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寘去声 [sī,名词][车骑,名词][鼓吹,名词][yì,容易,形词][lèi,连累][详注1][wèi,馈遗][wèi,因为][bèi,动介词]使[详注2][近也][zhì,记也][详注3][音備,本作絥。][bì][详注4][详注5]诿[详注6][详注7][详注8][yì][huī suī][shù][详注9][详注10][kuì]岿[kuì][详注11][详注12][详注13][zhì][音字。乳化也。][wèi][水尽,动词][yì][mì][suì][音戲。《集韻》嚱嚱,聲也。][xì][通作记][详注14][详注15][音炽。《广韵》哆声。][音妫。坫也。《尔雅·释宫》垝谓之坫。][详注16][音缒。县名。在东莱。][yì]乿[详注17][音跂。《广韵》行喘息貌]


注1:施 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注2:迟 音稚。《广韵》待也。《后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注3:出 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
注4: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注5:眦 《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注6:植 《唐韵》《集韵》《韵会》直吏切,音致。《博雅》槌也。又通置。《书·金縢》植璧秉圭。又《集韵》时吏切,音侍。《贾谊·吊屈原文》方正倒植。又《正韵》直意切。义同。
注7:陂 音贲。《玉篇》倾也,邪也。《正韵》不平曰险,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礼·春官·典同》陂声散。《史记·五宗世家》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故莫留邯郸。
注8:积 积蓄。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
注9:始 式吏切,音试。《毛晃曰》本始之始上声,易资始,大始之类是也。方始为之始去声,礼月令桃始华,蝉始鸣之类是也。幓字原从车从参。或作襂縿。
注10:近 音记。已也。辞也。《诗·大雅》往近王舅。《注》辞也。
注11:跂 广韵》《集韵》《韵会》去智切,音吱。垂足坐。又举足望。
注12:瑟 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 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注13:蚝 《唐韻》七吏切。同蛓。《韓愈·城南聯句》㾕肌遭蚝刺。
注14:柴 《集韵》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积也,谓积禽也。《诗·小雅》助我举柴。 又《集韵》一曰搣,颊劳也。
注15:庳 有庳,国名。《孟子》封之有庳。又通作鼻。《后汉·东平王苍传》昔象封有鼻。《注》有鼻,国名。在今永州营道县北。
注16:锤 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又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注17:蔇 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末字词组
呈瑞献瑞班瑞云瑞春瑞砀瑞逞瑞景瑞
祥瑞花瑞中瑞麟瑞合瑞黄瑞邦瑞哑瑞
上瑞符瑞灵瑞宝瑞仁瑞金瑞鸿瑞秘瑞
嘉瑞龙瑞玉瑞效瑞徵瑞贺瑞海瑞善瑞
丰年瑞国瑞辑瑞异瑞吉瑞身瑞火瑞子孙瑞
天瑞世瑞圭瑞鹊瑞信瑞贡瑞本瑞琛瑞
人瑞奇瑞庆瑞圣瑞珍瑞贞瑞水瑞王瑞
应瑞传瑞五瑞随车瑞六瑞乌瑞昌瑞神瑞
时瑞吐瑞文瑞祯瑞言瑞谶瑞征瑞百瑞

词语解释:呈瑞  拼音:chéng ruì
犹呈祥。 唐 韩愈 《春雪映早梅》诗:“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 宋 柳永 《醉蓬莱》词:“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有谁怜犴狴伤秋,还喜却熊羆呈瑞。”
词语解释:祥瑞  拼音:xiáng ruì
吉祥的征兆。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成王 任 周 召 而海内大治, 越裳 重译,祥瑞并降。”《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旧唐书·卢群传》:“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祥瑞若此,吉庆必来。”
词语解释:上瑞  拼音:shàng ruì
最大的吉兆。 唐 韩愈 《贺庆云表》:“臣所领州,今月十六日申时有庆云现於西北……斯为上瑞,实应太平。” 宋 王溥 《唐会要·祥瑞下》:“朕以慈惠恭俭为休徵,以人和年丰为上瑞。”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按野蚕成茧,昔人谓之上瑞。乃今东 齐 山谷,在在有之,与家蚕等。”
词语解释:嘉瑞  拼音:jiā ruì
祥瑞。《汉书·宣帝纪》:“承天顺地,调序四时,获蒙嘉瑞,赐兹祉福。” 唐 李白 《大猎赋》:“拥嘉瑞,臻元符,登封於 太山 ,篆德於 社首 。”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古之《黄爵》《钓竿》,取其义固未必在致嘉瑞用阴符也。”
词语解释:丰年瑞  拼音:fēng nián ruì
(1).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盈尺则呈瑞於丰年,袤丈则表沴於阴德。”后以“丰年瑞”谓冬月所降之雪。 唐 孟浩然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不覩丰年瑞,安知燮理才。” 明 陈继儒 《辟寒部》卷二引近臣献词:“看来不似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2).词牌名。即《水龙吟》
词语解释:天瑞  拼音:tiān ruì
上天降下的祥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厥涂靡踪,天瑞之徵。”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其所来路非有迹,盖自天降瑞,不行而至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天瑞降,地符升。”《新唐书·郑仁表传》:“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 郑仁表 。”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然自古封禪,当得天瑞希世絶伦之事,然后可为也。”
词语解释:人瑞  拼音:rén ruì
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亦指有德行的人或年寿特高者。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 唐 白居易 《祭微之文》:“惟公家积善庆、天钟粹和。生为国楨,出为人瑞。”
词语解释:应瑞  拼音:yìng ruì
应验祥瑞。 唐 李觐 《紫玉见南山赋》:“德表玉而应瑞,玉用德而降休。”
词语解释:时瑞  拼音:shí ruì
当时的祥瑞。指瑞雪。 宋 王禹偁 《对雪》诗:“妻子不饥寒,相聚謌时瑞。”
词语解释:献瑞  拼音:xiàn ruì
谓呈献祥瑞。 元 邹选 《金马门赋》:“ 海若 献瑞, 冯夷 效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百鸟来王於幼主,室闪红光;和风献瑞於 洞庭 ,浪铺碎锦。”
词语解释:花瑞  拼音:huā ruì
(1).瑞雪。 唐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伏槛观花瑞,称觴庆冬积。”
(2).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诗谈》:“初夏,芍药盛开,忽于藂中得黄缘稜者四朶,士人呼为金腰带,云数十年间或有一二朶,不常见也……盖花瑞也。”
词语解释:符瑞  拼音:fú ruì
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管子·水地》:“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符瑞臻兹,犹以为德薄,不敢道封禪。”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其间所纪符瑞,如冰泮復凝,红光如火,云覆华盖,其类不一。” 闻一多 《龙凤》:“所以我们记忆中的龙凤,只是帝王与后妃的符瑞。”
词语解释:龙瑞  拼音:lóng ruì
相传 伏羲 时有龙马自 河 中负图而出,为圣者受命之瑞。《左传·昭公十七年》“ 太皥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晋 杜预 注:“ 太皥 伏牺氏 ,有龙瑞,故以龙瑞名官。” 三国 魏 曹植 《庖牺赞》:“木德 风 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词语解释:国瑞  拼音:guó ruì
(1).古指国家的祥瑞。 唐 舒元舆 《鄂政记》:“是心愈见公德如卿云景星,所出必为国瑞。”《新唐书·刘晏传》:“ 玄宗 封 泰山 , 晏 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 张説 试之。 説 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
(2).犹国宝。《说郛》卷六四引 元 史弼 《景行录》:“无瑕之玉可以为国瑞,孝弟之子可以为家宝。”
词语解释:世瑞  拼音:shì ruì
世间的祥瑞。 汉 王充 《论衡·讲瑞》:“《讲瑞》谓凤凰,騏驎难知,世瑞不能别。”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故僊圣传图,英隐流记,一为道珍,二为世瑞。” 明 宋濂 《药房樵唱序》:“玉光剑气,直出人间,麟角凤毛,终为世瑞。”
词语解释:奇瑞  拼音:qí ruì
祥瑞。 汉 王充 《论衡·宣汉》:“阴阳和,则万物育;万物育,则奇瑞出。”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及其片言所襃,则重於千金,游涉所经,则贤愚波荡,谓龙凤之集,奇瑞之出也。”
词语解释:传瑞  拼音:chuán ruì
指符节。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谡》诗:“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余冠英 注:“传瑞,都是符信之类。‘传’或用棨,或用缯帛;‘瑞’用玉。这里用来作符节的代称。”
词语解释:吐瑞  拼音:tǔ ruì
呈现瑞应。《晋书·乐志下》:“神石吐瑞,灵芝自敷。肇基天命,道均 唐 虞 。”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黄精吐瑞,潜龙苞象帝之基;紫气禎祥,鸣凤呈真王之表。”
词语解释:班瑞  拼音:bān ruì
(1).颁还瑞玉。《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蔡沉 集传:“颁还其瑞,以与天下正始也。”《史记·五帝本纪》引此文,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 尧 将禪 舜 ,使羣牧歛之,使 舜 亲往班之。”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辑瑞班瑞,穆穆於 尧 门。”
(2).颁赐祥瑞。《南齐书·高帝纪上》:“凤书表肆类之运,龙图显班瑞之期。”
词语解释:中瑞  拼音:zhōng ruì
犹言预兆吉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宋武帝 大明 五年, 广郡 献白孔雀,以为中瑞。”
词语解释:灵瑞  拼音:líng ruì
(1).上天所显示的祥瑞。《汉书·叙传上》:“若仍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晋书·乐志上》:“灵瑞告符,休徵响震。”《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五·宋泰始歌舞曲辞》:“ 宋 业允大,灵瑞方臻。”
(2).指灵异的事物或景象。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及夫灵瑞、嘉禽、艷卉、殊木,生非其壤,诡色讹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 瞢揭釐城 东四五里,有大窣堵波,极多灵瑞。”
词语解释:玉瑞  拼音:yù ruì
(1).镇圭之属。古代帝王用为信物。《周礼·春官·典瑞》:“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 郑玄 注:“人执以见曰瑞。瑞,符信也。” 贾公彦 疏:“人执之则曰瑞,即镇圭之等是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符者,孚也。徵召防伪,事资中孚。三代玉瑞, 汉 世金竹,末代从省,易以书翰矣。” 唐 崔镇 《尚书省梧桐赋》:“剪刻为圭,琢磨石器。龙章凤軫,金符玉瑞。”
(2).犹瑞兆。 三国 魏 傅嘏 《请立贵嫔为皇后表》:“金璽未授,玉瑞先显。”
词语解释:辑瑞  拼音:jí ruì
《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后遂以“辑瑞”指会见属下的典礼。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公既荷宠章,乃修覲礼,辑瑞有光于文陛,建牙復命于名藩。” 明 张居正 《承天大志纪赞·大狩纪》:“是以 尧 巡 丹水 , 舜 覲 南后 ,考其政教之跡,类帝怀神,辑瑞覲牧,礼问百年,归格艺祖,至为明备。”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一出:“当今 唐帝 禪位, 虞帝 摄居,四凶既除, 三苗 已格,卿云烂以呈祥,元首歌而拜手,兹当巡狩之后,正为辑瑞之时。”
词语解释:圭瑞  拼音:guī ruì
玉制符信。《仪礼·聘礼》“宾袭执圭” 唐 贾公彦 疏:“以其圭瑞以行礼,故为盛礼也。”参见“ 圭 ”。
词语解释:庆瑞  拼音:qìng ruì
吉祥,祥瑞。《宋史·乐志十三》:“皇扉四闢,导迎庆瑞。”
词语解释:五瑞  拼音:wǔ ruì
(1).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於羣后。” 孔颖达 疏:“《周礼·典瑞》云:‘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穀璧,男执蒲璧。’是圭璧为五等之瑞,诸侯执之以为王者瑞信,故称瑞也。” 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何谓五瑞?谓珪、璧、琮、璜、璋也……五玉者各何施?盖以为璜以徵召,璧以聘问,璋以发兵,珪以信质,琮以起土功之事。” 宋 苏轼 《洗玉池铭》:“ 秦 汉 以还,龟玉道熄。六器仅存,五瑞莫辑。”
(2).五种祥瑞之物。谓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见《隶释·汉李翕黽池五瑞碑》。亦谓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见《宋史·乐志一》
词语解释:文瑞  拼音:wén ruì
文象与符瑞。《汉书·王莽传中》:“右司徒典致文瑞,考圜合规。”
词语解释:云瑞  拼音:yún ruì
谓云呈祥瑞之色。《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晋 杜预 注:“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 南朝 齐 谢超宗 《郊庙歌辞·齐太庙乐歌·凯容乐》:“月灵诞庆,云瑞开祥。”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天锡予以云瑞,是何祥而何吉?”
词语解释:麟瑞  拼音:lín ruì
亦作“麐瑞”。 祥瑞;吉祥之兆。 明 管绍宁 《徐养斋山堂萃稿序》:“景其标动,见凤仪麐瑞。”
词语解释:宝瑞  拼音:bǎo ruì
祥瑞。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八:“明祥已玉烛,宝瑞亦金轮。” 南朝 梁 丘迟 《为范云谢示毛龟启》:“宝瑞开图,珍祥映谍。”《宋史·乐志十三》:“王制鉅丽,宝瑞丰融。”
词语解释:效瑞  拼音:xiào ruì
亦作“効瑞”。 显示祥瑞。《宋书·武帝纪中》:“胡四灵効瑞,川岳启图,嘉祥杂遝,休应炳著。” 明 薛瑄 《雪赋》:“疑地媪之効瑞兮,珪璧磊落而晶荧。”
词语解释:异瑞  拼音:yì ruì
(1).异常的吉兆。《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此为异瑞。”
(2).指象征吉利的珍物。 唐 杜甫 《洗兵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词语解释:鹊瑞  拼音:què ruì
喜兆。 宋 宋祁 《咏石》:“愿将候鹊瑞,旦暮奉承平。”
词语解释:圣瑞  拼音:shèng ruì
古谓开国之君诞生时的祥瑞。《史记·周本纪》:“ 太姜 生少子 季歷 , 季歷 娶 太任 ,皆贤妇人,生 昌 ,有圣瑞。”
词语解释:随车瑞  拼音:suí chē ruì
犹言随车雨。 五代 齐己 《喜夏雨》诗:“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词语解释:祯瑞  拼音:zhēn ruì
犹祥瑞。吉祥之事。《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此石,当今之变异,而将来之禎瑞也。”《宋书·武帝纪中》:“图讖禎瑞,皎然在斯。” 唐 岑参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君臣日同德,禎瑞方潜施。”
词语解释:春瑞  拼音:chūn ruì
春日祥瑞。《平山冷燕》第一回:“每一座各置御苑名花一瓶,以为春瑞。”
词语解释:合瑞  拼音:hé ruì
对验瑞玉。《春秋·文公元年》“天王使 毛伯 来锡公命” 晋 杜预 注:“诸侯即位,天子锡以命圭,合瑞为信。” 宋 米黻 《参赋》:“閲符合瑞,至於嚮暮。”
词语解释:仁瑞  拼音:rén ruì
仁德的瑞应。《诗·大雅·卷阿》“凤皇于飞” 毛 传:“凤皇,灵鸟,仁瑞也。” 孔颖达 疏:“言行仁德而致此瑞。” 汉 王充 《论衡·验符》:“东方曰仁,龙,东方之兽也,皇帝圣人,故仁瑞见。”
词语解释:徵瑞
祥瑞;吉兆。 晋 嵇含 《长生树赋》:“美我亲之仁孝,固徵瑞之必招。”《晋书·成公绥传》:“徵瑞表祥,灾变呈异。”
词语解释:吉瑞  拼音:jí ruì
祥瑞。《汉书·王莽传中》:“申以福应,吉瑞累仍。”《三国志·魏志·杨阜传》:“而动得吉瑞,犹尚忧惧,况有灾异而不战竦者哉?”
词语解释:信瑞  拼音:xìn ruì
(1).用作信物的瑞玉。 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何谓五瑞?谓珪、璧、琮、璜、璋也……《尚书大传》曰:‘天子执瑁以朝诸侯。’又曰:‘诸侯执所受圭与璧,朝于天子。无过者,復得其珪以归其邦;有过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復还其圭。三年珪不復,少絀以爵。’圭所以还何?以为珪信瑞也。”
(2).圭为五瑞之一,是受到天子信用的象征,后因以“信瑞”喻指皇帝予以委任的印信。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伏审远持信瑞,入奉清闲,假泰筮以諏辰,命倌人而飭驾。”
词语解释:珍瑞  拼音:zhēn ruì
犹祥瑞,吉祥的征兆。《诗·周颂·臣工》“将受厥明” 汉 郑玄 笺:“赤乌以牟麦俱来,故我 周 家大受其光明,谓为珍瑞,天下所休庆也。” 唐 无名氏 《庆云抱日赋》:“太阳淳精兮,表德於君,德感珍瑞兮,应天垂文。”
词语解释:六瑞  拼音:liù ruì
王及五等诸侯于朝聘时所持之六种玉制信符。《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穀璧,男执蒲璧。” 郑玄 注:“镇,安也,所以安四方;镇圭盖以四镇之山为瑑饰,圭长尺有二寸。公,二王之后,及王之上公。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桓圭盖亦以桓为瑑饰,圭长九寸。信当为身,声之误也;身圭、躬圭盖皆象以人形为瑑饰,文有麤縟耳,欲其慎行以保身;圭皆长七寸。穀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二玉盖或以穀为瑑饰,或以蒲为瑑饰;璧皆径五寸。不执圭者,未成国也。”《周礼·秋官·小行人》:“成六瑞。” 郑玄 注:“瑞,信也。皆朝见所执,以为信。”
词语解释:言瑞  拼音:yán ruì
守信之言。语出《左传·襄公九年》:“信者,言之瑞也。”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右件官文囿驰声,宾阶擅美,口含言瑞,身出礼门。”
词语解释:砀瑞  拼音:dàng ruì
《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帝 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 高祖 即自疑,亡匿,隐於 芒 碭 山泽巖石之间。 吕后 与人俱求,常得之。 高祖 怪问之。 吕后 曰:‘ 季 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 季 。’”后因以“碭瑞”借指祥云。 唐 骆宾王 《咏云酒》:“色汎临 碭 瑞,香流赴 蜀 仙。”
词语解释:黄瑞  拼音:huáng ruì
黄气之瑞。《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玄符灵契,黄瑞涌出。” 李善 注:“黄瑞,谓 王莽 承 黄 虞 之后,黄气之瑞也。”
词语解释:金瑞  拼音:jīn ruì
指五行中金德的祥瑞。《史记·封禅书》:“ 櫟阳 雨金, 秦献公 自以为得金瑞,故作 畦畤 櫟阳 而祀 白帝 。”
词语解释:贺瑞  拼音:hè ruì
庆贺吉祥之事。 南朝 梁武帝 《停贺瑞诏》:“王公卿士,今拜表贺瑞,虽则百辟体国之诚,朕怀良有多愧。” 明 高启 《雪夜宿翰林院呈危宋二院长》诗:“明朝陪贺瑞,银闕晓光深。”
词语解释:身瑞  拼音:shēn ruì
指身孕。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瑞,七月而就蔞室。”
词语解释:贡瑞  拼音:gòng ruì
进贡瑞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督抚·白兔》:“盖抚镇重臣贡瑞取媚,自 嘉靖 八年 汪鋐 献甘露后所仅见。”
词语解释:贞瑞  拼音:zhēn ruì
吉祥的征兆。《艺文类聚》卷八四引《相贝经》:“ 严助 为 会稽 太守, 仲 又出,遗 助 以径尺之贝,并致此文於 助 曰:‘皇帝 唐尧 、 夏禹 三代之贞瑞,灵奇之祕宝。’” 晋 潘尼 《桑树赋》:“岂皇 晋 之贞瑞,兆先见而启兹。”
词语解释:乌瑞  拼音:wū ruì
指赤乌之瑞。相传 武王 伐 纣 ,观兵于 孟津 ,有火流于王屋,化为三足赤乌。见《尚书大传·大誓》《尚书刑德放》:“火者阳也,乌有孝名。 武王 卒父业,故乌瑞臻。”
词语解释:谶瑞  拼音:chèn ruì
符瑞。
词语解释:逞瑞  拼音:chěng ruì
呈现祥瑞。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赋》:“拟紫茎之逞瑞,伉兰蕙於亭皋。”
词语解释:邦瑞  拼音:bāng ruì
国家的祥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言既身文,信亦邦瑞,翰林之士,思理实焉。”
词语解释:鸿瑞  拼音:hóng ruì
大的祥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昔 黄帝 神灵,克膺鸿瑞,勒功乔岳,铸鼎 荆山 。”
词语解释:海瑞  拼音:hǎi ruì
(1514-1587)明代大臣。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为官清廉耿直。嘉靖末年因上书批评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捕入狱。嘉靖死后获释。1569年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行一条鞭法,曾迫使大官僚徐阶退出所占民田。后因受排挤,被革职闲居十六年。重被起用后,力主严惩贪污。病死于任上。
词语解释:火瑞  拼音:huǒ ruì
谓应火德而兴的祥瑞。《左传·昭公十七年》:“ 炎帝氏 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晋 杜预 注:“ 神农氏 , 姜 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参见“ 火德 ”。
词语解释:火德  拼音:huǒ dé
(1).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来附会王朝历运的称火德。《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 张守节 正义:“ 秦 以 周 为火德。能灭火者水也,故称从其所不胜於 秦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火德既微,运缠大过。” 李善 注:“火德,谓 汉 也。 班固 《汉书·高纪赞》曰:‘旗帜尚赤,协于火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用事切当》:“ 淳熙 中, 孝宗 及皇太子朝上皇於 德寿宫 ,置酒赋诗为乐,从臣皆和。 周益公 ( 必大 )诗云:‘一丁扶火德,三合巩皇基。’盖 高宗 生于 大观 丁亥, 孝宗 生于 建炎 丁未, 光宗 生于 绍兴 丁卯故也。” 清 袁枚 《赤壁》诗:“ 汉 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2).火的功能。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 明 茅元仪 《火药赋》:“五材并用,火德最灵,秉荧惑之精气,酌朱雀之权衡。”
(3).指热力。 南朝 梁 沉约 《五引曲·徵引》:“滔滔夏日火德昌,八音备举乐无疆。” 唐 皎然 《酬薛员外谊苦热行见寄》诗:“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
(4).称南岳之神。 宋 姜夔 《铙歌吹曲·沅之上》:“岧岧镇山,火德之纪,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词语解释:本瑞  拼音:běn ruì
瑞应,天瑞。《汉书·儿宽传》:“将建大元本瑞,登告 岱宗 ,发祉闓门,以候景至。” 王先谦 补注:“《郊祀志》:‘有司言元宜以天瑞。’谓以本瑞改建元年。是岁以封禪改元 元封 ,亦其义也。”
词语解释:水瑞  拼音:shuǐ ruì
古人附会水的某种异象为吉祥之兆,谓之“水瑞”。《左传·昭公十七年》“ 共工氏 以水纪” 晋 杜预 注:“ 共工 ,以诸侯霸有九州者,在 神农 前,大 皥 后,亦受水瑞,以水名官。” 唐 权德舆 《贺黄河清表》:“天意钟士德之道,开水瑞之华。符我上圣,祥於下土。”
词语解释:昌瑞  拼音:chāng ruì
兴盛的瑞应。 汉 王充 《论衡·订鬼》:“国且昌,昌瑞到矣。”
词语解释:征瑞  拼音:zhēng ruì
祥瑞;吉兆。 晋 嵇含 《长生树赋》:“美我亲之仁孝,固徵瑞之必招。”《晋书·成公绥传》:“徵瑞表祥,灾变呈异。”
词语解释:景瑞  拼音:jǐng ruì
吉祥的征兆。《宋书·符瑞志下》:“休珍杂沓,景瑞毕臻。”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辛酉十一年贺年诏》:“一统万年万万年,景瑞新。”
词语解释:哑瑞  拼音:yǎ ruì
锦鸡的谑称。 宋 陶穀 《清异录·哑瑞》:“ 于頔 、 董天休 俱为 鄜州 从事。 頔 文辨, 天休 木訥而衣冠甚丽。一日,有吏人获锦雉来献, 頔 笑曰:‘此物毛羽灿错,但鸣不中律吕,亦哑瑞而已矣。’”
词语解释:秘瑞  拼音:mì ruì
(1).珍奇祥瑞。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谥议》:“嘉祥雾合,祕瑞泉涌。” 唐 李珏 《唐文宗谥册文》:“禎符祕瑞,王者之所寳。”
(2).隐藏祥瑞。谓瑞兆不显示出来。 宋 丁谓 《大蒐赋》:“天地不能藏祥而祕瑞,日月无以示谴而戒愆。”
词语解释:善瑞  拼音:shàn ruì
吉祥的瑞应。 汉 王充 《论衡·异虚》:“谓恶异可以善行除,是谓善瑞可以恶政灭也。”
词语解释:子孙瑞  拼音:zǐ sūn ruì
即天癸。指女子月经。妇女有月经始能生育,故称月经初潮为“子孙瑞”。《汉书·王莽传上》:“其秋, 莽 以皇后有子孙瑞,通 子午道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时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也。”
词语解释:琛瑞  拼音:chēn ruì
犹瑞玉、璧玉。《后汉书·党锢传序》:“画半策而綰万金,开一説而锡琛瑞。” 唐 司空图 《烈妇传》:“生言操史牘者苟遇和平日,纪王庭琛瑞之美,诚幸矣。”
词语解释:王瑞  拼音:wáng ruì
帝王的圣瑞。《史记·周本纪》:“追尊 古公 为 太王 , 公季 为 王季 ;盖王瑞自 太王 兴。” 张守节 正义:“ 季歷 又生 昌 ,有圣瑞。盖是王瑞自 太王 时而兴起也。”
词语解释:神瑞  拼音:shén ruì
神异的吉兆。《南齐书·乐志》:“ 永明 六年, 赤城山 云雾开朗,见石桥瀑布,从来所罕覩也。山道士 朱僧标 以闻,上遣主书 董仲民 案视,以为神瑞。”《法苑珠林》卷十四:“所以神形六动,方行七步,五浄雨华,九龙洒水,神瑞毕臻,吉徵总萃。”
词语解释:百瑞  拼音:bǎi ruì
种种祥瑞。 晋 左思 《魏都赋》:“图以百瑞,綷以藻咏。”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五穀岁登,百瑞时见。” 唐 无名氏 《昆田化为金赋》:“地有百瑞,美者惟金。”