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瑞气 拼音:ruì qì
瑞应之气。泛指吉祥之气。《晋书·天文志中》:“瑞气:一曰庆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亦曰景云。此喜气也,太平之应。二曰归邪。如星非星,如云非云。或曰,星有两赤彗上向,有盖,下连星。见,必有归国者。三曰昌光,赤,如龙状;圣人起,帝受终,则见。” 宋 史浩 《瑞鹤仙·元日朝回》词:“靄祥烟瑞气,青葱繚绕。”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游学》:“文光瑞气连天碧,楼阁功勋先世泽。” 陈毅 《杨家岭集团祝寿》诗:“诸兄寿五十,瑞气放光芒。”词语解释:瑞雪 拼音:ruì xuě
应时好雪。以能杀虫保温,多视为丰年的预兆,故称。 南朝 陈 张正见 《玄圃观春雪》诗:“同云遥映岭,瑞雪近浮空。”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 明 茅维 《闹门神》:“只见瑞雪飘遥,罡风淅沥。” 峻青 《秋色赋·瑞雪图》:“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画图!”词语解释:瑞霭 拼音:ruì ǎi
吉祥之云气。亦以美称烟雾。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四:“瑞靄方呈赏,暄风本配仁。” 宋 赵长卿 《浣溪沙》词:“金兽喷香瑞靄氛,夜凉如水酒醺醺。” 元 王恽 《木兰花慢》词:“和气一家瑞靄,慈颜九十柔仪。”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封功》:“瑞靄朦朧,香飘金殿炉烟拥。”《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那宝镜中金光一闪,结成一片祥云瑞靄,现出了‘忠孝节义’四个大字。”词语解释:瑞烟 拼音:ruì yān
亦作“ 瑞烟 ”。 祥瑞的烟气。多为焚香所生烟气的美称。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半岭通佳气,中峯绕瑞烟。” 唐 广宣 《早秋降诞日献寿应制》诗之二:“瑞烟薰法界,真偈启仁王。” 宋 吕渭老 《夜游宫·生日代人献江宰》词:“楼角动、玉绳横晓。百和交焚瑞烟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梵王宫殿月轮高,碧琉璃瑞烟笼罩。”词语解释:瑞云 拼音:ruì yún
祥云。《太平御览》卷八引《西京杂记》:“瑞云曰庆云,曰景云,或曰卿云。” 唐 张籍 《春日早朝》诗:“晓陌春寒朝寄来,瑞云深处见楼臺。” 明 无名氏 《齐天大圣》第四折:“当生之时,瑞云覆国,异香芬然。”参见“ 瑞气 ”。
词语解释:瑞气 拼音:ruì qì
瑞应之气。泛指吉祥之气。《晋书·天文志中》:“瑞气:一曰庆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亦曰景云。此喜气也,太平之应。二曰归邪。如星非星,如云非云。或曰,星有两赤彗上向,有盖,下连星。见,必有归国者。三曰昌光,赤,如龙状;圣人起,帝受终,则见。” 宋 史浩 《瑞鹤仙·元日朝回》词:“靄祥烟瑞气,青葱繚绕。”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游学》:“文光瑞气连天碧,楼阁功勋先世泽。” 陈毅 《杨家岭集团祝寿》诗:“诸兄寿五十,瑞气放光芒。”词语解释:瑞应 拼音:ruì yìng
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西京杂记》卷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草木鸟兽之珍不可一二数,一时君臣称颂,祥瑞盖无虚月,然……邦国丧乱,父子迁播,所谓瑞应又如此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传国玺》:“又宝璽之出,正当皇 元 圣天子六合一统之时,宫车晚出之近朝,以见天心正为继体之君设也,此瑞应之兆二也。”词语解释:瑞世 拼音:ruì shì
犹盛世。 宋 向子諲 《浣溪沙·老妻生日》词:“叶上灵龟来瑞世,林间白鹤舞胎仙。” 元 王沂 《送秦元之江南》诗:“清名瑞世犹 周 鼎,昭代思贤定 楚 环。” 明 杨慎 《凤赋》:“凤之瑞世仅见,孽世则那。”词语解释:瑞色 拼音:ruì sè
犹瑞气。 唐高宗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诗:“玉庭浮瑞色,银牓藻祥徽。” 五代 徐夤 《放榜日》诗:“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 宋 向子諲 《蓦山溪·老妻生日作》词:“非烟非雾,瑞色门阑喜。” 明 沉鲸 《双珠记·遇赦调边》:“风云生瑞色,桎梏动欢声。”参见“ 瑞气 ”。
词语解释:瑞气 拼音:ruì qì
瑞应之气。泛指吉祥之气。《晋书·天文志中》:“瑞气:一曰庆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亦曰景云。此喜气也,太平之应。二曰归邪。如星非星,如云非云。或曰,星有两赤彗上向,有盖,下连星。见,必有归国者。三曰昌光,赤,如龙状;圣人起,帝受终,则见。” 宋 史浩 《瑞鹤仙·元日朝回》词:“靄祥烟瑞气,青葱繚绕。”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游学》:“文光瑞气连天碧,楼阁功勋先世泽。” 陈毅 《杨家岭集团祝寿》诗:“诸兄寿五十,瑞气放光芒。”词语解释:瑞光 拼音:ruì guāng
吉祥之光。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法苑珠林》卷五三:“祥应荐臻,瑞光频朗。” 宋 苏轼 《和子由中秋见月》:“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元 王恽 《平湖乐·寿李夫人》曲:“见説仙家旧风度。寿星图,瑞光浮动云衢婺。”词语解释:瑞露 拼音:ruì lù
(1).象征吉祥之露;甘露。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东京飞其瑞露,北陆霣其祥星。” 唐 郑畋 《麦穗两歧》诗:“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 元 刘壎 《贺新郎》词:“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 孤山 瑞露。”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我只怕 勾践 将 姑苏 来垦,总就有三华瑞露,九转灵丹……也医不活你 吴 邦众子孙。”
(2).酒名。 宋 苏轼 《小圃五咏·地黄》:“融为寒食餳,嚥作瑞露珍。” 王十朋 集注引《纂异记》:“ 田璆 、 邓詔 ,逢二书生,谓曰:‘我有瑞露之酒,酿於百花之中。’” 宋 陆游 《谢郭希吕送石洞酒》诗:“瑞露颇疑名太过,橐泉犹恨韵差低。”自注:“瑞露桂杯酒,得名甚盛。”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瑞露,帅司公厨酒也。”词语解释:瑞草 拼音:ruì cǎo
古代以为吉祥之草,如灵芝、蓂荚之类。或称仙草。《尔雅·释草》“苬,芝” 晋 郭璞 注:“芝,一岁三华,瑞草。” 郝懿行 义疏:“﹝ 郭 注﹞葢沿时俗符命之陋,以神芝为瑞草。” 唐 卢纶 《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玉栏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宋 朱敦儒 《木兰花慢》词:“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二折:“我我我也曾在 蓬莱山 偷摘了瑞草。我我我也曾在天宫闹了蟠桃。” 明 袁中道 《月夜过湖》诗之二:“蓼花皆瑞草,何敢问香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芝称瑞草,然亦不必定为瑞。”词语解释:瑞香 拼音:ruì xiāng
植物名。也称睡香。常绿灌木,叶为长椭圆形。春季开花,花集生顶端,有红紫色或白色等,有浓香。 宋 陶穀 《清异录·睡香》:“ 庐山 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盘石上,梦中闻花香烈酷不可名,既觉,寻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瑞香》﹝集解﹞引《格古论》:“瑞香高者三四尺,有数种:有枇杷叶者,杨梅叶者,柯叶者,毬子者,挛枝者,惟挛枝者花紫香烈,枇杷叶者结子。其始出於 庐山 , 宋 时人家栽之,始著名。”《群音类选·泣颜回·咏花》:“荷花池畔戏鸳鸯,瑞香花偏惹蜂忙。”词语解释:瑞日 拼音:ruì rì
象征吉祥的太阳。 唐 广宣 《早秋降诞日献寿应制》诗之一:“绕殿祥风起,当空瑞日悬。” 宋 杨无咎 《倾杯·上梁帅上元词》词:“瑞日凝暉,东风解冻,峭寒犹浅。” 明 王洪 《瑞象赋》:“瑞日照耀,荣光昭宣。”《群音类选·青莲记·明皇赏花》:“邀欢偶幸红亭上,金宫瑞日初长。”词语解释:瑞彩 拼音:ruì cǎi
吉祥的霞光异彩。 唐 虞世南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轮。” 宋 曹勋 《一寸金·中宫生辰》词:“瑞彩朝来,都做和气葱葱。”《封神演义》第八二回:“二六莲臺生瑞彩,波罗花放满园香。”词语解释:瑞节 拼音:ruì jié
(1).即玉节。古代朝聘时用作凭信的玉制符节。《周礼·地官·调人》:“弗辟则与之瑞节,而以执之。” 孙诒让 正义:“凡玉节,通谓之瑞节。”《左传·文公十二年》:“﹝寡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夫瑞节者,有五种:一曰镇圭,二曰牙璋,三曰穀圭,四曰琬圭,五曰剡圭。”
(2).指瑞与节。《国语·周语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贄币瑞节以镇之。” 韦昭 注:“瑞,六瑞。王执镇圭,尺二寸;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七寸;伯执躬圭,六寸;子执穀璧,男执蒲璧,皆五寸。节,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以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通典·职官三》:“符宝郎: 周 官有典瑞掌节二官,掌瑞节之事。”参见“ 六瑞 ”、“ 六节 ”。
(3).谓显示吉庆之时节。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庆改号启》:“嘉生蠲庆,风云瑞节。”词语解释:瑞锦 拼音:ruì jǐn
唐 代根据 窦师纶 绘图而织造的一种色彩绮丽的锦,以其绣有龙凤等瑞物,故名。也叫 陵阳公 样。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唐朝下》:“﹝ 陵阳公 竇师纶 ﹞凡创瑞锦宫綾,章彩奇丽, 蜀 人至今谓之 陵阳公 样。”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花罗封蛺蝶,瑞锦送麒麟。” 宋 陆游 《月上海棠》词:“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 朱孝臧 《汉宫春·真茹张氏园歌和榆生》词:“新敕赐,一窠瑞锦, 昭阳 临镜犹慵。” 闻一多 《红烛·秋色》诗:“啊!斑斓的秋树啊! 陵阳公 祥的瑞锦。”词语解释:瑞莲 拼音:ruì lián
象征吉祥之莲。多指双头或并蒂莲。 唐 皇甫湜 《吉州刺史厅壁记》:“瑞露溶溶,降味公松;瑞莲猗猗,合蒂公池。” 唐 黄滔 《江州夜宴献陈员外》诗:“数枝红蜡啼香泪,两面青娥拆瑞莲。” 明 袁中道 《赵大司马传略》:“初,公中丞邸生瑞莲及连理瓜,皆以为瑞,而乃为之灾,悲夫!”词语解释:瑞景 拼音:ruì jǐng
(1).吉祥的日光。 唐 白居易 《贺云生不见日蚀表》:“虽卿云五色,瑞景再中,除沴致祥,曾何足比?” 唐 刘禹锡 《望赋》:“日转黄道,天开碧落,凝瑞景於庭树,掬非烟於殿幕。” 宋 洪适 《正宫导引》词:“归来千乘护皇舆。瑞景集金铺。”
(2).吉祥的景象。 唐 石岑 《海水不扬波赋》:“写合璧之祥光,湛连珠之瑞景。” 唐 刘宪 《奉和九日圣制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登临凭季月,寥廓见中州。御酒新寒退,天文瑞景留。”词语解释:瑞物 拼音:ruì wù
象征吉祥之物,如凤凰、麒麟、嘉禾、甘露等。 唐 李白 《明堂赋》:“若乃 高宗 绍兴,祐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 永平 ﹞四年,麟见 昌州 。 通正 元年,黄龙见 太昌池 。瑞物之出,殆无虚岁。” 明 夏原吉 《麒麟赋》:“瑞物既呈,祥烟斯布。”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士人自重》:“山人宜在山林,譬之麒麟,在郊藪则为瑞物,入朝市,亦何异摇尾乞怜之犬耶。”词语解释:瑞麦 拼音:ruì mài
一株多穗或异株同穗之麦。古代以为吉祥之兆。 唐 张聿 《馀瑞麦》诗:“瑞麦生 尧 日,芃芃雨露偏;两岐分更合,异亩颖仍连。”《宋史·五行志一上》:“旧史自 太祖 而嘉禾、瑞麦、甘露、醴泉、芝草之属,不絶於书,意者诸福毕至,在治世为宜。”词语解释:瑞图 拼音:ruì tú
旧指上天所赐、表示受命的图籍。 汉 班固 《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 汉 王逸 《九思·逢尤》:“羡 咎繇 兮建典謨,懿 风后 兮受瑞图。” 唐 杜甫 《凤凰台》诗:“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宋 宋祁 《陈州瑞麦赋》:“绘我于瑞图,辨我于凡菽。”词语解释:瑞兽 拼音:ruì shòu
(1).象征吉祥之兽,如麒麟之类。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白帝云门舞》:“瑞兽霜耀,祥禽雪映。”《隋书·高祖纪上》:“瑞兽异禽,游园鸣阁。” 明 王洪 《麒麟赋》:“粤有瑞兽,其名曰麟。”
(2).指兽形香炉。 唐 罗隐 《寄前宣州窦尚书》诗:“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 宋 葛胜仲 《西江月·叔父庆八十会作》词:“瑞兽香云轻裊,华堂绣幕低垂。”词语解释:瑞叶 拼音:ruì yè
(1).犹玉叶。形容云彩。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诗:“槧日祥光举,疏云瑞叶轻。”
(2).比喻雪花。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海陵 人 王纶 女……《吟雪诗》云:‘何事月娥欺不在,乱飘瑞叶落人间。’” 宋 范成大 《雪后雨作》诗:“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3).犹盛世。 清 查慎行 《八月二十三日上入山行围射获白鹿一头恭纪十韵》:“出当时有道,瑞叶寿无疆。”词语解释:瑞芝 拼音:ruì zhī
灵芝草。古代认为灵芝是吉祥之物,故称。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瑞芝产庙柱,好鸟鸣巖扃。”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献芝》:“是岁天下臣民进法祕仙桃瑞芝,及为上祝釐建醮者不絶。”词语解释:瑞霞 拼音:ruì xiá
吉祥的彩霞。 唐 李商隐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初梦龙宫宝燄然,瑞霞明丽满晴天。” 唐 梁洽 《水彰五色赋》:“凝瑞霞之炫燿,发庆云之光彩。”词语解释:瑞木 拼音:ruì mù
(1).指连理木。古人认为王者德泽纯洽、八方合为一始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瑞木朋生,祥禽辈作。” 钱仲联 集注引《宋书·符瑞志》:“木连理,王者德泽纯洽,八方合为一,则为生。 元嘉 中二十七见。” 唐 柳宗元 《为京兆府请复尊号表》之三:“神禾嘉瓜,祥莲瑞木,万物畅遂,百穀茂滋,此天之至灵也。”《宋史·乐志一》:“国朝, 合州 进瑞木成文,驯象由远方自至。”《镜花缘》第一回:“他如仙果、瑞木、嘉穀、祥禾之类,更难枚举。”
(2).后世本此制作祭祀、朝会之乐歌。亦以之为乐曲名。《宋史·乐志五》:“昔 乾德 六年,尝詔 和峴 作《瑞木》、《驯象》及《玉乌》、《皓雀》四瑞乐章,以备登歌。”
(3).佳木。指好的花木。 峻青 《秋色赋·焦裕禄的光辉》:“他透过那大雪纷飞朔风凛冽的寒冬季节,看到了佳木葱笼瑞木竞秀的春天风光。”词语解释:瑞庆 拼音:ruì qìng
吉祥喜庆。 元 王沂 《瑞庆窝记》:“瑞者,德之应,庆之表,其应也至治之世……歌於宗庙,笔於史册,葢已为有国者之瑞庆。” 明 王洪 《庆贺醴泉出神乐观表》:“凡在幅员之内,咸沾瑞庆之隆。”词语解释:瑞羽 拼音:ruì yǔ
指凤凰。 南朝 宋 袁淑 《桐赋》:“仪 丹丘 之瑞羽,栖清都之仙宫。” 南朝 梁 沉约 《梁鞞舞歌》:“灵蛇及瑞羽,分素復衔丹。”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桐花十四韵》:“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上·凤凰》:“瑞羽,谓凤也。”词语解释:瑞命 拼音:ruì mìng
显示天命的瑞应。 汉 班彪 《游居赋》:“谋人神以动作,享乌鱼之瑞命。” 汉 张衡 《东京赋》:“总集瑞命,备致嘉祥。”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 汉 、 魏 、 晋 、 宋 ,咸有瑞命,知视听之表,神道炳焉。”词语解释:瑞圣 拼音:ruì shèng
指有为王、为圣之瑞应。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实有腾光吐图、畴德瑞圣之符焉。”《旧唐书·文苑传下·薛逢》:“ 杨收 作相后, 逢 有诗云:‘须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隄避路人。威凤偶时皆瑞圣,潜龙无水谩通神。’ 收 闻,大衔之。”词语解释:瑞玉 拼音:ruì yù
(1).古代诸侯或藩国朝聘时所执的玉制信物。《仪礼·觐礼》:“乘墨车,载龙旂弧韣,乃朝以瑞玉有繅。” 郑玄 注:“瑞玉,谓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子穀璧、男蒲璧。”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上帝储休,遗宝龟而降圣;羣方仰德,执瑞玉以来宾。”
(2).美玉。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直似贞筠,温如瑞玉。” 倪璠 注引《诗·秦风·小戎》:“温其如玉。”词语解释:瑞脑 拼音:ruì nǎo
香料名。即龙脑。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 弁阳老人 有诗云:‘黄道宫罗瑞脑香,衮龙陞降佩鏘鏘。’” 明 费元禄 《贺新郎》词:“瑞脑烧金鼎。捲重帘。” 清 陈维崧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迴廊碧甃芭蕉叶,鸭罏瑞脑薰犹热。”词语解释:瑞牒 拼音:ruì dié
犹玉牒。指吉祥或珍贵的文书。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现彼法身,图兹瑞牒。” 宋 赵彦端 《瑞鹤仙》词:“看景星朝覩,洗空霜洁。珍图瑞牒。”《宋史·乐志九》:“名符瑞牒,色应金方。”词语解释:瑞鹤 拼音:ruì hè
象征吉祥之鹤。也指仙鹤。 唐 苏颋 《龙池乐章》:“恩鱼不入 昆明 钓,瑞鹤长如 太液 仙。”《宋史·五行志二下》:“ 政和 三年九月,大饗明堂,有鹤回翔堂上,明日,又翔于 上清宫 。是时,所在言瑞鹤,宰臣等表贺不可胜纪。” 元 王沂 《题贾侍郎九十寿》诗:“灵蓍丛五色,瑞鹤羽千年。”《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通犀排带胯,瑞鹤勘袍花。”词语解释:瑞蔼 拼音:ruì ǎi
同“ 瑞靄 ”。 清 方文 《喜从子密之京师归》诗:“江天多瑞蔼,早晚赋 梁园 。”词语解释:瑞相 拼音:ruì xiāng
(1).吉祥的征兆。 南朝 梁 沉约 《答陶华阳书》:“瑞相又有日月星辰,停住不行。” 南朝 梁 沉约 《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於是心祈冥感,专精一念,乃屡获昭祥,亟降瑞相。” 唐 孙逖 《为宰相贺平原郡铸尊容炉上有紫云等瑞表》:“呈祥瑞相,表异金光。”
(2).佛教语。谓象征吉瑞之兆的相貌。《涅槃经》卷二:“如来今现如此瑞相,不久必当入於涅槃。”《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至于 善见 神通, 瓶沙 瑞相, 波斯 铸金, 优填 雕木,莫不归依等觉,迴向佛乘。”《法苑珠林》卷十四:“我今生分,一切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王百娘》:“﹝ 王百娘 ﹞每假寐如入定状,必见端严端相,训诲拳拳,且劝以作礼西方阿弥陀佛。”
(3).同“ 瑞像 ”。 清 吴长元 《宸垣识略·内城三》:“﹝ 鷲峯寺 ﹞中有栴檀瑞相,体製衣纹,踽踽欲动,非近代人所能办。”词语解释:瑞鸭 拼音:ruì yā
鸭形香炉的美称。 宋 杨无咎 《齐天乐·和周美成韵》词:“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 宋 杨无咎 《齐天乐·柳梢青》词:“瑞鸭烟浓。晓来絃管,声在霜空。”词语解释:瑞祝 拼音:ruì zhù
古代六祝之一。掌祈求风调雨顺。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因诵而韵之》:“闻君奉宸詔,瑞祝疑灵岫。”词语解释:瑞象 拼音:ruì xiàng
(1).吉祥之天象。 宋 廖莹中 《木兰花慢·寿贾师宪》词:“争覩阶符瑞象,又扶红日中天。” 明 王洪 《瑞象赋》:“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
(2).象征吉祥之象。 明 罗汝敬 《龙马赋》:“诸福毕至,奇祥沓呈……并騶虞兮同列,翊瑞象兮偕行。”词语解释:瑞符 拼音:ruì fú
犹瑞应,符应。 宋 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天产神驥,瑞符大君。” 宋 黄庭坚 《嗣深尚书弟晬日》诗:“不腾 渥水 称神骏,应出 岐山 作瑞符。”词语解释:瑞采 拼音:ruì cǎi
同“ 瑞彩 ”。 宋 牟巘 《水调歌头·寿福王》词:“传宣来自絳闕,瑞采蔚轮囷。”词语解释:瑞鸟 拼音:ruì niǎo
象征吉祥之鸟,如鸾、凤等。《禽经》:“鸞,瑞鸟,一曰鸡趣。” 张华 注:“鸞者凤鸟之亚……《礼斗仪》曰:‘天下太平安寧则见。’”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 向 上言:‘鴟梟不鸣,未为瑞鸟;豺虎虽伏,弗曰仁兽。’”词语解释:瑞月 拼音:ruì yuè
象征吉祥的月亮。 唐 张仲素 《圣明乐》诗:“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宫花将苑柳,先发凤皇城。”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孟冬行朝飨礼遇明禋岁行恭谢礼》:“天意好,祥风瑞月,时正当小春天气,禁街十里香中,御輦万红影里。”词语解释:瑞竹 拼音:ruì zhú
竹之一种,似合欢竹。 元 李衎 《竹谱详录·神异品·瑞竹》:“瑞竹生 洛阳 。 司马温公 独乐 园中竹一本,去地二尺,分为二干,并生六节,节间容线,復合为一。”世多以之象征吉祥。《宋史·神宗纪二》:“是月, 南康军 甘露降, 眉州 生瑞竹。” 元 虞集 《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诗:“闻道故园生瑞竹,令人归兴满江干。”《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人景似 蓬 瀛 ,瑞竹蟠桃满瑶席。”词语解释:瑞炉 拼音:ruì lú
香炉的美称。 宋 葛胜仲 《醉蓬莱·天宁节作》词:“玉殿寒轻,金徒漏永,瑞炉烟裊。” 宋 杨无咎 《醉落魄·龙涎香》词:“瑞炉慢炷,轻烟初著,清香已透红綃幄。” 明 陆包山 《画眉序犯·闺情》套曲:“看银灯半明,瑞炉烟尽,冷清清拥抱闲衾枕。”词语解释:瑞人 拼音:ruì rén
太平天囯 称掌率和被封为义、安、福、豫、燕、侯六等爵者之妻。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洪逆琐记》:“掌率六等伪爵妻称瑞人,伪丞相至军帅妻称贞人。”词语解释:瑞像 拼音:ruì xiàng
佛教语。称佛教始祖 释迦牟尼 之像。 南朝 梁元帝 《与萧谘议等书》:“瑞像放光,倏将旬日。”《梁书·诸夷传·海南诸国》:“十八年,復遣使送 天竺 旃檀瑞像、婆罗树叶。” 宋 王安石 《重登宝公塔》诗之一:“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清 吴长元 《宸垣识略·内城三》:“ 明 刘迎 《栴檀像》诗:‘我昔游京师,稽首礼瑞像。’”词语解释:瑞典 拼音:ruì diǎn
(1).瑞应的经典图书。《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并荣光於瑞典,登郊歌乎司律。” 李善 注:“瑞典,﹝龙马﹞吐图也。” 吕向 注:“以荣光瑞应图也。” 唐 王勃 《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爰徵瑞典,肇锡嘉名。” 前蜀 杜光庭 《宣进天竺僧二十韵诗表》:“ 崑嶠 白环,首标瑞典; 钟山 火玉,显谓祥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时 雒阳县 获白鼠, 昶 ( 卢昶 )检瑞典,外镇刺史二千石令长,不祗上命,刻暴百姓,人民怨嗟,则白鼠至……瑞典今不传矣。”
(2).吉祥的典礼。 唐 徐彦伯 《南郊赋》:“览太玄之神策,张集灵之瑞典。”词语解释:瑞年 拼音:ruì nián
犹丰年。 唐 李峤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诗:“光含 班女 扇,韵入 楚王 弦。六出迎仙藻,千箱答瑞年。”词语解释:瑞昌 拼音:ruì chāng
原指 周文王 受命,丹鸟传书之事。 周文王 名 昌 ,有圣瑞,故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又见赤云入於 酆 镐 ,走而往视,果有丹雀瑞 昌 之符。”后以为吉祥昌盛之典。 南朝 齐 谢超宗 《北郊乐歌·隶幽乐》:“调川瑞昌,警岳祥泰。”词语解释:瑞阙 拼音:ruì quē
对皇宫之美称。 唐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诗:“瑞闕龙居峻,宸庭凤掖深。”词语解释:瑞福 拼音:ruì fú
瑞应和护佑。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德泽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应,屡降瑞福。”词语解释:瑞锦窠 拼音:ruì jǐn kē
唐 代对礼部员外郎或礼部郎中的称呼。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按 唐 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又谓员外郎为‘瑞锦窠’。” 宋 李颀 《古今诗话·瑞锦窠》:“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瑞锦窠。”词语解释:瑞金 拼音:ruì jīn
江西省的县。位于省东南边境,面积2421平方公里,人口45万。境内大部为山区丘陵,以种水稻为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词语解释:瑞禽 拼音:ruì qín
象征吉祥之鸟。如鸾、凤等。 北齐 刘昼 《新论·辩乐》:“击拊球石,即百兽率舞,乐终九成,则瑞禽翔。”《宋史·燕王德昭传》:“帝尝射飞鳶,一发而中, 惟吉 从旁雀跃,喜甚,帝亦喜,铸黄金为奇兽,瑞禽赐之。”参见“ 瑞鸟 ”。
词语解释:瑞鸟 拼音:ruì niǎo
象征吉祥之鸟,如鸾、凤等。《禽经》:“鸞,瑞鸟,一曰鸡趣。” 张华 注:“鸞者凤鸟之亚……《礼斗仪》曰:‘天下太平安寧则见。’”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 向 上言:‘鴟梟不鸣,未为瑞鸟;豺虎虽伏,弗曰仁兽。’”词语解释:瑞德 拼音:ruì dé
谓能使神灵、天帝感应之盛德。《洞冥记》:“若土德王,黄云出;火德王,赤云出;水德王,黑云出;金德王,白云出;木德王,青云出,此皆应瑞德也。”《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玄符瑞德,乾运有归。”词语解释:瑞历 拼音:ruì lì
历象。天体运行的现象。《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 禹 桀 之所同也。”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此瑞厤(历)即厤(历)象也。象谓璿璣、玉衡,神其器,故言瑞。”词语解释:瑞星 拼音:ruì xīng
旧指吉祥之星。《晋书·天文志中》:“ 刘叡 集天文众占,名《荆州占》。其杂星之体,有瑞星,有妖星,有客星,有流星。”《宋史·天文志五》:“景星,德星也。一曰瑞星,如半月,生於晦朔,大而中空,其名各异。”词语解释:瑞异 拼音:ruì yì
象征吉祥的奇异事物。《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昔三代居 三河 , 河 洛 出图书, 秦 居 渭 阳,而 渭水 数赤,瑞异应德之效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故见瑞异,或戒人主。”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下:“ 吴 黄武 中, 交趾 太守 士爕 ,献橘十七实同一蒂,以为瑞异,羣臣毕贺。” 宋 苏轼 《异鹊》诗:“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词语解释:瑞鶠 拼音:ruì yǎn
凤凰的别名。《禽经》:“凤雄凰雌,亦曰瑞鶠,亦曰鸑鷟,羽族之君长也。” 张华 注:“ 景纯 注《尔雅》云:瑞应鸟也。鸡头蛇颈,燕頷,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为王者之嘉瑞。”词语解释:瑞庆节 拼音:ruì qìng jié
宋宁宗 赵扩 生日。 宋 岳珂 《桯史·紫宸廊食》:“余为扈簿日,瑞庆节随班上寿 紫宸殿 。”《宋史·宁宗纪一》:“﹝ 绍熙 五年八月﹞丁酉,以生日为天佑节……﹝九月﹞甲戌,下詔抚諭诸将。改天佑节为瑞庆节。”词语解释:瑞马 拼音:ruì mǎ
(1).马的美称。 唐 李峤 《玉》诗:“方水晴虹媚, 常山 瑞马新。”《宋史·舆服志二》:“其緋幰衣、络带旗戟、绸杠绣文:司徒以瑞马,京牧以隼,御史大夫以獬豸,兵部尚书以虎。”
(2).犹玉马。喻贤臣。 王谠 《唐语林·品藻》引 唐 张祜 曰:“ 虞 韶九奏,非瑞马之至音; 荆 玉三投,佇良工之必鉴。”参见“ 玉马 ”。
词语解释:玉马 拼音:yù mǎ
(1).玉雕的马。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譬犹 干将 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使捕鼠,金舟不能凌 阳侯 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也。” 北齐 樊逊 《求才审官对》:“臣闻雕兽画龙,徒有风云之势;金舟玉马,终无水陆之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济阳消夏录二》:“﹝ 高荣祉 ﹞有一旧玉马,质理不甚白洁。”
(2).美马。 三国 魏 曹植 《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南唐 成彦雄 《柳枝辞》之一:“轻笼小径近谁家,玉马追风翠影斜。” 宋 刘克庄 《菩萨蛮·戏林推》词:“玉鞭鞭玉马,戏走章臺下。”
(3).喻贤臣。《论语比考谶》:“ 殷 惑女 妲己 ,玉马走。” 宋均 注:“女 妲己 有美色。玉马,喻贤臣;奔,去也。”《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 微子 之去;金版出地,告 龙逄 之怨。” 张铣 注:“玉马,喻贤人也。以喻 东昏 无道,贤人归於 高祖 矣。” 清 唐孙华 《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玉马新朝去,铜驼故国怜。”
(4).古代屋檐头悬挂的玉片,能于风中撞击发声,用以惊鸟雀。又称玉马儿。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惊我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簷前玉马,架上金鸡。”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吉丁当玉马儿向檐间闹。” 元 刘庭信 《一枝花·秋景怨别》套曲:“画簷间玎玎璫璫追魂的玉马,戍楼上点点滴滴索命铜壶。”
(5).乐器上马子的美称。《群音类选·醉花阴·佳遇》:“十指纤纤似藉芽,拨银筝。那玉马,不由我心儿里爱他。”
(6).玉质的筹码。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蒲桃架下,戏掷金钱;芍药栏边,閒抛玉马。”
(7).比喻奔涌的水浪。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洲上居》套曲:“潮生玉马来,沙涌金鰲动。水天涵上下,浦溆控西东。”词语解释:瑞草魁 拼音:ruì cǎo kuí
茶的美称。 唐 杜牧 《题茶山》诗有“茶称瑞草魁”之句,后因称茶为“瑞草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茗曰酪奴、瑞草魁。”词语解释:瑞龙脑 拼音:ruì lóng nǎo
(1).香料名。即龙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忠志》:“ 天宝 末, 交趾 贡龙脑,如蝉蚕形, 波斯 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贵家棋子》:“ 开成 中,贵家以紫檀心,瑞龙脑为棊子。”
(2).喻指桂花。 宋 杨无咎 《步蟾宫·九月二十六夜有怀木犀》词:“忆吾家、妃子旧游,瑞龙脑、暗藏叶底。”词语解释:瑞圭 拼音:ruì guī
(1).古代天子赐给诸侯作为凭信的圭玉。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诸侯薨,使臣归瑞珪于天子何?诸侯以瑞珪为信,今死矣,嗣子谅闇三年之后,当乃更爵命,故归之。”
(2).珪之美称。《后汉书·蔡邕传》:“或画一策而綰万金,或谈崇朝而锡瑞珪。”《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蜡百神乐章之一》:“綺币霞舒,瑞珪虹起。” 唐 张馀庆 《祀后土赋》:“玄酒式降以尚本,瑞珪不琢而贵质。”词语解释:瑞征 拼音:ruì zhēng
吉祥的征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瑞物之出,殆无虚岁。而太子 元膺 以叛死,大火焚其宫室,兵败於外,政乱於内,终之以身死, 衍 立而国亡,其为瑞徵乃如此耳!”《清朝野史大观·述异二·太常仙蝶》:“﹝仙蝶﹞或戏集妇女簪鬢上,偶举念欲捕即引去,所至必有瑞徵。”词语解释:瑞梦 拼音:ruì mèng
吉祥之梦。 南朝 齐武帝 《致沙门法献论僧远书》:“ 远 上此去,甚得好处,诸佳非一,不復增悲也。一二迟见,法师方可叙瑞梦耳。” 隋炀帝 《答释智顗遗旨文》:“即于今月十八日,仍感瑞梦,是知济度,已降舟航。” 唐 张鷟 《沧州高弓县实性夺什迦像碑》:“荐玉像於祥符,启金人之瑞梦。”词语解释:瑞桢
吉祥词语解释:瑞珪
天子赐的作为凭信的圭玉词语解释:瑞日,瑞月
象征吉祥的日、月词语解释:瑞英帘 拼音:ruì yīng lián
相传为 唐 代宫中的珍贵帘子。 宋 陶穀 《清异录·瑞英帘》:“人家畜一帘,赤紫色,人在帘间,自外望之,绕身有光,云得於 天宝 之乱,盖宫禁物也,后归於 浑咸 家。有贵臣识之,曰:‘此瑞英帘耳!’”词语解释:瑞芽 拼音:ruì yá
嫩茶名。 宋 沉与求 《戏酬尝草茶》诗:“一旗但觉烹殊品,双凤何须觅瑞芽。”词语解释:瑞鹤仙 拼音:ruì hè xiān
(1).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仄韵。有一○二字、一○三字、一百字、九十字等多种,常见为一○二字,上阙五十二字,下阙五十字。
(2).曲牌名。南曲正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数与词牌前半阙略异,用作引子。词语解释:瑞雪霏霏 拼音:ruì xuě fēi fēi
指预兆丰年的大雪纷飞词语解释:瑞颠 拼音:ruì diān
瑞典王国 的旧译。 清 王韬 《拟上当事书》:“昔 俄 之未强也, 瑞颠 兴师伐其国。”词语解释:瑞徵
吉祥的征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瑞物之出,殆无虚岁。而太子 元膺 以叛死,大火焚其宫室,兵败於外,政乱於内,终之以身死, 衍 立而国亡,其为瑞徵乃如此耳!”《清朝野史大观·述异二·太常仙蝶》:“﹝仙蝶﹞或戏集妇女簪鬢上,偶举念欲捕即引去,所至必有瑞徵。”词语解释:瑞信 拼音:ruì xìn
古代天子颁给诸侯作为凭信的圭玉。《书·顾命》“上宗奉同瑁” 孔 传:“瑁,所以冒诸侯圭,以齐瑞信。” 汉 班固 《白虎通佚文·朝聘》:“诸侯来朝,天子亲与之合瑞信者何?正君臣,重法度也。” 陈立 疏证:“《御览》引《书大传》云:古圭冒者,天子所以与诸侯为瑞也。诸侯执所受圭以朝天子。瑞也者,属也。无过行者復其圭以归其国;有过行者留其圭,能改过者復其圭;三年圭不復,少絀以爵;六年圭不復,少絀以地;九年圭不復而地毕削。即天子与诸侯合瑞信之制也。”词语解释:瑞曲 拼音:ruì qǔ
歌颂吉祥事物的乐曲。如《祥麟》、《甘露》、《沧海澄清》、《瑞粟呈祥》等。《宋史·乐志五》:“﹝ 元丰 朝会乐﹞第二爵,笙入,乃奏瑞曲,惟吹笙而餘乐不作。第三爵,奏瑞曲,堂上歌,堂下笙,一歌一吹相间。”词语解释:瑞禾 拼音:ruì hé
即嘉禾。指一株多穗或异株同穗之禾。古人视作吉祥之兆。《宋史·五行志二下》:“﹝ 元丰 ﹞二年, 简州 、 安德军 麦秀两歧。 曹州 生瑞禾。”词语解释:瑞签 拼音:ruì qiān
上面写着吉利话的红纸条,在春节期间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