽庭减夜寒。”
(3).比喻文采。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词贞思且逸,琼彩何暉映。”词语解释:琼书 拼音:qióng shū
(1).美称出家人的诗文。 唐 刘禹锡 《送惟良上人》诗:“玄牝无关锁,琼书捨文字。” 唐 柳宗元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之二:“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2).指佛经、道书。 明 高启 《荐亡将斋榜》:“发金籙琼书之秘,降羽幢玉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